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班会教案范文

2023-09-29

期末班会教案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1.明确高考考纲要求、命题特点,探究总结文学类文本解题技巧。

  2.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3、能快速阅读文本,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中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效地提高现代文的阅读质量。

  【教学难点】

  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把握规律,学会现代文理解、筛选、推断的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答率。

  【教学过程】

  一、解读考纲: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真题演练

  (20__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马裤先生

  老舍

  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地说。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荼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得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

  “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

  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竞自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床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荼房!”他站起来,数他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茶房!拿手巾把!”“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

  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坊,上面又打了雷,“茶房!”

  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干吗?先—生—”

  “拿茶!”

  “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不要茶,要一壶开水!”

  “好啦!”

  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荼房”小一点。有时呼声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

  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地说:“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我笑了,没法再忍住。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孔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项。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

  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

  D.“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

  (1)【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技巧的能力。

  【解题思路】E项“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是通过马裤先生对人对事的态度和做法体现出来,和我的言行关系不是十分的大。C项马裤先生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意在表现其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其实我们也看到,他并不是一个爱讲卫生的人。

  【易错点拨】选“最恰当的两项”,不容易,可能考生得3分,4分,1分容易,得5分并非每个人都能得到,最恰当,需要你最后结合原文再三比对,看看哪个更好。

  【答案】D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E不给分。

  (2)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题思路】审清题干,第一段,意味着这样的开头对全文有重要作用,答题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答,看看这一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最后再思考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即可。

  【易错点拨】审题不清,题干问到小说开头第一段,一般就是总领下文,引起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等等,如果考虑到这一点的话,答题可能就相对容易些,再就是一定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如答案①为从内容角度回答,②③从形式上回答,即表现技巧、写作特点角度回答。再就是答题时要尽可能用序号标明,如①②③等。

  【答案】①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方法是“听其言,观其行”并结合文中的侧面描写。例如,“我”所看到的马裤先生所作所为所言,看看他的生活习惯,看看他的卫生状况,看看他对人的态度,就可知道。【易错点拨】人物性格特点概括不全面,有遗漏,再就是看不到分数与所答题的要点对应关系。一般6分,考虑三点,也可能是四点,只要你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再就是概括性格不能重复,重复意味着所答无效。当然对此类题尽可能地多答,以防失分,也是一种策略。再就是答题时尽量用序号标明,如①②③。

  【答案】①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②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③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

期末班会教案范文 篇2

  【教学要点】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课时安排】

  五课时

  【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导入: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能力层次为A,属基本能力。汉字字形这一考点从1992年至今每年必考,就是在20xx年试卷结构作了很大的调整的情况下,重现率仍为100%。

  二、看“高考例题大观”,把握命题趋势

  (1)命题主要内容逐渐集中于错别字(特别是常用字中的错别字)的考查;

  (2)命题的形式大都是单项选择题;

  (3)由与字音、字义考查结合出题逐渐演变为字形考查单独命题;

  (4)考查难度,最初是让考生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后来演变为选择有错别字的一组,从20__年开始,均为这种题型。

  (5)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别字上。1992—20__年高考的“字形”考题共出现42个错例,其错误类型归纳如下:(投影)

  类型数量错例

  音近字12川(穿)流不息仗义执(直)言重叠(迭)鸠占鹊巢(雀)委曲(屈)求全人才荟(汇)

  萃人情世(事)故一筹(愁)莫展百战不殆(怠)没(莫)齿不忘融会(汇)贯通随声附和(合)形近字2戊戌(戍)杳(沓)无音信

  音、形相近字27眼花缭(缭)乱稗(裨)官野史精神矍(钁)铄国籍(藉)插科打诨(浑)掂(惦)量针砭(贬)时弊贪赃(脏)枉法脱颖(颍)而出不胫(径)而走纷至沓(踏)来积毁销(消)骨冷漠(寞)痉挛(孪)偏僻(辟)孽(蘖)根祸种气冲霄(宵)汉扑朔(溯)迷离娇生惯(贯)养惨绝人寰(圜)装幀(祯)气概(慨)凋敝(蔽)责无旁贷(代)一张一弛(驰)味同嚼蜡(腊)束之高阁(搁)

  配对字1虚无缥缈(渺)

  三、根据高考特点,明确复习重点

  汉字的字形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正确把握字形、不写错别字和工整书写两个方面。高考的考查重点多为音近字、形近字和音、形相近字。写规范的汉字,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功,高考除了第一大题考识记汉字字形外,在作文中汉字的规范书写也是一个标准。

  四、探究出现错别字的原因

  汉字的构造是汉字的基础。我国古代有“六书”的说法,指出汉字的构字的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种。转注和假借严格说来,不属于造字法,而是一种用字方法。在汉字中最基本的造字法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掌握汉字的构造对正确的书写汉字,消灭错别字有很大的帮助。在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时,要特别注意汉字的笔画、笔顺和部首。如:“臣”字是六画,“凸”、“凹”都是五画,“鼎”是十二画。

  出现错别字的原因:绝大多数多是由于缺乏一丝不苟的态度,以致形成多笔、少笔、改笔、替换而致错的。

  错字主要错在增、减笔画上:

  不应增加

  一点的字:庄纸荒浇含步染贪

  一横的字:易策惕壶县昨考

  一竖的字:喉统叔假贼

  一撇的字:武展序畏预幻丧

  不应减少

  一点的字:诉添初省蔑梁

  一横的字:束拜气盼承慎威

  一撇的字:或幼矛究戒柳

  出现别字的主要原因有:①形近致错,②音近易误,③形、音相近致别,④随意简化字致别,⑤意义相近而致别。

  ①形近致错。如“病入膏肓”别为“病入膏盲”;“为虎作伥”别为“为虎作怅”;“暴戾恣睢”别为“暴戾恣骓”。

  [练习1]改正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

  中流抵柱飞扬拔扈民生凋敞精神焕散张驰有度工程峻工

  ②音近易误。如“振奋”别为“振愤”;“迫不及待”别为“迫不急待”;“英雄辈出”别为“英雄倍出”

  [练习2]改正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

  世外桃园不可诗意残无人道搬门弄斧墨守陈规纠纠武夫

  ③形、音相近致别。如“虎视眈眈”的“眈”别为“耽”;“心灰意冷”的“灰”别为“恢”;“肆无忌惮”的“惮”别为“弹”。

  [练习3]改正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

  明辩是非言简意垓规规距距豪迈气慨龙盘虎据滥芋充数

  ④随意简化字致别。如“蓝天白云”的“蓝”别为“兰”;“入不敷出”的“敷”别为“付”;“惨绝人寰”的“寰”别为“环”。

  [练习4]改正下列短语中的错别字:

  褒贬时敝面面具到书写了草混肴乾坤史无前列免强答应

  ⑤意义相近而致别。如“清澈见底”的“澈”别为“彻”;“浪费金钱”的“费”别为“废”;“漠不关心”的“漠”别为“寞”。

  [练习5]改正下列各短语中的错别字:

  巧装打扮一口同声前倨后躬梳装穿戴歪风斜气出奇致胜

  五、介绍“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考点落实的技巧

  (一)音辨法即通过朗读该词,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

  例如:(1)缀学[“辍学”的“辍”音,“缀”音]

  (2)惦量[“掂量”的“掂”音,“惦”音]

  (3)无耻滥言[“无耻谰言”的“谰”音,“滥”音]

  (4)赎于职守[“渎于职守”的“渎”音,“赎”音]

  (5)切腹之痛[“切肤之痛”的“肤”音,“腹”音]

  (二)形辨法在我国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

  (1)眼花潦乱[“缭”是指丝织品的缠绕]

  (2)插科打诨[“诨”跟言语有关]

  (3)国藉[“籍”古代书写常用竹简]

  (4)寒喧[“暄”跟太阳有关]

  (5)风弛电掣[“驰”快跑(多指车马)]

  (三)义辨法即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俗话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

  例如:(1)一愁莫展[“筹”本义是指“竹木或象牙等制成的小棍儿或小片儿,主要是用来计数或作为领取物品的凭证”。引申为“计策”“办法”,“一筹莫展”即一个办法也想不出。]

  (2)不径而走[“胫”是“小腿”,“不胫而走”指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

  (3)针贬时弊[“砭”是指古代治病的石头针,“针砭”比喻发现或指出错误。]

  (4)誓不两立[“势”是指情势。]

  (5)功亏一匮[“篑”是盛土的筐。]

  (四)结构辨析法即借助词语(特别是成语)语法结构、词义对应来判断字形书写是否正确。

  例如:(1)人情事故[“事”应改为“世”,因为“情”“故”对应,“人”“世”对应,意思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2)惹事生非[“事”应改为“是”,因为“惹”“生”对应,“是”“非”对应(没有“事”“非”对应的)]

  (3)嘻笑怒骂[“嘻”应改为“嬉”,我们可看出“笑”“怒”“骂”均为动词,从词语的结构对应的角度可判断前边不应该是可作叹词或象声词的“嘻”,而应该是可作动词的“嬉”。]

  (4)仗义直言[“直”应该为“执”,这个成语由两个动宾短语“仗义”和“执言”组成,而不是由一个动宾短语“仗义”、一个偏正短语“直言”组成。]

  当然,要做到正确书写汉字,仅靠上述方法还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平时应注意落实,积极向课本学习,向课外阅读中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字典学习,建立错字摘记本,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日积月累,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这样才不会对高考的字形考查题“望题兴叹”。

  六、引导学生熟记“易混字辨析”、“易错易混的字”和“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七、强化训练

  (一)课堂迁移练习: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其实是貌和神离。

  B你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C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期末班会教案范文 篇3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以趣味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学法指导,掌握技术、提高能力,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运球绕杆动作是足球项目之一,具有脚支配球为主,灵活多变的特点,通过练习可以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身体素质,特别是对增强协调性具有显著作用,是在学习水平二脚内侧运球的动作基础上学习的,掌握好运球绕杆动作为继续学习运球射门动作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时会出现浮躁的心情,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体育则是他们释放压力的学科,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足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并能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术。

  【过程与方法】

  通过足球活动,发展奔跑能力、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足球游戏和教学比赛形式,在活动中培养主动地与同伴合作,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左、右两脚推拨球的自由转换。

  【难点】

  左、右两脚推拨球的自由转换。

  六、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

  2.问答法: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法: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或辩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4.演示法:通过动作图片、战术板等小道具的直观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动作表现,为技术的练习做好认知准备。

  5.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习得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在介绍教学内容环节进行设疑导入,如:提问学生自己喜欢的球星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的表扬学生,加以总结学生的答案,引出他们如此优秀是因为带球技术好,顺势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运球绕杆。

  2.队列队形练习:进行原地转法练习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教学意图】

  正由于该学龄段学生求知欲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设疑导入法来激活他们的思维,而体育文化知识的补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的'做到身心结合,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形态、认真练习的态度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二)准备部分

  1.同步卫星游戏

  方法:将参加游戏的人分成三组,每组一次出一人。预备时各站于圈内手持一只球。发令后,垂直高高抛起,赶紧按逆时针方向互换位置,并接住前边一人抛起的球。每成功一次可得一分。在规定的局数内,以得分多的队为优胜。

  规则:抛球一定要垂直,向右左偏离大于地上圆圈半径时,算失误扣掉一分。

  组织教学: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分别围成一个圈。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教学意图】

  选用球类的游戏即可充分利用器材,还能增加球操的运动量,加强对下肢力量的锻炼,提高跳跃能力,还能够熟悉球性,为接下来学习运球绕杆做铺垫。带有韵律节奏的动作还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避免在练习中运动损伤,同时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自我表现意识,形成优美的身体形态。

  (三)基本部分

  1.复习脚内侧运球

  组织教学:前后两个人为一组

  【教学意图】

  复习脚内侧运球的练习既能够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课堂节奏,也能够使学生的心率达到适合本堂课的练习,体现了课堂的连续性。

  2.示范后针对重难点进行提问,如:大家想一想运球过程中应该触球的哪个部位?

  3.讲解

  动作要点:支撑脚向前跨,踏在球的侧前方,膝关节稍弯曲,上体前倾向里转,提运球脚,用脚内侧推球后中部,改变反向运球时,经常用两只__替拨球。

  【教学意图】

  示范可以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动作表象,之后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使得后续练习更具有针对性。

  4.练习

  (1)运球绕过一个障碍物后换脚运回,并强调脚的触球部位为脚内侧。

  组织教学:四路纵队,前后距离5米,一次运球练习。

  (2)听口令变向换脚运球,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运球时低头看球的不足,教师提醒大家练习的时候同伴之间要用信号来提示对方抬头。

  (3)绕5-6个障碍物运球练习。

  组织教学: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一次练习。

  【教学意图】

  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设置循序渐进的练习,逐渐的体会运球绕杆的动作,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和了解正确动作的基础上,组内结伴练习相互观察对方的动作并纠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作方法的记忆和理解,体现了新课改新型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模式。

  5.检验—运球绕杆接力游戏

  (1)方法: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进行15米的运球绕杆游戏,先完成者为获胜者。

  (2)评价:表扬获胜组,鼓励其他组别。

  组织教学:学生自行决定运球的顺序以及每个学生间的间隔,哪个小组时间用时少则获胜。

  【教学意图】

  在游戏中我会强调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强调在运用本课的动作的要领,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呐喊助威更加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更加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教学意图】

  通过放松环节帮助学生恢复疲劳,为下节做好身心准备。教师针对学练情况给予鼓励、肯定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提出的希望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要求。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质。

  八、场地器材

  足球20、标志桶10个、足球场。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3%-40%;平均心率:128-136次/分;运动强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