舞蹈教案范文汇编

2023-10-23

舞蹈教案范文汇编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乐曲和歌曲的舞蹈性。并能用编创适当的动作合着节拍表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2.能看柯尔文手势,认唱la、si,借助听琴感受其音高。

  3.能随音乐用手按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或走步来体验音乐。

  教学内容

  聆听《加伏特舞曲》

  聆听《霍拉舞曲》

  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表演《哈里啰》

  第一节课时:7-1

  教学内容:

  1.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2.欣赏器乐曲《加伏特舞曲》

  教学目标:1、通过乐曲的聆听,并能感受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听辨、感受、体验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入座!

  2、发生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2、聆听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组织学生聆听《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同时选放有关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的多媒体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

  (1)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2)分声部读一读。

  (3)分小组进行歌表演,看那一组表演的合适,唱歌的效果好。

  编创与活动;1.这一课的编创与活动中又安排了认识la、si唱句的知识,教师可结合本课柯尔文手势、结合键盘弹奏音高,让学生感受、模唱,可结合歌曲学会后,让学生模唱歌谱的方法,找出歌中有几处la和si,使学生将对la和si的认识溶入音乐实践活动中。

  2.试用la、si与自己学过的音随意编唱。

  三、欣赏部分:器乐曲《加伏特舞曲》

  第二节课时:7—2

  教学内容:表演《哈里啰》管弦乐《霍拉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现出音乐的喜爱之情。

  2、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表现对小动物的喜爱。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聆听《哈里啰》完整地听乐曲两次

  (1)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划线条,表示听到的声音。

  (2)听乐曲,分别学做动作表演。

  2、聆听

  (1)完整地聆听音乐,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提示学生回答歌中表现的音乐形象听了这首歌后是愉快还是悲伤,并在课本上涂上颜色。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三、欣赏部分:管弦乐《霍拉舞曲》

  通过完整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旋律,让学生小声跟唱,教师先不要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切分音,主要通过准确的范唱来解决。

  2.教师可提示学生听着歌曲拍手的方式拍击节奏,在实践中体验。再按节奏读歌词、听着音乐填唱歌词,教师提示学生:看谁的耳朵最灵敏,跟唱的准确。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3.编创动作表演歌曲,分小组编创,分别表演给大家看。也可选择好的动作排成一个完整的表演动作。

  4.用锣鼓和碰钟为演唱歌曲伴奏,注意打击乐与歌曲演唱的配合。提示学生:打击乐的声音是否应比演唱的声音大?让学生自己分辨、控制声音,而不是教师去要求、学生在无认识的情况下被动地去做。

舞蹈教案范文汇编 篇2

  活动名称:音乐活动——哈达献给解放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在跳邀请舞时,邀请者与被邀请者互换位置跳舞。

  2、培养幼儿热爱和尊敬解放军的情感。活动准备:歌曲。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1、《山谷回音真好听》

  2、《小鸟醒来了》

  3、《挤奶》

  4、《采茶》

  二、复习歌曲,进一步熟悉乐曲节奏。

  1、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名称。

  2、这首歌曲讲的是什么事情?献哈达的动作怎么做?

  3、复习歌曲,要求幼儿唱准附点音符,并有表情地演唱。

  4、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复习歌曲。

  三、学习歌表演。

  全班幼儿站在位置上。

  前奏(乐曲的最后一句):邀请者右脚开始踢踏步前进(第一拍右、

  左脚各跳动一次,第二次拍右脚脚跟伸向前方点地),同时两手从胸前经两侧摆起,右臂屈成弧开,手心向上(托掌)在臂侧平举手指翘起(顺风旗)。最后站在被邀请者前。

  1- 2小节:邀请者右脚开始做弹簧肯四次,同时两手落下后从两侧下方向胸前渐渐托起(手心向上),做托哈达状。

  3-4小节:继续做弹簧步,同时两手向左绕一小圈后摆向右上方(手心向上),眼睛看右手。

  5-6小节:右脚开始原地做踢踏步两次,同时手臂动作同前奏动作。

  7-8小节:右脚原地顿四次,同时左臂轮流向上甩袖四次。

  9-10小节:邀请者与被邀请者右臂屈举肩上方,左手叉腰,用弹簧步互换位置。

  11小节:右脚开始原地踢踏步一次,同时两臂动作同前奏动作。

  12小节:两脚做踢踏步一次,同时上体前弯,两手从胸前向内翻掌后向两侧打开(手心向上),做献哈达状。

  四、表演律动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演律动两遍。

  2、全体幼儿表演律动。

  3、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弓箭步和跪姿的挤奶动作。

  4、幼儿表演律动《哈达献给解放军》。

  5、个别幼儿上前表演律动。

舞蹈教案范文汇编 篇3

  教学内容:

  扶把组合练习

  教学目的

  准备活动:

  以各关节为主,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克服人体活动上的生理惰性,振奋精神。

  扶把练习:

  通过扶把练习掌握身体各部位规范的单一动作,克服站立时的腰部无力向下的毛病,增强躯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开度及灵活性。

  组合练习:

  通过动作的单一练习和组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是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

  1、胸腰练习,教师逐个活动

  2、进行腿部前、旁、后的韧带和肌肉练习

  中间练习

  手位组合复习,结合舞台方位、呼吸、音乐等练习

  扶把练习

  1、擦地2、小踢腿3、吸弹撩腿

  学习新课

  胯掖腿练习

  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开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脚

  1——8左脚旁吸腿。

  2——8勾脚,脚跟向旁蹬出成45度

  3——8左脚硼脚面

  4——4左脚成旁吸腿

  5——8左脚放至右脚旁还原

  反复共做二次,再转身换成相反的方向。

  学习组合《雪绒花》

  1、学习华尔滋前、旁、后的运动

  2、复习动作

  3、结合音乐整体练习

  课堂小结

  总结本堂课的优劣之处,向学生提出希望。

舞蹈教案范文汇编 篇4

  活动目标

  1、舞蹈基本功节奏的训练。(难点)

  2、幼儿学习一些舞蹈造型,能够大胆跟着音乐摆出造型,动作优美。(重点)

  3、幼儿体会舞蹈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幼儿穿上自己的舞蹈鞋、坐垫、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

  1、教师带幼儿做基本功热身。

  2、提问:小朋友你们都拍过照片吗?那么你们拍照片的时候都喜欢摆什么造型呢?

  请个别幼儿上台来展示,其他幼儿一起来学一学。

  二、播放ppt。

  1、师幼一起观察图片中幼儿的造型。

  2、教师分动作教幼儿,提醒幼儿摆造型时的注意点。(提腰、顶胯、绷脚尖等)

  3、提问:怎么摆造型最好看?

  4、教师:摆造型时不能乱动、要微笑、要自信。

  三、播放音乐,幼儿表演。

  1、教师跟着音乐节拍表演,幼儿观察。

  2、提问:你们觉得老师表演好不好?为什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老师在听音乐时候心里默默数节奏。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3、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练习数拍子。

  请能力强的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一起练习。

  4、播放音乐,幼儿全体随一起表演。

舞蹈教案范文汇编 篇5

  幼儿舞蹈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舞蹈性较强,艺术性较高,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一块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幼儿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从而促进孩子们身体素质、思想品德、智力开发及美育教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效果。

  一、通过舞蹈训练,促进幼儿骨骼发育,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

  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非常嫩,可塑性非常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如:有的孩子由于习惯于内八字脚形走路导致小腿内侧弯曲或是“X形”腿形,有的孩子凹胸,有的习惯于端肩,还有的轻微驼背等不良形态;有的孩子体质虚弱,经常生病等。这些形体毛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舞蹈训练后都能得到矫正和改善。多年的幼儿舞蹈教学实践证明,幼儿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孩子们的身体的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风度、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二、通过舞蹈教学,开发孩子们的智力

  1、培养幼儿奋发向上的心理素质。

  舞蹈课的训练是很艰苦的。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刚开始练功时,因为苦、因为累、因为疼而掉泪。我经常引导他们向周围的哥哥姐姐学习,讲述舞蹈家的生平和体育健将的感人事迹,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到吃苦是为了什么。还告诉他们“苦尽甘来”的道理,只要努力拼搏,汗水、泪水都不会白流,总有一天会换来鲜花和掌声的。

  很多孩子刚参加训练时,一到下叉、下腰就打怵,有的不愿意做,有的则不用心做。我就选出动作做得较好的孩子来作示范,让大家用掌声鼓励她。这一举动激发了每个孩子的好胜心,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大家都非常卖力地练。幼儿园舞蹈队里的邵芳琦小朋友头一天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艰难地下叉,那呲牙咧嘴的痛苦表情都令我不忍用力,当看到姜星彤小朋友已经自己能下了,不服输的她晚上回家在地板上练、在床上练,第二天一早,竟奇迹般地也咬着牙自己下去了,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给她鼓掌。当然,也有的孩子当了“逃兵”,被困难吓倒了。王宇宁小朋友自身素质非常好,但由于吃不了苦,就临阵脱逃,不管老师、家长如何做工作,就是不上了。其他的孩子纷纷议论,都不赞成她这种做法,而是互相鼓励,很自觉地刻苦训练。

  舞蹈训练,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舞蹈队的每堂课,都时刻贯穿着竞赛意识和挑战的风气,不允许消极懒惰和漫不经心,需要每个孩子的刻苦努力和持之以恒。队里的曲毅小朋友病了,偏要家长等她上完了课再带她到医院做检查;丛嘉琪每天带着药坚持来上课。宋彤欣小朋友,家住火车站附近,离幼儿园非常远,为了不迟到,经常是拽着妈妈坐出租车来。通过训练,孩子们忍受着苦,忍受着痛,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从小就树立了知难而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特别是当辛勤劳动获得荣誉的时候,孩子们笑得是那样甜、那样开心,又加强了孩子们的集体主义意识。

  2、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优美动人的幼儿舞蹈能调动孩子们的无意注意,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从而发展了他们的有意注意,通过高度的指向和集中去感受舞蹈的内在情感、韵律、节奏。例如在教授舞蹈《劳动最光荣》时,富有童真、烂漫的歌声及生动活泼的舞蹈动作,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渴望,都迫不及待地高度注意老师的举手投足、情感的流露。在他们的脑海中记忆着舞蹈动作的变化、舞蹈情感的变化,使之融入自身的舞蹈表演当中。而当他们立于舞台上,迎着强而刺眼的舞台灯光,面对台下众多企盼的目光时,没有良好的记忆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怎么能有台下热烈的掌声和成功的鲜花呢?由此可见,经常参加舞蹈训练演出的幼儿在接受新事物、反映新事物时的综合能力,远远高于同年龄智商水平相当的幼儿。

  3、培养幼儿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

  幼儿有着奇特、美丽而又丰富的想象力,多变的情绪,甚至我们常人乍看起来不太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儿童世界的“真理”。我们有机地结合这一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赏识教育,充分调动幼儿的心理最活跃的因素,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地探索、创新。正因为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才会对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我编排舞蹈《糖球乐》的过程中,其中有两组幼儿手中高举糖球相互向对方比试、炫耀,突然,出现了一男孩,手持特大的糖球,众人羡慕不已。他会怎么做呢?我把问题留给了孩子们。孩子们充分展开了想象与创造的翅膀,随着音乐进行着夸张而诙谐地即兴表演着、讨论着,最后,大家达成一致,以男孩炫耀后并没有独自吃,而是让每个人都品尝一口,将情节推向高潮。其他孩子都向他学习,你让我一口,我尝你一口,以动作与感情的交流抒发内心情感,从而表达出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的主题思想。

  三、舞蹈艺术的特有感染力,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吴晓邦说:“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幼儿舞蹈以感情活动为中心,通过潜移默化来塑造美的心灵,来辨别真、善、美和假、丑、恶,这也是德育的基本要求。

  我们威海当年曾荣获“全国第一卫生城”的光荣称号,那一年,我编排了舞蹈《花满小城》。孩子们在成功地表演了节目的同时,又接受了爱家乡、美化家乡、增强环保意识的教育;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我驻南大使馆进行轰炸,举国上下义愤填膺之时,“中国人民不可欺,中华民族不可辱”的呐喊在幼儿园中响起。我创编了反映古代、近代与现代的中国娃娃发奋图强,从小立志“勤学苦练,兴我中华”的大型舞蹈使孩子们懂得了“只有国家强大,别人才不敢侵犯”的道理。象舞蹈《洗手绢》所表现的爱劳动、《公共汽车上》表现的尊老爱幼、《一分钱》所展示的拾金不昧等都能很容易引起孩子们情感上的共鸣。幼儿舞蹈艺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德育渗透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四、舞蹈艺术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

  幼儿舞蹈有诗意的构思,有美的艺术造型,有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有悦耳动听的音乐旋律。幼儿舞蹈艺术通过孩子们的内在韵律和形体节奏的揉合,展示多彩的思想感情,在身心自美的过程中给人以美,是一种集内涵外延于一体的理想的美育形式。它通过无声胜有声的美陶冶着孩子们的道德情操,美化着孩子们的思想感情,让孩子们从中去感知美、表现美。

  1、感知美

  我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民族民间艺术,它们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泉”闪烁着绚丽缤纷的光彩,幼儿舞蹈在这如此丰厚资源的哺育下,正茁壮成长,期待着枝繁叶茂的明天。而今天,孩子们表演着具有我们浓郁民族特色的舞蹈,其意在于去感知美,为它添土浇水。如在排练《相聚在北京》时,力求表现以汉、藏、蒙古、朝鲜、维吾尔、高山族幼儿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里,团结友爱,共建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排练中,每个孩子都为其表演的角色着迷,但又为其所表演的角色中舞蹈语汇内涵的感知所困扰,但孩子们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学着、练着,始终不肯放弃。终于,汗水没有白流,劲儿没有白使,演出的成功使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舞蹈的美,感受到了“付出”的美。

  2、表现美

  表现美是美育的核心。我们应当引导孩子们认识美、理解美、感知美,同时更要去表现美,使之升华为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心灵、自己的肢体语言去表现美。例如我在编排舞蹈《世界真美好》时,通过舞蹈语言、服饰语言、道具语言描绘着花儿、动物及孩子们和平共处、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局面。在排练时,我深入浅出地引导他们,让孩子们尽快地进入到各自的角色当中。让他们体验到花儿的娇美、动物们或优美、机灵或笨拙、憨厚等各自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小朋友们的健康、活泼与快乐。孩子们的思绪、情感被牵动到舞蹈语汇、舞蹈情节之中,最终达到表现美的目的。

  总之,幼儿舞蹈教育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事业,它的广泛传播,不仅对幼儿的教育事业,而且对舞蹈事业的未来,都将起着难以估价的积极作用。同时,它也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跨世纪的今天,我们应感到责任的重大,如何将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努力,钻研自己的业务,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为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使充满希望的幼儿舞蹈艺术土壤上开满绚丽多彩的花儿,为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的接班人而努力耕耘,永远探索

舞蹈教案范文汇编 篇6

  【活动目标】 1、能专心欣赏舞蹈,感受孔雀舞的音乐美与姿态美,初步理解舞蹈所表现的内容与情节。 2、初步学习随乐表现小孑L雀参加选美、奋力扑火等简单的舞蹈动作,激发对傣族舞蹈的兴趣。 3、尝试创编救助小孔雀的舞蹈动作,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通过参观“孔雀园”幼儿已初步了解孑L雀的习性和动作特点;通过欣赏傣族舞蹈,幼儿已简单了解傣族舞的动作特点。 2、材料准备:《美丽的小孔雀》的乐曲CD、小孔雀的头饰服装、火焰道具、PPT图片等。 3、环境创设:创设舞蹈情境小兔的家、小池边等场景。

  【活动过程】

  1、以“参加森林选美大赛”导入活动,师幼跟随音乐即兴表演舞蹈。

  2、欣赏孔雀舞,借助多媒体的动作造型,引导幼儿感受傣族音乐的美和孔雀舞的基本特点。 (1)欣赏孔雀舞。 教师随乐示范几个孔雀舞的简单动作,引导幼儿欣赏并思考:孔雀舞美吗?孔雀舞的动作与平常的舞蹈动作有什么不一样?小孑L雀在干什么? (2)造型对照与模仿: 通过多媒体的孔雀造型与教师的舞蹈造型,引导幼儿感受动物的动作与舞蹈艺术造型之间的联系,并选择一两个喜欢的动作造型进行模仿。

  3、欣赏舞蹈《美丽的小孑L雀》,引导幼儿理解并尝试运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舞蹈情节。

  ①欣赏第一段舞蹈,感受小孔雀参加选美前的美丽。

  ②欣赏第二段舞蹈,感受舞蹈所表现的小孑L雀在选美路上的故事情节。

  ③欣赏第三段舞蹈,感受小孔雀的勇敢和美丽。欣赏第四段舞蹈,尝试创编救助小孔雀的舞蹈动作,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④师幼共同表演欢庆舞。

舞蹈教案范文汇编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根据图示学会筷子舞的动作。知道是民间舞蹈的一种。

  2、通过筷子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训练幼儿的音乐节奏感,使动作整齐、协调、优美。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独立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分析:重点:根据图示学会筷子舞的动作

  难点:四肢协调的配合,筷子发出声音的一致性

  活动准备:物质:录音机、伴奏带、图示5张(总动作图示一张、每乐句图示各一张)。每位幼儿两把筷子。

  知识:熟悉舞蹈动作及音乐

  活动方式:集体、分组

  活动进程:

  一、导入

  1、幼儿听音乐拍手打节奏进活动室。

  2、出示筷子: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筷子还能用来跳舞呢。拿着筷子跳的舞叫什么舞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筷子舞》。筷子舞是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人们拿着筷子到街上去跳舞,来庆祝节日,表示心情欢畅

  二、展开:

  1、今天我们跟着特殊老师学习,看特殊老师来了(出示总图示)这就是筷子舞的全部动作。请小朋友看着图示听一边音乐。

  2、学习动作:自己看图学习动作。

  1-2小节:体前敲筷子两下,敲腿三下。

  2-3-4小节动作同1-2小节。

  5-6小节:体前敲筷子两下,两臂交叉抱胸敲肩三下。

  7-8小节动作同5-6小节。

  9-12小节:起立在椅子前,体前敲筷子八下,双脚原地踏步八下。

  13-14小节:左脚向左迈一步,双手在体前敲筷子两下。然后,重心在左脚上,右脚尖在左脚跟处点地,双手敲肩三下。

  15-16小节:动作同13-14小节,方向相反

  17-20小节:双手在体前快速敲筷子,一拍敲两下,双脚脚尖小碎步从椅子的左侧绕到椅子的后面。

  21-24小节,小碎步原地自转一周,双手在头上快速敲筷子。

  25-26小节:脚立正不动。双手体前敲筷子两下,然后左脚向左迈出蹬直,脚跟着地,右腿弯曲,双手体侧敲筷子两下。

  27-28小节:动作同25-26小节,方向相反。

  29-30小节:脚立正不动,双手体前敲筷子两下,然后双手叉腰,双腿弯曲一次。

  31-34小节:体前快速敲筷子,双脚小碎步从椅子的左侧绕到椅子前面。

  35-36小节:坐下,两手体前快速敲筷子,最后双手放置与双腿上。每学习两个乐句的动作,连贯的做一下两个乐句的动作)。

  3、巩固练习:1)、老师唱音乐,出示每个乐句的动作图示,幼儿连贯做。

  2)、出示总图示:分组练习

  3)、跟老师听音乐一起表演,要求动作整齐,跟好节奏,动作还要好看。

  三、讲评:筷子舞的动作还有很多,你还想拿着筷子做哪些动作?(幼儿自由想象动作),请小朋友编排好动作后,配上音乐再表演好吗?

  结束

舞蹈教案范文汇编 篇8

  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看过动画片《一休哥》

  物质准备:音乐,小贴花

  目标

  通过《一休哥》的舞蹈,锻炼幼儿的手足灵活性,协调性!

  培养活波开朗的性格,在舞蹈中体验快乐,初步表演的欲望。

  过程

  1.引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喜欢不喜欢看动画片?看过《一休哥》吗?

  2.教师放音乐,为幼儿跳一次完整的舞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教师的手足动作。

  3.分步教幼儿学动作

  ①两手放到耳朵旁边,头向右倾斜,向前慢慢地画圈圈。然后,反向做同样的动作。反复练习。

  ②两手击掌,左手上举,手臂伸直,换右手做同样的动作。两手击掌,左手向下,手臂伸直,同样做反向的动作。两手击掌,左手向前,再做同样的动作。

  4. 用语言(真棒,表现的很不错等),肢体(拥抱)鼓励或表扬孩子们,激发兴趣。

  5.指导幼儿,和幼儿一起做连接的动作。

  6.整理小队伍,结束活动。

舞蹈教案范文汇编 篇9

  活动目的

  1、 学习西藏舞蹈中的基本动作(弹簧步和进退步),体验西藏民族舞蹈中的节奏感。

  2、 欣赏西藏舞片断,了解西藏舞生活化的特点。

  3、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民族舞蹈的特点。

  活动准备

  在音乐角中提前提供西藏、新疆、壮族、傣族的服饰装扮、民族舞蹈及少数民族草原生活的录像、观看藏族人民生活的片断,以及载歌载舞的场景。

  活动材料准备:自制西藏舞的服饰、哈达、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有感情的演唱《我爱北京天安门》,体验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1、 运用肢体动作的伴奏,边唱边表演歌曲

  提问:《我爱北京天安门》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呢?

  引导:让我们一边演唱,一边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伴奏吧!

  2、 有表情的表演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提问:这是一首怎么样的歌曲?

  引导:我们带着怎样的表情才能表现出活泼、愉快的特点呢?

  (幼儿分组表演唱)

  二、欣赏西藏舞的片断,简单了解西藏的民俗特点

  引导:到天安门去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也是很多少数民族小朋友德愿望。少数民族的小朋友们离北京可远了,因此他们常常会用歌唱和舞蹈的方式来表现他们的想法和愿望。

  提问:今天我就学会了一个少数民族的舞蹈,请你们猜猜看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教师简单打扮后,表演西藏舞)

  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我表演的是西藏舞?

  小结:是的,这种五彩方格的围裙和五彩缤纷的头带就是西藏人的传统服饰中一种。

  提问:你们知道这块白色、长条的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小结:这块布叫做哈达,是藏族人是个很好客的民族,哈达用来向客人们表达尊敬和友爱的。

  三、学习西藏舞中的基本舞步(弹簧步和进退步),体验西藏舞蹈中强烈的节奏感

  1、模仿基本舞步,感受西藏舞生活化的特点

  提问:在这段舞蹈中有两种基本动作,你们看看这种动作像在干什么?

  (教师分别示范弹簧步和进退步)

  小结:这种一高一低的脚步叫做弹簧步,而这种一前一后的动作叫做进退步。

  引导:我们一起来试试看这两种舞步吧!

  提问:猜猜看为什么西藏舞的舞步是这样一高一低?

  引导:我可以提示大家,他们的舞蹈动作都是从平时生活中的动作中演化而来的。

  小结:西藏人民是非常乐观、热爱劳动的民族,他们把上山时一高一低的脚步演变成了弹簧步、铺路时踏平路面的动作演化成了进退步。

  2、尝试练习基本舞步,体验西藏舞蹈的快乐

  引导:刚才我们已经基本学会了这两种舞步,让我们听着音乐踩着这两种步法一起来感受西藏人民劳动的场景吧!

  (幼儿跟着音乐,练习弹簧步和进退步)

  3、初步学习西藏舞《我爱北京天安门》

  引导:让我们一起跳起西藏人的舞蹈,共同来感受他们跳舞时的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