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吃点心活动教案

2023-09-04

幼儿园吃点心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根据颜色特征,记忆不同的苹果组合,锻炼记忆力。

  通过操作,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帮助别人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小班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幼儿要在听清教师指令下才能操作,是最大的难点。其次,让幼儿在教师指令下记忆水果卡片,达到发展记忆力的重点。

  活动准备

  CD、猪妈妈头饰、猪宝宝卡片、红黄绿苹果、

  活动过程

  一.猪宝宝的水果。

  教师戴着头饰扮演猪妈妈,出示红黄绿苹果大卡片,引导幼儿反复辨认苹果的颜色。

  指示语:猪妈妈给猪宝宝卖了许多苹果,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些苹果分别是什么颜色。

  二.游戏“送水果”

  1、教师以猪宝宝饿了,要吃水果了,请幼儿拿出猪宝宝卡片放在桌面上。

  2、教师出示1张红颜色的苹果大卡片,放在猪宝宝的旁边,表示送给猪宝宝的水果。请幼儿观察10秒后,遮挡苹果大卡片。

  3、请幼儿凭借记忆在自己的材料中找出相应颜色和数量的苹果小卡片,放在这只猪宝宝的旁边。

  4.出示苹果大卡片,供幼儿验证。

  5、教师出示两张黄色的苹果,放在猪宝宝的旁边,表示送给猪宝宝的水果。请幼儿观察10秒后,遮挡苹果大卡片。

  请幼儿凭借记忆在自己的材料中找出相应颜色和数量的苹果小卡片,放在这只猪宝宝的旁边。

  出示苹果大卡片,供幼儿验证

  6、教师出示一张红色苹果和绿色苹果。放在猪宝宝的旁边,表示送给猪宝宝的水果。请幼儿观察10秒后,遮挡苹果大卡片。

  请幼儿凭借记忆在自己的材料中找出相应颜色和数量的苹果小卡片,放在这只猪宝宝的旁边。

  三、结束活动

  1、教师以猪宝宝们吃了甜甜的苹果要和小朋友们和它们一起到外边去做游戏的情景,请小朋友们把猪宝宝和食物小卡片放回篮子里,然后听着猪八戒的音乐,拍着手边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的材料和情景设置,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很有兴趣,能积极的与老师互动,完成操作卡片较好。孩子的动手能力、语言能力、记忆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或课余时间,会多运用类似课程或简单的卡片来巩固孩子们的学习。同时也会像家长宣传,配合幼儿园做好工作,多陪孩子玩耍记忆类的游戏,相信孩子们会有很大提高。

  但是由于本班孩子较小,课程时间不宜过长,记忆的类种不宜过于复杂,由简单到复杂,循循渐进是最好的办法。而且本班孩子5个一桌,造成桌面拥挤,影响了部分孩子的操作。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多注意。

幼儿园吃点心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耐心倾听别人的讲述,能听懂和理解故事内容。

  2、愿意使用普通话讲述故事,并表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学习故事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分享”,增强幼儿的分享意识。

  4、体验分享的乐趣,懂得生活中要学会与人分享,掌握与人分享的方法,逐渐养成与人分享的行为与习惯。

  作品内容:

  吃点心

  魏佳把点心弄丢了。休息时,小朋友都去吃早点,只有魏佳站在一边。

  郭良问他:“你怎么不吃呢?”

  “我把点心丢了。”

  “真糟糕!”郭良一边吃一大块面包,一边说,“到吃午饭还有很长时间呢。”

  陶陶问:“你把点心丢在哪儿了?”

  “我不知道。”魏佳小声说,把脸转了过去。

  陶陶说:“你大概放在口袋里不小心丢的。往后放在书包里。”

  可是涵涵什么也没说,他走到魏佳跟前,把一块抹了奶油的面包掰成两半,拉着魏佳的手说:“你拿着吃吧。”

  活动准备:

  1、不同味道和形状的点心、饼干、糖果等每人两个。

  2、故事内容的幻灯片或是图片、图书,根据幼儿园可提供的资源进行准备,争取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能看清楚。

  3、建议准备:

  (1)轻松缓和的背景音乐,要适合本故事的讲述情景。

  (2)《找朋友》音乐。

  (3)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调动活动的氛围。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学习故事内容)

  教师可采用的方法(可任选其一):

  1.1作品讲述,步步导入。按故事的原有顺序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步步导入,并不断提出问题,发起教师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引导他们发散思维,不断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教师可一句一句讲,并适时提问。(提问有助于幼儿思考和理解作品内容。)

  魏佳把点心弄丢了。休息时,小朋友都去吃早点,只有魏佳站在一边。

  教师:“小朋友猜一猜发生什么事了?”(教师补充或提示幼儿的表述)

  郭良问他:“你怎么不吃呢?”/“我把点心丢了。

  教师:“这个时候,如果你是郭良,你会怎么做?”“这样做,魏佳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

  教师问:“接下来,你认为陶陶会怎么做?”“这样做,魏佳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

  教师问:“涵涵为什么会这么做?”“他和郭良、陶陶的做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做,魏佳的感受又会是什么样的?”

  帮助幼儿体会故事的主旨,初步感知“分享”行为,在幼儿已有的经验上增强其对分享的认识和理解。

  1.2 情境投射法,描述或创设故事情境,请小朋友回答:“当自己遇到这种情况时,他会怎么做?”将故事中的人物换做小朋友耳熟能详的小动物,对故事内容稍作修整,提出问题,请小朋友展开讨论,并解决问题。举例略。

  1.3复习上节所学故事的内容和意义,为本次活动作铺垫。

  ……

  这里主要采用第一种方法,方便快捷,利于幼儿理解和掌握故事内容,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准备。

  2、讲述部分(学习复述故事内容)

  本环节具体步骤:

  2.1由教师先进行讲述,幼儿仔细倾听,并记忆故事内容。

  2.2教师使用挖词填充的方法,引导幼儿补充故事内容。

  2.3教师做旁白,幼儿扮演角色,进行对话和表演。

  2.4分组表演故事,鼓励幼儿尝试不同角色,并体会不同角色的心理过程以及分享时的快乐。

  2.5分别讲述自己在扮演角色过程中的感受,并对所扮演的角色或故事内容做出自己的评价。

  2.6教师再次带领幼儿复习故事内容,鼓励幼儿自己复述故事。

  3、分享学习部分(实际感知分享和体验分享)

  3.1找朋友

  本环节是个游戏,播放找朋友的音乐。

  给幼儿发放点心。

  幼儿可拿着点心边唱歌曲,边找好朋友,找到最想与他分享点心的好朋友后,坐下与他一同分享自己的点心。

  3.2大家一起来

  将小朋友进行分组,放背景音乐,发放糖果,进行本组内小朋友之间的分享活动,本组内小朋友的糖果味道或是形状不一样,观察小朋友的行为,对最先进行分享的小朋友提出表扬,并鼓励其他小朋友以这个小朋友为榜样,学习与人分享,体验与人分享的快乐,表达分享时的心情。

  3.3我们一起来

  与上类似,可采取游戏也可直接进行组与组之间的分享活动。让幼儿体验不同人数和群体分享的感觉,积极说出自己的感受。

  3.4寻找自己可以分享的东西。

  讲述自己与人分享的经验和过程,教师与幼儿一起提取与人分享的方法,如在日常生活或教学中,告诉幼儿不光食品可以分享,玩具也可以分享,心情也可以一起分享,启发幼儿说出还可以分享的东西以及他愿意和大家分享的东西。

  3.5制作分享故事集。

  鼓励幼儿回到家中向爸爸妈妈讲述分享的故事,并和妈妈一同收集有关分享的故事,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同分享,并讲述故事内容。

  4、结束部分

  放背景音乐《找朋友》,发放饼干,幼儿可自由活动。

  注:尽管是结束部分,教师的工作也不可松懈,教师要观察幼儿结束后的表现,防止一部分幼儿在课堂上为了迎合老师的喜欢做出分享行为,教师观察的任务就是检验幼儿活动中与活动后的表现是否一致,进而检验本次活动的成效。

  活动延伸:

  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品行教育,不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更要与家长合作,共同努力,以自身为榜样,通过环境创设与提供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1.家园合作,举行分享活动月,按周举办,主题可让幼儿自己商定,确定每周分享的内容,并参与环境的布置,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分享的愿望,巩固分享行为,在生活中愿意与人分享,喜欢与人分享。

  2.可设置分享区,每天增加十分钟的分享活动,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3.与家长一同努力,共同监督与督促幼儿分享行为。

幼儿园吃点心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吃点心这一生活环节,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并用语言、动作表达想象结果。

  2、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吃完自己的一份点心,提高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香蕉若干,一只篮子,

  活动过程:

  一、猜谜,产生兴趣

  “它的样子长长的,弯弯的,皮黄黄的,剥皮后才能吃”(香蕉)

  二、想象活动

  1、把香蕉摆放成状,启发幼儿想象,说说“它像什么?”

  2、把香蕉摆放成,状,启发幼儿想象,说说,做做“香蕉像什么?”

  3、香蕉宝宝与小朋友做游戏。

  1)教师示范

  2)启发幼儿说说“香蕉还可以当作什么”

  3)幼儿每人拿一只香蕉,想一想,做一做动作。

  三、分享

  1、教师与幼儿共同剥开香蕉,启发幼儿说说“它像什么”。

  2、引导幼儿边吃边说说“香蕉的味道如何”。

  3、引导幼儿把香蕉皮放入垃圾桶。

幼儿园吃点心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养成爱吃水果的好习惯。

  2、了解吃不同水果时的不同处理方式。

  3、了解吃水果的注意事项。

  活动准备

  常见水果的图片或者模型。

  活动过程

  一、了解吃不同水果时的不同处理方式。

  1、经验交流。

  ——(出示各种常见水果的图片或模型)小朋友,哪些水果是要剥了皮再吃的?

  ——请幼儿找出剥皮吃的水果,如橘子、橙子、香蕉等。

  ——请幼儿在剩下的水果中找出哪些是可以直接吃的,如苹果、雪梨。

  ——请幼儿找出要切开来吃的水果,如西瓜、哈密瓜等。

  ——教师小结:有些水果要剥了皮才能吃。有些水果可以直接吃,如苹果、雪梨等,但是因为果皮上可能会有残留的农药,所以我们吃这些水果之前,要先把它反复多洗几次,或者把皮削掉再吃。吃西瓜的时候,我们要先把瓜洗一下,然后用刀切开,切成一块一块吃,或者是用勺子舀着吃,吃哈密瓜也是一样。

  2、游戏:“洗、剥还是切”。

  ——教师出示不同水果的图片,请幼儿根据正确的吃水果时的处理方式,做洗、剥或切的动作。

  二、了解吃水果的注意事项。

  ——师:小朋友,吃水果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例如我们吃西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说说吃西瓜等水果的注意事项。(要洗干净手再吃、小心西瓜汁弄脏衣服、不可以把西瓜籽吃下去、西瓜籽不能吐地上、西瓜皮要扔进垃圾筒等等)

  ——(出示吃西瓜图片)师:你们来看一下,他们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小结:吃西瓜这样多汁的水果的时候,我们要小心,不要将果汁滴到衣服上。

  ——(出示桃子切面图片)师:桃子很好吃,可是哪里是不可以吃的呢?

  ——小结:桃子的中间有核,核是不可以吃的,我们吃桃子的时候可以把核吐到垃圾桶里,吃苹果、梨、枣子也是一样。有些核或籽很小,如葡萄籽西瓜籽等,吃的时候要小心,可以吃到后把籽从嘴里吐出来就可以了,不过不可以随便乱吐,也要吐在垃圾桶里。

  三、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

  ——师:多吃水果有益身体健康,水果当中含有很多的维生素,多吃水果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补充身体营养,让小朋友们健健康康地成长。

  活动应变

  可以邀请当医生的家长来组织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纠正吃水果的误区,例如:

  ——空腹吃水果:空腹吃水果会影响正餐的质量,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对小朋友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

  ——水果当饭吃:水果虽然很有营养,但是不可以当饭吃,应该以水果为辅。

  ——水果吃得越多越好:吃过多的水果有害身体健康,吃得过多,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等。

  区角活动

  科学区:在区域内放一些水果的食物模型、玩具刀等,让幼儿玩切水果的游戏。

  环境创设

  在主题墙内张贴吃不同水果时的不同处理方式和吃水果得注意事项的图片。

  家园同步

  1、请幼儿在家里帮助家长洗水果,了解洗不同水果的方法。

  2、制定家庭水果健康计划,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好习惯。

  随机教育

  同一种水果会有不同的吃法,教师或者家长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吃一种水果,看看哪种方式是自己最喜欢的。例如:西瓜可以切块吃、可以榨果汁喝、可以做水果沙拉等等。

  相关链接

  听故事《猪八戒吃西瓜》,懂得不能吃独食、不乱扔西瓜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