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清洁宝宝健康教案

2023-10-12

幼儿园清洁宝宝健康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洗涤用品,知道它们的用途。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发明发明的欲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洗澡》

  2、幼儿自带各种洗涤用品(肥皂、洗衣粉、洗涤剂等)。

  3、脏手绢每人一条,装水的盆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引出活动

  1、播放动画片《洗澡》,幼儿观看。

  2、提问: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它们为什么要洗澡呀?用什么把身体洗干净的呢?

  二、出示几种常见的洗涤用品。

  1、请幼儿看脏手绢

  提问:怎样把它们变干净?

  2、幼儿每人取一条手绢,先在清水中洗,看能否洗干净。

  3、出示几种常见的洗涤用品(肥皂、香皂、洗衣粉),请幼儿说知名称,再分别自选洗涤用品来帮助,把手绢洗干净。

  三、了解洗涤用品的特征和用途。

  1、出示肥皂,让幼儿摸摸,请幼儿说出还有什么样的肥皂。

  教师小结:肥皂虽然有很多形状和颜色,但它们摸上去都是硬的,是块状洗涤用品。

  2、出示洗衣粉,让幼儿看看、摸摸、闻闻、说说。

  (提醒幼儿不要用嘴尝)

  再将洗衣粉加入清水中搅拌后让幼儿观察。

  教师小结:洗衣粉是粉末状的洗涤用品,它能溶解在水中。

  3、让幼儿观察洗涤剂,然后教师也将其溶解到水中。

  告诉幼儿:这是液体洗涤用品。

  4、提问:肥皂、洗衣粉、洗涤剂有什么用途?(幼儿讨论后回答)

  四、了解洗涤用品的发展过程

  1、教师告诉幼儿:最早,人们用碱洗衣服,洗头发,但碱刺激性大,经常使用会伤害皮肤,头发也会变得枯黄,后来人们发明了肥皂、洗发水等洗涤用品,他们能更有效地去油渍和污斑。

  2、提问:除了肥皂、洗衣粉,还有哪些洗涤用品?它们可以用来干什么?

  3、教师小结:随着科学的'发展,洗涤用品越来越多,有专门清洗餐具的;有专门清洁人体的;有专门清洁服装的。下面,我们就开个洗涤用品展销会。

  五、师生一起安排洗涤用品展销会。

  1、幼儿先给各自带来的洗涤用品做广告宣传(要求说知名称、用途)。

  2、讨论如何安排,是按用品分类摆放,还是按形状分类摆放。

幼儿园清洁宝宝健康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街道堆满垃圾的图片清扫员的图片爱心卡片美工用具

  活动目标:

  1、知道保持街道卫生的重要性

  2、认识、讨论和描述清洁工的.工作,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清洁工的尊重活动过程:

  一、创景导入引发思考

  1、出示堆满垃圾道路的图片,引导幼儿思考"谁会帮我们打扫?

  2、教师小结:

  二、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与幼儿思考以下问题图中的人物是谁?

  它们负责什么工作?

  你从哪里见过它们?

  我们应该要怎样保持街道的清洁?

  2、小组讨论、交流你看到的清洁工是怎样工作的?

  3、教师小结。

  三、动手制作

  传递爱心

  1、教师提议制作爱心卡片

  2、发放美工用具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展示相互交流

  4、教师小结。

幼儿园清洁宝宝健康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并能根据诗歌内容大胆地用动作来进行表演。

  2、教育幼儿要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3、领会诗歌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学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脏娃娃,创造情景。

  1、"你们喜欢这个小娃娃吗?"(教师此时引导幼儿说不喜欢,并能说出小娃娃很脏)

  2、"那他哪里脏呀?"(如果幼儿不能观察出全部,教师可以根据诗歌的顺序,给予幼儿适当地提示,如——"你们看他的手,他的'鼻子等)

  "呀,那他真的很脏了,都没有人和他玩了,老师也不要和他玩了,我们能不能给他想想办法,帮帮他呀?想想看,你有什么好办法。"

  二、情景表演:好朋友来帮忙

  1、师:"你们的办法真好,可是这里有一群好朋友,它们也有好办法,我们来听听它们的办法好吗?你们看,谁来了?"

  (1)教师出示小鸭头饰,问"小鸭怎么叫的?"幼儿回答"嘎,嘎,嘎。"

  (2)教师出示小鸭头饰,问"小鸡怎么叫的?"幼儿回答"叽,叽,叽。"

  (3)教师出示小鸭头饰,问"小狗怎么叫的?"幼儿回答"汪,汪,汪。"

  (4)教师出示小鸭头饰,问"小猫怎么叫的?"幼儿回答"喵,喵,喵。"

  2、"它们都来帮小娃娃的忙了。"教师此时念儿歌:

  "小鸭叫,嘎嘎嘎,叫我剪指甲。"(教师把小娃娃的指甲剪掉)

  "小鸡叫,叽叽叽,叫我擦鼻涕。"(教师把小娃娃的鼻涕擦掉)

  "小狗叫,汪汪汪,叫我换衣裳。"(教师把脏衣服撕下,贴上干净的衣服)

  "小猫叫,喵喵喵,叫我把脸洗。"(教师把小娃娃的脸用湿毛巾擦干净)

  3、"呀,你们看,小娃娃怎么样了?你们喜欢小娃娃吗?老师也很喜欢他,真是个干净的宝宝,我们一起来夸夸他吧,'小朋友,爱清洁,人人都欢喜。'"

  三、 完整地欣赏诗歌

  1、师:"老师把刚才发生的事编成了一首儿歌,儿歌的题目叫做《小朋友爱清洁》,我们一起来念念题目吧。"

  2、"现在老师来念一次儿歌,请你们跟老师一起做动作,有些想念的小朋友可以跟着老师一起念。"

  3、教师完整地念儿歌一次,边念边做动作,有动作的地方语速稍慢,方便幼儿跟做动作。

  儿歌——小朋友爱清洁

  小鸭叫,嘎嘎嘎,叫我剪指甲。(教师做剪指甲的动作)

  小鸡叫,叽叽叽,叫我擦鼻涕。(教师做擦鼻涕的动作)

  小狗叫,汪汪汪,叫我换衣裳。(教师做换衣服的动作)

  小猫叫,喵喵喵,叫我把脸洗。(教师做洗脸的动作)

  小朋友,爱清洁,(教师伸出大拇指)

  人人都欢喜。(教师做两手交叉拍肩状)

  反思:

  一、在课后进行了认真思考,并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了环节设计。

  二、考虑到本班幼儿年龄的差异,在设计环节时,理解儿歌程度上有递进关系。

  三、因为小班年龄段的孩子较喜欢小动物,以动物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针对这节活动,让我在以后上语言活动时,奠定了基础,正所谓新纲要中说道,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年龄段兴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