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阅览室活动教案

2023-09-07

幼儿园阅览室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安静地看图书,服从图书管理人员的安排。

  2、引导幼儿制作图书图夹文书《什么人呀忙又忙》,并进进行创编,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3、会根据自己的角色进行游戏,有一定模仿力和交往能力,体验角色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图书、工作服、剪刀、胶水、白纸、黑色水笔、蜡笔若干、教师示范图书1本。

  (二)知识准备:

  幼儿已学过儿歌《什么人呀忙又忙》;了解图书的结构和制作过程。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参观活动室的环境布置。

  二、请幼儿说出是什么场景,并交流场景中可以做的活动:看书、修补图书、制作图书等。

  三、按幼儿的意愿进行分配角色,讨论角色规则。

  四、教师重点介绍制作图夹文书《什么人呀忙又忙》。

  1、讲解制作的活动方法:

  复习儿歌《什么人呀忙又忙》,了解儿歌的句式。

  2、出示教师的范样,引起幼儿制作图书的兴趣,介绍制作的方法:

  (1)师:“如何制作这样一本图书呢?这里有老师制作的范例一本,在制作过程中可以供大家参考。

  (2)师:“下面谁来讲讲制作图书的方法,请我们的小朋友仔细听噢!”

  (3)教师小结制作步骤:选择画画——剪贴——装订成册——交换阅读。

  “首先请小朋友选一个你认为工作忙的人物形象画下来,然后请小朋友们根据儿歌句式把他们在忙的事情用图画画出来,接下来把你刚才画的图画都剪下来贴在准备好的儿歌文字旁边,并装饰边框。四个小朋友的作品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制作成一本图书《什么人呀忙又忙》。最后请你们欣赏自己制作的图书,也可以跟别人交换着来欣赏图书。”

  五、幼儿共同制作,教师随机指导。

  六、幼儿进一步游戏,老师参与活动之中隐形指导。

  七:讲评:

  1、选几个做得好的图书的幼儿上台,将自己的图书讲给大家听。

  2、老师要求部分流动幼儿建构经验:“你在游戏中有什么高兴或不高兴的事?”

  八、幼儿收拾图书室回教室。

幼儿园阅览室活动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学校图书馆,看看在那里会遇到什么数学问题?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

  (1)学生看图说说,从图上都知道了什么?

  (2)根据图中的统计表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2、探讨算法

  (1)让学生尝试列算式:33-7=□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算出结果的,想一想怎样用语言表达你的算法、步骤;遇到困难的要找出难点,力争自己克服或看书寻求帮助。)

  教师巡视学生独立学习的情况后,在黑板上写下两个算式:

  33-7=36 33-7=26

  问:“同一个算式,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它们都对,或都错,还是一个对一个错?”

  师:“今天的挑战是:两位数减一位数时,遇到个位数字不够减时该怎样算?”

  (3)小组讨论:辨别上述两种计算结果的正、误,对要说出算理,错要找出原因。

  (4)小组汇报时,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对于33-7=26的多种算法针对33-7=36的错误,请用竖式算法计算这道题的同学说一说竖式算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3.练习“试一试”

  教师小结后,学生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算法进行当堂练习。

  (1)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 = □(本)

  (2)连环画还剩多少本? □○□ = □(本)

  三、综合练习

  1、拨一拨,算一算。

  42-6= 50-3= 54-8=

  2、用竖式计算。48-9 53-6 70-7 32-3

  3、森林医生。

  (先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再进行改正。)

  4、乘车

幼儿园阅览室活动教案 篇3

  活动思路:

  通过带领幼儿参观图书馆,让幼儿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他们进入图书馆阅读的愿望和初步培养幼儿遵守图书馆各种规则的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维利床下的鬼》,激发来图书馆阅读的愿望和兴趣。

  2、了解幼儿图书馆是藏书、看书、借书的地方。

  3、了解在图书馆阅读的规则。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在图书馆准备图画书《维利床下的鬼》《好安静的蟋蟀》和已经阅读完毕的《三个强盗》。

  2、经验准备:借幼儿园图书馆开馆之际,教师从图书馆借阅《猫太噼哩噗噜在海里》《三个强盗》等几本充满趣味的图画书,与幼儿一起分享,激发幼儿阅读图画书的兴趣和参观幼儿园图书馆的愿望。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对图书的阅读兴趣。

  活动难点:

  初步了解阅读的规则并尝试遵守。

  活动过程:

  一、走进图书馆之前的准备活动

  1、引导幼儿发现图书馆的指向标。

  教师:哪个小朋友能发现去图书馆怎么走?

  幼儿:(指着箭头说)走这里。

  幼儿:这上边写着“图书馆”。

  随后幼儿顺着箭头指向来到幼儿园图书馆门口。

  2、讨论图书馆的作用及阅读规则。

  教师:你们知道图书馆是做什么用的吗?

  幼儿:是用来看书的。

  教师: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幼儿:安静,要一页一页地翻阅,看完后书要放回原处。

  二、图书馆里的活动

  1、认识图书馆的两位老师。

  介绍图书馆的两位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向他们问好,告诉幼儿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请这两位老师帮忙。

  2、认识不同类型的书。

  (1)认识大书:出示大书《白羊村的美容院》,让幼儿感知大书的特点。

  教师:你们觉得这本书和我们平时看的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幼儿:很大,就是站在最后的小朋友也能看到书的画面。

  教师:看看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什么?

  幼儿:有不同颜色的小羊,有小河。

  幼儿:老师,我们家有这本书,是《白羊村的美容院》。

  教师:是《白羊村的美容院》,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们来这里借阅。

  (2)认识带声音的书:出示《好安静的蟋蟀》。

  教师:请幼儿猜一猜这本书会讲什么样的内容。

  幼儿:“蝈蝈”“蛐蛐”……

  教师:翻阅到书中的最后一页,让幼儿听一听书中发出的叫声。幼儿非常安静,专注地听着从书中发出的声音。

  教师:我忘了这本书是从哪里拿的?

  教师带幼儿认识熟悉一下书的标志与柜格的对应:这本书应该放在这里,你是怎样知道的?你看到了什么?

  (3)认识英文及日文书。

  (4)介绍正常大小的图画书。

  教师拿出《维利床下的鬼》与幼儿共同阅读。

  教师:看看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他睡着了吗?你们想一想他为什么没有睡着?

  幼儿:他在睡觉,可是没有睡着!

  幼儿:他害怕!

  幼儿:他后边有鬼!

  教师: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鬼?你们怕鬼吗?我们看看这个叫维利的小朋友怕不怕鬼,同时介绍作者及出版社。

  教师翻到在有眼睛的一页时,孩子们神情紧张地盯着画面,屏住呼吸,纷纷来猜测妈妈是否看到鬼了。当幼儿发现妈妈看到的是老鼠时,都笑了。

  3、幼儿自主阅读,体验阅读的快乐。

  (1)分散阅读。

  孩子们自由选择图画书阅读大约10分钟,观察孩子选书并给予相应的阅读指导。

  (2)分享——我看了什么书?

  通过分享,使幼儿感受到图书馆的书非常多,是一个藏书的地方。

  4、解还书、借书。

  一位教师来还《三个强盗》一书,并请图书馆的老师再推荐一本有意思的书,宋老师推荐了一本《魔法师爸爸》。通过老师的还书、借书使幼儿了解借阅规则。

  活动反思:

  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在活动中,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培养。

  (1)初次带幼儿参观图书馆,陌生的环境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刺激;由于选择的图书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因此幼儿在活动中情绪比较愉悦,参与热情也比较高。

  (2)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感受图书馆的氛同,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同时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阅读规则,活动的目标基本达到。

  (3)对幼儿一些意外而迫切的需求的满足(如帮幼儿找到《哪吒闹海》这本书),更加强化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不足之处:

  幼儿在图书馆阅读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如交谈、跑跳等。

  在活动中,当幼儿争着在地毯上看书的时候,可以让他们体验一下很多人在地毯上挤着看书时的感觉,也许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规则的作用。

幼儿园阅览室活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式题的准确性。

  2、在数学游戏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重、难点:

  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基本练习

  1、想一想,算一算。

  10-7= 13-5= 100-1=

  30-7= 23-5= 100-2=

  50-7= 33-5= 100-3=

  (1)独立完成后思考每组题有什么规律。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

  2、口算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40-9= 81-4= 73-8= 56-7=

  62-6= 9+45= 46-8= 36+5=

  49+27= 91+9= 85-15= 32-8=

  3、14 +6 +12 -7 -8 +9 -16

  二、数字游戏:

  1、找规律填数:(独立思考后,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1)24、31、38、 、52、 、 。

  (2)69、62、 、48、 、 、27。

  2、过河比赛(四人一小组)

  每人戴一个头饰,分别代表小猴、小兔、熊猫、狐狸过河,一轮后交换头饰做另一组题,四轮过后,小组内互查,订正,一题没错才能过河,表扬4次都过河的学生。

  小猴 小兔 熊猫 狐狸

  76+5 37-8 54+6 84-5

  47-5 46-7 64+7 60+24

  32-7 40+28 83-9 28-2

  48-9 23-6 56-7 73-5

  三、数学活动

  1、周末到了,妈妈拿着40元去超市买东西,出示图片:

  火腿肠:15元 烤鸡:18元 蛋糕:16元 色拉油:24元

  妈妈可以买什么?帮她出出主意(讨论:看那组的方案多)

  方案: (1)买火腿肠和烤鸡:15+18=33(元)

  (2)买烤鸡和蛋糕:18+16=34(元)

  (3)买色拉油和蛋糕:24+16=40(元)

  (4)买火腿肠和蛋糕;15+16=33(元)

  (5)买火腿肠和色拉油:15+24=39(元)

  2、妈妈给笑笑姐姐8元,让她到书店买书。出示图片

  《童话故事》42元《奇妙世界》8元 《科幻故事》12元《可爱的动物》10元

  (1)笑笑姐姐想买《童话故事》,还差多少元?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作业

  调查自己和同桌各有多少本课外书,填入P61表中,根据你所调查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幼儿园阅览室活动教案 篇5

  阅览室总目标

  1、喜欢文学作品,感受不同的类型文学作品的风格,萌发幼儿感受美的情感。

  2、对语言、文学感兴趣,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3、能安静地倾听他人说话,能听懂并理解说话的内容,并恰当地作出回答。

  4、仔细观察画面,有丰富的思维,想象能力,能运用语言对画面内容进行形象的描述。

  5、尝试运用讲讲、听听等多种方法,表达故事内容。

  6、爱护图书,能将昂各类物品物归原处。

  小班目标

  1、学习去放图书的正确方法,知道正确翻阅图书的方法。

  2、对图书、生活中的文字感兴趣。

  3、能倾听他人讲述阅读内容,能简单的表达阅读信息。

  4、学习安静的阅读图书。

  5、愿意看熟悉的图画故事书,能有兴趣的对画面作观察,并理解画面的内容。

  中班目标

  1、喜欢阅读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欣赏并初步感受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风格,萌发幼儿欣赏美的情感。

  2、对语言、图书、文字的兴趣,幼儿掌握独立阅读的方法,有一定的阅读兴趣。

  3、幼儿能看懂并理解画面的内容,能根据画面进行思考、想象,并能运用较连贯的语言进行大胆的表述。

  4、运用讲讲、听听等多种表现方法,较形象地表现故事内容。

  5、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爱护图书并能主动的整理物品。

  大班目标

  1、喜欢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特点,有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2、扩大文字、图书的阅读面,幼儿能独立阅读理解画面,有丰富的思维,想象能力。能运用语言对画面内容进行形象的表述。

  3、能与同伴合作运用多种表现方式,形象的表达故事内容。

  4、爱护图书,会用工具修补图书并能将各类物品物归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