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汇编

2023-09-02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汇编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制作纸浆的步骤,激发幼儿对纸浆作画的兴趣。

  2、分组合作制作纸浆和画,体验玩纸浆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每组一只盆,水、颜料、白乳胶、卫生纸、镊子、硬纸板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一个魔术,看,这是什么?(卫生纸)

  我把许多卫生纸撕碎放进盆,然后放进水,用手轻轻捣烂,哈,卫生纸变成什么了?(引出:纸浆)

  以前我们画画都用过哪些材料啊?今天我们要用纸浆来作画哦。

  二、欣赏比较:

  1、欣赏若干作品,观察纸浆画和其它材料的不同之处。

  2、我们没有彩色纸浆怎么办?纸浆粘不牢纸板怎么办?(自由讨论,引出颜料、白乳胶)

  三、展开活动:

  1、师幼分组,一起制作纸浆,引导幼儿观察纸遇水的变化,颜料和白乳胶要拌匀,注意桌面的清洁。

  2、幼儿进行随意性的创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大胆想象做如小花、小草、小树、苹果、鱼、糖果等等自己喜欢的画,用镊子夹的纸浆不要过多,粘时不要过厚,注意色彩的搭配。

  四、作品展评:

  幼儿相互说说、评评用纸浆作了什么画和画的美感度,然后把作品一一展示在作品展览区域中。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汇编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表现桃树和桃花的基本特征。

  2.引导幼儿体验吹画的乐趣,培养幼儿吹画的兴趣。

  3.培养幼儿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棕色、粉红色颜料,毛笔、抹布、范例。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桃花,引导幼儿观察桃花的结构、形状、颜色。

  教师:春天来了,桃花露出了美丽的笑脸。你看它,长在棕色的树枝上,每朵花有圆圆的、粉红色的花瓣,有的还没有开放,只有一个圆圆的花蕾。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来画桃花。

  2引导幼儿学习吹画的方法。

  教师出示并分析范例:这棵桃花树的树干和树枝是用棕色颜料吹出来的,等颜色干后,再用手指蘸粉红色颜色点上桃花。

  教师示范讲述吹画桃花的树干和树枝的方法:先用毛笔蘸上棕色颜料,点一点在纸的下半部分的适当位置,对着颜料往前吹,并稍稍改变吹的方向,可向左或右吹,慢慢吹出树枝的形状。吹好树枝后稍等一等,等干后用右手食指蘸上粉红色颜料,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点画桃花和花蕾。点画的时候要先看好位置,花瓣与花蕾大小不要一样,也不能均匀排队。要注意画面干净、整洁,点画后要在抹布上把手擦干净。

  3交待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下面请小朋友在画纸上练习吹画桃花。幼儿操作时,教师重点帮助幼儿

  握吹树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强的幼儿多吹几棵树,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吹的方法。尽量使每个幼儿完成作业,享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结束:

  让每个幼儿把自己画的桃花树的大轮廓剪下来,贴在墙上组成桃林,供大家欣赏。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汇编 篇3

  活动目标

  感受合作装饰新年树的快乐。

  尝试用撕、揉、粘贴等方法装饰新年树。

  愿意与同伴合作装饰新年树。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特别的树”组图;“新年树”图片;“装饰材料”组图;《新年好》歌曲音频。

  材料准备:提前用硬纸板、纸筒做好的“新年树”(每组一棵);剪好的各种颜色的小花、树叶若干;各种颜色、长度的彩带、扭扭棒、纸条、小毛球;固体胶。

  活动过程

  出示组图“特别的树”,引出活动主题。

  老师在来幼儿园的路上发现了一些特别的树,特别在哪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些树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树上有什么?

  为什么要装饰这些树呢?

  小结:这些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新年树”。装饰新年树是庆祝新年活动的一部分,人们会把一些礼物、装饰品挂在树上,表示对新年的祝福。

  出示图片“新年树”与“装饰材料”,引导幼儿了解装饰新年树的材料并讨论如何装饰。

  1.出示图片“新年树”,讨论装饰材料。

  老师也准备了好多新年树,小朋友看,老师准备的新年树是怎样的?(光秃秃的,没有装饰物)

  我们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装饰新年树,让新年树变好看?

  2.出示图片“装饰材料”,引导幼儿了解装饰材料。

  3.教师示范各种材料的使用方法。

  小结:我们可以在新年树上粘上各种颜色、各种长度的彩带;可以把扭扭棒扭成各种形状粘贴在新年树上;可以把纸条揉搓或者撕成各种形状粘在新年树上;还可以粘上各种小的装饰物,让新年树变得更好看。

  播放歌曲音频《新年好》,发放材料“新年树和装饰材料”,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装饰新年树,教师巡回指导。

  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一棵新年树,请同个小组的小朋友们互相合作,一起装饰新年树,让新年树变得更好看吧。

  作品展示,师幼共同欣赏装饰好的新年树。

  你们是怎么装饰新年树的?

  用了哪些材料?

  温馨提示

  1.新年树的制作方法(2种):(1)将硬纸板剪成三个叠在一起的三角形形状,并涂上绿色;然后将卷纸筒相对应的两侧用剪刀剪一个长方形缺口,剪好的卷纸筒涂上棕色,作为树干;最后将绿色的纸板插在卷纸筒的长方形缺口上,一颗“新年树”就完成了。(2)将硬纸板剪成类似白云形状的树,并涂上绿色;然后将卷纸筒相对应的两侧用剪刀剪一个长方形缺口,剪好的卷纸筒涂上棕色,作为树干;最后将绿色的纸板插在卷纸筒的长方形缺口上。

  2.根据幼儿园情况,可将立体的新年树替换成平面的新年树,装饰材料也可视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将幼儿装饰好的新年树布置在班级的角落或其他地方,供幼儿欣赏。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汇编 篇4

  活动内容:

  画石头路(重点领域:美术)

  活动目标:

  ⒈以画满全纸的彩色圆形和椭圆形来表现石头路的局部。

  ⒉体验局部组合成整体的新奇感。

  ⒊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⒈幼儿作画的油画棒。

  ⒉白色小路操作纸每人一张。

  ⒊倾听过故事《五彩石头路》。

  活动过程:

  ㈠导入,圆圆的彩色石头来铺路

  ⒈故事《五彩石头路》中兔弟弟和兔姐姐给松鼠大婶铺了一条彩色的石头路,漂亮吗?石头是什么样的?

  ⒉彩色的石头真漂亮,圆圆的鹅卵石很光滑,走上去感觉很舒服。我们今天来画一条五彩的石头路。

  ㈡密密的石头铺满路,以画满全纸的彩色圆形和椭圆形来表现石头路的局部

  ⒈教师示范画椭圆形的石头,提醒幼儿画封闭圆时尽可能画得圆一些。

  ⒉请个别幼儿尝试绘画圆形、椭圆形石头。

  ⒊我们要让石头铺满路,这样的路走起来特别舒服,也好看。引导幼儿在白纸上画满大大小小的圆形、椭圆形石头。

  ⒋用各种色彩给石头涂色,也可以在一块石头上涂多种颜色。个别幼儿尝试。

  ⒌幼儿绘画,教师个别指导。

  ㈢长长的石头路真好看,体验局部组合成整体的新奇感和合作带来的快乐

  ⒈我们来把大家的画连起来,变成一条长长的石头路。

  ⒉教师和幼儿一起,把幼儿的作品拼接成长长的彩色石头路。

  ⒊欣赏合作完成的石头路,感受成功的喜悦。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汇编 篇5

  活动过程:

  一、听听快乐小精灵的故事。

  1、小精灵有一个快乐口袋。小精灵最喜欢帮助别人了,他每做一件帮助别人的好事,就把一个快乐小球装进自己的快乐口袋中。所以小精灵的口袋里装满了快乐,他的生活也充满了快乐!

  2、出示快乐口袋,使幼儿获得直观的印象。

  二、制作快乐口袋。

  1、装饰口袋。幼儿可利用教师提供或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装饰,如贴上彩色粘纸,画上自己拿手的画等。

  2、剪下长度适当的丝带,在袋口系上蝴蝶结,制成快乐口袋。

  三、快乐口袋的使用方法。

  1、当你像小精灵那样每做一件帮助他人的好事时,你就可以用彩笔在快乐小球的一面画上笑脸,再把小球装进快乐口袋里,最后扎紧袋口。

  2、一段时间后,数数自己的快乐口袋里装了多少“快乐”,和好朋友比一比谁的快乐口袋中“快乐”最多。

  建议:

  1.材料的准备应尽量简单可行,如保鲜袋也可以用广口玻璃瓶或塑料瓶替代,快乐小球若没有现成的乒乓球,可以用瓶盖、纸团等替代。通过“快乐口袋”这个物质载体,幼儿可以在填充它的过程中直观地获得帮助他人的快乐体验,这才是活动的根本目的。

  2.这一活动需要家长的配合。生活中,鼓励幼儿多帮助别人,丰富口袋中的“快乐”,并定期与幼儿一同看看自己的“成果”,数数袋中积累的“快乐”数量,幼儿良好的人格品质即在坚持与延续的过程中,慢慢形成。

  活动目标:

  1、制作快乐口袋和快乐小球。

  2、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己准备乒乓球、透明保鲜袋,大小均可。

  2、彩笔、彩色不干胶粘纸、丝带。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汇编 篇6

  【活动目标】

  1,在绘画荷花的基础上,学会找画面上是党的地方添画蜻蜓。(重点)

  2,大胆尝试用水晕染池塘中的河水,体验水溶性蜡笔带来的美感。(难点)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画纸、水溶性蜡笔蜡笔、水、排笔。

  认知准备:日常生活中认识荷花、荷叶。

  【活动过程】

  一、欣赏池塘中的荷花(幼儿作品观察)

  1、这是在什么地方?(池塘)夏天池塘里有什么花开了?

  2、你最喜欢那幅画?为什么?

  小结:要让自己的画面美丽,在绘画荷花和荷叶时,不能都画一样的东西。花要有大有小,又高又矮,同样荷叶也是这样,这样画出来的画面非常自然。

  二、绘画蜻蜓(重点与难点)

  1、谁知道哪种昆虫喜欢在池塘上空飞?蜻蜓低飞是什么现象?

  小结:蜻蜓夏天喜欢在池塘上空飞来飞去,因为这里水气很大。特别是当天气闷热时,天空要下雨时,蜻蜓要低飞,呼吸水气。所以,当你看到蜻蜓低飞时,就会想到可能会下雨。

  2,绘画蜻蜓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汇编 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花瓶的不同造型、图案和色彩的美,能大胆表达自己的饿想法。

  2、在和线玩游戏的过程中,能运用不同的色彩和线条装饰花瓶。

  3、体验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画好的花瓶、颜料、毛笔、ppt

  活动过程:

  一、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瓶,感受花瓶独特的造型。

  教师:“我带来了许多花瓶,看看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二、欣赏花瓶图案的丰富和色彩的鲜艳。

  1、所有花瓶集中欣赏

  “选一个你喜欢的花瓶?和大家说一说。”

  2、你发现花瓶上有哪些花纹?激发幼儿发现和想象各种线条造型。

  依次重点欣赏五种线条宝宝的花瓶:

  直线(横直线、横竖线、斜线)

  曲线(横折线、波浪线、弧线、卷曲线、螺旋线……)

  方格线

  圆点点

  3、适当徒手、动作进行练习和表现。

  三、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1、出示画好的空花瓶,启发幼儿进行线条装饰

  教师:“今天我们就请好看的颜色和线条来打扮花瓶,线条宝宝可以是直直的,也可是弯弯的,可以横着走,也可以竖着走,还有的线宝宝去旅行,上下左右到处走,我们一起来给花瓶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2、教师:“画之前想一想,你想用什么样的线条宝宝进行装饰,装饰在花瓶的什么位置?”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用各种不同的线条,并把画面画满

  五、评价:

  “你们看看,哪个花瓶的颜色和花纹最漂亮。”

  “花瓶上用了哪些线条宝宝?”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汇编 篇8

  活动目标:

  一、 初步学习油水分离的知识,了解油水分离作品的特点,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二、学习油水分离的绘画方法,能巧妙的利用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1、深色颜色颜料,水粉笔。

  2、白纸,铺好报纸的桌子。

  3、油画棒,已用白色油画棒画好的图画一幅。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以看魔术表演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们看看,我是谁啊?告诉你们,我是一个魔术师。我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 “那你们先看看老师这是什么?”(白纸。)

  “好了,小朋友仔细看清楚了,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咯!千万不要眨眼睛哟!” 师:我需要一枝神奇的笔,蘸上颜料,在白纸上一涂,出现了一幅漂亮的画。 师:怎么变出来的?”

  幼儿讨论,猜测。

  师:其实神奇的不是老师这支笔,而是这张白纸。

  2、探讨作画方法。

  教师出示一支白色的油画棒。

  师:这支白色的油画棒平时我们很少用到,但是今天,我们有了它,才能变魔术。 师:你们想画个什么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要求现场画几个图形,请一个幼儿上来刷颜料,其他小朋友喊:变,变,变,魔术开始了。

  3.再次讨论,寻找答案。

  教师小结:白色的油画棒画在白色的纸上,看上去还是一张白纸,其实魔力已经产生了。接下来,只要刷上颜料,画过白色油画棒的地方颜料就刷不上去了,好看的图画就露出来了。 教师:这是为什么呢?(请出科学老师)

  活动准备:

  每人两杯水、一点稀释水粉颜料、一杯油、一根竹签

  活动过程:

  A、 幼儿动手操作将水里倒进一点稀释水粉颜料,水和稀释水粉颜料会怎么样? 师:桌子上有一杯水和稀释水粉颜料,请小朋友将这两样物品倒在一起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幼儿操作,并能在操作后讲述结果)

  师:恩,稀释水粉颜料和水相融在一起啦!

  B、 幼儿猜想油和水倒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记录。

  1、 油在水的上面2、油在水的下面3、油和水相融在一起

  C、 感知油和水相互倾倒后分离的现象

  1、 请你试一试把油倒在水里或者把水倒在油里会出现什么现象?

  2、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 交流你把什么倒入什么?发现了什么?你可以把你的发现记录在记录纸上!

  4、 小结:不论油倒在水里还是水倒在油里,油在上面、水在下面,它们是分离的不会相融在一起。

  D、通过操作感知油、水搅拌后分离的现象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搅拌时的现象和停止后的现象,并作记录。

  用竹签搅拌时是什么现象?停止后是什么现象?

  2、幼儿操作说出实验结果。

  4.幼儿尝试。

  你们想成为魔术师嘛?你们想不想也去变一变呢?”老师为每组准备好了东西,请你们也来变一变。

  教师讲解操作时注意事项。

  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当魔术师,好不好?不过当魔术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把颜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操作,并注意引导幼儿丰富画面。

  5.欣赏各自的作品。

  油水分离画

  简要介绍:

  油水分离画,就是先让幼儿进行简单的绘画,然后蜡笔进行了背景装饰,接着将颜料刷在画纸上。让幼儿体会水油分离的绘画效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知道水和油是不能融合的,也知道蜡笔是有油的成分的,而颜料中加的是水,所以用颜料刷背景后用蜡笔绘画的地方就会显现出来,而不会覆盖。

  设计思路:

  孩子的绘画处于涂鸦时期,因此要让幼儿画出规则的线条和图案,只能增加孩子的绘画难度和心理负担。所以针对这一时期幼儿的年龄特征,我们就要用游戏的方式来提高他们参与的兴趣。

  本活动就是通过让幼儿自主绘画的方式,来引起孩子用油画棒、毛笔涂画、涂色的兴趣,并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自己尝试用油画棒、毛笔操作。通过这个活动,使孩子初步接触水油分离的画法,但我们并不要求孩子知道和了解其科学道理,主要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初步地探索欲望,为他们以后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在整个涂画过程中,幼儿用油画棒和毛笔的涂画方式也很自由, 我们不要求幼儿规范地去点画线条式图案,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涂画。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尽量给孩子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创设良好的环境。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汇编 篇9

  活动前言:

  多锻炼宝宝的手指活动,可以开启宝宝的脑细胞,使其更加的活跃,思考问题时转动的更快,目前天气很冷,我们都有暖和的衣服穿,可是小动物冷不冷呢?以下让我们给小动物也织件毛衣吧!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帮助小动物的乐趣。

  2、涂涂画画,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体验涂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背景墙上有一只只可爱的小动物:小狗,小猫和小兔等。

  2、红黄蓝绿橙色的蜡笔。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音乐:北风吹。

  师:宝宝仔细听听这是什么声音?(边用动作提示)

  师:冬天到了,北风爷爷呼呼地吹,天气好冷呀!

  你们冷不冷?为什么?(不冷),(因为穿了毛衣)

  1、师:穿上厚厚的毛衣就不冷了,说说你穿的毛衣是什么颜色的呀?(红红的。)你穿的毛衣是红色的,就像太阳的颜色。找一找,还有谁的毛衣也是红色的?

  2、师:北风爷爷呼呼吹,小朋友穿上厚厚的毛衣不怕冷。

  北风爷爷呼呼吹,小兔没有毛衣穿,冷得直发抖:我没有厚厚的毛衣穿,我真冷呀!

  北风爷爷呼呼吹,小狗没有毛衣穿,冷得汪汪叫:我没有厚厚的毛衣穿,我真冷呀!

  北风爷爷呼呼吹,小猫没有毛衣穿,冷得喵喵叫:我没有厚厚的毛衣穿,我真冷呀!

  5、小朋友们快想想办法帮助小兔、小狗和小猫吧。(开空调,戴手套……)

  6、我也想出来一个好办法,我来给小兔、小狗和小猫织毛衣,好吗?(好的)

  二、讲解示范

  1、师:我先给小兔织毛衣,老师示范:织毛衣,织毛衣,织呀织,绕呀绕。

  2、小朋友伸出小棒也来试试。老师根据语言的节奏画,引导宝宝伸出手指模仿。

  3、宝宝看那儿还有许多小兔、小狗和小猫没有毛衣穿呢,我们一起来帮忙吧。

  三、宝宝学习织毛衣。

  1、教师用儿歌指导、帮助宝宝绕圈画曲线。

  2、过程中积极与幼儿互动:你织的是什么颜色的毛衣?你织的毛衣送给谁?问问小动物穿上毛衣暖和吗?

  4、扮演三种动物与幼儿互动:我喜欢你织的红红的毛衣,谢谢你!

  活动小贴士:

  创设一个具有情境的背景墙,会给幼儿带来很大的视觉效应,帮助幼儿感受到冬天北风吹的寒冷景象。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汇编 篇10

  目标预设:

  1.通过观察,画出自己脸部的特征及服饰。

  2.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认识五官,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并把自己的样子画出来。

  活动准备:

  1.水彩笔,白纸,每人一份。

  2.每人一面小镜子。

  活动过程:

  一、比较自己与别人在外貌上面的不同。

  1.教师提问:你的名字是什么?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吗?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2.请幼儿找朋友,看看两个人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自由结伴,与同伴相互比较)

  二、谈谈自己和同伴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一样:我们除了长得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我们除了长得不一样,喜欢的事情也各不相同。

  三、照镜子观察自己。

  教师:下面我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小镜子,我们一起来照照镜子,看看自己长的是什么样的,我们的脸上有什么?你和别的小朋友长的哪里不一样?

  教师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自己的五官,徒手跟老师画一画自己的样子。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小朋友们,画的时候要仔细,把五官画的大一点,清晰一点,这样才比较漂亮哦!

  五、幼儿观察图画,猜猜画面上画的是谁?

  教师拿两幅幼儿的作品在大家面前展示,并请幼儿猜一猜这副画是哪位小朋友画的自己。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汇编 篇11

  活动目标:

  1、探索在一定范围内通过纸的变化印画装饰树。

  2、尝试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印画,并在指定范围内印花。

  3、乐于参加印画活动,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颜料各四盆,报纸剪成纸片若干及抹布、纸等等。

  2、已经画好的树的轮廓图若干张。

  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春天的树,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小朋友你看到大树怎么了?(长出叶子了。)

  2、引导幼儿谈谈如何用纸装饰树。

  (1)春天到了大树都长出了各种各样的叶子。瞧,这棵树他的叶子是怎样的,猜猜他衣服上的花纹是怎么做出来的?(幼儿猜猜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2)知道吗?这些小花、小点是用我们的纸变出来的,那他是怎么变的呢?让我们自己动手来试试把纸变一变,变出这些小花、小点来印吗?

  3、探索用纸团印画的方法。

  (1)幼儿自由探索。

  (2)交代要求,我们小朋友在试的时候如果想换一种颜色、换一种方法的话就先把刚才试过的纸扔到桌下的纸篓里,再那一张变一变来试。(用纸捏成团印花,用纸搓成棒印花……)提醒幼儿换色了就把纸团送回家即纸篓里。

  (3)说说看他是把纸怎么变的,印出是什么样的花?(并请个别幼儿上台试一试)纸用要捏的紧……

  4、幼儿操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印花。

  (1)小朋友真聪明,把纸变一变还能印出这么多美丽的花呀!大树可高兴了,让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印花方法,给大树去穿新衣服吧?

  (2)幼儿操作,给予指导。

  指导幼儿换色等。(4人一组)

  5、欣赏“大树的衣裳”。

  让我们一看每组的大树都穿的是什么衣服呀?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汇编 篇1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使幼儿知道纽扣是圆形的,并有扣眼。

  2、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搓圆,压扁技巧及纽扣的排列。

  3、感受泥工活动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每人一份,小棒每人一根。

  2、各种颜色的大纽扣数只。

  3、泥工板,没有扣子的纸衣服若干。

  4、纽扣衫两件

  5、狐狸木偶

  活动过程

  一、出示掌中木偶“狐狸”:

  “狐狸”:夏天到了,我给森林里的小动物做了许多的无袖衫。小朋友,你们看看上面少了什么?因为衣服太多了,我来不及装上纽扣,想请你们来帮忙。

  二、认识纽扣,示范纽扣做法

  1、出示纽扣:这些纽扣漂亮吗?它是什么形状的/纽扣上还有什么东西?

  2、示范:

  (1)谁会用橡皮泥做纽扣呢?请个别幼儿试着做纽扣。

  (2)教师示范:先取一小块橡皮泥,将它搓成小圆球,再把它压扁,圆形就做好了。纽扣上的扣眼怎么办呢?对!用小棒一戳,转一下就行了。

  3、出示纽扣衫:衣服上的纽扣是怎样的,又是怎样摆放的呢?

  三、提出操作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要求:

  1、提醒幼儿不能压得太扁、太大,纽扣扣眼要在中间。

  2、纽扣做好以后再贴在衣服上。

  3、物品用好后要收拾好放回篮子中。

  四、展示讲评

  将做好的衣服挂在铁架上,互相参观,讲评。

  五、结束:

  “狐狸”:谢谢小朋友,你们真棒!小动物们会很喜欢的!

  活动延伸

  纽扣除了圆形的纽扣外,你们还见过哪些纽扣?这儿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纽扣,我放在巧手坊里,工作时你们可以看一看,做一做。

  活动反思

  让小班幼儿初步了解泥工艺术,并练习泥工的基本技能:团和捏,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及创造力。在活动开始时,先让幼儿掌握了怎样去和泥,由于小班孩子初次接触泥工活动,我又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以引起他们的强烈兴趣,并在团团捏捏的过程中体验到玩泥的快乐。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汇编 篇1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注意花儿的大小、疏密。

  2.培养幼儿养成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绘画范例大图。

  区别年级差别,把握学生的审美特点进行引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点、面相结合,以点带面,共同进步。

  2.梅花的图片若干。

  3.调好的白色、黄色、粉红色、红色颜料每组幼儿一份,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1.展示梅花的图片,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梅花的形状和颜色。教师对梅花进行简单的介绍。

  2.告诉幼儿,今天我们和小猪一起让梅花盛开。教师在绘画大图上示范讲解手指点画梅花的方法。重点示范五个花瓣的画法,及如何用手指蘸色等。

  3.教师提出点画要求。教师重点提示:蘸色要适当,把梅花点画在树枝上。注意先从上端树梢点,再点下边的。小心别把颜料弄到衣袖上,手指上的颜料不要往身上抹,保持画面干净。

  小班美术教案手指点画梅花盛开

  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作品展览,互相欣赏讲评。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汇编 篇14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用蜡染的方法表现蜗牛赛跑的情景。

  2、体验美术活动和成功的乐趣。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白纸、绿色预料、白色油画棒、范例。

  活动过程:

  1、直接引出课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看看,画的是什么?

  2、出示范例(课前用油画棒画好画面)

  呀!怎么看不清楚,想想用什么办法可以看得清楚些?对,用蜡染的方法。

  3、操作演示并讲解

  画笔在预料中蘸些,然后在旁边刮一刮。在纸上从上到下慢慢得一层一层涂下来。

  4、幼儿作业

  动手画蜗牛赛跑时的各种情景。

  5、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要大胆用力,涂色时预料不要太湿。

  6、分享作品

  将幼儿的作品放在桌上,供幼儿互相观看和交流。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汇编 篇15

  设计意图:

  主题“我的故事”重点是引导幼儿对独一无二的“我”的感知与体验。涂涂画画是小班幼儿的天性,他们喜欢画画,喜欢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尽管他们的水平还处于涂鸦晚期,但是我看到了绘画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我希望通过绘画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积极、快乐的情绪,发展幼儿初步的感知和观察能力,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用绘画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

  2.能发现自己的五官特点,喜欢自己。

  活动准备:

  1.每人一面镜子。

  2.提供各种脸型的图画纸。

  3.事先让幼儿有照镜子并在镜面上画五官的体验。

  4.油画棒。

  活动重点:

  能正确地表现出五官的位置。

  活动难点:

  能大胆地用绘画表现自己的面部特征。

  活动过程:

  1.玩游戏“指五官”,重点引导幼儿闭上眼睛从上往下地摸出自己的五官。

  2.激发幼儿观察自己的兴趣,引导幼儿从上(头)往下(嘴)观察比较。

  (1)看看镜子里的自己,问候自己一声。

  提问:镜子里有谁?喜欢自己的模样吗?

  (2)带领幼儿观察自己。

  提问:脸上有什么?在脸上的什么位置?是什么样子的?

  (3)让幼儿做各种表情,引导幼儿感知自己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和舌头在脸的什么位置。

  引导幼儿讨论:你的两只眼睛完全一样吗?能让他们变得不一样,怎么做?对着镜子看看,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候眼睛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嘴是什么样子的?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3.根据镜子里的自己,画一张可爱的小脸。

  为幼儿选择适合自己脸型的图画纸,边看镜子边进行绘画,教师帮助个别有......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汇编 篇1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扭卷的方法将报纸卷曲固定成鱼的外形,并用彩纸装饰鱼身上的花纹。

  2、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体验成功开设水族馆,帮助小鱼找到好朋友的快乐。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欣赏过“美丽的鱼”,画过热带鱼,对鱼的外形、花纹色彩有所了解。

  2、没有鱼的海底背景、“五彩鱼”范例,半成品“五彩鱼”(缺少鱼眼睛)范例。

  3、报纸、彩纸若干、胶水。

  活动过程:

  1、出示没有鱼的海底背景。

  师:最近我们香蕉中班开设了一家水族馆,你们瞧(出示背景)可是鱼池里面少了什么呢?

  幼:没有鱼。

  师:一条小鱼也没有,现在请你们把小眼睛闭起来和周老师一起念“小鱼小鱼,变变变”一起把鱼变出来好吗?

  师、幼:小鱼小鱼,变变变。(出示成品报纸鱼)哇!鱼池里出现了一条小鱼。

  2、观察范例、学习制作报纸鱼。

  师:你们见过这样的小鱼吗?

  师:请你仔细看一看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彩色的纸头和报纸。

  师:什么地方是用报纸做的?鱼的什么地方是用彩色纸头做的呢?

  幼:鱼的样子是用报纸做的,鱼身上的花纹是用彩纸做的。

  师:鱼的身体是用报纸来做的,可是报纸是怎样变成鱼的身体呢?

  师:示范

  (1)我们先把报纸条捏成一长条,然后在报纸前空开一点点的地方用我们的手指头把报纸条使劲卷起来,一定要用力气,一只手往里面转,一只手往外面转,把报纸条紧紧地卷成一长条,不要卷到最后和前面一样空开一点点。

  (2)然后我们把报纸条的两头交叉,粘一点胶水把它蘸起来。一条鱼的外形就做出来了。

  师:现在,请你把凳子底下的报纸条拿出来,用刚才的方法和我一起来做小鱼。

  师:做好了吗?现在请把你的小鱼送回家,一起来看周老师手里的鱼,你觉得还缺了什么呢?(幼:鱼身上的花纹)

  (3)它的身上还没有花纹,我身边有许多彩色的纸条,现在我要把它们贴在鱼的身上,(教师将过长的纸条贴在鱼身上)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幼:花纹太长)怎么办?(幼:找短一点的、用剪刀剪掉、可以将多余的折到后面)如果有点短了怎么办?(幼:再贴一条在上面、鱼的身体很软可以动,把身体往下压一点。)

  师:你们真厉害想到了这么多的办法,现在花纹贴好了,我的身边还有一些小图案,我把它们也贴到小鱼的身上,你们瞧。用刚才先贴花纹再贴图案的方法一条美丽的小鱼就出来了(出示半成品)可是还缺了什么呀?(幼:鱼眼睛)

  (4)鱼眼睛可以怎么做?(幼:贴上去)小鱼的头是空空的,眼睛要怎么贴上去呢?(眼睛可以贴在我们刚才装饰的条纹上)

  师:这样一条小鱼就做好了(出示成品)我们来把它贴到鱼池里,可是鱼池里只有一条鱼,它会觉得怎么样?

  幼:很孤单。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动手把你刚才做好的小鱼添上美丽的花纹,让它们能和这条小鱼一起在鱼池里玩好吗?

  3、幼儿操作。

  师:

  (1)小鱼身上的花纹可以使各种各样的。

  (2)自己动脑筋解决制作中遇到的问题。

  (2)注意贴小鱼的眼睛。

  4、展示作品。

  将幼儿的报纸鱼贴到海底背景上,请幼儿欣赏。

  师:你喜欢哪一条鱼?为什么?

  师:我们为小鱼找到了许多好朋友,现在它们在鱼池里玩的可开心了,而且有了这么多鱼,我们的水族馆也可以开张了,你们高兴吗?一起来鼓励一下吧!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内容比较新,幼儿对卷搓报纸很感兴趣,所以听的就很认真,很想把这个动作学会,自己用报纸把小鱼搓出来,当幼儿拿着自己搓出来的小鱼时都很开心,也从他们小鱼的外形上发现,他们由于搓报纸条长短粗细的不同,制作出来的小鱼大小、胖瘦也不一,充分发挥了幼儿创造,但是虽然大小胖瘦不一,但鱼形的模式都差不多,没有给幼儿多一点创新的引导,而在彩条装饰方面,许多幼儿能够用相间的方法来装饰,很美丽。

  小百科: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汇编 篇17

  活动目标

  1.欣赏观察,了解鞭炮的外形特征。

  2.会用油画棒在画纸上按一定的方向来回地均匀涂色。

  3.喜欢参与绘画活动,能耐心地完成绘画作品。

  活动准备

  看过放鞭炮鞭炮实物挂图“噼里啪啦”油画棒画纸欢快喜庆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播放一段欢快喜庆的音乐,出示鞭炮。

  师:“过年了,小动物们准备过新年了。来看看它们准备了什么吧!”

  二、观察发现。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2.欣赏作品,感受鞭炮的不同表现形式。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小动物们准备许多鞭炮准备迎接新年,那我们也赶快动手,准备一些鞭炮吧!”

  提示幼儿按一定的方向来回均匀的涂色,注意不要涂出轮廓线。

  四、作品。

  1.播放音乐,欣赏“鞭炮”作品。

  2.引导幼儿共同欣赏几幅涂色均匀,细致的“鞭炮”作品。

  五、结束活动。

  收拾绘画工具,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