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寒假安全教育教案

2023-09-22

中班寒假安全教育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由于年龄小,缺乏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为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寒假。引导幼儿观察并体验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等,帮助幼儿树立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为了唤起幼儿的相关经验,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我决定采用看图讲述的方式,从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境出发,提供多样化的危险场景画面,

  二、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自主发现路上的危险因素。

  2.讨论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和家长平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路上的安全问题,使幼儿积累相关经验。

  2.事先与幼儿园附近路段的交警取得联系。

  3.自制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进入情景(出示图片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1.兔奶奶怎么样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和小兔们很担心,准备去看望兔奶奶。它们是怎么去的呢?

  (二)观察画面二,交流讨论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坐公交车”。

  公交车来了,小兔们是怎样上车的?有一只小兔怎么样了?它怎么会跌倒的?

  2.幼儿观察画面三。

  这两只小兔在干什么?要是车子开动了,它们推来推去抢座位会怎么样?做得对吗?这只小兔把手和头伸到哪里去了?这么做有什么危险?应该怎么样?

  3.结合画面小结。

  (三)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四“过马路和十字路口”。

  幼儿观察画面,教师提问。

  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小兔在妈妈的带领下和交警叔叔的帮助下知道了在路上应该怎么做,最后它们安全到达了奶奶家。奶奶很高兴。

  (四)模仿游戏:去兔奶奶家

  现在老师当兔妈妈,你们当小兔。去兔奶奶家的路上要乘公交车、走马路和过十字路口,兔妈妈要看看小兔是怎么做的。

  幼儿模仿游戏,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结合模拟情景给予指导。

中班寒假安全教育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幼儿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喜欢动手尝试新鲜事物,家用电器功能的“神奇”常使他们产生操作的愿望。

  本次活动以情景表演为主线,让幼儿学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家用电器,引导幼儿了解使用的常识,避免使用中发生危险。

  活动目标:

  1、能正确使用家中常用的、简单的小家电。

  2、知道按照电器的使用要求操作,未学会使用前不乱动电器按钮。

  3、感受家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共同搜集携带方便的小家电,如小台灯、按摩器等,每组一至两种。

  2、萝卜条(或较脆的物品)若干、小型电风扇、果汁机、水果若干。

  3、多媒体教师资源:我可不能这样做。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好多的小家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分组观察,尝试操作小家电,了解家电都有开关。

  2、轮流试着打开开关,观察电器的变化。

  然后请一名幼儿向全班介绍本组的电器名称和用途以及打开开关后电器的变化。

  (二)由案例——电插孔电坏幼儿手指,帮助幼儿了解面对带电物品及开关时应注意的事项。

  1、教师讲述案例,请幼儿说一说案例中孩子的手指为什么会被电坏。

  由案例——风扇绞断孩子的手指,让幼儿说说风扇的威力。

  2、现场试验:风扇的威力。

  教师操作小风扇,将萝卜条伸进扇页,幼儿观察萝卜条被打断的现象。

  小结:扇页很薄,通电后高速旋转,使空气流动形成风,这让我们感到凉爽。但旋转的扇页就像刀片一样,能打断伸进扇页范围内的物品。所以,正在运转的风扇很危险,小朋友千万不要把手伸进风扇中。

  3、说一说还有哪些电器会运转,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可以触摸吗?

  小结:正在运转的电器都很危险,如洗衣机、食品加工机、豆浆机等,小朋友千万不要触摸正在运转的电器。

  4、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幼儿安全使用电器的常识。

  (1)教师情境式讲述:小强看妈妈下班后很累,很想帮妈妈做点事情,可是到了厨房一看,微波炉、饮水机都不会用,这是他该怎么办呢?如果他自己乱动,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2)请幼儿介绍自己知道的电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小结:每一种电器都有安全使用的要求,小朋友在使用电器时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在没学会操作前,不能随便乱动电器按钮,否则可能伤到自己。

中班寒假安全教育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有关高铁及乘坐高铁的基本知识。

  2.用语言有条理地讲述自己乘坐高铁的经历。

  重点难点:

  学习有关高铁及乘坐高铁的基本知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高铁,快跑》。

  2.教学电子资源:《高铁,快跑》。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乘坐高铁的经历,引发他们对高铁的兴趣。

  1.你有没有坐过高铁?你坐高铁到哪里去?

  2.高铁属于火车吗?它为什么叫高铁呢?高铁的全名是什么?(高速铁路)

  3.高铁是什么样子的?车厢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坐高铁吗?

  二、教师根据幼儿用书中的内容线索,并灵活运用教学电子资源中的图片,与幼儿讨论高铁的外形特点和乘坐高铁的过程。

  1.通过展示教学电子资源里的相应图片,初步介绍有关高铁的一些基本常识。

  (1)高铁是行驶在哪里的?(轨道上);

  高铁的车头是什么样子?

  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呢?(减少阻力,加快行进速度);

  高铁的驾驶室是什么样子的?

  司机是怎样开高铁的?(靠着电子仪表盘和操控杆来驾驶前进)

  (2)高铁车厢里是什么样子的?行李可以放在哪里?

  每个座椅前还有什么?(小餐桌)座椅靠背可否调节?

  2.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乘坐高铁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1)要去乘坐高铁,首先要买票。我们可以在火车站的售票大厅或是自动售票机上购买票,也可以通过网络订票。你知道怎样在自动售票机上买票吗?

  (2)买好票,进站时要通过闸机口开检票。

  (3)到达对应的站台和车厢,等待高铁进站。

  等乘客下车后,就可以排队进入车厢了。根据票面上的座位号找到座位,就可以了。

  (4)到站后,要尽快下车。清洁人员也会在全部乘客下车后及时打扫车厢内的卫生,让下一批乘客搭乘得干净又舒适。

  三、活动结束时,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教师带领幼儿共同阅读其中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