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珍惜粮食主题班会教案

2023-08-30

关于珍惜粮食主题班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应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3、学会尊重他人。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对古诗《锄禾》的意思的理解。能够背诵古诗。

  活动准备

  配套的教学用书,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米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2、教师引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仔细观察。

  师:快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3、教师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4、.教育总结幼儿回答,教育幼儿吃饭时应坐端正,不撒饭。

  5、教师朗读古诗《锄禾》,幼儿跟读。

  师: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

  6、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

  7、活动结束。教师再次强调要珍惜粮食。

关于珍惜粮食主题班会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饥荒年代人们挖野菜吃的图片、丰盛的饭菜图片。

  活动步骤

  活动导入:

  展示吃野菜和丰盛饭菜的图片,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1、教师提问:这两张照片有什么不同,当时人们为什么会挖野菜吃?

  幼儿作答:太饿了,没有东西吃,才会到处挖野菜。

  2、袁爷爷的梦想。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怎么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来听一听袁爷爷的故事和梦想吧。

  袁爷爷的梦想: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

  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实现了梦想。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获得共和国勋章的国士。袁爷爷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解决了全世界百分之六十人口的吃饭问题!“真正的粮食英雄”,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对袁隆平为世界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3、袁爷爷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攻克难题的勇气、心怀国家的伟大情怀。

  4、我们应该怎么做?

  健康成长,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不懈追求梦想,报效祖国。

关于珍惜粮食主题班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农民的辛苦,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让幼儿知道珍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活动准备

  米饭的图片、古诗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出示米饭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米饭的来源。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米饭是什么做成的?大米是怎么加工而来的?

  自由表述:农民伯伯要经过翻地、播种、育苗、插秧等步骤种下水稻,等水稻长成金灿灿的稻子,再收割、脱粒,最后把谷粒加工脱壳碾出大米。

  二、读古诗《悯农》 ——李绅(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诗的内容: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劳作。汗水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里。又有谁知道盘子里的粮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教师根据古诗内容,解释含义,引导幼儿感知米饭的来之不易。小朋友们不应该浪费粮食,要吃干净碗里的每一粒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