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优秀绘本教案

2023-10-21

小班优秀绘本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能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根据纽扣的特征寻找其主人。

  2、愿意帮助别人,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衣服12件(大小不一样)、纽扣40粒(大小、颜色、形状、纽洞数量不一样)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故事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一粒纽扣》(播放PPT一)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观察比较,寻找失主

  1、导入:一天,小老鼠在花园里散步,走着走着,突然,小老鼠在地上发现了什么?(播放PPT二)

  提问:它是一颗怎样的纽扣?

  小结:原来,小老鼠发现的是一颗圆圆的白色的纽扣。

  2、导入:小老鼠遇到了小狗,小老鼠说:“小狗小狗,这是你的纽扣吗?(播放PPT三)”

  提问:这是小狗的吗?

  小结:小狗说:我的纽扣是黄色的,你捡到的纽扣是白色的,颜色不一样。这不是我的纽扣。

  3、导入:小老鼠继续往前走,它遇到了小兔?会怎么说?(播放PPT四)

  提问:猜猜小兔会怎么说?

  小结:小兔说:不是不是,我丢的纽扣是三角形的,你捡到的纽扣是圆形的,形状不一样。这不是我的纽扣。

  4、导入:小老鼠又遇到了谁?我们帮着小老鼠一起来问问吧:“小刺猬,小刺猬,这是你的纽扣吗?”(播放PPT五)

  提问:这粒纽扣会是小刺猬的吗?

  小结:小刺猬身上的纽扣有六个洞,小老鼠捡到的纽扣只有四个洞,纽洞的数量不一样,看来,这不是小刺猬的纽扣。

  5、导入:这次小老鼠遇到了谁?大象和蟋蟀。(播放PPT六)

  提问:看看这颗纽扣洞洞的数量一样吗?是他们的纽扣呢?

  小结:大象和蟋蟀的纽扣和小老鼠捡到的纽扣大小不一样。也不是他们的纽扣。

  6、导入:没有找到纽扣的主人,小老鼠回家了,突然发现妈妈的衣服上少了一颗纽扣。(播放PPT七)

  提问:会是妈妈的纽扣吗?

  小结:小老鼠捡到的纽扣与妈妈的纽扣颜色一样,形状一样、大小一样、连纽扣上的洞洞数量也一样。这是妈妈的纽扣,

  (播放PPT八)妈妈高兴地说,小宝贝,你真聪明,谢谢你帮我找到了这颗纽扣。说完,妈妈送给了小老鼠一个甜甜的吻。

  三、集体操作、验证讲评

  1、导入:妈妈的纽扣找到了,可是故事里其他小动物的纽扣还没有找到。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提问:让我们一起去帮小动物找到和衣服上上一模一样的纽扣吧!什么是一模一样的?

  小结:纽扣的颜色一样、形状一样、大小一样、纽扣上洞洞的数量一样。

  2、幼儿帮动物衣服上寻找丢失的纽扣,仔细看看,比比,是否真的一模一样。

  提问:你找了一颗什么样的纽扣?找对了吗?

  小结:朋友们,你们都是爱动脑筋又愿意帮助别人的好孩子,谢谢!

小班优秀绘本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小熊不刷牙》PPT。

  活动目标

  知道牙齿的重要性,懂得爱护牙齿,坚持每天刷牙。

  仔细倾听故事,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小熊哈利从不爱刷牙到每天刷牙的转变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嘴巴"图,导入活动

  1.教师:老师这儿有一张有趣的图片,你们想看看吗?你们看到了什么?猜一猜,它会是谁呢?

  2.教师:对了,这是小熊,它的名字叫哈利。我们跟哈利问个好:你好,哈利。

  二、师幼共同欣赏故事

  1.出示幻灯片3-4

  (1)教师:哈利正张大嘴巴给我们看什么呀?再看一看,这是什么?小朋友,你们有牙膏和牙刷吗?你们喜欢它们吗?

  (2)教师:可是,哈利他不爱刷牙,他会怎样对待自己的牙刷和牙膏的呢?看,哈利穿着海盗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剑,他在干什么呢?

  2.出示幻灯片5

  (1)教师:一天,妈妈喊:"哈利,刷牙啦!"你们猜一猜,哈利有没有刷牙呢?哈利把牙膏怎么了?

  (2)教师:哈利一边冲牙膏一边说:"早上刷牙,晚上刷牙,天天刷牙,真是太麻烦了。"你们认为哈利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出示幻灯片6-8

  (1)教师:有一天晚上,哈利还是没有刷牙就睡觉了,他做了一个梦,觉得自己的嘴巴里怪怪的,你猜一猜,他的嘴巴里怎么了?

  (2)教师:现在啊,哈利可高兴了。"哈哈,太好了,没有了牙齿,我以后再也不用刷牙了,我要把这件事告诉我的的好朋友"。

  (3)教师:可是,你们看,他们看到哈利没有牙齿是怎么做的?

  4.出示幻灯片9-10

  (1)教师:天黑了,小熊回到家里,哇,妈妈为他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呢。桌子上都有什么?看哈利的表情,你觉得他开心吗?为什么呢?

  (2)教师:哈利一个人跑到屋子外面,你们想想,这时他心里觉得怎么样呢?

  5.出示幻灯片11-12

  (1)教师:小熊醒来啦,你们看,哈利的牙齿有没有掉呀?原来,刚才是哈利睡着了做了一个可怕的梦呀,哈利这下可高兴了!

  (2)教师:"哈利,哈利,刷牙啦!"妈妈又在喊小熊刷牙了,你们猜,哈利这次有没有去刷牙呢?

  (3)教师:哈利已经太久没刷牙了,都不记得正确的方法了,我们一起来教教他,好吗?

  三、律动 刷歌牙

  1.教师:我们也来刷刷牙齿吧。

  2.教师小结:我们的牙齿本领可大了,一定要好好爱护它们,每天都要坚持早晚刷牙,而且不能吃太多的糖果哦,这样你的牙齿才会更健康,更漂亮!

  活动延伸

  开始爱牙活动。

  把绘本《小熊不刷牙》放在阅读区,供幼儿平时翻阅。

小班优秀绘本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毛毛虫生长变化成蝴蝶的过程

  2、了解5以内的数量对应关系

  3、感受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艺术美。

  活动准备:

  1、教学绘本PPT

  2、毛毛虫图示

  3、各类水果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毛毛虫,引导幼儿关注毛毛虫的形态(直观导入)

  将毛毛虫展示给幼儿,老师问:这是什么?(毛毛虫)

  二、基本部分

  1、学习绘本内容了解毛毛虫的变化过程

  ①老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毛毛虫的故事,小朋友一起来看看毛毛虫最后变成了什么?它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变成了蝴蝶,毛毛虫吃了好多东西,躲进了小房子里面,破茧后变成了蝴蝶)

  ②播放PPT,讲述绘本故事。

  ③运用图示小结提问内容,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毛毛虫从一个小小的蛋里爬出来,然后它开始吃了好多好多东西,于是它变成了一只又肥又大的毛毛虫,然后它造了间小房子(教师出示茧)引导幼儿说出它的名字叫"茧",在里面住了2个多星期,最后毛毛虫咬破了它的房子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

  2、探索学习5以内数量的对应关系

  ①老师:小朋友们刚刚故事中毛毛虫吃了好多东西变成了蝴蝶,小朋友们记得毛毛虫吃了哪些东西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②播放PPT并且出示水果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探索数量关系。

  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星期二吃了两个梨,星期三吃了三个李子,星期四吃了四个草莓,星期五吃了5个橘子。

  3、小结:老师与幼儿一起点数总结数量的对应关系3、活动延伸:做一个健康的宝宝不能一次吃太多食物,不然的话我们就会生病啦!并且初步学习正确的量词。

  ①老师提问:毛毛虫星期六吃了什么?(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甜筒,一条腌黄瓜,一块奶酪,一截火腿,一根棒棒糖,一块樱桃派,一条香肠,一个纸杯蛋糕和一片西瓜。)②老师提问:吃了这么多的东西后,毛毛虫的肚子怎么了(好痛)为什么痛?(吃了太多的东西)小结做一个健康的宝宝,不贪吃太多的零食。

  4、结束部分:感受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艺术美(音乐律动)①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了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故事,最后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漂亮的蝴蝶好不好?

  ②学习蝴蝶飞舞的手势③播放律动音乐,全班一起表演蝴蝶在森林花丛中飞舞的景象。

  ④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飞舞"着出教室。

小班优秀绘本教案 篇4

  教材分析:每个人在幼年时都会拥有一些玩具,大多是爸爸妈妈或是亲戚朋友买的,比如洋娃娃、汽车、皮球、积木,但是也有一些是自己不经意间发现的,比如橘子皮做成的花灯,比如池塘边柳条编成的草帽,再比如空易拉罐做成的花篮等等。有时候,这些小小的发现与创作所带来的乐趣,并不亚于得到一样现成的玩具。因为在游戏中,宝宝参与了“玩具诞生”的全过程,获得了发现的惊喜与制作的快乐,这对处于幼年时期的孩子而言是弥足珍贵的。即便这些现成的玩具充满了各种所谓的创意理念,可以锻炼孩子的多种能力,但是也无法代替宝宝自己发现,制作玩具的那份愉悦体验与创造的成就感。

  绘本《大纸箱》,由宝宝发现了一个空空的大纸箱,于是把它看成一座可以遮阳挡雨的大房子。又把纸箱做成了一架飞机。再把纸箱当作饭桌,和玩具小兔一起吃饭。到了该回家的时候,宝宝把纸箱做成了一个有窗户和房顶的小屋子,和小兔子一起在里面休息。虽然人物不多,情节也简短,但它符合幼儿口吻的叙述不仅带着幼儿体验了一次发现制作玩具之旅,也让大人重温了儿时的美好回忆,表现出温馨的故事气氛。

  图画书采用蜡笔绘制,以鹅黄色作为底色,画中的人物与背景以草绿、朱红、水蓝着色,虽然色彩种类并不多,但是足以表现出故事温暖与喜悦的氛围。简短但符合孩子口吻的叙述不仅带着宝宝体验了一次发现制作玩具之旅,也让爸爸妈妈们重温了儿时的回忆,提醒他们培养宝宝发现与创造能力的重要性。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在参与“玩纸箱”的全过程中,获得发现的惊喜与制作的快乐,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在游戏互动中理解了绘本的内容,学说简单的对话,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喜欢绘本,体验绘本阅读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大纸箱、《大纸箱》PPT、轻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纸箱,激发学习兴趣。

  师:宝贝们看一看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啊?——发现纸箱。(听音乐进入活动场地)

  师:你们玩过大纸箱吗?你是怎么玩得?今天刘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大纸箱的图画书,你们想不想看看呀?

  (指导策略:这一环节利用大纸箱引起幼儿对下面内容的兴趣,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师幼共同观看PPT课件——《大纸箱》,理解故事内容。

  1.观看图(一),

  师:小朋友们,这是谁?

  (小弟弟和小兔子)

  师:小弟弟发现了大纸箱,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很高兴、很惊奇)

  师:小弟弟会对小兔子说什么?

  “小兔子,小兔子,你看你看,一个大纸箱。”

  (指导策略: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让幼儿学会观察,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人物的表情和心情,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观看图二、图三、图四。

  师:小弟弟和小兔子在哪里?小兔子对小弟弟说了什么?

  (大纸箱里,小兔说:“让我们进去看看,嗯,真不错”)

  师:你们想不想,到大纸箱里面去看一看、玩一玩呢?(边游戏边念儿歌)

  (大纸箱放放好,小手要把箱扶扶牢,小腿轻轻抬,慢慢走进来,小心蹲下身,快快藏起来!)

  师:咦,怎么一下子天黑了?怎么办呢?(引导幼儿发现一扇小窗户)

  (指导策略:让幼儿自己亲身去体验大纸箱里面的神秘感,和黑暗带来的恐惧,从而让幼儿自身探索出战胜黑暗方法。)

  3.观看图五。(播放下雨的音乐)

  师:小弟弟和小兔子正玩得开心,突然天气怎样了?(播放下雨的音乐)

  师:小弟弟和小兔躲在哪里?大纸箱变成了什么?(变成雨伞)

  师:小弟弟对小兔子说了什么?

  (“没事没事,这样就淋不到了,听,滴答滴答,小雨点在唱歌呢。”)

  (指导策略: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幼儿可以很好的发挥想象,开动小脑筋,为接下来的活动做铺垫。)

  4.观看图六、图七

  师:小弟弟手里拿着剪刀在干什么?他想把大纸箱变成什么呢?

  (“小兔子,我们把房子变成一架飞机好不好?太好了太好了,那样我们就能上天了!”)

  师:小弟弟和小兔子,坐在飞机上说了什么?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哇,好高啊!”)

  师:小朋友们我们也来学一学小弟弟的话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哇,好高啊!”)

  (指导策略:这一环节利用游戏的的方式来看故事,这样便于小朋友们更好的记住大纸箱都变成什么了,这样的方式比较有趣,幼儿也比较容易接受。)

  5.观看图八。

  师:“飞机降落了,听!咕噜咕噜什么声音?是飞机在叫吗?”

  幼:“不是,是小弟弟和小兔子的肚子饿了,该吃饭了。”

  师:吃饭需要桌子,谁会把飞机变成桌子呢?

  师:飞机又变成了什么?小弟弟手里拿着什么?小弟弟拿着菜单会对小兔子说什么?(“你想吃什么?我请客!”)

  师:肚子吃饱了,他们又去了哪里?(“吃得好饱呀,小兔子,我们该回家了!”)

  6、观看图九、图十、图十一。

  师:大纸箱又变成了什么?(家)

  师:小兔子进了家,对小弟弟喊“小弟弟快进来,我们睡觉了”

  师:天变黑了,星星月亮出来了,宝宝在干什么?

  (像妈妈一样抱着小兔子讲故事)“晚安小兔子!小兔子会说“晚安小弟弟!”

  师:宝宝、小兔子进入了甜蜜的梦想。宝宝做了一个梦,它梦到了一个大纸箱。

  小结:故事中一个废旧的大纸箱能变这么多好玩的,如果能有很多纸箱一定会有更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只要我们小朋友们去善于发现,善于探索,那么我们一定能得到更多的快乐。

  三、师完整的带领幼儿欣赏故事,幼儿人手一本绘本书。

  (指导策略:幼儿在第一遍听故事的时候都是比较零散的,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还没有可以把整个故事很好的串联起来,所以有必要给幼儿进行一次完整的故事讲述,便于幼儿对故事很好的理解。)

  四、活动结束。

  小结:大纸箱好玩吗?在我们的生活里,还有好多废旧的物品,可以制作出许多精美的玩具,我们小朋友,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一起玩一玩,然后回来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好吗?

  (指导策略: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小班优秀绘本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图片中理解绘本故事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绘本故事

  3、感受绘本语言,与幼儿共同阅读绘本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感受种种母爱

  难点:通过形象的图画联想母爱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爱我你就抱抱我》音乐,带领幼儿做律动,初步感受爱,引导幼儿说出对音乐的理解。说出爸爸妈妈是怎么样表达对他们的爱的。

  师: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

  师:你们怎么知道他们爱你们?怎么感受到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总结幼儿对爱的理解

  师:你们的爸爸妈妈给你们做饭,买衣服,陪你们做游戏…….这些都表示他们爱你。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外国大画家在他是小朋友的`时候他妈妈是怎么爱他的。

  2、播放课件《我妈妈》ppt1,带领幼儿一起欣赏图片

  师:你们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

  师:图片中的妈妈美吗?

  师:图片中的妈妈在安东尼心目中都变成了什么?

  师:你们的妈妈在你们的心目中都代表什么?妈妈是怎么爱你的?

  师:你们爱妈妈吗?

  3、带领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片的内容。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妈妈用什么方式爱你们?

  4、播放ppt2,用作者的语言讲述《我妈妈》

  三、结束部分

  播放音乐《爱我你就抱抱我》带领幼儿集体做律动,让幼儿感受爱得不同表现形式。让幼儿学会把爱表达出来。

  四、活动总结

  本活动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小班阶段的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敏感。比如老师轻轻的摸摸他们的头,他们就觉得是爱他们,一个简单的拥抱,一个微笑都能让他们觉得开心。我觉得本次活动让幼儿可以直观的感受母爱,从直观的绘本中看到妈妈质朴的爱。

小班优秀绘本教案 篇6

  活动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发展贯穿于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有利于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而小班幼儿要求能理解简短故事的情节和儿歌内容。喜欢看图书,会一页一页地阅读书。我选择绘本阅读《好饿的毛毛虫》旨在通过仔细观察、理解画面内容,幼儿感受毛毛虫变蝴蝶的神奇;在阅读过程中幼儿乐意点数,对故事中的数量关系感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理解画面内容,幼儿感受毛毛虫变蝴蝶的神奇。

  2、在阅读过程中幼儿乐意点数,对故事中的数量关系感兴趣。

  3、培养幼儿初步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重点:

  幼儿通过仔细观察、理解画面内容,感受毛毛虫变蝴蝶的神奇。活动难点:

  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乐意点数,对故事中的数量关系感兴趣。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一周有七天。

  材料准备:《好饿的毛毛虫》PPT,毛毛虫玩具,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引出课题。

  出示毛毛虫玩具和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毛毛虫玩具,你们看,这是谁?你们在哪见过?

  2、出示PPT毛毛虫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好饿的毛毛虫》。

  二、基本部分:师幼阅读(PPT)。

  1、教师引导幼儿逐页观察、欣赏画面,根据内容及时与幼儿互动。

  教师指图提示“月光下”、“小小的卵”。

  “太阳”、“毛毛虫”。

  毛毛虫肚子好饿,开始去找吃的,它会找什么吃的呢?(幼儿猜一猜、说一说)

  2、教师引导幼儿继续逐页观察、欣赏画面(PPT7—12)。

  星期一,它吃了什么?

  星期二,它吃了什么?

  星期三,它吃了什么?

  星期四,它吃了什么?

  星期五,它吃了什么?

  (教师提问,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并用手指模仿毛毛虫吃食物,嘴里发“啊呜啊呜”的声音。)

  3、幼儿大胆猜测想象。(PPT13—14)

  “可还是好饿。”星期六,它吃了什么?小朋友猜一猜。

  那天晚上,毛毛虫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提示幼儿吃东西不能吃太撑了,会影响身体的。)

  4、毛毛虫变蝴蝶的神奇(PPT15—17)

  第二天又是星期天,毛毛虫吃了什么?

  它的肚子还痛吗?

  它变成了一条怎么样的毛毛虫?

  “现在毛毛虫造了一个小房子,叫“茧“,把自己包在了里面。”

  现在,它变成了什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蝴蝶?

  5、教师讲述:毛毛虫长大变蝴蝶,动物界还有其他小动物长大以后和小时候不一样,比如:小蝌蚪。

  6、欣赏绘本故事,播放视频《好饿的毛毛虫》

  三、结束部分:

  幼儿听音乐做律动《蝴蝶飞》。

  四、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让爸爸妈妈,将一些其他小动物长大以后和小时候不一样。

小班优秀绘本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2、能够大胆表达对妈妈的爱。

  3、初步体验有妈妈关爱的幸福,懂得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有亲子阅读的初步经验。

  家长:能基本熟悉绘本内容,并能帮助孩子理解绘本故事。

  2、材料准备:

  幼儿人手一本绘本《你妈妈想你啦》;PPT课件;喷嚏声和“小动物的话”录音。

  活动过程:

  一、播放录音,激发兴趣

  1、师(播放喷嚏声):听,这是什么声音?

  2、师:你们有没有打过喷嚏?打喷嚏时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师:今天呀,我们也要来读一本跟打喷嚏有关的故事。

  二、分段阅读,理解内容

  (一)教师引导幼儿阅读,了解绘本前半部分的故事情节,并进行相应的情景表演。

  1、师:这里有只小老鼠,它也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你们看,小老鼠打的喷嚏有多大呀?(把树叶和小蚂蚁都飞起来啦!)

  2、师:小老鼠打完喷嚏后谁来了?

  3、师:猜猜小兔子会小老鼠说什么呢?(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

  4、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小兔子到底说了什么。(播放录音“小兔子的话”)

  5、师幼一起学说小兔子的话“你妈妈想你啦,快回家去吧!”

  师:小兔子说了什么呀?那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6、师:小兔子怎么了?你们看,小兔子打的喷嚏有多大呀?(把蒲公英的种子都吹飞啦!)

  7、师:小兔子打完喷嚏,这次是谁来了?

  8、师:猜猜小刺猬又会对小兔子说什么呢?(鼓励幼儿说出“小刺猬的话”,再播放录音“小刺猬的话”)

  9、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演一演,好吗?老师来扮演小兔子,请幼儿分别扮演小兔子和小刺猬)

  (二)亲子阅读绘本后半部分,并进行相应的情景表演

  1、师:接下来小刺猬又怎么啦?接下来,请你和妈妈一起阅读下去,读完了呀,也试着和妈妈来说一说、演一演。(引导家长在亲子阅读中鼓励孩子说出“小动物的话”,让孩子感受妈妈对他或她的爱。)

  2、请几对亲子上前表演。

  3、师:接下来小布熊也怎么啦?又是谁跑来了?她说了些什么?你和妈妈继续翻读下去,再来说一说、演一演。

  4、请两对亲子先后表演小布熊和小女孩的情景。

  5、师:刚刚小布熊为什么会哭呢?

  6、幼:因为他没有妈妈。(播放录音“小布熊的话”)

  7、师:小女孩跟他说了些什么?

  三、结束阅读,引发情感

  1、师: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你感到幸福吗?为什么?妈妈是怎么爱你的?平时为你做了哪些事情?

  2、师:你打喷嚏时会想到妈妈在想你吗?(幼儿自由表达)

  四、活动延伸

  师:

  1、平时你是怎么想妈妈的?一起来说一说。

  2、那跟自己的妈妈去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去对妈妈表示你的感谢。再大声地对妈妈说一句“我爱你”,去吧!

  3、孩子们,回家后呀,我们再一起为妈妈做一件事情来感谢妈妈!可以做哪些事情呢?(捶背、倒水、洗脚……)那我们一定要行动起来哦!

小班优秀绘本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讲述的小动物之间浓浓的亲情。

  2、懂得拥抱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能主动拥抱自己的亲人和老师、小伙伴。

  活动准备:绘本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互动,激发兴趣。

  PPT第一页(小猩猩):介绍名字,故事背景。

  二、师幼欣赏故事

  (一)带领幼儿阅读绘本故事的前半部分,引导幼儿说说都看到了什么?他们是怎样抱抱的?并模仿故事中小动物“抱抱”的动作,体验情感。

  1 、PPT第二页(大象):小猩猩看到了谁在抱抱?它们是怎么抱在一起的啊?(大象,用鼻子)

  2 、PPT第三页(变色龙蛇):小猩猩又看见了谁在抱抱?请幼儿来模仿

  3、 PPT第四页(波波难过):小猩猩不高兴了,它为什么难过啊?

  4、 PPT第五页(大象帮波波):谁来帮助小猩猩找妈妈?(大象)

  (二)继续阅读绘本画面,感受小猩猩找妈妈以及找到妈妈后的情感变化。

  5、 PPT第六页(狮子):小猩猩坐在大象妈妈的头顶上,走着走着,小猩猩看见了谁啊?(狮子妈妈和宝宝)。宝宝躺在哪里?(妈妈的肚皮上)请幼儿着重观察小狮子的表情,并模仿。

  6 、PPT第七页(长颈鹿):长颈鹿宝宝在和妈妈抱抱,它们是怎么抱抱的?

  7、 PPT第八页(河马):河马宝宝和妈妈在抱抱,它们是怎么抱在一起的?(老师演妈妈,请幼儿上来模仿河马宝宝)

小班优秀绘本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在参与“玩纸箱”的全过程中,获得发现的惊喜与制作的快乐,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在游戏互动中理解了绘本的内容,学说简单的对话,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喜欢绘本,体验绘本阅读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大纸箱、《大纸箱》PPT、轻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纸箱,激发学习兴趣。

  师:宝贝们看一看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啊?——发现纸箱。(听音乐进入活动场地)

  师:你们玩过大纸箱吗?你是怎么玩得?今天刘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大纸箱的图画书,你们想不想看看呀?

  (指导策略:这一环节利用大纸箱引起幼儿对下面内容的兴趣,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师幼共同观看PPT课件——《大纸箱》,理解故事内容。

  1、观看图(一)

  师:小朋友们,这是谁?

  (小弟弟和小兔子)

  师:小弟弟发现了大纸箱,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很高兴、很惊奇)

  师:小弟弟会对小兔子说什么?

  “小兔子,小兔子,你看你看,一个大纸箱。”

  (指导策略: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让幼儿学会观察,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人物的表情和心情,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观看图二、图三、图四。

  师:小弟弟和小兔子在哪里?小兔子对小弟弟说了什么?

  (大纸箱里,小兔说:“让我们进去看看,嗯,真不错”)

  师:你们想不想,到大纸箱里面去看一看、玩一玩呢?(边游戏边念儿歌)

  (大纸箱放放好,小手要把箱扶扶牢,小腿轻轻抬,慢慢走进来,小心蹲下身,快快藏起来!)

  师:咦,怎么一下子天黑了?怎么办呢?(引导幼儿发现一扇小窗户)

  (指导策略:让幼儿自己亲身去体验大纸箱里面的神秘感,和黑暗带来的恐惧,从而让幼儿自身探索出战胜黑暗方法。)

  3、观看图五。(播放下雨的音乐)

  师:小弟弟和小兔子正玩得开心,突然天气怎样了?(播放下雨的音乐)

  师:小弟弟和小兔躲在哪里?大纸箱变成了什么?(变成雨伞)

  师:小弟弟对小兔子说了什么?

  (“没事没事,这样就淋不到了,听,滴答滴答,小雨点在唱歌呢。”)

  (指导策略: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幼儿可以很好的发挥想象,开动小脑筋,为接下来的活动做铺垫。)

  4、观看图六、图七

  师:小弟弟手里拿着剪刀在干什么?他想把大纸箱变成什么呢?

  (“小兔子,我们把房子变成一架飞机好不好?太好了太好了,那样我们就能上天了!”)

  师:小弟弟和小兔子,坐在飞机上说了什么?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哇,好高啊!”)

  师:小朋友们我们也来学一学小弟弟的话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哇,好高啊!”)

  (指导策略:这一环节利用游戏的的方式来看故事,这样便于小朋友们更好的记住大纸箱都变成什么了,这样的方式比较有趣,幼儿也比较容易接受。)

  5、观看图八。

  师:“飞机降落了,听!咕噜咕噜什么声音? 是飞机在叫吗?”

  幼:“不是,是小弟弟和小兔子的肚子饿了,该吃饭了。”

  师:吃饭需要桌子,谁会把飞机变成桌子呢?

  师:飞机又变成了什么?小弟弟手里拿着什么?小弟弟拿着菜单会对小兔子说什么?(“你想吃什么?我请客!”)

  师:肚子吃饱了,他们又去了哪里?(“吃得好饱呀,小兔子,我们该回家了!”)

  6、观看图九、图十、图十一。

  师:大纸箱又变成了什么?(家)

  师:小兔子进了家,对小弟弟喊 “小弟弟快进来,我们睡觉了”

  师:天变黑了,星星月亮出来了,宝宝在干什么?

  (像妈妈一样抱着小兔子讲故事)“晚安小兔子!小兔子会说“晚安小弟弟!”

  师:宝宝、小兔子进入了甜蜜的梦想。宝宝做了一个梦,它梦到了一个大纸箱。

  小结:故事中一个废旧的大纸箱能变这么多好玩的,如果能有很多纸箱一定会有更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只要我们小朋友们去善于发现,善于探索,那么我们一定能得到更多的快乐。

  三、师完整的带领幼儿欣赏故事,幼儿人手一本绘本书。

  (指导策略:幼儿在第一遍听故事的时候都是比较零散的,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还没有可以把整个故事很好的串联起来,所以有必要给幼儿进行一次完整的故事讲述,便于幼儿对故事很好的理解。)

  四、活动结束。

  小结:大纸箱好玩吗?在我们的生活里,还有好多废旧的物品,可以制作出许多精美的玩具,我们小朋友,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一起玩一玩,然后回来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好吗?

  (指导策略: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小班优秀绘本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丑小兔改掉害羞毛病的过程,并尝试观察画面。

  2.让幼儿知道要大胆勇敢地交朋友与人交流。

  二、活动准备

  课件,小猪、小兔图片各一张,有大小洞的报纸 小兔的操作排序材料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出示带有洞洞的报纸,问: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报纸上有什么?报纸上怎么会有洞洞呢?这个洞洞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2、欣赏、理解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和洞洞有关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报纸上的洞》。

  (1)放课件第1-4张,介绍苹果猪和丑小兔。

  问:这是苹果猪,他在干什么呢?

  哦,苹果猪喜欢趴在窗口看风景,遇上过路的人,就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说上几句。

  (2)放课件第5-6面:

  这是丑小兔,她也喜欢趴在窗口看风景,可是遇上过路的人,问:她是怎么做的?这是为什么?

  苹果猪想帮丑小兔改掉这个害羞的毛病。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3)放课件第7-10面:

  问:苹果猪为丑小兔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问:苹果猪拿报纸干什么呢?是让丑小兔看报纸吗?这个洞洞是用来干什么的?

  (4)放最后一张课件问:报纸上的洞洞有什么变化?

  问:你认为丑小兔最后还需要报纸么?为什么?

  3、游戏:给报纸上的洞洞排排队报纸上的洞洞真有趣,它每天都在变化。下面桌子上有几张报纸,报纸上也有几个洞洞,请你来排一排,第一天丑小兔躲在哪个洞洞后面,第二天、第三天又躲在哪个洞洞后面。

  :第一天丑小兔躲在有小洞洞的报纸后面,第二天躲在有中洞洞的报纸后面,第三天躲在有大洞洞的报纸后面。随着报纸上的洞洞一点点变大,丑小兔的胆子也一天天大了起来,直到有一天,报纸上的洞洞大得不能再大了,丑小兔对苹果猪说:"我不需要报纸了,我挺想和过路人交朋友的。苹果猪,谢谢你帮我改掉了胆小的毛病!"

  4、我们一起找朋友丑小兔终于改掉了害羞的毛病,愿意和人交朋友了,你们有朋友吗?他是谁?

  朋友当然是越多越好,我们一起来找朋友吧!(放音乐,跟小朋友边唱歌边找朋友)

  :小朋友都是很大方、热情,所以每个人都有很多好朋友。

  四、活动拓展:

  大家齐分享:在操作区,让孩子戴着丑小兔的头饰给好朋友分糖果或者玩具,分的时候可以按颜色、形状等来分。

小班优秀绘本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萌发爱爸爸的情感,乐于赞美自己的爸爸。

  2、家长能在老师的引领下,掌握亲子绘本阅读指导的基本方法

  3、幼儿在观察、想象、表演中感受读图与文的快乐、享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绘本《我爸爸》

  2、电子绘本

  3、音频《我爸爸》

  4、各种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我听说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一个节日,是什么节?(父亲节),说说父亲节你为爸爸做了什么?爸爸有你们这样给他过节心里一定很开心,感觉很幸福是吗?

  今天郭老师带来了一本书,一本很有趣的书,和爸爸有关的书,想不想看?(出示娃娃电子课件)这就是这本书的封面,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我爸爸)说的响亮一点,是的说的很自豪,为爸爸自豪。

  这是你爸爸吗?这是谁的爸爸?这是一位中国爸爸吗?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不是的?(头发是带一点黄色)还从哪里看出来?(他的眼睛是蓝色的)我们的眼睛是什么颜色?(黑眼珠,我们是中国人)告诉你,他确实是一位外国爸爸,是一位英国大画家安东尼—布朗的爸爸,大画家安东尼-布朗把爸爸画在了故事书里,多有趣呀!他把爸爸画在故事书里和小朋友一起来分享关于爸爸的故事。我们一起看。

  2、阅读故事,尝试解决问题

  这就是我爸爸(电子绘本)看看,你觉得这个爸爸看上去怎么样?谁来说说!谁能告诉我他的杯子里会是什么?是茶吗?(咖啡)我们中国爸爸喜欢喝茶,外国爸爸一般喝的都是咖啡,你看看他穿的衣服,看看他的样子,长的怎么样?你们的意思是这个爸爸长的不帅,看上去懒洋洋的对吗?

  可是安东尼说,这是我爸爸,他真得很棒,你们相信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谁来了?(大灰狼)大灰狼来我们家了多可怕呀,可是你看看我把爸爸不怕,我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这是个怎样的爸爸呀?(勇敢)我们继续看看他爸爸还有哪些本领?

  他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月亮在哪里?(天上)可是你看看我爸爸敢跟月亮比高低,月亮真的在他脚底下,瞧瞧我爸爸厉害吧?

  再看看,哇!他还会走高空绳索,这个绳索可不是在地球的哦,在天空,而且不会掉下来。往下看,谁来说说我爸爸敢干什么?他敢跟大力士摔跤在看看安东尼的爸爸还会干什么?(跑步)跑的咋样?

  对,在运动会的比赛中,他轻轻松松就跑了个第一名,瞧瞧爸爸头上有什么?云彩都围着他给他加油。现在你来说说我爸爸,刚才我可听到了有人说他丑,现在你来说说是,看到这里你来说说我爸爸怎么样?回顾故事(爸爸敢走~~~~)所以安东尼说的那句话是:我爸爸,真的很厉害!你们的爸爸怎样?你觉得你爸爸那里表现出很勇敢?原来你们也可以自豪的像安东尼一样说一句:我爸爸怎么样?我们一起完整说:我爸爸真的很棒

  我们的爸爸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提问:爸爸呢?爸爸到那里去了?变成了什么?像马一样的爸爸在干什么?爸爸用的餐具是什么?他用的餐具和我们中国爸爸也是不一样的。瞧瞧他面前的食物像什么一样的?说明我爸爸怎么样?像谁一样很会吃?我们看看安东尼是怎么说的?“我爸爸吃的像马一样多”

  接下来爸爸还像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回说爸爸怎么样?我们看看安东尼是怎么说的?“我爸爸游得象鱼一样快”

  接下来请你们来说:这是什么?加上动作说,爸爸像大猩猩强壮。

  故事讲到这,安东尼说他不讲了,他想请你们讲,爸爸还会想什么动物一样,像它能干什么呢?你们也来做个大画家帮他讲讲我这里准备了一些动物,你们看看爸爸像哪一种动物,他会干什么,他能干什么?

  这里的动物你都认识吗?(蜜蜂、狐狸、小狗、小兔子、熊猫、狮子)那想好了吗?说说我爸爸像什么一样,比如说像马一样能吃

  3、完整欣赏音频故事《我爸爸》

  4、讨论,引导幼儿迁移情感和扩展经验

  原来你们心里藏了这么多的爸爸特别的地方啊,特别的爸爸你们都很喜欢吧,爸爸为了让你开心,他会做什么?

  这里谁来说说?“我爸爸真的很棒”我们看看平时爸爸为逗我们开心,爸爸在干什么?(做鬼脸)做鬼脸是干什么?你们没笑,我来挑战他。谁来挑战我?平时是爸爸都我们笑的,我们学会了搞笑也可以逗谁笑了?

  有时候他会做一些傻事,他做了什么?你还喜欢爸爸吗?其实我们的爸爸并不一定特别棒,他就像安东尼的爸爸一样,看上去可能也长得不出众、不一定很帅、不一定很能干但是在我们心里我们依然觉得他帅,仍然觉得他勇敢,真的很棒。

小班优秀绘本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对色彩的变化产生好奇和兴趣,尝试选择颜色编故事。

  2、在听故事中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故事的有趣。

  3、感知蓝色和黄色在一起变成绿色。

  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水彩笔、操作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彩笔请幼儿抢答颜色,调动大家积极性。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谁是孙悟空"的游戏,看看谁的眼睛最亮?

  这是什么颜色的彩笔?(出示蓝色、红色、黄色、橙色、绿色彩笔,请幼儿抢答)师:答对了,真是孙悟空。|是吗?谁有不同意见?

  小结:他们的颜色不同,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颜色有关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激发想象。

  1、读封面:

  师:你从上面看到什么?你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是什么颜色吗?故事的名字是"小蓝和小黄",那你知道谁是小蓝?

  2、"这是小蓝"--小蓝长得怎么样?

  3、"小蓝的家里,还有蓝爸爸和蓝妈妈"--你认为谁是小蓝的爸爸,谁是小蓝的妈妈,为什么?

  4、"小蓝有好多朋友,"--他们是……(让幼儿给颜色们起名字)5、"可是他最好的朋友是小黄"6、"小黄就住在街对面"--小黄的家里还有……(让学生模仿前面小蓝的说法,说出"小黄的家里还有黄爸爸和黄妈妈")。

  7、"他们最喜欢玩藏猫猫"--他们怎么样玩藏猫猫呀?

  8、"他们还喜欢玩转呀转圈圈儿"9、"在学校里,他们整整齐齐地排排坐"--想想看,他们会学些什么呢?

  10、"放学了,他们就又跑又跳。"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11、一天,小蓝的妈妈要去买东西,她对小蓝说:"你待在家里别出去。"12、可是,小蓝没有听妈妈的话,还是跑出去找小黄了。

  13、他跑到街对面的房子一看--唉,房子里没有人,他想--"小黄会去哪里呢?"14、他这边找找,那边找找,找呀找呀……突然在拐弯角上,找到了小黄!--想想看,这时候小蓝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15、于是,他们开心地抱在一起--咦,发生了什么呢?

  16、抱呀抱呀,抱得越来越紧,结果--他们变绿了。可是,他们不知道。然后去公园玩,他们穿过一条隧道。他们追着小橙玩。他们又爬上一座大山。

  17、啊,好累呀,他们回家去了。可是-- 蓝爸爸和蓝妈妈却说:"你不是我们的小蓝,你是绿的。"18、黄爸爸和黄妈妈也说:"你不是我们的小黄,你是绿的。" --糟糕了,他们的爸爸妈妈都不要他们了,怎么办呢?

  19、小蓝和小黄好伤心,他们哭了,流出了大滴的蓝眼泪和黄眼泪。他们哭啊哭啊,直到全部都变成了眼泪。--最后,他们把自己收拢到了一起,他们说:"现在爸爸妈妈能认出我们来了吧?"于是,小黄跟着小蓝先回到小蓝的家。

  20、其实,蓝爸爸蓝妈妈不见了小蓝,心情会怎么样?这次,蓝妈妈和蓝爸爸见到他们的小蓝,开心极了。又是抱又是亲。

  21、他们也抱了小黄……但是,快看,……他们变绿了!现在,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22、于是,他们走到街对面小黄的家里报告这个好消息。--怎么样告诉小黄的爸爸好消息呢?

  23、大家高兴地互相拥抱。大家庆祝找到了自己的孩子了。

  24、孩子们一直玩到吃晚饭的时间。

  25、最后一页:故事讲完了。哦,到这里,你们明白了这个故事是谁讲的吗?--原来是小绿讲的。

  三、玩色游戏师: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真的会变成绿颜色吗?我们来试一试吧。

  幼儿现在操作纸的第一个圈里图上蓝颜色,最后一个圈里图上黄颜色。在中间的圈里图上蓝颜色,再在蓝颜色上面图黄颜色。

  观察比较三个圈的颜色。

  四、活动延伸请小朋友们从彩笔盒里挑两种颜色抱一抱。

小班优秀绘本教案 篇13

  一、活动理念:

  在新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园进行了一系列新生活教育行动。为了落实“阅读是师生的生活特质”这一理念,我园一直坚持进行“幼儿早期阅读”的课题实践活动。我班以“亲自阅读”为子课题,进行了一系列亲子阅读活动。幼儿在与家长的共同阅读中,享受了阅读的乐趣,提高了自主阅读的能力,“亲子阅读”活动受到家长们的欢迎和支持。《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只是系列活动之一。

  二、活动目标:

  1.在亲子阅读、亲子表演活动中,感受亲子阅读的乐趣,进而喜欢亲子阅读活动。

  2.在家长引导下,幼儿通过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眼神等,理解画面情节和故事内容,并大胆讲述、表演。

  3.指导家长与孩子共读,学习提问,尝试和孩子一起表演。认读相关汉字:鳄鱼、牙医、怕怕、刷牙。

  4.知道刷牙的重要性,要养成刷牙的习惯。

  三、活动准备:

  1.请中三班全体幼儿及其家长参加亲子阅读活动。

  2.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25本,汉字卡片:鳄鱼、牙医、怕怕、刷牙。

  3.鳄鱼和牙医的手指偶25套,“亲子阅读指导要点”挂图一张。

  4.节奏明快的音乐,录音机。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爸爸、妈妈很忙,但挤出时间来和我们一起看书、上课,希望我们做个爱书的孩子,我们亲亲字的'爸爸、妈妈,谢谢他们!

  (二)引导亲子共读。

  1.今天我们读这本书,看看封面上有谁?(根据孩子的回答出示汉字:鳄鱼、牙医)

  这本书的名字是《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用汉字卡片组成书名),鳄鱼和牙医都是很厉害的,他们会怕谁呀?为什么会害怕?

  2.下面请小朋友先自己看书,看看书里讲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张老师要和你们的爸爸妈妈说几句话。

  3.共读指导。

  看事先准备好的亲子共读指导要点:

  ①根据书的顺序逐页翻看,从角色的表情、动作、语言、神态、所处方位等角度,细致地观察,鼓励幼儿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

  ②可以边看边学学鳄鱼和牙医的表情、动作等。

  ③适当提问,引导观察、想象、表达。

  提问参考:

  鳄鱼不想看到谁,但非看不可?为什么?

  牙医不想看到谁,但非看不可?为什么?

  俩人见面后,发生了什么事?你看到了些什么有趣的画面?

  鳄鱼牙齿补好了,他们想不想再看到对方?

  怎么做才可以不见面或少见面呢?

  4、亲子共读。

  (三)提供表达机会。

  1.刚才我们都认真地看了《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书,你看出鳄鱼怕谁?牙医怕谁?为什么互相害怕?

  2.鳄鱼和牙医互相害怕,但是还得在一起,你看到哪些有趣的画面?(可以学学动作,还可以请家长和幼儿上来表演)

  3.小结。

  小朋友和家长朋友们都有进步了,会看书,能仔细观察画面了,还能大胆地说,真棒!

  (四)师、幼、家长共读。

  我还要请出两个客人,他们是谁?(出示鳄鱼、牙医的手指偶)

  下面张老师要戴上手指偶,给大家讲《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故事,大家可以一边听一边看看书。

  (五)尝试亲子表演。

  张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手指偶,你和你的爸爸妈妈商量,一个人扮演鳄鱼、一个人扮演牙医,边翻书边大胆地表演故事。

  (六)亲子律动:刷牙。

  鳄鱼为什么蛀牙?

  我们要做个早晚认真刷牙的孩子,就可以不看或少看牙医了。下面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个亲子律动“刷牙”。

  五、活动反思:

  1.绘本的选择很重要,《鳄鱼怕怕牙医怕怕》是一本很优秀的绘本,语言精炼、画面有趣,能吸引孩子和家长的阅读兴趣。

  2.事先准备的“亲子共读指导要点”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让家长在指导孩子阅读时,有了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提问能引领孩子理解图书内容。

  3.亲子表演时,家长和孩子都很投入,表演鳄鱼和牙医害怕发抖、躲、治牙病、鞠躬等动作,笑声不断,孩子和家长共同体会到亲子阅读的乐趣,有利于亲子阅读活动坚持不懈的开展下去。

  4.不仅爸爸妈妈具备指导孩子阅读的能力,爷爷奶奶也可以做得很好。这次的亲子阅读活动,有好几个是奶奶来的,在活动中,指导孩子、和孩子一起表演,都是很投入的,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有她们的功劳。

小班优秀绘本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欣赏画面,了解各小动物的走路特点,感受绘本的情趣。

  2、在绘本的情景中尝试有序地排列,积累相应的数经验。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2、小动物图片和蓝色卡纸制作的'“小路”。

  活动过程:

  一、以“羊村”吸引孩子注意。

  出示蓝色卡纸制作的“小路”,师:带你们去玩,到哪里去呢?(PPT显示“羊村”)好玩吗?有什么好玩的?

  指导策略:问题引发幼儿对PPT图片的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角色。引导幼儿将“小路”放在空处,别做“挤羊羊”,这样的方法幼儿喜欢。

  二、欣赏绘本故事:

  1、师:我们准备上路了,很多朋友想去“羊村”,看来了谁?(PPT演示小弟弟走啊走),同时让每位幼儿操作“小弟弟”走在“小路”上。

  2、师:找找画面上什么是一个的?(PPT出现花园里的女孩、飞机、花等)幼儿的回答:一个小女孩、一架蓝飞机、一架红飞机、一只小鸡、一朵白云……师:除了路边的花园有这么多1个,小朋友的脸上有什么也是一个的?

  幼儿的回答:一只鼻子、一张嘴巴、一只小熊在衣服上、一只眼睛闭着我的思考:这个环节跟绘本故事没有联系,是应老师自己加进去的画面,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巧妙整合相关的数学内容“1”,让幼儿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找寻什么是1个的。其间还有意创设两架飞机不同颜色的画面,孩子们还是给出了圆满的答案——1架蓝飞机、1架红飞机。应老师随即还出现了人脸的画面,但在活动中,孩子们也不存在困难,一只鼻子,只看见一只耳朵……观察能力太棒了。多媒体在幼儿正确回答后,回应“太棒了”,及时进行了肯定和鼓励。

  3、师:小弟弟一步一步走啊走,碰到了谁呢?(小乌龟),让幼儿操作自己的乌龟卡片到小路上。小乌龟是怎么走的?(爬啊爬)小乌龟爬啊爬,小弟弟也爬啊爬,碰到了谁呢?(大白鸭)怎么走?(摇摇摆摆走啊走)4、让幼儿学学大白鸭一步一步摇啊摇。

  指导策略:出示一个图章,师:“比一比谁摇得厉害,奖励敲颗印章,谁敲章过去羊村不用买票。”

  我的思考:对于小班孩子来说,除了骗吃就是骗玩,敲章这样的方式是受用的,起到了有效激励的作用。孩子们一个比一个摇得起劲。教师每每一个动物出场,总不忘让幼儿爬一爬,摇一摇,动静结合,幼儿参与积极性很高。

  三、观察出场动物的先后顺序:

  1、每位幼儿摆放小动物顺序。

  2、教师黑板上演示不同排法。

  我的思考:教师营造了一个灵性、安静的操作环境和氛围,让幼儿思考并自由排列组合三个动物,积累相关感受。

  四、继续欣赏绘本故事:

  1、小弟弟走啊走,看到又来了一个动物,学着它的样子跳啊跳,会是谁呢?看看到底是谁?

  幼儿的猜测:小兔子、小袋鼠、小青蛙……2、跳着跳着又碰到了谁?(鸵鸟)到现在为止一共来了几个朋友?回忆一下,第5个是谁?那么,第2个呢?第3个谁啊?

  我的思考:对小班孩子要求5个动物的记忆,让记忆回答准确的幼儿敲章,一次次给予幼儿成功的机会,有效发展幼儿记忆和思维能力。

  五、延伸活动:

  师:小路上一共几个朋友?第一个是谁?第2个?……突然,碰到了谁?兔年到了怎么说?跟着音乐走啊走去“羊村”。

  指导策略:在结尾时用老虎的吼声吸引孩子,但为了消除小班恐惧心理,马上用“好老虎”下定义,并充分调动幼儿从想说到会说,并模仿动作。

小班优秀绘本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了解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2、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卵、小毛毛虫、大毛毛虫、茧、蝴蝶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阅读封面,激发兴趣。

  出示图书,引导幼儿观看图书的封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图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书”

  师:在这里有一只毛毛虫,它讲的是关于毛毛虫的故事,叫《好饿的毛毛虫》,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是这本书的封面。在封面上可以告诉我们故事的名字。

  二、出示第1—10幅图,师幼共同阅读,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第一幅图:

  师:这是什么时候?这是一个晚上,在这片树叶上有什么?你觉得这白白的小东西是什么呢?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挥想象,教师顺着幼儿的观察朗诵:月光下,一颗小小的蛋躺在叶子上)

  第二幅图:

  师直接介绍:星期天的早上,暖暖的太阳升起来了。“波”一声,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从蛋里爬了出来。

  师:又小又饿的毛毛虫是怎样的呢?谁来变给大家看一看?(引导幼儿通过肢体表现又小又饿)

  师:“毛毛饿极了,它的心情怎么样?”“它会怎么做呢?”

  第三幅图:

  师:“它要去找一些东西来吃。”“你们猜它会找什么东西吃呢?”(幼儿猜测)

  第四幅图:

  师:“她它到底会找什么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继续分享4—8幅图:

  星期一,他吃了一个苹果,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二,它吃了两个黎。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三,它吃了三个李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四,它吃了四个草莓,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五,它吃了五个橘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星期六,它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欺淋甜筒、一个腌黄瓜、一块奶酪、一截火腿、一根棒棒塘、一块樱桃派、一条香肠、一个纸杯蛋糕和一片西瓜。那天晚上,毛毛虫的肚子好痛。

  师:“毛毛虫去找了好吃的,星期一,它吃了什么?吃了几个”教师意义提问,强调序数与数量的对应。用同样方法提问星期二至星期六的食物。

  师:“一下子吃那么多东西,毛毛虫会怎样?”(请幼儿表现好痛)

  观察第9—10幅图:

  师:毛毛虫会不会好起来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哦!

  师:“第二天,又是星期天了。毛毛虫吃了一片又嫩又绿的叶子,觉得舒服多了。现在,毛毛虫不觉得肚子饿了。它不再是一条小毛毛虫了。它是一条又肥又大的毛毛虫。

  师:“毛毛吃了又嫩又绿的叶子之后,肚子变得怎样了?身体又变得怎样了?”

  师:“你们舒服的时候是怎样的?”(请幼儿表现)

  师:又小又饿的毛毛虫变成了又肥又大的毛毛虫之后,又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剩下的部分。

  师::它给自己造的房子叫什么?毛毛虫最后变成了什么?

  三、游戏结束活动。

  1、出示卵变蝴蝶的过程请幼儿操作。

  2、一起学一学这个过程。

  3、变蝴蝶飞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