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神奇的面粉教案

2023-08-30

中班科学神奇的面粉教案 篇1

  (一)出示面粉,猜猜玩玩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神奇的东西,(出示透明盒装的面粉)请你猜猜这是什么?

  2、师:究竟是什么?在你们的桌上也有这样一份神奇的东西,请你去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

  3、幼儿初次尝试操作。

  4、教师揭晓答案:原来这白乎乎的、细细的、像雪花一样的东西叫面粉呀!

  (二)知道面粉的来源和用途

  1、师:你们知道面粉是哪来的吗?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你只要听完一首有趣的儿歌就知道了!(音乐《大馒头》)

  2、师:原来面粉是小麦磨出来的,它除了可以做出大大的馒头,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3、(欣赏面粉制品图片)师:看,老师还从网上找到了很多用面粉做成的美味点心呢!(幼儿欣赏)

  (三)操作“和面”

  1、师:看,这是面粉,这是水,现在它们两个要来做好朋友咯~(教师示范和面)教师:面粉和水两个好朋友亲亲热热在一起,揉呀揉呀,变成了什么?(面团)

  师:我看好多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想来试一试了,那好吧,给你们一个机会也去尝试一下,注意加水的时候要慢慢的噢,不然就会搞砸啦!

  2、幼儿亲自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软软的面团揉好了,小厨师们,刚才我们不是已经欣赏了很多用面粉做成的美味小点心么,那我们快来也用这软软的面团做一些特别的小点心吧!

  4、幼儿尝试用面团做出各式点心。

  (四)擀面

  1、师:刚才小厨师们可真厉害,黄老师也迫不及待地想来试试手艺了,诶,我今天想给大家展示的是“手擀面”,知道什么是手擀面吗?(介绍手擀面的含义:用擀面杖擀出来的面就叫手擀面)

  2、师:手擀面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仔细瞧好了!(出示擀面杖和已擀好的面饼介绍一下,教师示范操作)

  (五)品尝

  1、师:我们请阿姨把擀好的面条送到我们的食堂阿姨那儿,请他们帮忙煮一锅美味的手擀面给我们尝尝,怎么样?

  2、师: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从十开始倒数,当数第一时,美味的手擀面就会出现咯!(师幼倒数)

  3、师:美味的手擀面来啦,大家快尝一尝吧!(人手一碗手擀面品尝)

中班科学神奇的面粉教案 篇2

  活动内容:

  面粉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食物,但这只是孩子与它的间接的接触。我们的幼儿对它到底了解多少呢?于是我把面粉深入到了教学活动中,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来分享面粉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

  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活动环境,提供多样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运用多用方法辨别出真正的面粉并做出记录。

  活动目标:

  1、在“真假面粉”活动中,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心与热爱,并从中体验到探索的快乐。

  2、在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时,让幼儿形成较强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对比分析能力。

  3、通过探索实践,让幼儿在四种白色粉状物中辨别出面粉。

  活动准备:

  百宝箱 、面粉、淀粉、糯米粉、水、盐、馒头、花卷、水饺皮、馄沌皮、电饭锅、记录表、笔

  活动建议:

  一、导入:通过游戏“百宝箱”出示馒头、花卷、水饺皮、馄沌皮引起幼儿对活动兴趣。并提问幼儿:馒头、花卷、水饺皮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儿:“面粉”

  教师依次出示面粉、淀粉、糯米粉、盐供幼儿猜想四种白色粉状物品哪一种是真正的面粉。

  二、 展开:

  幼儿的操作记录分两部分:

  1)猜想记录:要求幼儿只用眼观察凭借以往的知识经验判断谁是真面粉并做猜想记录如:

  四样猜想物品分别用数字作为各自标志。

  1、面粉

  2、淀粉

  3、糯米粉

  4、盐

  2)验证真假并做记录

  在这里我挑选面粉、淀粉、糯米粉、盐四样食物是因为它们

  1、在外观上比较接近可供幼儿探索

  2、即使幼儿用品尝的方法来验证真正的面粉也是很安全的。

  3)可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交流)

  验证后的.记录:

  三、 师幼交流验证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做出真面粉统计记录总人数36人)

中班科学神奇的面粉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做做,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2、尝试探索用水和面粉揉面团的过程,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

  3、了解一些常见的面粉制品,知道要珍惜食品。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课件《面粉制品》。

  2、实物面粉、脸盆、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

  各种面粉制作的食品,激发兴趣。“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你知道都是用什么东西来制作的吗?”(引出面粉)

  二、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幼儿通过看、摸、闻的方式感知面粉的外部特征:白色、无味、轻轻的会粘在身上手上

  三、了解面粉制品的加工程序引出用面粉和水揉成面团。

  四、幼儿动手探索用水和面粉揉成面团。

  1、幼儿自由探索操作

  2、总结正确的方法,观看录像:揉面团

  3、幼儿再次操作

  五、小厨师

  “你想把面团变成什么样的点心呢?”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六、展示作品,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面粉是一种可塑性较大,探索性较大的物品,具有较大操作性和探索性。中班幼儿喜欢操作,喜欢自己动手,并且经常在点心店里用橡皮泥制作许多点心,所以我设计了关于面粉的主题活动。活动前丰富大量好吃的面粉制品的食物,奠定此次活动的基础。本次活动中大量的操作机会、探索机会,满足了幼儿极大的探索欲望。并且在操作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及发散性思维。教师让幼儿通过具体的操作,感知面粉的内部特性。幼儿动脑筋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使面粉变成面团。在活动中教师注重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从无目的地操作,到点出重点如何加水操作,加以指导,其中基本由幼儿主动发现,主动解答,极大的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此环节探索性较大,幼儿兴趣极高。面团的可塑性给予幼儿极大空间的想象,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孩子们不得不停止操作,教师只好请孩子们将面团带回家再进行创作了。

中班科学神奇的面粉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玩、说说、做做,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2、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

  3、了解一些面粉制作的食品,萌发幼儿爱惜粮食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磨面粉》、水、抹布等。

  2、实物面粉、饼干、面包、麻花、蛋糕等面粉制作的食品。

  一、出示各种面粉制作的食品,激发兴趣

  “这么多好吃的东西,你知道都是用什么东西来制作的吗?”(引出面粉)

  二、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幼儿通过看、摸、闻的方式感知面粉的外部特征:白色、无味、轻轻的会粘在身上手上

  三、了解面粉的加工程序

  面粉是从哪里来的?看课件初步了解面粉的加工程序。

  四、了解多样的面粉制品

  还有哪些好吃的东西也是用面粉做出来的呢?(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五、幼儿动手探索用水和面粉变成面团。

  1、幼儿自由探索

  2、总结正确的方法

  3、幼儿再次操作

  六、中华小厨师

  1、你想把面团变成什么呢?

  2、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七、展示作品,结束活动。

中班科学神奇的面粉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面粉的来源和用途。

  2.乐于自己动手,体验和面。

  3.体验劳动者的辛苦,珍惜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1.水

  2.面粉

  3.盆

  4.围裙

  5.歌曲《大馒头》

  活动过程:

  (一)出示面粉,猜猜玩玩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神奇的东西,(出示透明盒装的面粉)请你猜猜这是什么?

  2、教师:究竟是什么?在你们的桌上也有这样一份神奇的东西,请你去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

  3、幼儿初次尝试操作。

  4、教师揭晓答案:原来这白乎乎的、细细的、像雪花一样的东西叫面粉呀!

  (二)知道面粉的来源和用途

  1、教师:你们知道面粉是哪来的吗?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你只要听完一首有趣的儿歌就知道了!(音乐《大馒头》)

  2、教师:原来面粉是小麦磨出来的,它除了可以做出大大的馒头,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3、(欣赏面粉制品图片)教师:看,老师还从网上找到了很多用面粉做成的美味点心呢!(幼儿欣赏)

  (三)操作“和面”

  1、教师:看,这是面粉,这是水,现在它们两个要来做好朋友咯~(教师示范和面)教师:面粉和水两个好朋友亲亲热热在一起,揉呀揉呀,变成了什么?(面团)教师:我看好多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想来试一试了,那好吧,给你们一个机会也去尝试一下,注意加水的时候要慢慢的噢,不然就会搞砸啦!

  2、幼儿亲自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软软的面团揉好了,小厨师们,刚才我们不是已经欣赏了很多用面粉做成的美味小点心么,那我们快来也用这软软的面团做一些特别的小点心吧!

  4、幼儿尝试用面团做出各式点心。

  (四)擀面

  1、教师:刚才小厨师们可真厉害,黄老师也迫不及待地想来试试手艺了,诶,我今天想给大家展示的是“手擀面”,知道什么是手擀面吗?(介绍手擀面的含义:用擀面杖擀出来的面就叫手擀面)

  2、教师:手擀面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仔细瞧好了!(出示擀面杖和已擀好的面饼介绍一下,教师示范操作)

  (五)品尝

  1、教师:我们请阿姨把擀好的面条送到我们的食堂阿姨那儿,请他们帮忙煮一锅美味的手擀面给我们尝尝,怎么样?

  2、教师: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从十开始倒数,当数第一时,美味的手擀面就会出现咯!(师幼倒数)

  3、教师:美味的手擀面来啦,大家快尝一尝吧!(人手一碗手擀面品尝)

中班科学神奇的面粉教案 篇6

  一、认识面粉

  1.看一看,摸一摸。

  师:看,这是什么?什么颜色?摸起来什么感觉?

  小结:面粉是白色的,摸起来滑滑的、细细的、轻轻的粉状物体。

  2.面粉哪里来?

  师:面粉是什么东西做成的?

  小结:我们一般说的面粉都是指小麦粉,如果有特别指出,如玉米粉,是用玉米磨成的;再如糯米粉,是用糯米磨成的。

  3.认识小麦。

  出示小麦图片,老师介绍麦穗有像针一样的麦芒,麦穗上的麦粒整齐的排列着,小麦未成熟时呈绿色,初夏成熟时呈金黄色。

  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面粉

  1.谈论:哪些食物是用面粉做的?

  2.老师出示图片,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三、面粉如何变食物

  1.提问:面粉如何变成这些可以吃的食物呢?

  2.和面团,教师示范如何和面团。

  3.幼儿动手操作,试一试把面粉变成面团,进一步感受面粉的粘性。

  四、为什么要吃面食

  常吃面食有三大好处:

  1.面中含有抗癌物质。

  2.面食能够养心气。

  3.健脾养胃。

  五、哪些面食不能多吃

  油条、麻花等油炸食品不宜多吃。

  活动反思与意见:

  面粉对于孩子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在生活中常常吃到面食,但是对于面粉本身来说很多孩子还是不认识。在导入环节,大部分的孩子对于出示的面粉不是很确定。在揉面团的环节中,孩子非常感兴趣,由于老师之前控制好水量,所以大部分的孩子都能成功将面粉揉成团。在区别健康的面食时,很多孩子都知道不能多食油炸食品。

  本活动旨在认识面粉以及它与人们的关系,了解面粉对人体健康的好处,在动手中学习和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爱吃面食的习惯及进食礼仪,初步学习辨别健康的面食食品,产生对周围生活的关心以及对自身健康的重视。

中班科学神奇的面粉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面粉的特性,感知面粉加了水再用双手揉捏后会变成面团的变化。

  2、能通过观察、探索等方法认识面粉特性。

  3、有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并乐于表达交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大馒头》儿歌。

  教具:面粉制品图片展示PPT。干面粉若干、水、水杯各一份。

  学具:人手一份干面粉,每桌一盆水、水杯人手一个。

  其他准备:每桌一块一次性桌布铺好,课前请幼儿洗净双手,擦手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面粉的特性。

  1、让幼儿观察:你们看盘子里有什么?

  2、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用眼睛看一看,面粉长得什么样子?用手捏一捏,说一说面粉又是什么样子?

  3、在幼儿表达基础上,引导幼儿小结:面粉是白色的、细细的、软软的,没有气味。

  二、感知面团的特性。

  1、提出问题:面粉如何变成面团?

  2、自主探索:幼儿尝试往面粉里加一次水,并揉和,说说面粉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结并记录:面粉加水后揉和会变成像橡皮泥一样的面团。

  4、讨论交流:大家做出来的面团摸起来一样嘛?为什么?

  5、小结并记录:加入的水多,揉成的面团软。加入的水少,揉成的面团硬。

  三、延伸活动

  你想把面团变成什么样?我们一起来变一变,好吗?

中班科学神奇的面粉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通过做做、玩玩的活动,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2、 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揉面团的乐趣。

  活动准备:

  面粉、水、盘子、抹布、小勺、一次性桌布。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初步感知面粉。“咦!这些是什么呀?我们一起看看、摸摸、闻闻,猜猜这是什么?”(幼儿通过看、摸、闻的方式感知面粉的特征)

  面粉是白色,粉状的、有香味。

  二、 了解面粉的特性。

  1、 哪些好吃的东西是用面粉做出来的呢?(面包、馒头等面粉制品)

  2、 教师这些好吃的东西是用面团做成的。

  3、 怎样把面粉变成面团呢?(加水)

  介绍桌面材料:桌面上有水和面粉,请你们试一试将面粉变成面团。

  三、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 让幼儿感受面粉变成面团的过程。

  2、 通过对比幼儿知道面粉加适量的水可以作成面团。

中班科学神奇的面粉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做做、玩玩的活动,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2、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揉面团的乐趣。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面食图片、《大馒头》音乐,装有各种小点心的流动小商店

  2、面粉、水、盘子、抹布、小勺、水杯、一次性桌布。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初步感知面粉

  1、教师:小朋友好,今天我们的流动小商店来到了中三班,那小朋友仔细观察商店里放着什么?你认识这些糕点吗?它们都用什么原料做的?

  2、教师:对的,是面粉,小朋友真聪明,那面粉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去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幼儿通过看、闻、摸的方式感知面粉的外部特征:白色、无味、轻轻的会粘在身上手上。)

  3、教师小结:面粉是白色,没有味道、粉状的、轻。

  (二)、知道面粉的来源和特性

  1、教师:你们知道面粉是哪来的吗?你只要听完一首有趣的儿歌就知道了!(音乐《大馒头》)

  2、教师:原来面粉是小麦磨出来的,刚刚小朋友看了我们的小商店里有很多好吃的糕点都是面粉做的,那请你想想还有哪些好吃的东西是用面粉做出来的呢?(幼儿自由回答,如:面条、馒头、花卷、包子等,然后欣赏面粉制品图片)

  3、教师小结:好吃的东西是用面团做成的。

  三、尝试和面,探索干面粉变面团的方法。

  1、师:怎么样把面粉变成面团呢?(加水)

  2、鼓励幼儿猜想:一勺面粉需要倒多少水才能和好面团呢?

  3、教师现场试验,寻找出合适的水和面粉的比例,如一勺面粉加一杯水等。

  提出操作要求:

  将面粉倒入盘中,用手指挖成井状,在“井”中慢慢倒入水,一定要按照比例操作。

  要及时揉捏面。

  和好的面团要既能成团,又不粘手。

  保持桌面、身上的整洁。

  四、中华小厨师

  1、许多好吃的东西都是用面团做成的,都是厨师叔叔阿姨们发明的,今天我们也来当个中华小厨师,来发明好吃的东西好吗?

  2、你想把面团变成什么呢?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五、展示作品,结束活动。

  现在请小朋友把做好的小点心送到我们的小商店吧,用微波炉加热熟就可以吃了。面粉是一种很有营养的粮食,它可以帮助小朋友长出好身体,小朋友可以常吃。同时,面粉是农民伯伯很辛苦种出来的,小朋友不能浪费。

  活动反思:

  从小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提高科学活动能力,培养爱观察、善思考、勇探究、乐合作、勤表达等良好习惯,对其日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