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消费者权益日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一些消费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知道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寻求解决的一般途径。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智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当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理性消费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培养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消费知识及维权途径。
难点:增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点拨:
一、学生对照书本梳理知识点;
二、师生共同核对知识点;
三、学生快速读记知识点。
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
一是通过甄别非法的有奖销售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二是引导学生明确消费者应该学会理性消费。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多媒体播放巩汉林、赵丽蓉主演的小品《打工奇遇》片段)
同学们看了这则小品你想到了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自主学习
一、炼就一双“慧眼”
1作为消费者我们要拥有一双“慧眼”即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2炼就“
1)我们需要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有关商品、服务、市场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2)还需要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如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消费者维权途径等。
二、维护权益的途径
3法律赋予我们消费者权利我们自身也需要具有良好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消费者的维权途径有:
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合作探究
1细看教材P93“有奖销售”活动思考:
(1)如何看待五花八门的有奖促销活动?
答:在五花八门的有奖销售活动中有些有奖销售活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正常的促销活动;但也有些有奖销售活动是经营者为了自身的'私利利用有奖销售手段销售变质、失效的产品或者掺杂使假、缺斤短两、质次价高的商品是违法的。
(2)你怎样甄别以下
*采用谎称有奖或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 000元。
答:甄别非法的有奖销售消费者就要炼就一双“慧眼”即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不贪图小利以避免更大的损失;要了解并掌握一些商品的性能、质量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会识别经营者的骗局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选择适当、合理、科学的消费行为。
2观看教材P94“关于广告和商家促销手段的漫画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你会识别广告的真假吗?
答:真广告的广告标题、公司简介、核准机构、招聘职位、联系方式等内容真实、齐全;假广告的广告篇幅较小、口气大、哗众取宠、内容笼统不具体、不写单位的名称、只留一个电话号码、未经主管部门审批等。
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分析广告商家的一些促销手段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消费知识和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点拨:本活动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此事例培养学生的消费者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你最欣赏哪一类型的广告?说说喜欢它的理由。
答案略。
(3)分析商家打折的动机。
答:“打折商品”是经营者的价格促销手段。时令商品在买方市场一旦过了季节商家总想方设法将积压商品卖出去以达到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4)面对
答:这种降价的原因与产品应具备的质量、功能无关所以消费者要警惕商家设置的陷阱在购买打折商品时也不应忘记考虑是否该商品是自己所需要的以及商品的质量问题。
3仔细看教材P95情景故事回答
(1)这个情景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反映了消费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经营者(医生)侵害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和知情权。
(2)患者应作出什么反应?
答:患者需要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患者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欣赏教材P96情景故事回答下列问题:
若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办?请选出你会采取的行动。
(1)在饭店吃饭后结账账单上的收费多了数十元。服务员解释说误写菜单用了昂贵的材料烹制所以价钱贵并要求你照单付款。你会——
拒绝付款找饭店经理理论。
照单付款不做任何追讨行动。
照单付款然后向有关部门投诉。
答:照单付款然后到有关部门投诉。因为第一种做法虽然有维权意识但采取的方法不恰当容易使自己冲动甚至走上
(2)你买了一台电脑回家后发现机器有毛病但发票上写有“货物售出恕不退换”的字样你会——
自认倒霉不再追究。
找商店负责人理论要求更换或赔偿。
另外购买一台电脑。
向消协投诉要求协助解决。
答:找商店负责人理论要求更换或者赔偿。如遭拒绝。可向消协投诉要求协助解决。
5阅读教材P97王先生买沙发事例:
请给王先生出主意如何维护其合法权益?
答:(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结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课前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以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第二部分展示内容是自学互研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
幼儿园消费者权益日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具有初步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
2、知道广告是宣传产品的一种手段,正确认识广告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3、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合法的途径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教学重点: 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商品包装、标签或说明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希望花最少的钱,多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还要保证质量,是不是?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学问。你们想知道吧?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板书课题:我是聪明的消费者
二、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商品?
1、同学们平时都买过哪些商品?
2、在买商品的时候不没有遇到过伪劣商品?结合你自己或他人发生过的事例说一说都有哪些危害?(同桌或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一下,然后和同学们说说。)
3、假商品危害很大,我们在选购的时候应该怎样去辨别真伪呢?使我们不受欺骗呢?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都有哪些好方法,可以结合某一种商品为例来说一说,每组选出代表来回答。)
教师:同学说出这么多方法,老师也从中学到很多,下面就拿出准备好的包装袋,来鉴别是真是假,说出理由。
三、广告的影响:
1、师:有句广告说得好:“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说起广告同学都很清楚,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你能说出几句广告词吗?(学生说出)
2、在生活中商家为加大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设计发出各种诱惑人心的广告,我们有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广告宣传来认识一种商品的,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学生说出)
3、当然广告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手段,但是广告完全是真的吗?有些广告为加大宣传力度,夸大商品质量,夸大作用,你们买过与广告不符的商品吗?(学生通过例说出)
4、师:广告只是一种宣传手段,我们不能只相信广告,在购买商品时,应该买一些自己所需的.适合自己的商品。
四、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
同学们我们学会了许多辨别商品的方法,但有时也会由于某种原因,会买到一些有质量问题的商品,我们的消费者权益就会受到侵害。你们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学生指出生活中的例子)
(出示投影)(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一下,你们没有没这样的经历呢?你是怎么做的?)
老师曾经就经历过这样的事,在商店买牛奶过期了。
我该怎么办呢?扔了算了,可以吗?(小组讨论后来告诉老师)
师生互动:退货;拿着证据回去找他;我没有要小票呀!提醒我以后要开发票或小票;
以后我一定要记住,跟商家要发票;以后要仔细观察包装,是可以避免的;(出示投影)
五、小结:学生汇报所学的知识。
课外实践:和父母一起购物,把你学到的知识用一用,把自己购物的感受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一下。
幼儿园消费者权益日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观察和发现商品价格的差异和变化,尝试了解造成差异、变化的原因,并在购物中,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会选择价格比较合适的商品。
2、了解选择商品的有关常识,回看包装袋或商品说明书中的有关信息。能根据这些信息识别商品的真伪、优劣。
3、初步具有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并知道在购物时出现问题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孩子们走进商场进行商品价格调查,并咨询价格变化的原因。
2、收集商品的包装袋或商品说明书。
3、爸爸、妈妈或自己买的食品一种。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活动过程
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希望花最少的钱,多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还要保证质量,是不是?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学问。你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活动一:小小调查员
1、根据孩子们课前布置的作业,参考第59页调查表进行调查:
(1)蔬菜每天早晚价格是否一样?
(2)水果的.价格在不同的季节有什么变化?
(3)哪些衣服在打折?
(4)水产在不同季节,活物与死物价格有什么不同?
2、根据学生调查情况进行整理归纳,并选出代表在班里汇报。根据汇报结果,学生从中发现了什么秘密,让学生谈谈怎样选购商品。
活动二:火眼金睛看包装
1、把自己搜集到的食品包装袋、衣服标签、商品说明书拿出来,仔细观察上面有哪些信息,问问周围的同学及老师,弄懂各种标志表示的意思。
2、自己设计一个包装袋,自己要知道设计的包装袋上要有哪些说明。
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包装袋、标签及自己设计一个包装袋等,让大家评一评,合格不合格。
活动三:当一名聪明的消费者
1、分组进行,让学生拿出自带的食品,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鉴别,什么样的是合格的食品能食用,否则就不能使用。提醒学生做到:
(1)看生产厂家;
(2)看它含的成分;
(3)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4)看食用方法;
(5)食品的外观,等。
2、把鉴别的结果进行汇总,对不合格的食品教育学生不能贪便宜买,更不能吃。
幼儿园消费者权益日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消费者的权利》是《消费维权知识实验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三课。这一课让学生懂得消费者的九项权利。
通过学习,学生对权利义务有了基本的概念和具体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确立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的崇尚公平和正义的理念。这又为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与正义》的学习做了知识和认识的准备。
教学目标:
1、懂得消费者的权利。
2、了解消费者的维权途径。
教学重点:
懂得消费者的权利。知道消费者在权利受到侵害时的维权途径。
教学难点:
知道消费者在权利受到侵害时的维权途径。
教具准备:
化妆品小镜子
学生准备:
1、两人表演的生活情境
2、预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消费,作为消费者,我们有哪些权利呢?今天我们了解一下消费者的权利。板书:消费者的权利
二、懂得消费者的权利和维权途径
1、由故事引入:
教师讲故事:十五年前,我走到四中的墙边,可怕的一幕出现了,四中对面三楼杨老师家的几块玻璃“砰”的一声碎了好几块,屋里冒着黑烟,火苗直往外窜,幸亏消防人员及时赶到,才将火扑灭。事后杨老师的妻子瘫坐在地上,向人门讲述了事情的原为:两个月前,她家买了一台电视机,这天他和孩子看电视,感觉电视机的声音不正常,紧接着电视机冒烟了,她见事情不妙,拉着孩子就跑,刚跑出去,事情发生了……太可怕了。结果杨老师家里全黑了,电视柜烧了。事后,杨老师几经周折,商家赔了电视机,还赔了装修费等。
从这个案例中,老师告诉大家,当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受到损害时,经营者要为消费者的生命负责任,这是消费者最重要的权利。(板书:安全权)当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受到损害时,消费者还有损害赔贘请求权。(板书:损害赔贘请求权)。在杨老师维权的过程中,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杨老师联合消费者协会、工商局等社会团体才使得他家的合法权益得以赔贘。这是消费者的又一项权利。(板书:结社权)
2、作为消费者还有哪些权利呢?
(1)请看两位同学为大家模拟的情境,希望大家在看过模拟的情境之后,谈一谈你的看法。有请两位
(一位农村妇女购买化妆品时,对产品不了解,要求经营者讲解,经营者不讲,还让妇女的人格受到侮辱,事后妇女脸过敏了,还以为自己皮肤不好。)
(2)看了两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认为回族妇女的.哪项权利受到了伤害?同桌讨论。
(3)交流以上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并板书。
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起码要受到经营者的尊重,这也是消费者的权利。(板书:人格受尊重)
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有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全面、充分的了解,简称知情权。(板书:知情权)
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见经营者服务态度不好或者质量不过关,买不买这是消费者的选择权。(板书:选择权)
消费者在购买化产品时,发现商家短斤少两或者价格不合理,双方可以讨价还价,这是公平交易权。(板书:公平交易权)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了那位妇女买化妆品时受到伤害,你会怎么做?打电话举报,这也是消费者的权利,称为监督权。(板书:监督权)举报电话是12315
过渡:现在科技的发展,商品的结构、功能日益复杂,我们很难凭一般经验做出正确的判断,每年在三月十五消费者权益日这天,工商局的叔叔,阿姨发宣传单,让我们看展板,使我们懂得了不少知识。广大消费者还有受教育的权利呢。(板书:受教育权)
你或家人在消费过程中,受过伤害吗?你是如何处理的?谈一谈
3、过渡:我们由于年龄小,知识水平有限,难免会上当受骗。看一看杨老师是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板书:维权途径)
杨老师找到买电视的发票,先与经营者协商。(板书:先与经营者协商)经营者见赔贘数目大,就狡辩、抵赖。杨老师见商家没有赔贘的意思,就请消费者协会调解。(板书:请消费者协会调解)调解不成,他向有关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板书:向有关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还不行。他最后向法院提起了诉讼。(板书:向法院提起诉讼)在发票、证人等有力证据面前,杨老师讨回了公道。
4、学生总结:消费者的权利和维权途经
三、布置作业:
把今天老师讲的消费者的相关知识讲给家长或朋友听。
板书设计:
安全权
损害赔偿请求权
结社权
人格受尊重
消费者的权利知情权
选择权
公平交易权
监督权
受教育权
先与经营者协商
请消费者协会调解
维权途径向有关部门申诉
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