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艺术活动爸爸的领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就是他们对领带的初步感知。本次活动从让爸爸变得很“帅”的领带入手,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引导幼儿从色彩、线条、图案等方面进行搭配,鼓励幼儿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方法,创造性地为爸爸设计领带送给亲爱的爸爸,表达对爸爸浓浓的爱。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领带,感受不同的线条、花纹、色彩搭配后带来的'美感。
2、选择不同材料,运用绘画、剪贴、撕贴等方法设计、制作领带。
3、体验给爸爸制作礼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每个幼儿带一条爸爸用过的领带,布置“领带展览会”。
2、水彩笔、油画棒,卡纸、彩纸、印章、太空泥,剪刀、胶水,简单的花纹图案。
3、教师自制“戴领带的爸爸”课件,“幼儿学习材料”——美术用纸第1页。
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提问:“这是谁?戴领带的爸爸看起来怎样?”
2、请幼儿自由观赏领带,说说领带的颜色、花纹。
(1)组织幼儿参观“领带展览会”,引导幼儿观察、交流。
提问:这些领带分别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哪些图案?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觉得最美的领带。
引导幼儿从颜色、线条、花纹等方面介绍不同的领带,感受图案的美。
(3)组织幼儿交流各自的爸爸喜好什么样的颜色、图案。
提问:你的爸爸喜欢什么样的领带?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爸爸的喜好。
3、引导幼儿自主选择不同材料为爸爸设计、制作领带。
(1)提出设计要求:根据爸爸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材料装饰领带。
(2)请幼儿自主选择材料,用绘画、剪贴、撕贴等方法制作领带,提醒幼儿安全、正确使用剪刀、胶水等。
(3)可针对个别幼儿的需要进行指导,重点关注有创意的作品。
4、师生共同欣赏、评价作品,感受给爸爸制作礼物的快乐心情。
(1)把幼儿设计、制作好的领带挂在绳子上进行展览,鼓励幼儿欣赏、讲述。
(2)请个别幼儿从材料、图案、制作方法等方面评价自己或同伴的作品。
(3)结合幼儿作品,从图案的运用、设计的创新等方面进行点评。
(4)引导幼儿设想送礼物的过程,增进亲子感情。
提问:送领带时,你准备对爸爸说什么?爸爸收到你的礼物心情会怎样?你的心情怎样?
大班艺术活动爸爸的领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会用涂色的方式来装饰爸爸的领带。
2、了解爸爸的服饰特点,喜欢爸爸,会主动地关心爸爸。
【活动重点难点】
会用绘画的方式来装饰爸爸的领带。
【活动准备】
1、蜡笔。
2、印有领带底稿的绘画纸人手一张。
3、课件《爸爸的`领带》,视频展示台,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欣赏爸爸喜欢的领带
1、这是什么呀?(出示课件页面)
2、想一想家里谁最喜欢用领带呀?
3、今天,老师想请你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漂亮的领带,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条领带是什么样子的阿?(教师带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领带)
师小结:这些领带颜色各种各样,还有漂亮的花纹呢,真好看。
二、学习装饰领带的方法。
1、启发幼儿讲讲应该如何装饰领带。
师:这样的领带,你们觉得好看吗?那怎样才能让它变漂亮呢?
师:你们想的办法真不错,那今天我们就请小蜡笔来帮帮忙,给它装饰一下好不好?
2、教师示范。
师:我先请红蜡笔来帮忙,在领带的这一格上涂上红色,图的时候注意哦,不能涂到边框外面,还要用力一点,颜色涂深一点。一格完成了,再选一个蜡笔,换个颜色,给这一格也涂上颜色,还有一格呢,再换一个颜色,涂好了,怎么样?变漂亮了吧?
三、幼儿给爸爸装饰领带。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装饰一条漂亮的领带阿?
师:选你喜欢的颜色,在每一格上涂上一种颜色,涂得时候不能涂到边框外面,还要用力一点,涂得均匀一点,开始动手吧。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交流欣赏作品。
哇,这么多漂亮的领带,你们最喜欢谁的呀?为什么?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大班艺术活动爸爸的领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欣赏爸爸的领带,感受领带的色彩和图案美。
2、自由选择材料装饰爸爸的领带,产生主动关心爸爸的情感。
评析:两条目标抓住了艺术活动的两个关键点:一是欣赏感受,二是创造表现。但整体感觉活动目标还是有点空泛,给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艺术表现没错,但问题是如何在自主表达中提升幼儿相关的审美经验,目标里没有提及;“产生主动关心爸爸的情感。”放在这个活动中有点牵强。
二、活动准备
1、色彩、图案各异的领带若干条,已装饰好的领带范例若干张。
2、桌上分别提供油画棒、积木、卷好的纸棒、形状各异的贴纸、水粉颜料,每张桌上放好一块擦手毛巾。
3、画有领带轮廓的画纸(与幼儿人数相等)。
评析:教师的材料准备很充分,但这里没有提及幼儿的已有经验,如:是否有过印画的经验?在图案装饰上有无经验等。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色彩、图案各异的领带,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1、欣赏爸爸的领带。
师:这是什么?领带是谁用的?爸爸带上领带看上去怎样?
师:这些领带漂亮吗?它们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幼1:它们颜色不一样,这三条有花,那一条没有花。
幼2:颜色不一样。
师:还有哪里不一样?
幼3:花纹不一样。
师:灰色的没有图案。
评析:感觉这个环节教师的引导优点紊乱。对于小班幼儿,教师不妨直接引导幼儿从颜色和图案上来观察领带,教师可以问:“你看见了哪些颜色的领带?”(引导幼儿说说、认认一些颜色)“这条领带上有什么图案?”而且因为还有下面的“欣赏教师设计的`领带”这个环节,所以,这个环节可以简略些。
(二)欣赏领带范例,幼儿学习用不同材料、方法装饰领带。
1、出示没有图案、花纹的“空白”领带。
师:这样的领带漂亮吗?爸爸会喜欢这样的领带吗?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让这些领带更漂亮?
2、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领带范例(8条)
师:你们的办法都不错,这里还有领带呢,这些领带漂亮吗?你知道上面的图案、花纹是怎么做出来的?
幼1:贴上标记。
幼2:敲上去的。
幼3:画上去的。
3、教师介绍、示范几种领带图案的装饰方法,包括:油画棒画、贴纸贴、积木印画、纸棒印画等。
评析:在引导幼儿欣赏了爸爸的领带(实物)后,教师又出示了8条用多种方法装饰的领带,并对每一种装饰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前前后后花费了将近一刻钟,这作为一个小班的艺术活动,前期时间显然长了一点,导致部分幼儿失去了耐心。其实,这一环节的时间可以再紧凑些。一是要减少范例,提供有代表性的几条“领带”,抓住重点,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欣赏美丽的图案及图案排列的美;二是要根据幼儿的原有经验有重点的介绍和示范,不必面面俱到。三是减少无效的问题和集体回答的问题,如:“漂不漂亮啊?”、“想不想啊?”、“喜欢不喜欢啊?”、“啊知道啊?(知道不知道啊?)”等等。
(三)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装饰领带,教师指导。
1、教师逐组介绍材料和装饰要求,并提示幼儿要注意卫生,材料用好后要整理好。
评析:教师对幼儿的作画习惯、卫生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这一点值得学习。逐组介绍又用掉了一些时间,还可以简洁一些,因为在前面环节已经讲过了。
2、幼儿创作。
评析: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材料有画画用的油画棒,印画用的积木和纸卷,各种贴纸等。因为积木比较大,而领带相对比较小,所以用积木印画的幼儿敲了几下就把“领带”印满了,而且老师也没有提印画的要求,所以一会儿幼儿就没事可做了。可见,教师在提供材料的过程中就要考虑活动的目标,将目标蕴含在材料中(相对来说,纸卷就比较合适,而且可以提供不同形状的纸卷,让幼儿感受图案之美)并提出一些印画的要求,如:排列、色彩等,这样才能体现活动的价值,否则漫无目的地随意“敲敲印印”,对小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又有什么价值呢?
(四)展览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1、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装扮领带的?
幼1:用纸棒。
师:是用同一种颜色吗?
幼1:蓝色的、黄色的。
幼2:用小玩具(积木)印的。
师:哦,是小玩具,也是两种颜色的,有什么办法能让领带更漂亮些呢?
2、师:你最喜欢哪一条领带?
幼:我喜欢这条,上面有白色(粉色)和紫色。
师:还有蓝色的,而且没有涂到外面去。
评析:教师在讲评环节主要是引导幼儿从颜色和装饰的方法上进行交流和表达,两个问题还是比较有针对性的。讲评是幼儿分享经验,提升审美经验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从图案、色彩等方面欣赏,让幼儿发现色彩搭配的美、图案组合的美。
(五)延伸活动
用小剪刀把领带剪下来送给爸爸。
总评:
教师能给幼儿提供不同的装饰和作画材料,给予幼儿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为幼儿营造了宽松的活动氛围。
“爸爸的领带”是小班主题活动《亲亲一家人》中的一个美术活动,其主题就是用不同的方法装饰“爸爸的领带”,色彩和图案就构成了装饰的要素。为什么要选择装饰领带,而不是装饰手帕、桌布、衣服呢?主要的因素是因为领带上美丽的图案,所以,教师在活动目标中也关注到了让幼儿感受领带的色彩和图案美,但在幼儿装饰领带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对幼儿审美表现能力的引导和提升,幼儿只是随意地画画、贴贴、印印,这样活动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所以,建议教师对幼儿在色彩搭配、图案排列等方面提一些装饰的要求,也许幼儿不一定都能达到,但可以在讲评的时候让幼儿感受一些装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