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公开课教案模板

2023-09-19

幼儿园音乐公开课教案模板 篇1

  (一)、活动目标

  1、体验跳跳糖“跳”时的愉快情绪,尝试合拍的跳。

  2、初步感受声音力度的变化,

  3、能用身体动作、声音进行表现。

  (二)、活动准备

  1、在品尝区增添跳跳糖和小勺子。

  4、在场地上面画个大嘴巴图案、大鼓1个

  5、幼儿唱过歌曲《棉花糖》

  (三)、活动过程

  1、提问,引出主题

  师:你们吃过跳跳糖吗?

  跳跳糖吃到嘴巴里面会怎么样呢?

  1)请2-3位幼儿示范跳

  师:看,前面有一个大嘴巴。哪粒“跳跳糖”愿意到嘴巴里来跳跳?

  跳跳糖跳起来真开心呀!

  2)请全体幼儿到“大嘴巴”里跳一跳

  师:我们一起到大嘴巴里来跳跳,看谁跳得最开心!

  2、游戏:鼓上的跳跳糖,感受力度的变化。

  师:跳跳糖要和小鼓做游戏了。

  1)小鼓唱歌:师击鼓,感受力度的轻、重。

  2)师分别用力敲鼓,轻轻敲鼓,引导幼儿观察“跳跳糖”

  师:小鼓唱的响,跳跳糖怎么跳?小鼓唱的轻,跳跳糖怎么跳?

  师生总结:小鼓敲得响,跳跳糖跳得高;小鼓敲得轻,跳跳糖跳得低。

  3)游戏:鼓上的跳跳糖

  师:我们一起来做跳跳糖,和小鼓玩游戏好吗?(请幼儿到大嘴巴里听着鼓声跳)

  3、游戏:会听音乐的跳跳糖

  师:跳跳糖不仅会听小鼓的声音,而且它还会听着音乐跳呢。

  1)倾听音乐,感受力度的变化

  师:这两段音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音乐声音响,跳跳糖怎么跳?轻呢?

  2)幼儿在大嘴巴里听着音乐跳:跳跳跳,我们跳得高;跳跳跳,我们跳得低。

  3)师引导并范唱歌曲:跳跳糖,跳跳糖,我是一颗跳跳糖。跳跳跳,跳跳跳,我们跳得高(低)。

  4)幼儿一起听音乐唱歌

  5)游戏,到大嘴里边唱边跳。

  4、结束:师:我们来听一段开心的音乐,请跳跳糖在大嘴巴里开心的跳。

幼儿园音乐公开课教案模板 篇2

  活动目标:

  1.区分音的强弱。

  2.学会唱《大鼓与小鼓》这首歌。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重点:

  辨别区分声音的强弱。

  活动难点:

  会正确表现声音的强弱。

  活动准备:

  大鼓、小鼓。

  活动过程:

  1.用身体动作表现强与弱。如:拍手和点手心,拍手心和拍手背,拍腿和拍肩等。

  2.认识强弱记号。

  教师准备两幅图片,上面画有f和p,告诉小朋友f表示强,p表示弱,并用动作表示出来。

  3.学习歌曲《大鼓与小鼓》

  (1)小朋友敲击大鼓、小鼓,进一步感知音量的'变化。

  (2)欣赏并学唱《大鼓与小鼓》,小朋友用声音的大小来表示大鼓、小鼓的强弱变化。

  4.用节奏乐器演奏,注意声音的强弱并表现出来。

  活动延伸:

  1.在活动室里放置强弱记号f、p。

  2.表演唱《大鼓与小鼓》。

  评量:

  能用动作、音量表现声音的强弱。

  分析:

  此次活动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感知强弱,通过学唱歌曲辨别强弱,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区分声音的强弱,从而发展了小朋友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幼儿园音乐公开课教案模板 篇3

  【活动目标】

  1、能分辨乐曲的快慢,会用碎步、弓箭步表现小羊、老羊走路的节奏。

  2、能用简单的表情表现高兴、害怕、勇敢的神态,感受战胜大灰狼的喜悦。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请大班三名幼儿戴头饰分别扮演小羊、老羊和大灰狼。

  2、相关音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情景表演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客人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大班幼儿扮演小羊、老羊分别出场)

  师:请幼儿欢迎小客人。

  二、分辨乐曲节奏,用碎步、弓箭步表现小羊、老羊的节奏。

  1、教师提问:小羊是怎样走路的?

  2、学小羊走路的动作:你们会不会像小羊这样走路呢?(先请个别幼儿表演,再集体听音乐练习小羊走)

  3、教师提问:老羊是怎样走路的?

  4、学老羊走路的动作:你们会不会像老羊这样走路呢?(先请个别幼儿表演,再集体听音乐练习老羊走)

  5、上山坡吃草:分角色表演。

  三、学习用表情、动作表现高兴、害怕、勇敢,战胜大灰狼的喜悦。

  1、表现高兴:你们吃草吃得开心吗?草的味道怎么样?一起做做高兴的样子。

  2、表现害怕:播放恐怖音乐另一位教师扮演大灰狼出场:谁来了?小羊心里怎样?

  3、表现勇敢:小羊、老羊们不要害怕,我们一起想办法对付它。想想怎样才能打败大灰狼?

  教师与幼儿一起做顶、踢、撞的动作。

  4、总结:你们真能干,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如果再遇上大灰狼,我们就团结起来用刚才想的办法对付它。

  四、完整表演后结束:

  1、师:现在我们继续吃草吧!

  2、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下山吧!(幼儿边听音乐边退场)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们愿意说、大胆说、连贯说,说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及角色的对话。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较紧凑、动静搭配合理,整合了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