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集锦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小猫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进一步加深对小猫的了解。
2、观察猫的趣味生活照,激发幼儿对猫的喜爱之情。
3、观看流浪猫被虐杀的画面,激发幼儿对小猫的同情、怜悯之情以及对虐杀者的谴责之情。
4、观看猫与人类共同生活的逗趣图片,初步感受猫是我们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的好朋友。
5、通过《猫捉老鼠》的音乐游戏,进一步激发、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小猫外貌特点与生活习性组图。
2、小猫趣味生活图片。
3、猫与人类共同生活的图片。
4、虐杀流浪猫的图片。
5、音乐磁带《小花猫》、《猫捉老鼠》。
6、小猫与老鼠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宝宝们,李老师有一个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吗?它藏在一个谜语里,你们仔细听听它是谁:“八字须,往上翘,说起话来喵喵叫,光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
对,是小猫,小猫在宝宝们的故事或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么它有哪些特征和生活习性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二、出示组图。
引导幼儿了解小猫的外貌特点和生活习性,进一步加深对小猫的了解。
出示外貌图片,小猫长什么样啊?
小猫的耳朵很特别,像现在老师用手敲一敲我的指甲,你能听见吗?可小猫却能清楚地听见。
猫的眼睛很奇特,白天光线强烈时,黑眼球会收缩成线状。夜晚光线暗时,黑眼球放大,像两颗黑玻璃球,圆而明亮,能清楚地看清夜里的一切东西。
小猫的叫声宝宝们经常听到,它是怎么叫的?(幼儿学猫叫)哦,这么多猫咪的叫声,老师这里有一只猫咪的叫声,宝宝们听一听(播放磁带)这只猫的叫声一样吗?哎,对,小猫也像宝宝们一样有高兴的时候、有生气的时候、有撒娇的时候。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心情,它会发出不同的叫声。
猫的肌肉十分发达,收缩力强,所以在走路时几乎没有声响。哪到底轻到什么程度呢,哪个宝宝上来走一走。
你们身体脏了怎么办?(洗澡)哎,小猫也经常洗澡,你们是用毛巾洗澡,猫是用什么来洗澡的?小猫是用像刷子一样的舌头把身体舔干净!宝宝们用手来洗脸,小猫是用什么来洗脸呢?它每天要用爪子给自己洗好几次脸。你们平时有没有看见小孩在大街上上厕所的?(有)哦,羞死了,我们的小猫从来不随地大小便,每次都会在固定的.地方上厕所,上完后都要用沙土将大小便盖上。
你们夜里做什么?(睡觉)小猫夜里干什么呢?捉老鼠、找小伙伴玩、你们白天做什么?小猫白天做什么呢?睡大觉。
三、出示逗趣小猫的组图。
引导幼儿感受小猫的可爱,激发幼儿对小猫的欣赏、喜爱之情。
哇,原来小猫有这么多特点,宝宝们别激动啊,它们还有许多的有趣、聪明、可爱、美丽,你们还不知道呢!(出示小猫的趣味生活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棒棒糖好甜啊!
今天的天空好蓝啊!
冬天里的被窝好暖和啊!
数数我的小脚丫有几个指头。
妈妈,哥哥打我。
哦喔,我说错话了。
妈妈,再见。
好困哦,该睡午觉了。
急死人了,看得见,摸不着。
这是棍棍,还是蛇呀!
这个饮料真好喝!
妈妈说我是小公主!
(讨论)看过这些小猫图片,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喜欢?
你愿意是一只可爱、有趣的小猫吗?那么就让我们来做可爱的猫咪吧!(播放小花猫的音乐,全体幼儿表演小花猫的律动)(叫郭信宇、胡可欣、桂若涵、曾齐航、冯慧娟、李楚轩上前与我一起做。)
四、观看流浪猫被虐杀的图片。
激发幼儿对小猫的同情、怜悯之情,以及对虐杀者的憎恨之情。
好,小花猫们静悄悄坐下来。我们是快乐、幸福的小猫,可并不是所有的小猫都这样幸福,有一些可爱的猫咪被无情地杀害,(点多媒体课件)四只猫宝宝被人杀害了,猫妈妈正在伤心地哭泣。
小猫咪咪在街上被一位女孩抓住,咪咪想:姐姐是要帮我挠痒痒吗?突然,尖尖的高跟鞋戳进了咪咪的眼睛里,接着又戳进了咪咪的肚子里,最后,高跟鞋踩坏了它的头,咪咪的鲜血就像它的眼泪一样在泂浻流淌。
当你看到这组悲惨的图片时,宝宝们心里有什么感觉,怎么看待用高跟鞋杀死小猫的女孩?
(小猫,可怜、弱小,女孩:残忍、变态、随意践踏它人的生命)假如你有一只小猫,你会怎样对它?
老师很高兴,宝宝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除了你们还有许多人是善良的,他们把小猫当做好朋友、当做自己的小宝宝、小弟弟、小妹妹一样去关心、照顾,瞧----
五、观看人与小猫的生活照。
让幼儿初步感受猫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感受爱猫人士对小猫的关爱之情。
(出示人与小猫的生活照)妈妈跟小猫在玩游戏。
妈妈给小猫做按摩。
姐姐和小猫在玩捉迷藏。
小猫在给妈妈按摩。
哥哥背小猫去上去。
小猫跟妈妈在亲亲。
小猫
与妈妈一起看书。
这些小猫是幸福的,我们会努力让所有的小猫幸福。花花活着的时候,最喜欢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个游戏来祭奠可怜的花花,让死去的花花也活在幸福中!播放《猫捉老鼠》音乐,全体幼儿进行音乐游戏。
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集锦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故事,体会了解朋友的含义。
2、感受和体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课件 约定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提问
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他为什么是你的好朋友?
二、第一遍完整听故事,听完后提问:
1、小朋友们故事中阿美的朋友给了阿美一个什么样的惊喜?
2、光头很难看,为什么朋友们却都剃了光头呢?
3、在阿美没有生病之前阿美是什么样子的,你们觉得朋友们喜欢和他玩吗?
4、发生了什么事,阿美为什么会变成光头?阿美愿意变成光头吗?变成了难看的光头,他心情怎样?
5、朋友约阿美去踢球、钓鱼,他为什么要躲着朋友们不去呢?
6、当阿美看到朋友们都剃了光头时,他又一次哭了,是为什么呢?
三、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朋友的含义。
你们喜欢阿美的这些朋友吗?为什么?(带着问题听故事)
教师:阿美在生病变成光头之后,他变得自卑,没有勇气去面对朋友们,可朋友们没有因为阿美的头发而讨厌他,为了鼓励阿美朋友们愿意变成和阿美一样的光头,给了阿美最大的安慰和鼓励。
小朋友们听了故事之后,我想请小朋友思考一下,朋友是什么?
四、播放课件图片
朋友是可以信任的人……
五、制作约定卡
再过一个月小朋友们就要毕业了,毕业后你们就要去上小学,上小学后你们每天要忙着业上课,和朋友之间也会很少见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张友谊卡,在你想朋友的时候可以把它拿出来看一看,给朋友打给电话联系一下。让你们的友谊一直下去。
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集锦 篇3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每当课后或放学,幼儿一拥而出,堵在门口,互不谦让;或者是出现这样一种画面:幼儿园举行完大型活动,各班幼儿手搬凳子拥挤地堵在一起,常会出现不安全隐患,如个别幼儿碰伤等。这些现象说明幼儿的合作、谦让等品德意识非常差,而教师通过说教的形式效果不理想。如何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教育?我觉得可以通过“幼儿的亲身体验---教师的引导---幼儿的感悟----幼儿的运用”的教育过程,来体现活动进行的有效性。于是生成了社会活动《与时间赛跑》。
活动目标
1、在集体搬凳子活动过程中,发展合作、谦让等良好品质及竞争意识。
2、通过讨论快速搬凳子的策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积累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经验。
2、准备与幼儿人数相同的小凳子。课件:记录时间的秒表。活泼轻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的预设
1.第一次尝试搬凳子
教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想玩吗?那好,现在我们一起用最快的速度把凳子搬到活动室外面去。在搬凳子时请小朋友注意安全,搬好了回到线上坐好”。教师记录时间。
2.小组讨论方法
教师宣布结果:你们刚才搬凳子花了30秒钟,大2班的小朋友20秒钟就搬好凳子,20秒与30秒谁快?想战胜他们吗?(想)好样的。那么刚才我们搬凳子的速度慢而没有超过大2班的小朋友,问题出在哪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其他什么办法来最快的搬凳子?现在我们小组一起来讨论一下。”
幼儿有可能想出的办法:有次序地跑、传递、叠起来等。
二、根据幼儿生成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活动 (活动方法与顺序是一种假设)
1、幼儿尝试第二次搬凳子:有次序地搬着椅子跑
教师宣布结果:“速度稍快了一点,(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时间,请幼儿进行比较,相差多少秒时间)恭喜你们,看来有次序地搬凳子是好办法,你们对这个结果满意吗?(不满意)为什么速度还是不够快?问题出在哪儿?怎么解决?”幼儿再次讨论方法。ASH好老师TV网111
2、幼儿再次尝试集体搬凳子,尝试传递或其他办法。
幼儿讨论:这种办法是不是最好的办法?继续用,怎么提高速度?放弃的话,选择其他什么办法?
幼儿寻找问题,并商量解决问题的策略。
3、幼儿尝试用重叠的方法搬凳子。
教师:“刚才我们都是一个人搬一张凳子,还可以怎么样搬凳子呢?(小组的凳子重叠),重叠好的凳子谁来搬?”
幼儿有可能建议一人搬两张或一组的凳子,有可能说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决定谁来搬重叠好的凳子。
幼儿再次尝试集体搬凳子,体验挑战成功的快乐。
三、结束:讨论
教师: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好玩吗?你想到了什么?这个游戏让你懂得了什么?
小结:这个游戏不仅好玩,它还能让我们明白很多道理。(要有秩序、排队、团结合作、互相谦让,多动脑筋等等,幼儿各抒己见)。
四、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请幼儿搬凳子到户外进行活动,观察幼儿的情况,是不是更有秩序感与合作谦让精神。
2、继续玩搬凳子的游戏,在反复游戏中能让幼儿有更深刻的体会。
活动点评:
社会活动《与时间赛跑》让幼儿在搬椅子的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交往的意义,让幼儿从以往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向主动、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鼓励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去学习社会交往能力,把以往“纸上谈兵”式的社会学习转变为幼儿亲身探索的学习方式,这是现在很多社会活动所达不到的,也是我们应该提倡和鼓励的做法。
在活动中教师提倡让幼儿自主地发现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提出假设,然后通过实践操作去验证假设,从而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和愉悦,激励幼儿对社会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交往习惯。
在教具的选择上,体现了教师回归生活、回归教育的思想理念。活动中,教师利用了随处可见的椅子来代替教具,这样既来源于幼儿生活,又让幼儿感觉很真实、很亲切,很好玩,而且椅子的不同玩法也萌发了幼儿丰富的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此次活动的回忆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帮助幼儿再现活动的经验,提醒幼儿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幼儿的社会能力。
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集锦 篇4
【活动目标】
1、在讲讲、议议、想想、玩玩中知道盲人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很多的困难,激发幼儿愿意帮助别人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积极地帮助盲人设计一些能够便于他们生活的用具。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已录制好的片段、画纸、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爱好。
1、在我们的生活四周还有哪些人需要我们的帮助?为什么?
2、幼儿讲述,老师出示已收集好的资料和图片。
二、观看录象、交流讨论。
1、在录象中你看到了谁?你怎么知道他是盲人?(观看录象片段一)
2、盲人看不见一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碰到哪些困难?
3、请幼儿体验看不见东西的感觉。。(鼓励幼儿把眼睛闭起来,试着往前走一走。)
4、观看录象片段二,在这段录象中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5、王爷爷和胡奶奶怎么会看不见的?他们在生活中碰到了哪些困难?(读盲文、日常生活中的烧菜、洗衣服都要靠不断的练习、过马路时没有人提醒)
6、观看录象片段三:王爷爷和胡奶奶觉得现在外出时过马路和乘车子有很大的困难,请我们小朋友来帮王爷爷和胡奶奶想想办法,怎么样使他们在过马路和乘车子时又快又安全?(幼儿相互讨论)
三、操作延伸。
1、鼓励幼儿设计一些便于盲人的用具。
2、你觉得盲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困难,可以怎样来帮助他们?
四、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集锦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寻求躲避猫的最佳方法。
2、知道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可以通过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解决问题。
3、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铃铛、手电筒、气球、羽毛、杠铃、小花的实物和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出主题
出示老鼠图片,引起幼儿的想象
--它是一只怎样的老鼠?它在想什么呢
二、理解故事内容
1、一天老鼠们外出回来,发现仓库里乱七八糟,还有一张"奇怪的纸条"
出示"纸条",幼儿理解纸条的内容。
2、大家一起想办法
--老鼠们召开紧急会议。在猫脖子上挂什么好呢?(幼儿泛说)
3、幼儿操作材料
--今天老鼠把这些东西带来了,等会儿请你们做一下小参谋,,去试一试,想一想,看看哪样东西最适合,只要猫一出现,老鼠们就能知道?
--刚才这几位朋友说了他们的理由,你们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吧!你同意谁的想法,请你站在他的身后。
(和幼儿统计最终的票数,得出结论)
小结:看来,当我们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瞧!老鼠们也学会了我们的方法,看看它们是用什么方法选出铃铛的?
(出示图片,幼儿述说看到的图片内容)
小结:老鼠们也是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统一了意见,认为在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最合适,猫走到哪里,铃声就响到哪里,大家就有机会赶快躲藏。
三、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1、幼儿讨论谁去挂铃铛。
--那么,怎么把铃铛挂到猫脖子上呢?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2、播放PPT,层层递进,解决问题
--这是什么?里面装了什么呢?是送给谁的呢?
--原来,老鼠把铃铛放在礼物盒里,让主人为猫戴上,这可真是一个好办法!
四、延伸活动
--刚才我们讲的这个故事,就是这本书,它的名字叫《避开恶猫的方法》,在我们的图书室里也有这本书,下次去活动室,大家可以去看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节选自数学绘本《避开恶猫的方法》,主要是为了让幼儿了解统计的方法,尝试用图形、数字进行统计,并对图表进行分析解读。第一次试上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内容选自绘本内容的一部分,数量方面也在绘本的基础上有了一些改动,各个环节比较突兀,孩子们没有完全理解;操作环节的要求不够清晰,以至于操作环节出现较多问题,正确率较低;幼儿操作的较少,方式单一,主要是出示PPT——幼儿观察讲述。针对出现的问题,吴老师、张老师帮助我修改了很多。比如,在投票选择轻重之后,接上“轻的东西有那么多,瞧!有味道的东西,会发光的东西,会发出声音的东西!”从而引出下一个环节的比较。本次活动的流程是新授内容集体学习个别操作——集体巩固——每一位幼儿完成统计表,这样的过程是可以的,但在难度方面没有层层递进。针对这一方面,各位老师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比如在最后环节完成统计表的内容变成两项,闹钟、铃铛的统计以及时间段的统计均由幼儿来完成等等。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我发现了自身的一些问题,比如活动中还是不够激情,也很感谢许多老师的'帮助和建议,本次活动对于自身今后数学活动的组织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受益匪浅。
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集锦 篇6
设计意图:
人际交往是一种基本智能,孩子从小就表现出与人交往的需要.3~6岁是人际交往智能成长的关键时期,儿童早期的人际交往技能、交往状况会深深影响其未来的人际关系、自尊,甚至幸福生活。孩子们因为有共同的乐趣、相互能懂的语言,很自然地在一起玩耍,当孩子的这种交往需要得到满足时,往往特别高兴。我们教师应正确认识幼儿与人交往的需要,有意识地创设交往的条件,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在《指南》中也提到“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能通过活动感受朋友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朋友。
活动目标:
1.在寻找宝藏的过程中,引导幼儿逐步理解、感受朋友的重要性,知道要珍惜朋友。
2.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友情”的寻宝活动,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会朋友间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相关课件。2.手绢一条。3.自制鲜花若干。4.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和好朋友去寻找友情宝藏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和好朋友去寻宝。
(播放音乐郊游)师:小朋友们,我们和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去寻找一个叫做“友情”的宝物吧。我们先到前面公园里休息一下。(播放打招呼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呀?是谁在和我们打招呼呀?(点击课件:出示天使图片)原来是小天使呀,我们来跟小天使打声招呼吧。
2.了解寻找友情宝物的方法。
师:听,小天使有话要跟你们说呢。(点击课件:播放录音“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友情小天使,听说你们今天要来寻找友情宝藏,想要得到宝藏,你们要到前面的小房子里分别打开三颗友情钻石,完成钻石里的小任务”。)小天使说了什么?那我们赶紧去房间里开启友情钻石吧。
二、开启友情钻石。
1.给好朋友送贺卡,感受朋友间的情谊与温暖。
(1)开启一号钻石。
师:让我们来打开一号钻石。(点击课件:出示鲜花)这是什么?需要我们用鲜花完成什么任务呢?(播放录音:请小朋友们把鲜花送给你的好朋友,并说说你为什么要送给他(她)。)原来是要我们把鲜花送给好朋友。
(2)送鲜花。
师:老师这里有一块手绢,等会儿我们来玩一个击鼓传贺卡的游戏,当鼓声响起,开始传手绢,鼓声停止,手绢在谁的手中谁就可以从鲜花盒里拿一支鲜花,然后说说你想把鲜花送给哪一个好朋友?为什么?收到鲜花的好朋友说说你收到好朋友送的鲜花,心情怎么样?(进行三次)
师:让我们来看看有没有成功完成这个任务。(点击课件:出示“过关”)
2.和好朋友拥抱,感受朋友间的关心与互助。
(1)开启二号钻石。
师:让我们来打开二号钻石。(点击课件:出示拥抱的动作)这是什么动作?这次又要我们完成什么任务呢?(播放录音:请你给你身边的朋友送上一个充满友情的'拥抱)
(2)和朋友拥抱。
师:我们在音乐声中来拥抱一下你身边的好朋友吧。(播放轻音乐)
师:你在平时有给和的好朋友拥抱过吗?你在什么时候会想给你的好朋友一个拥抱呢?
师:原来拥抱表示了对朋友帮助你时的感谢、对朋友伤心时的安慰。
师:那这个任务有没有成功完成呢?(点击课件:出示“过关”)
3.和好朋友合作游戏,感受朋友的重要性。
(1)开启三号钻石。
师:让我们来打开三号钻石。(点击课件:出示集体游戏图片)这些小朋友在一起干什么?这次我们要完成什么任务呢?(播放录音:请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游戏)
(2)合作游戏。
①炒黄豆
师:那我们先来玩一个之前学过的炒黄豆的游戏,找好朋友,找好空位,开始玩吧。
②听数字抱好朋友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一个听数字抱好朋友的游戏。
师:刚才我们玩的游戏都是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完成的,那如果你没有朋友,你还能玩到这么多好玩的游戏吗?
师:是啊,可见朋友是多么重要、多么宝贵啊,有朋友的你们是幸福的,要珍惜你们之间的友情。
师:那平常你是怎么对待你的好朋友的呢?
师:是的,对待朋友就要拿出你的真心来,常和他(她)游戏、聊天,有困难的时候真诚、主动地帮助他(她)、关心他(她)。
师:这个任务成功完成了吗?(点击课件:出示“过关”)
三、获得友情宝藏。
(点击课件:出示天使)师:我们来问问天使能不能获得友情宝藏了呢?(点击课件:出示友情宝藏,播放录音“恭喜你们在和好朋友共同的努力下成功地完成了三个任务——给好朋友送贺卡,感受了朋友间的情谊与温暖;和好朋友拥抱,感受了朋友间的关心与互助;和好朋友合作游戏,感受了朋友的重要性。你们学会了珍惜朋友,你们大八班的小朋友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恭喜你们获得了友情宝藏!”)
师:是啊,就像小天使说的,我们大八班的小朋友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点击课件:出示集体照,播放音乐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集锦 篇7
大班社会:帮助别人
一、活动目标:
1、在情境化学习中体会帮助别人快乐的情绪及行为认知。
2、产生帮助别人的向善欲望,增强社会适应性。
二、活动准备
老奶奶围裙、围巾各一,PPT一个、视频两段,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三、活动过程
1.观看帮助别人的情境表演
开场:今天有一位老奶奶送完宝宝上幼儿园回家路上
看到什么了?小朋友把老奶奶扶起来,心情怎么样?如果是你看见了你会帮助老奶奶吗?
2.谈话回忆帮助别人经验
你帮助过别人吗?
小结:我们长大了帮助的人真不少,帮助别人真的能快乐自己。
3.观看PPT学习正确的助人方法
看看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怎样帮助他们?
展示PPT,讨论 ,表演
小结:我们小朋友都非常聪明遇到危险的事情不能直接帮助别人 ,我们可以找大人来帮助他们。
4.观看雷锋事迹视频
你能天天帮助别人吗?天天做好事吗?
毛主席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有一位解放军叔叔叫雷锋,就是所有人做好事的榜样。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做好事的。
看视频。雷锋叔叔怎么样做好事的?
只要我们天天帮助别人,天天做好事,世界将会怎么样?
5.欣赏成人帮助视频
看看大人怎么样互相帮助的?
看视频。看到什么?你是怎么样想的?
小结:只要人人都帮助别人,人人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世界将变成美好地人间。
6.欣赏《学习雷锋好榜样》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么样帮助别人,让我们来找一找在我们周围有谁需要我们的帮助。
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集锦 篇8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的不同排列顺序,按线索进行合理创编故事。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创造性讲述的快乐。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挂图、幼儿用的`小图片、插图的卡
(2)人手一份绘画纸、记号笔6个篮子
2.经验准备:理解故事《会游动的小岛》
活动过程:
1、图片排序,讲述新故事
(1)师:上次我们听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会游动的小岛》,瞧,今天小鸟和小乌龟他们又发生了什么新故事呢?(交换第一、三幅图位置)提问:这个新故事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呢?
(2)幼儿创编新故事。
2、重新排图,创遍新故事
(1)要求:两人合作把新排列的图片插到故事板上,讲述新故事。
(2)幼儿两人合作创编新故事。
(3)邀请个别幼儿讲述故事。
3、根据不同场景绘画创编故事
(1)讨论:在不同场景下,两个好朋友在哪里?可以做什么事情?
(2)合作绘画、创编新故事。
延伸活动:
请小组交流创编绘画的新故事。
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集锦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爱鸟周"的含义。
2、感受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3、产生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室和幼儿收集鸟类的图片及其于人类关系的资料。
2、操作材料:画纸、画笔、稻草、纸盒等。
3、幼儿用书:《爱鸟周》。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讨论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欣赏鸟类图片,幼儿互相交流自己认识的鸟。
看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讨论: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小结:有的鸟专吃害虫,保护庄稼和树木;有的鸟可以送信;有的鸟很大,有的鸟可以观赏;还有的鸟可以为人们提供有营养的蛋。
2、讨论、了解爱鸟周的含义。
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没有鸟类世界会怎样?人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鸟和人类共同生活,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鸟类。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督促人们爱护鸟类,保护鸟类。
3、引导幼儿开展爱鸟行动。
讨论:小朋友应该怎样爱护、保护鸟类?
教师和幼儿总结:小朋友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鸟类的事情:做个"小小宣传员",向大家宣传爱护鸟类;不伤害小鸟:不抓、不打小鸟;为小鸟做窝……
幼儿分组活动:绘制保护鸟类的宣传画,制作"小鸟的家"等。
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集锦 篇10
活动目标:
1、了解清晨公园的活动项目(打太极、跳舞、跑步、遛鸟等),感知周围环境与自身的关系。
2、知道运动有助于身体长高和提高抵抗力。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朗诵儿歌《清晨公园乐陶陶》,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朗诵儿歌.
教师:“现在我来念一首儿歌,小朋友要仔细听,儿歌里讲了什么?
2、幼儿跟着念儿歌,并讲述儿歌内容。
二、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了解清晨公园的活动项目。
1、教师:小朋友们请仔细的看书,这是在什么时间啊?这些人都在做什么呢?
教师:小朋友们请仔细的看书,这是在什么时间啊?这些人都在做什么呢?
教师小结:早晨的时候,人们都早早的起床,来到公园里锻炼身体。
2、幼儿观看并讲述。
三、幼儿联系日常生活中自己所了解的清晨锻炼活动进行讲述。(引导幼儿完整的讲述。)
1、教师:除了书上的活动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在清晨进行的锻炼活动呢?人们为什么要选择清晨锻炼身体呢?
2、师生共同讨论。
教师小结:因为早上空气很好,早上锻炼身体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
3、联系日常生活中自己所了解的清晨锻炼活动进行锻炼。
教师:平常,小朋友还发现清晨哪里还有人们在锻炼呢?(广场、河边、幼儿园操场)
教师:每天早上,有许多人们都早早的起床锻炼身体,爷爷奶奶早上起床后会到红都广场舞剑、跳舞锻炼身体,小朋友来到幼儿园也会进行做早操、玩体育器材。
4、这些运动是怎么做的的呢?
5、让孩子们来学一学,做一做。
四、游戏:大家一起来锻炼。
1、教师:现在,我们把教师当成操场,把操场当成公园,大家一起来锻炼锻炼锻炼吧。
2、教师带领幼儿在进行各种活动。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刚才活动的项目。
五、引导幼儿集体交流锻炼后的感受
1、教师:刚才你们运动后感觉怎么样啊?这些运动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
教师小结:每天我们早睡早起,早上起床后,养成晨锻的好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哦!
2、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养成晨锻的好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哦!像早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老爷爷、老奶奶在广场上进行晨练,在马路边也会有叔叔阿姨在哪里跑步,经常性的锻炼会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强壮、更加的结实!
活动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是增长知识的手段,动手动脑是探索发现的途径。这次活动课,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性极高,不但知道沙尘暴,更是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有的幼儿对观察到的不能运用比较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还有待于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说多教多引导。
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集锦 篇11
活动目标:
1、感受清洁工人的劳动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萌发尊重清洁工人和他们的劳动的情感。
3、注意养成保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编辑或绘制一组美丽的生活小区录像镜头或图片。
2与社区的清洁工人联系,请他们配合采访,展示他们平时的工作情况,并与幼儿交流他们对自己工作意义的认识。
3、带领幼儿到社区采访清洁工人。了解清洁工人的工作和想法。
活动过程:
1、播放录像惊天或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对清洁工作的'重视。对录像里的环境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感到很美、很喜欢?
2、鼓励幼儿交流对清洁工人的了解情况。
(1)你知道清洁工人是怎样工作的,要做哪些工作?
(2)欣赏儿歌《清洁工人好阿姨》。
3、与幼儿一起交流:假如没有清洁工人的工作会怎样?帮助幼儿说明人们为什么称赞清洁工人为城市美容师。
4、讨论:清洁工人很辛苦,我们应怎样尊重他们,鼓励幼儿做保护环境的好孩子。
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集锦 篇12
活动意义:
俗话说水火无情,频频发生的大火不仅断送了许多人的幸福,而且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在我们周围,到处都存在着潜伏的火灾危机,使我们的生命和财产时时处于火灾的威胁之中。隐患险于明火,防患胜于救灾。因此,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防知识技能作为学习课题,让孩子们去了解家园的消防现状,提高消防意识,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技能,对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与救助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活动目标:
1、宣传学习并贯彻我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基本法规。
2、了解消防安全常识,学习自救与逃生的方法,重视安全,珍惜生命。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教学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消防安全常识,自身逃离常识。
活动难点:掌握逃离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师生搜集一些"消防安全事故"实例。
2、小灭火器若干。
活动内容:
1、消防安全宣传活动(时间定于11月9日)
(1)教师讲述两个"火灾案例"以引起幼儿注意。
案例一河南省新野县某小学四年级七名学生中午放学后,到学校附近的个体电气焊修理部门前玩耍。其中1人出于好奇,用火柴点燃自制电石桶(乙炔发生器)的细钢管口,引起爆炸。当场炸死2人,重伤1人,轻伤2人。
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集锦 篇13
设计意图:
原方案注意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但是仔细阅读方案后,我有这样一些看法。首先,方案中所举的生活事例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剩余的牙膏等离孩子的生活实际较远。其次,方案中的活动目标在活动过程中体现得并不充分,达成度不高。在这样的社会性活动中,我认为应该突出以下两点:
一、教育目标和所举的事例应该和孩子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应是他们的真实生活,应是他们能够理解的。比如,用洗手这样的事例帮助幼儿理解“节约”概念,可以促使幼儿对洗手时发生的事情更加关注并学会思考和判断。同样,生活中的`节约小窍门也要考虑幼儿能否在生活中真正做到。
二、让节约的理念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孩子们每天都会碰到许多与节约有关的事情,我们应该把这些相关事情与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幼儿对节约的理解和运用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以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附:我的设计
目标:
1.感知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的含义,掌握一些节约用水、用电的方法。
2.尝试和同伴合作制作节约提示卡,逐步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准备:
1.前期经验:幼儿讨论过生活中水和电的重要作用,知道水和电都是宝贵的资源,应该要节约用水用电。
2.拍摄四组教学录像:
第一组——活动室里没有人,电灯、空调开着,电表在飞快地转动;幼儿和教师往活动室外走,教师关掉空调和电灯,电表呈静止状态。
第二组——电视机关了,插头也拔掉了,电表呈静止状态;电视机关了,插头未拔,电表仍然在转动。
第三组——一名幼儿洗手,将水龙头开得很大,擦肥皂和搓手时水一直在流淌,洗完手后小水桶里装满了一桶水;另一名幼儿洗手,水量适中,擦肥皂前将水龙头关上,搓手时再将水龙头打开,洗完手小水桶里只有小半桶水。
第四组——一幼儿在接水喝,第一次接小半杯,喝完了再接一点,又喝完;另一名幼儿接了一杯水,喝不下倒进接水桶里,接水桶里已有小半桶水。
3.材料:卡片、黑色水笔、透明胶带、剪刀。
过程:
一、师幼共同回忆自己生活中水和电的作用
师:我们前两天讨论过水和电的作用。想一想,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水和电会怎样呢?
(幼儿简单交流。)
师幼共同小结: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水和电,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节约用电。
二、观看录像,感知与理解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基本含义
1.幼儿交流。
师:你有什么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好方法吗?
(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教师播放录像,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节约用水、用电的正确方法。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看一些平时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请大家仔细地看一看,并好好地想一想这其中的对与错。
(引导幼儿对比式地观看。)
●观看第一组录像。
师:①仔细看看,当空调、电灯都开着的时候,记录用电的电表有什么变化?②我们看到的哪一段是节约用电?节约用电的方法是什么?
●观看第二组录像。
师:①没有人看的时候,两台电视机都关了。这时节约用电了吗?(②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表的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引导幼儿关注插头。)③不用电器的时候,什么方法才是真正的节约呢?
●观看第三组录像。
师:①你认为哪个小朋友是节约用水,哪个小朋友是在浪费水,为什么?②(引导幼儿关注水桶里的水量)哦,同样是洗手,有人用了一桶水,有人只用了小半桶水。③洗手擦肥皂的时候应该怎样做?想一想还有什么时候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洗澡。)
●观看第四组录像。
师:①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喝水的。②谁在节约用水?一天下来,被倒掉的水有多少呢?③喝水时应该怎么做?(一次不要接太多,不够了再接,不能浪费。)
3.师幼共同小结,提升节约用水、用电的意识。
师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着节约,避免浪费。人不在房间时,要将电灯、空调、电视机都关掉,不用的电器要记得拔掉插头,但这件事有一定的危险性,要请大人做;用水也要节约,水龙头可开小一些,用完后要及时关掉水龙头。
三、制作节约提示卡
1.教师提出倡议。
师:为督促大家节约,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场合有提示节约的卡片,我们也来制作一些这样的节约提示卡吧。想一想,你可以制作什么方面的节约提示卡呢?
2.幼儿自由结伴进行设计。
师:小朋友俩俩合作制作节约提示卡,两个人要先一起商量再制作。
(幼儿绘制节约提示卡,教师给予有困难的幼儿适当帮助。)
3.张贴节约提示卡。
幼儿将自己制作的节约提示卡粘贴在适当的位置(如:空调、开关旁,水池上方,茶水桶上等,插座旁的提示卡由教师帮助粘贴)。
4.小结。
师:以后,我们看到这些提示卡就知道要注意节约,你节约我节约大家都节约,我们就能生活得更美好。
延伸活动:
●日常生活活动:①教师随时提醒幼儿按照节约提示卡的要求做,及时表扬会节约的幼儿。②设立班级“资源箱”,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用于幼儿游戏、区域活动。
●家园活动: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设计家庭节约用水、用电计划,并带到幼儿园来进行交流,以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节约意识。
大班社会教案模板集锦 篇14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的自我保护法,懂得火灾发生时如何撤离、躲避、求救等多种自救方法。
2、正确拨打火警电话119,面对火灾不慌张,积极动脑想办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感恩消防员的辛苦,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
4、初步了解火灾的小常识。
5、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发言的能力。
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
活动前请幼儿制作火灾安全宣传画。
2、物质准备:
视频、课件“如何面对火灾”、快乐成长宣传片、湿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安全出口标志若干。
教学过程:
一、讲述视频事件,感受火灾的危害。
(1)播放失火视频。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感觉?
(2)播放消防员叔叔救火视频。提问:消防员叔叔表现得怎样?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3)结合火灾后家园的变化图片,让幼儿感知火灾的严重后果。
二、讨论交流引发火灾的多种原因,了解如何避免发生火灾。
(1)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火灾?怎样做能够避免发生火灾?
(2)演示课件,引导幼儿看标志,说出生活中不能做的事。
三、学习运用撤离、躲避、求救方法自救和自护,懂得面对火灾要沉着、冷静,积极想办法。
(1)通过交流,引导幼儿了解发生火灾时如何撤离。
1、相互交流宣传画,说出自己知道的自救方法。
2、模拟练习拨打火警电话的方法,要求幼儿说清地点和人员。
3、通过图片(电梯、楼梯、窗户、安全通道)判断,让幼儿了解发生火灾时,从安全出口撤离最安全,并引导幼儿现场寻找安全出口标志。
4、观看视频“火灾自救法”,进一步了解捂住口鼻、弯腰走的重要性。
(2)通过实地演练,巩固幼儿逃生撤离经验。
1、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引导幼儿从安全通道撤离。
2、运用多种方法迅速撤离。
(3)无法撤离时,如何正确躲避。
1、当火势很大无法撤离时,应该怎么办?可以用哪些方法躲避?
2、演示课件,引导幼儿判断分析躲避在哪里是正确的。
四、讲述故事。
(1)教师讲述“婷婷火场自救”小故事。
(2)面对险情时婷婷是怎样自救的?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自救?
(3)运用儿歌,总结火灾中的自救方法。
五、观看公益片“我们快乐成长”,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1)如果你是受灾的小朋友,你现在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引导幼儿感受火灾无情、人有情的美好情感。
(2)张贴安全宣传画,让更多人知道在火灾中自救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温馨提示:
发生火灾,立即拨打:“119”、“120”报告事发地点及情况。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是相当高的,表现在能积极大胆的发言,连一些平时比较胆小的孩子也积极投入其中,因此,孩子们是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了火的危害以及了解了一些防火知识,遇到火灾该怎么办。逃生演习使孩子们的感官上有了更近一步的刺激,记忆也就更深刻了,并培养了孩子的应变能力。
不足之处:
环节的衔接不够流畅,过渡语言不够自然,个别环节丢三落四。
小百科: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灾害性燃烧现象。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