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一年级教案

2023-09-11

人教版音乐一年级教案 篇1

  第一课 好朋友

  一, 【教学内容】:

  唱:《你的名字叫什么?》

  《拉勾勾

  听:《玩具兵进行曲》

  《口哨与小狗

  二, 【教学目的】:

  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的背唱和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赏识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三, 【教材分析】:

  《你的名字叫什么?》以亲切的话语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的相互认识,以音乐的方式增进了教师和同学交往。

  《拉勾勾》通过相互拉勾,使学生间的关系更密切,歌曲用图式呈现的方式记录音的高低。

  《玩具兵进行曲》是德国作曲家耶塞尔在1901年前后创作的管弦乐曲。描写性标题音乐作品,乐曲通俗易懂,情绪生动活泼,常被选作儿童音乐欣赏教材。

  《口哨与小狗》,又译《吹口哨的少年与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于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爱心的小狗在林阴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背唱《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2,认标记

  3,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情绪

  五,【教具准备】:

  钢琴,磁带,录音机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学唱《你的名字叫什么》

  提出本学期要求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教师自我介绍

  2,练习起立,坐下,问好,听着音乐做

  一,复习幼儿园所教歌曲:

  请小朋友上台演唱表演

  幼儿园的歌真好听,小朋友现升入一年级,成了小学生,也要学很多歌,听很多,并做许多的游戏,希望小朋友喜欢上音乐课。

  一, 新歌教学:

  1, 导入:小朋友都是从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现升到一年级,你们想成为好朋友吗?

  刚才老师介绍了自己,接下来要小朋友介绍一下

  跟老师边说边拍手,老师示范,学生跟做,指名学生介绍自己

  2, 下面请小朋友听一手歌,学会这首歌后,小朋友再相互介绍好吗?

  3, 听录音(教师范唱)

  4, 跟老师读歌词

  5, 逐句学唱

  重点第一、二乐句

  小朋友,当你想认识其他小朋友,想和它交朋友,你会怎么问?能凶巴巴的吗?(示范),那应怎样?请个别小朋友去试着问一下?

  所以,唱时也要很亲切的。

  反复唱,唱熟后进行游戏

  教师,学生对唱,注意:教师很亲切的问小朋友

  学生×处边说边拍手准确。

  学生与学生对唱(请一个小朋友去找想成为好朋友的一位、两位)

  同座相互对唱

  2, 放录音,跟唱

  四, 认标志:

  出示:告诉学生,以后看到这个标志就表示“唱歌”

  告诉学生这个标志是“听赏”

  “游戏”

  “动脑筋”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学唱《拉勾勾》

  复习《你的名字叫什么?》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歌曲:

  《你的名字叫什么?》

  请个别小朋友表演

  三, 新歌教学:

  1, 导入:小朋友已相互认识,并成了好朋友,成了好朋友的小朋友相互拉拉勾。

  跟老师朗读歌词:(边拉勾边读歌词)

  金勾勾,银勾勾,小小指头勾一勾。

  金勾勾,银勾勾,我们都是好朋友。

  我们把它编成歌好吗?

  2, 放录音(教师范唱)

  3, 学唱:

  采用模唱

  注意三拍子韵律

  连唱:

  有表情地唱

  提示:

  成了好朋友,小朋友说说看,好朋友之间应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那唱时应怎样?(亲切的,友好的)

  边放录音伴奏边唱。注意三拍子韵律。

  表演:

  老师请小朋友示范表演,其它小朋友唱。

  同座边唱边表演

  请小朋友找自己最好的朋友,一起边唱边表演

  请个别小朋友表演,其它小朋友

  第三教时

  【教学要求】:

  2, 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3, 《口哨与小狗》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听音乐,学生齐步走的动作进教室。

  二, 新歌教学:

  1, 导入

  (听音乐),师问:刚才小朋友师怎样进教室的?伴你进教室的音乐好听吗?为什么?

  2, 学听

  师出示一只耳朵图形。问:这师什么?有什么用处?(讨论)

  师小结:耳朵可以听声音。

  下面老师带来了一首曲子,请小朋友来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

  3, 初听《口哨与小狗》

  听后讨论

  你会学狗教吗?你会学小鸟飞吗?

  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通过听音乐,你觉得小主认和狗怎么样?

  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你觉得心情怎样?你会用动作表演吗?

  4, 复听

  让学生随着音乐走步。

  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1, 导入:老师拿来一个玩具,看看好玩吗?

  你喜欢哪些玩具呢?看来小朋友都很喜欢玩具,要是有很多这样得玩具放在一起,给他们穿上军装会是怎样得呢?大家听我讲个故事。

  2, 初听:天黑了,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小主人困了,想睡了,渐渐地睡着了进入了梦乡,寂静中,玩具箱子里突然想起了轻轻地军号声,你会吹喇叭吗?(请小朋友学吹喇叭)。接着一个个灵巧可爱地玩具兵随着军号声,精神抖擞地从箱子里列队走出来,神气十足的号手吹着欢快的进行曲,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你会学着走走吗?(听音乐随着乐曲走一走)

  调皮的玩具们随着乐曲在欢快的起舞了。

  天快亮了,玩具兵司令突然想到了什么,急忙一声令下,于是玩具们争先恐后地爬进了箱子,转眼间,一切都销声匿迹。

  3, 复听,边听边做动作。

人教版音乐一年级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用赞美的情绪演唱好歌曲《小蚂蚁》。通过演唱歌曲,教育学生学习小蚂蚁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勤劳勇敢的精神,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专心听音乐的习惯。

  3.通过跳集体邀请舞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能力,同时主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教材分析:

  歌曲《小蚂蚁》,是一首生动活泼非常有趣味的儿童歌曲。让学生通过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它的群体性很强,具有合作精神;互相帮助,遵守纪律,遵守秩序,具有吃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也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歌曲用了赞美的情绪,适合用中速演唱,上下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各有八小节旋律组成,反复强调了小蚂蚁的文明礼貌行为。

  教学重点:感受和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歌词的记忆。

  教学准备课件、小蚂蚁头饰,学生提前搜集的蚂蚁资料等。

  起学过程:

  1.组织教学。

  (l)让学生边听着《小蚂蚁》音乐,边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

  (2)做一个拍手律动。让学生听着小蚂蚁的音乐跟着教师拍手,每四小节的前两小节分别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节的后两小节分别作邀请动作、招手动作、点头动作和握手动作(听着音乐做两遍)。

  2.导入新课。

  (提前让学生搜集关于蚂蚁方面的资料,观察、了解蚂蚁有什么生活习性,学生有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教师就可以提问。)

  教师提问:“课下,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学生回答:“蚂蚁的群体性很强;善于合作;蚂蚁见面相互用触角问好,用触角传话,很有礼貌;蚂蚁懂得天气,一到下雨天他们就把家搬到树上;蚂蚁注意积蓄,具有吃苦精神;蚂蚁的种类很多;蚂蚁的分工不同,有指挥的、有传信的、有搬运的、组织得很有秩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提示、引导,给予表扬。然后播放音乐课件;(几幅蚂蚁图)

  第一幅:蚂蚁面对面相互用触角问好(体现蚂蚁讲文明、懂礼貌)。

  第二幅:蚂蚁排队搬运粮食,同时有指挥的,有传信的,各有分工(体现蚂蚁遵守纪律,很有秩序)。

  第三幅:蚂蚁集体搬运一种大的食物(体现人多力量大,齐心协力、合作精神)。

  边放画面,边放《小蚂蚁》伴奏音乐,教师达朗诵歌词,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记忆小蚂蚁的特点。然后教师总结:蚂蚁这样讲文明、懂礼貌,蚂蚁能做到的,我们更能做到。接着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教师说蚂蚁的行为真值得我们歌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蚂蚁的歌曲,歌名就叫《小蚂蚁》。

  (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3.听录音唱。

  让学生完整欣赏一遍《小蚂蚁》这首歌曲,体会情绪,感受节奏。教师边听音乐,边加上动作表演一遍。

  听完后,让学生观察大歌谱(课件),教师领学生数出一共有16小节旋律,前八小节是第一大乐句(教师视唱),后八小节是第二大乐句(再现唱),然后提问:谁观察出两个大乐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时教师拍着手,唱着音高,拍出节奏,让学生边观察边感受,找出两大乐句节奏相同,音高木同的特点。

  4. 朗读歌词。

  让学生先听教师跟着音乐按节奏读一遍歌词,然后学生再听着音乐接节奏朗读一遍。

  5. 填唱歌词。

  先听录音范唱,小声跟唱一遍歌词,再听伴奏音乐跟唱一遍。

  6. 做歌词接龙游戏。

  为了让学生便于记住歌词,让学生做歌词接龙的游戏,先是老师和学生接龙,然后学生分组接龙,采用出声接龙和默唱接龙交替进行,直至学生掌握记熟歌词。

人教版音乐一年级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聆听:劳动最光荣

  三个和尚

  表演:洗手绢

  大家来劳动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感受音乐地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地人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大家来劳动》,表达歌曲地内容。用动作感受二拍子地强弱规律。

  能够编创歌词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通过图谱“走欧”的学习与实践,掌握二分音符的时值。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学唱《洗手绢》

  边唱边表演

  用打击乐器伴奏

  编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导入:今天天气真好,太阳出来了,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小喜鹊,小蜜蜂都忙开了,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请朋友闭上眼睛听一听

  放音乐《劳动最光荣》

  听后学生回答

  师:原来是小蜜蜂在忙着采蜜,小喜鹊在忙着造新房?这说明他们什么呢?

  (爱劳动)

  他们边飞边采蜜。造新房的心情怎样?

  你能用动作把小喜鹊,小蜜蜂愉快的心情表现出来呢?

  放录音,学生听着录音表演

  出示:脏衣服

  这衣服怎样?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衣服脏了你怎么办?(自由论)

  师:小蜜蜂,小喜鹊,都那么爱劳动,小朋友自己的事也要自己做

  你会学妈妈洗衣服吗?平时看见妈妈怎么洗衣服的。

  学一学,做一做

  我们一起边听音乐边洗衣服好吗?(出示脏手绢)

  洗得真认真没,开心吗?在来一次好吗?

  放音乐,教师伴唱

  刚才老师唱的歌,好听吗?想学吗?

  朗读歌词(老师敲碰铃)

  学唱第一段

  出示手绢,这手绢怎样?大的衣服妈妈洗,小的手绢自己洗

  朗读歌词,小朋友拿出手绢边做动作边读歌词

  自由唱,哎咯哎咯哎咯哎一共唱了几次?有什么特点?采用不同速度唱,慢的速度你觉得怎样?(连唱)前二句也采用对比方法唱,为什么采用连贯的唱(表示自己洗后自己晒)

  师:自己洗自己晒,开心吗?我们边洗边连起来唱好吗?

  出示:碰铃,木鱼。你会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吗?(自由练)

  教师弹歌曲旋律,学生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下面进行比赛:

  每组推荐一个小朋友上台边唱边表演,看谁洗得最开心

  其他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没乐器的学生用动作表演

  评价,表扬

  你会为这首歌起个名字吗?(洗手绢)

  日常生活中,你还可以帮妈妈学做哪些家务呢?

  你会编成歌唱吗?

  进行创编

  游戏:教师手放前唱词,手放背后唱在心里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用声音、人声表现节奏

  学唱《大家来劳动》(熟悉旋律)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听音乐做动作《劳动最光荣》

  复习《洗手绢》

  边唱边做动作

  新歌教学

  出示:

  打准走(欧

  先拍打││││││

  重点:││×-│×0││

  │││││

  ││×0│×0││

  然后连起来拍打

  教师弹《大家来劳动》旋律、学生拍打。“走,跑跑”想在心里

  用声音、人声表现节奏:

  教师擦桌子,发出擦擦声

  扫地、发出什么声音(听后说)与上面擦桌子的声音进行比较

  在日常生活中、发出哪些声音,你会模仿吗?

  如钉桌子的声音、撕报纸的声音、用笔划书的声音

  让学生自由想象,小组讨论

  加歌词按节奏朗读

  跟读

  学生连读

  第三教时

  【教学要求】:

  学唱《大家来劳动》

  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听音乐表演

  新歌教学:

  复习《洗手绢》

  边做动作边唱歌

  师:平时你参加哪些劳动呢?

  做劳动师的各种动作

  教师弹旋律,学生做动作

  边做动作,边朗读歌词

  学唱

  教师范唱一边

  逐句学唱

  重点:

  出示节奏谱

  要求:先排击

  然后连起来拍

  教师弹旋律,学生拍打

  连唱,处理,你觉得歌曲情绪怎样?(有力)

  巩固:

  游戏:教师手放前,学生唱词,手放后,唱在心里

  边唱歌词边表演

  用打击乐器伴奏:

  分组自由练

  教师弹旋律,学生分别用木鱼,碰钟伴奏

  按要求伴奏

  学生练一边

  边唱歌词边伴奏

  比赛:

  每组推荐一个小朋友上台表演,比出一个“最佳小歌手”

  其他小朋友用打击乐器伴奏,或表演

  第四教时

  【教学要求】:

  欣赏《劳动最光荣》

  《三个和尚》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欣赏:《劳动最光荣》

  出示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听音乐,听后讨论这首歌的内容,歌颂了什么?批评了什么?

  学生听后讨论,进行思想教育(热爱劳动)

  复听,用动作表演

  轻声哼唱歌词,唱后用线条表示自己的感受

  是~优美的(兰色)

  还是欢快的(黄色

  角色表演

  欣赏:《三个和尚》

  初听音乐

  听着音乐想象“音乐讲述了一个怎样得故事?”

  为什么一个和尚跳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吃?

  得出劳动换来美好生活得道理

  复听

  自己创编合着音乐表演,鼓励小朋友进入角色

  合上音乐的节拍,用自己创造的动作,表现劳动的愉快心情

  音的强弱

  用生活中的例子做对比讲解

  如:老虎合小猫的叫声

  师在钢琴上弹两个音对比,让小朋友听辩

  师弹奏轻柔的音乐,让学生用动作表演(引导学生把听到的,想到的声音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

  教师弹奏进行曲风格的音乐,学生用动作表演

  引导学生学小溪慢慢地流淌,学白云悠然地漂浮,学小猫在地上打滚

  强:学农民伯伯用劲地锄地

人教版音乐一年级教案 篇4

  第一单元红灯停绿灯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红眼睛绿眼睛》,做到能在心中默唱歌曲。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

  3、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的歌曲片断。

  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生: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

  2、师: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上行走,应注意行人靠右,大人带着,走人行横道,注意看车,看红绿灯信号等等。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可以通行。

  3、听音乐,做游戏。

  找一名同学手拿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生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起绿牌子。

  4、跟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跟老师一边唱一边举牌子。

  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行走。

  二、看图表、作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1、请一位同学做警察举牌子,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教师做警察举牌子,学生们默唱或放声唱。

  2、看图表,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

  教学内容

  认识四份休止符,有节奏的念儿歌《做个好娃娃》,

  教学目标

  1、感受和认识四份休止符。

  2、按节奏念儿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游戏

  二、学念儿歌。

  1、教师一拍一拍的有节奏的出示绿纸、红纸,指导学生看见绿牌念“嘎”,看见红牌念”m”,模仿鸭子交出声或不叫出声。

  2、请学生将鸭子的声音换成其它动物的叫声,如青蛙、小鸡、猪、猫等继续按教师的节奏发声或不发声。

  3、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有节奏的出示红牌或绿牌。

  4、学生跟教师学念儿歌。

  三、认识四分休止符

  1、音乐中的声音用音符表示,

  2、再用“x”替代绿牌,用“0”替代红牌,看着节奏谱,念儿歌。

  2、边念儿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3、将学生分组,一部分学生念儿歌,一部分学生担任齐奏与领奏。

  4、学生自由练习。

  五、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1、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找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3、演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在四分休止符出准确休止。

  六、自由练习唱。

  《对不起,没关系》

  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的AB结构吗,能和着音乐有节奏的念歌词。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进行演唱。

  活动过程:

  一、我很快乐

  1.今天老师特别高兴,一高兴就唱“噜啦啦”的歌。你们想听一听吗?

  2.教师以活泼、欢快的情绪范唱《泼水歌》中的“噜啦啦”部分。

  3.你听了这首歌感到高兴吗?(教师再次清唱,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二、泼水的故事今天,徐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名字叫《对不起,没关系》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听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1、教师说唱一遍歌词,边说边在节奏谱下出示相应的小图片。逐一提问:(1)故事里面有谁?(“明明和亮亮,”)(2)他

  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亮亮提着水桶往外泼,泼在了明明的鞋上)(3)水泼在了明明的鞋上,亮亮是怎么说的(对不起,对不起,向你敬个礼,请你不要对我那么生气)(4)明明是怎么回答的(明明赶紧说:没关系,向你回个礼,我会对你笑嘻嘻)

  2.师幼一起完整的念一遍歌词。

  3.难点部分“噜啦啦”多念几遍。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将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听教师完整的唱一遍。

  2、教师与幼儿一起学唱歌曲。

  3、解决难点。

  4、师幼再次齐唱一遍: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些难唱的地方全部唱准确。

  5、再次唱,老师退位。

  四、分角色演唱。

  1、师幼选择要歌唱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演唱。

  (1)歌曲中有哪两位小朋友?你们想扮演谁?

  (2)师幼尝试着分角色演唱。

  2、幼儿分角色演唱。

  3、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演唱。

  五、理解“对不起、没关系”的意义,尝试看节奏谱说唱“没关系”。

  1、提问:你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别人不小心撞到或弄到你了,他马上说:“对不起”,你会怎么说?为什么要说没关系呢?

  2、小结:原来“对不起”“没关系”是一句礼貌用语,它们可以让发生不愉快的小朋友重新变成好朋友,所以以后我们主动说“对不起没关系”

  3、出示相应的节奏谱:这句“没关系没关系”怎么唱?

  4、幼儿尝试着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