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抱》小班教案

2023-08-25

《抱抱》小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

  通过《想要抱抱的小猪》激发幼儿讲卫生、懂礼貌、团结同伴。然后让幼儿在“大家来抱抱”的游戏中体验与老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使活动效果在最后的游戏中得到升华。

  【活动目标】

  1、知道讲卫生、有礼貌、团结同伴的孩子人人喜欢。

  2、体验与老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

  3、熟悉同伴,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自制课件一个,愉快的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初步了解抱抱的感觉。

  1、在家里有谁经常抱抱你吗?是怎么抱你的?

  2、妈妈抱着你,你心里觉得怎样?

  3、老师也喜欢你们,你们喜欢老师吗?

  4、谁想和老师来抱一抱?

  小结:小朋友都和老师是好朋友,我们互相抱抱觉得心里很开心,老师还想和爱帮助别人的思怡抱抱,上幼儿园不哭的志豪抱抱,喜欢和讲卫生的凡凡抱抱,还喜欢和从不打人从不骂人的涵涵抱抱。

  二、借用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知道讲卫生、有礼貌、团结同伴的孩子人人喜欢。

  1、有一只小猪也想要和朋友们抱抱,可是小动物们都不愿意和它抱,猜猜这是为什么?(引导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2、播放自制课件《想要抱抱的小猪》,老师讲述改编的故事的第一段。

  故事内容:有一只胖胖的小猪,他喜欢在地上打滚,滚的身上都是泥,有一天,它看见一只大白鹅真可爱,就对它说:“大白鹅,我和你抱抱,好吗?”大白鹅回头一看全身脏兮兮的小猪,转身就跑。

  3、欣赏完第一段后提问:

  (1)小猪看见了谁?它想干什么?

  (2)大白鹅有没有和它抱抱?为什么不和它抱抱?

  (3)小结:因为小猪不讲卫生,所以大白鹅不和它抱抱。

  4、播放自制课件《想要抱抱的小猪》,老师讲述改编的故事的第二段。

  故事内容:小猪又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只小白兔,就连忙说:“喂,和你抱抱,好吗?”小白兔说:“你真没礼貌,我才不和你抱抱呢。”

  5、欣赏完第二段后提问:

  (1)小猪又看见了谁?它还想干什么?

  (2)小白兔有没有和它抱抱?为什么不和它抱抱?兔也不和它抱抱。

  (3)朋友都不和小猪抱抱,心里真难过,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帮帮它呢?(引导幼儿自主讨论交流)

  6、播放自制课件《想要抱抱的小猪》,老师讲述改编的故事的第三段。

  故事内容:正在这时,大白鹅、小白兔、小黄狗都来了,小黄狗说:“小猪你好,如果你以后不打人骂人,我愿意和你抱抱。”小白兔说:“小猪你好,如果你以后对人有礼貌,我愿意和你抱抱。”大白鹅也说:“来小猪,我陪你到河里洗个澡,洗干净了,我也愿意和你抱抱。”小猪改正缺点后,它们就快乐地抱在一起。

  7、欣赏完第三段后提问:

  (1)小猪最后和朋友有没有抱抱?现在小猪心里会怎样呢?

  (2)那大白鹅怎么愿意和它抱抱的?小白兔呢?小黄狗呢?

  (3)小结:原来小猪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做了个讲卫生、有礼貌、团结同伴的孩子,大家就喜欢它,愿意和它抱抱了。我们小朋友也要做个讲卫生、有礼貌、团结同伴的孩子,那么别人就会喜欢你。

  三、游戏《大家抱一抱》,体验与老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

  1、你喜欢和好朋友抱一抱吗?

  2、你喜欢和我们小(1)班的哪个小朋友抱抱呢?为什么喜欢他呢?

  3、老师示范游戏《大家抱一抱》。

  边念儿歌:我叫,我叫,点点头,抱一抱。

  4、幼儿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自由地与自己喜欢的同伴抱抱。

《抱抱》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喊数抱团的游戏,了解玩法。

  2、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增强团的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音乐、对游戏的认识 、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活动过程:

  1、导入: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去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好朋友抱抱团》,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幼儿一个个纷纷议论说着自己的想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渴望游戏的乐趣。)

  师:"这个游戏其实很简单,当老师说到某一个数字宝宝的时候例如3,你就要寻找到三个小伙伴抱在一起组成一个团。当说到4的时候你就要寻找四个小伙伴抱在一起。"

  2、开始游戏,师:"在圆圈的线上找到一个自己的位置,一起围着圆圈走,当听到指示的时候,抱起来组成团、最后数数看是不是对的。错误的小朋友和没有找到小伙伴的小朋友就会被淘汰退出,最后我们来看看是那几个小朋友留在最后。

  3、游戏结束,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爱游戏,活动中,幼儿情绪很高,他们在生动、活泼、愉快的情绪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活动量适中,是一节成功的游戏教学课。

《抱抱》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可以用拥抱来表达爱,体验与老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

  2、愿意用拥抱的方式表达对爱。

  3、能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有关拥抱的图片、视频以及小朋友哭泣的照片

  2、相关媒体课件,音乐《爱我你就抱抱我》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导入师:孩子们,你们在家里最喜欢谁?(幼: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那你会怎么做,让他们知道你很喜欢他们?

  (二)通过有关拥抱的图片视频,知道可以用拥抱来表达爱

  1、出示图片(妈妈与孩子、小朋友们的拥抱图片)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办法可以表达自己的喜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办法!

  (1)教师提问: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请幼儿回答)

  (2)教师小结:妈妈非常爱她的宝宝,开心地抱着宝宝,这是爱的拥抱。小朋友们互相喜欢,拥抱在了一起,这是喜欢的拥抱。

  2、出示视频(中国队胜利的视频)

  师: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运动员胜利后,他们在干什么?(中国队胜利后,运动员拥抱在了一起,这是胜利的拥抱。)

  3、继续出示图片(幼儿离园时的图片)

  师:幼儿园放学了,你们看到了什么?爸爸妈妈来接小朋友感觉怎么样啊?(放学了,小朋友看到爸爸妈妈来接自己,他们高兴地拥抱在了一起,这是高兴的拥抱。)

  (三)体验与老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愿意用拥抱的方式表达爱

  1、体验与老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

  (1)师:小朋友们,你喜欢你身边的小伙伴吗?那我们跟身边的小朋友抱一抱吧!

  (2)师:我们跟身边的小伙伴拥抱的时候,你们感觉怎么样?

  (3)师:老师觉得跟小朋友们在一起很开心,老师觉得你们很可爱!老师也想和你们抱一抱,可以吗?

  (4)师:刚才啊,小朋友与身边的小伙伴抱在一起,也跟老师抱在了一起。那老师想问问你们,跟小朋友还有老师抱在一起是什么感觉啊?(幼:香香的、软软的、暖暖的……)

  2、出示孩子哭泣的图片,愿意用拥抱的方式表达爱

  师:这几位小朋友怎么了?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让他们开心呢?还有在什么时候我们会想要抱一抱?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在开心、难过、摔倒的时候都想到了要抱一抱。和别人拥抱可以让我们感到开心。难过的时候我们可以抱一抱,开心的时候可以抱一抱,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样?

  (幼:抱一抱)对,我们可以把拥抱送给喜欢的人,那样他就会觉得很开心。

  (四)以游戏《大家来抱抱》结束活动幼儿与教师手拉手围成一个圈,音乐响起来的时候手拉手绕圈走,音乐停下来的时候,小朋友自由选择同伴、老师抱一抱。

  活动延伸:

  回家以后与家人抱一抱,对他们表达喜爱之情。

  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看到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感受到了爱与被爱的情感,活动中我采用了以启发式的提问、观察、语言表达和动作模仿引出活动主题,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组织活动。不过观察图片较少,没有充分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在课前没有及时检查装备,使得课上幼儿在听一听环节幼儿不能欣赏,让幼儿观察小动物们和妈妈宝宝的动作,以及模仿体验感受情感。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孩子比较害羞,不敢与其他教师抱抱,整个活动没有体现温馨气氛,教师可以用各种方式体验动物的抱抱。

《抱抱》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轻快、跳跃的旋律,尝试用简单的身体动作体现歌曲中陪我、亲我、夸我、抱我的动作。

  2.乐于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体验被亲人疼爱和关心的幸福感受。

  3.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爱我,你就抱抱我》PPT课件;

  2.人手一个玩具娃娃,放玩具的椅袋(自带玩具预先放进椅袋里)。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PPT中歌曲的前奏(序),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初步激发幼儿体验爱的情感。

  教师出示PPT中第一张宝宝照片,导入语:小伴侣,这是谁? !

  幼儿回答:小宝宝。

  教师:听一听,这个小宝宝说了什么?

  问题重现:小宝宝说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哦,本来这个小宝宝想得到爸爸妈妈很多很多的爱!

  评析:这样的导入是情感的初步体验,同时也是了解整首歌曲的前奏部分所讲述的内容。

  二、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歌曲温馨、甜蜜的意境。

  教师: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

  1.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歌曲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2.幼儿回答:感觉很开心、很快乐(引导幼儿说很幸福。)

  3.教师总结:

  这首歌听起来是慢慢的,还是快快的?

  快快的,听了以后很开心,很高兴。

  4.教师设置情境:现在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想一想,爸爸妈妈是怎样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抱抱我的?(播放A段,引出下一重点环节说的部分。)

  三、分段欣赏音乐,进一步感受歌曲轻快、跳跃的旋律。

  过程描述:

  完整欣赏音乐时,我观察孩子们的面部心情,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当问题听了这首歌曲你心里感觉怎么样提出后,孩子们能较准确地表达本身的感受很开心。随后继续提出问题:这首歌听起来是慢慢的,还是快快的'?或许是小班幼儿年龄小的缘故,记忆力还比力有限,孩子们一下子没有说出来。我就试着哼唱歌曲的主要旋律,并加以动作提示。由于是老师近距离的清唱,孩子们倾听得比力认真,能准确地说出快快的。

  (一)欣赏说的部分:

  1.小伴侣,你听到歌曲里是怎么说的呢?

  2.幼儿大胆地回答。(教师按照回答出示相应动作图片并同步清唱歌曲;如幼儿回答不出,教师可直接播放图片及音乐,引导幼儿说出。)

  3.教师:你们的耳朵真灵,都听出了宝宝喜欢爸爸妈妈陪陪、亲亲、夸夸、抱抱。你喜不喜欢被爸爸妈妈陪陪、亲亲、夸夸、抱抱的感觉?

  4.幼儿回答:喜欢!

  5.教师:那么今天,我来做你们的妈妈,你们做我可爱的宝宝好欠好?宝宝要怎么对我说?

  6.幼儿大胆回答爱我你就X X我。

  (1)第一个回答出的孩子请上前。教师:这个宝宝说爱我你就X X我,那么我就X你。(伴奏。)教师必然要做出温馨的动作,让孩子有充分的情感体验。(伴奏。)

  (2)其他宝宝也来说说,爱我你就我。女宝宝先来吧。(女幼儿围着老师说,老师就做x x动作。)男宝宝也来说说。(男幼儿围着老师说,老师就做动作。伴奏。)

  小结:妈妈X着你们好幸福啊!

  7.教师提问:宝宝还可以对我说什么?(可以用开火车形式逐一进行,伴奏。)

  过程描述:

  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们体现得很兴奋,很踊跃。问题的提出都能得到孩子们的积极回应,孩子们乐于上前与老师有亲密的肢体接触。因为,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已经进入到角色身份中去了:老师是妈妈,他们是宝宝,这也是孩子们一贯巴望的情感体验。师幼互动良好。

  (二)欣赏唱的部分:

  1.教师:小伴侣,刚才我做你们的妈妈陪陪你、亲亲你、夸夸你、抱抱你,你觉得幸福吗?

  2.教师:现在你们来做爸爸妈妈,你们也有本身的宝宝,请你把宝宝轻轻地抱起来,让他睡在你的臂弯里。(教师边提要求边示范)多舒服呀!来,让我们和小宝宝一起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3.幼儿倾听唱的部分,感受唱段鲜明的节奏旋律。

  4.教师:你们想当爸爸妈妈吗?

  5.教师:男孩子,你可是小宝宝的爸爸哦;女孩子,你可是小宝宝的妈妈哦。你们必然要好喜好爱本身的宝宝,掩护好你的宝宝!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和宝宝跳舞吧!

  6.逐一类推,及时捕获幼儿中各种陪、亲、夸、抱的动作(和娃娃互动一遍)。

  7.教师:和宝宝跳舞开心吗?想不想再和宝宝完整地跳一遍?

  过程描述:

  这个环节,孩子们有了新的情感体验,角色的转换让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为了资助幼儿能完成从被人关爱到关爱别人的情感转变,我在请幼儿抱娃娃前进行了一些操作方面的指导,如怎样正确地抱娃娃,让孩子们在抱的过程中不再茫然,而是带着一份责任与爱,真正体验爸爸妈妈对本身的关爱。

  四、完整欣赏歌曲,引导幼儿完整倾听并乐于尝试用动作体现歌曲。

  1.教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爱我,你就抱抱我!》,让我们一起放松一下,和宝宝再来欣赏一遍这首幸福的歌曲吧!

  2.小结:孩子们,有爱就有幸福,让我们把爱和幸福去带给更多的人吧!(教师带幼儿离开活动场地,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音乐欣赏活动对于教师来讲要有必然的欣赏能力,基本功底要扎实。对小班幼儿来说,选材是至关重要的旋律和内容必然是幼儿熟悉和易于接受的。每个孩子都有本身的爸爸和妈妈,并深爱着爸爸妈妈。此歌曲的旋律欢快,歌词又是小班幼儿能理解的,不消老师去解释,只要给幼儿创设一个充满爱的温馨氛围,幼儿很快就会进入状态。因此我选择了这首充满童趣和爱的歌曲。由于歌曲比力长,考虑到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做了适当的剪切,把原作品重复说唱设计成简单说唱的形式,并把歌曲中的说唱部分作为让孩子欣赏的重点。

  在活动中,我采用PPT等多媒体手段,并结合情境演出,让孩子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验、感受歌曲中传递的被亲人疼爱和关心的幸福感受,从而培养幼儿健康、积极的情感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在各个环节的处理上层层递进,用先听,再师幼互动,到最后与娃娃互动,让幼儿的情感体验在角色的转换中一步步提升,由此,将活动推向高潮。

  不足的地方是,活动中让孩子表达的机会不是很多,可以鄙人次组织活动的时候将提问设计得更细化一些,让孩子参与的面更广。

  小百科:拥抱,人类行为,礼仪名词。拼音 yōng bào,搂抱,多表示亲爱。

《抱抱》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乐意与认识的人抱一抱,体验抱一抱带来的愉悦感受。

  2、能用简短而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并在集体中学会倾听。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海豚布偶、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音乐《爱我你就抱抱我》、"爱心"贴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布偶,体验抱一抱的亲切感。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猜猜它是谁?(海豚)海豚很喜欢陈老师,陈老师也很喜欢小兔,所以我们互相抱抱,很开心。有谁愿意和海豚抱一抱?有谁愿意和陈老师抱一抱?

  二、教师讲述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谁?小动物为什么不愿意和小猪抱一抱?

  三、讨论:抱抱的感觉故事中,最后小猪变干净了,小动物就愿意和小猪抱一抱。你喜欢跟谁抱抱?你不喜欢和谁抱抱?

  讨论:你们知道抱抱需要用身体的哪些部位吗?(手、手臂、胸膛)

  四、游戏《大家来抱抱》

  你最想和谁抱抱呢?让我们来听音乐找个朋友抱抱吧。可以和老师、小朋友、爸爸妈妈抱抱,也可以找一个或者好多个朋友一起抱抱。

  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自由结伴游戏。

  五、评价小结刚才你抱过谁?为什么要抱她?和好朋友抱抱的时候开心吗?

  抱一抱可以让自己快乐,也能给别人快乐。喜欢抱抱的孩子都是爱心小天使!教师给幼儿贴"爱心"贴纸。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能围绕新入园孩子心理适应的需要,生成设计适合其年龄特点活动内容,过程组织紧扣目标,从情感体验入手,丰富幼儿与他人抱一抱的情感体验,有重点的帮助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断升华幼儿体验,特别是电教媒体的运用适时恰当,在给幼儿提供模仿对象的同时,营造了较好的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与同伴保抱一抱的情绪。建议,关注过程中个别幼儿的体验,对一些环节增加预见性。

《抱抱》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体会与老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

  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活动准备:

  1.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

  2.曲调温馨的录音带。

  活动过程:

  1.体会与老师抱一抱的亲切感。

  提问:谁愿意和老师抱一抱?(如果幼儿不想抱抱,不可以勉强)

  2.欣赏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提问:小动物为什么不愿意和小猪抱一抱?

  3.讨论:抱抱的感觉。

  你喜欢跟什么人抱抱,不喜欢跟什么人抱抱。

  抱抱需要运用身体哪些部位。

  4.游戏:大家来抱抱。

  幼儿听背景音乐,自由地与自己喜欢的同伴亲亲、抱抱。

  建议:

  幼儿念儿歌“我叫X X,我叫,点点头,笑一笑,亲一亲,抱一抱,大家乐陶陶,乐陶陶。”念完最后一句找个好朋友拥抱在一起。

  1.离园时可跟老师或小朋友互相拥抱,说再见。

  2.提供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

  评价:

  乐意和老师、同伴拥抱。

  (附) 故事

  想要抱抱的小猪

  有一只小猪,它长着圆圆的脑袋,大大的耳朵,小小的眼睛,翘翘的鼻子,就在泥坑里滚来滚去,滚得身上都是泥浆。

  一天,小猪想去找朋友玩。他走着,走着,看见前面有只小白兔,长着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红红的眼睛,白白的毛。真好看! 小猪高兴地叫:“小白兔,我和你抱一抱好吗?”小白兔回头一看是小猪,全身脏兮兮的,转身就跑。小猪走着,走着,走到草地上,碰到一只小白鹅。小白鹅,真美丽,红红的帽子,白白的羽毛。小猪高兴地说:“小白鹅,我想和你抱一抱好吗?”小白鹅一看是小猪,全身脏兮兮的。连忙说:“走,我带你到河边去洗个澡吧!”小猪用清清的水洗呀洗,洗得干干净净的。小白鹅高兴地说:“小猪变干净了,我们一起抱一抱吧!”小白兔看见小猪变干净了,也来和他抱一抱。小猪和朋友们玩

  小百科:拥抱多表示亲爱。但也并非只能出现在情侣之间。

《抱抱》小班教案 篇7

  抱抱

  一、活动目标

  1、练习拥抱的动作,知道抱抱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2、愿意安静的听故事,能用拥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感受故事中浓浓的亲情,体验拥抱带来的愉悦感受。

  二、活动准备

  1、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

  2、绘本故事《抱抱》

  3、课件呈现《抱抱》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师幼共同做律动,相互拥抱,在愉快的音乐声中逐步感受拥抱的美好。

  2、教师结合课件讲故事,请幼儿通过观察画面,感受故事情节。

  3、教师再次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模仿,理解变色龙、花蛇、大象、长颈鹿等动物的拥抱方式。

  (1)请幼儿观察大象妈妈与小象宝宝拥抱的图片,引导幼儿思考问题。

  (2)小猩猩看到大象妈妈正在用鼻子拥抱她的宝宝,猜一猜,小象宝宝会对妈妈说什么?妈妈又会对小象宝宝说什么呢?

  (3)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图片,并用同样的方法启发有而想象花蛇妈妈和花蛇宝宝、变色龙妈妈和变色龙宝宝、长颈鹿妈妈和长颈鹿宝宝之间的拥抱以及语言交流。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猩猩,体会小猩猩渴望被拥抱的心情。

  小猩猩为什么不开心呢?小猩猩他会怎样想呢?

  5、鼓励幼儿帮助小猩猩,同故事情节进行互动。

  (1)请幼儿帮助小猩猩喊出妈妈,教师随着幼儿的喊声,同时播放猩猩妈妈出现的课件。

  (2)我们一起来帮小猩猩大声的喊出他的妈妈吧!

  下一页:活动延伸和总结

  6、继续播放课件,引导幼儿理解动物朋友们替小猩猩高兴的心情。

  (1)小星星的到了妈妈的拥抱,你们替她高兴吗?

  (2)我们也向森林中的动物朋友们一样为小猩猩欢呼吧!

  7、请幼儿自由结伴,扮演动物妈妈和宝宝的角色,重现不同动物拥抱的方式,并从中体会到拥抱的美好。

  当你和别人拥抱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四、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利用午睡的时间,为幼儿完整的讲述故事。

  五、活动总结

  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抱抱,我们可以用拥抱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悦,也可以用拥抱释放自己内心的忧伤。而且我们不仅需要拥抱他人,也可以敞开怀抱去拥抱他人!

《抱抱》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画,了解动物妈妈对动物宝宝表达爱的方式。

  2.从动物的拥抱爱抚中,感受妈妈的爱和拥抱的温馨。

  活动准备:

  绘本《妈妈抱抱我》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感受母爱的表达

  1.小朋友,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为什么?(妈妈爱我们)

  2.那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呢?妈妈为宝宝做过什么事?(妈妈给我买吃的、妈妈给我讲故事、妈妈喜欢抱抱我等)

  3.师:你们的妈妈真爱你们,因为你们都是妈妈的心肝宝贝。

  二、导入故事,感受动物妈妈对小动物表达爱的方式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有关动物妈妈爱自己宝宝的故事,名字叫《妈妈抱抱我》,你们想听吗?(想)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啊?那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⑴感受鸡妈妈的爱

  ①(出示第二张图片)看看图片上有谁?(小鸡的妈妈是谁?那小鸡的爸爸叫什么呢?)

  ②你们猜鸡妈妈是怎么抱小鸡的?用什么抱小鸡呢?

  ③(出示第三张图片)原来鸡妈妈是用翅膀抱它的孩子的。我们也来抱一抱。每当鸡宝宝遇到危险的时候,鸡妈妈就会用翅膀把小鸡紧紧地护住。

  ⑵感受狗妈妈的爱

  ①听!谁来了?(播放狗的叫声)

  ②(出示第四张图片)原来是狗妈妈和它的孩子。狗妈妈是怎么爱她的孩子的?你们家养小狗吗?你家小狗看见你会怎么样?(摇尾巴,用舌头舔你)

  ③(出示第五张图片)看,故事里的狗妈妈用舌头轻轻地舔它的孩子。

  2.体验和妈妈的爱,感受拥抱的温馨

  ⑴(出示第八张图片)小女孩回到家中,翻出一本书,她在看什么书啊?(幼儿观察,大象的书)那么大象妈妈会怎么爱自己的宝宝呢?

  ⑵(出示第九张图片)瞧!象妈妈用鼻子温柔地抚摸着小象呢!想想看在你们睡觉的时候,妈妈轻轻地抚摸你们,心里感觉怎么样?

  ⑶(讲述第十,第十一张图片)小女孩和妈妈幸福地抱在一起。

  师:想想看小女孩和妈妈幸福地抱在一起,小女孩会说什么?妈妈会说什么?(我爱你妈妈,我也爱你宝宝……)老师妈妈也很喜欢你们,宝宝们呢?老师妈妈也想抱抱你们,宝宝愿意吗?

  三、完整欣赏故事

  1.师:让我们完整的来欣赏下这个故事吧!

  2.师:好温暖的故事,故事里有许多许多的爱。

  四、鼓励幼儿主动拥抱自己的亲人、老师和小伙伴,感受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和浓浓亲情。

  师:除了妈妈爱你们,还有谁爱你们?我们的身边也充满了爱,记得有爱要说出来,做出来哦!宝宝们,去抱一抱你爱的人吧!并且告诉他我爱你。

《抱抱》小班教案 篇9

  活动名称:

  语言:给我抱抱

  活动目标:

  1、学习改编儿歌。

  2、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儿歌:《和你在一起》

  2、铃鼓、海报纸、笔。

  活动过程:

  1、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和你在一起》。

  2、告诉幼儿:今天要玩“给我抱抱”的游戏,请大家随意走动,边走边念儿歌《和你在一起》;当念完“快乐的感觉真是好”,老师就拍铃鼓;听得一声铃鼓,就找一位好朋友抱抱;听得两声铃鼓,就找两位好朋友抱抱。

  3、请幼儿说说,刚才和哪几位好朋友抱过,被“抱抱”的感觉如何,喜不喜欢和好朋友抱抱,为什么?如果别的幼儿抱得太紧,感觉不舒服,该怎么跟他说呢?

  4、与幼儿一起试着改编儿歌:

  例:我喜欢你,喜欢你,和你在一起,抱抱的感觉真是好。

  5、问问幼儿,最喜欢哪一种编法的儿歌。

  活动延伸:将改编后的儿歌记录在海报纸上,布置在主墙饰上。

《抱抱》小班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们大多被家里的几个大人宠爱着,享受着大家给于的爱,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很少有孩子对父母家人表达自己的爱。

  《会飞的抱抱》就是这样一个传递爱、表达爱的故事。小猪阿文为了祝贺奶奶生日,通过邮局给奶奶寄去一个大大的拥抱。拥抱怎么寄?只有靠各位工作人员的亲密接触了,一个拥抱接着一个拥抱,信件成为了一个爱的接力棒,邮寄也成了一场爱的接力赛。一个单纯的想法、一个实际的小小行动,却大大地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暖暖的,很幸福。本书利用“邮寄拥抱”的过程,把人们遗忘已久的人情味,一个一个重拾回来。

  活动目标

  1.乐意表达自己的爱。

  2.知道爱能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3.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爱。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爱能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活动难点: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爱。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抱抱舞》:让幼儿在舞蹈中感受与朋友抱抱带来的快乐。

  2、物质准备:《会飞的抱抱》PPT、数字故事《我们的爸爸妈妈》、音乐

  媒体、制作材料(裙子空白模板、领带空白模板、串珠、绳子)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入--分享爱的情感经验师:你们有特别想念的人吗?

  二、基本部分

  1、讲述故事--用拥抱表达爱

  师:有只小猪很想念它的奶奶,它会给奶奶准备什么特殊的礼物呢?听完故事,请你告诉我。

  师:你们看,小猪到底送了什么给奶奶呢?

  师:我要把我的爱告诉奶奶,我要给奶奶一个大大的、大大的、世界上最大最大的抱抱。

  什么叫抱抱?

  小结:宝宝就是把手臂张得很开,拥抱别人,请你做做!师:奶奶收到抱抱心里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原来拥抱和亲吻都能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爱!收到了爱的人会感觉很温暖,很幸福。

  2、游戏——传递幸福

  师:小猪收到了奶奶的亲吻,感到很幸福,他想把他得到的爱传递下去,我们一起来玩玩这个游戏。

  刚才你得到了拥抱,有什么样的感受?

  3、数字故事感受爱的表达

  师:我们把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吧!

  (1)你想把爱传递给谁?(请几个孩子说)你想怎么表达?

  (2)观看数字故事

  爱有很多表达方式,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3)爸爸妈妈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你孩子的爱,小朋友也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父母的爱。

  4、小制作

  师:除了我们想到的这些方式,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小朋友可以选择一下,为你爱的人制作一份小礼物。

  (1、串项链2、装饰领带3、装饰裙子4、粘贴卡片)请说一说,你做了什么?你想对谁表达你的爱?

  三、结束部分

  师:请你说说,这是送给谁的礼物,你想对他说什么话?

  活动总结

  活动以一个绘本故事《会飞的抱抱》引入活动,让孩子了解一个抱抱的传递过程,孩子也通过传递抱抱感受与小朋友、父母、老师之间要使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相互表达爱意,让别人感受的你的爱。

  老师和孩子接着谈话,说出想把自己的爱传递给谁!接着观看数字故事感受爸爸妈妈对孩子表达的爱是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处不在,滋润着我们!表达爱的方式也很多,陪孩子吃饭、游戏、阅读,生病中照顾孩子都是对孩子的爱。孩子们看了数字故事之后都感受到了家长对自己的爱,很多孩子说“我看见视频都想哭了”“我爱我的爸爸妈妈”之后小朋友也用一句话说出了父母的爱。

  教师接着引导孩子除了我们想到的这些方式,还可以制作礼物表达爱。老师准备了串项链、装饰领带、装饰裙子、粘贴卡片,孩子们精心制作了小礼物,还对自己的制作进行了解说。

  孩子拿着自己的小礼物说出了想把礼物送给谁,对他们有什么想说的话。活动结束了,但是爱的教育是个延续的过程,今后我们将通过更多的活动让孩子感受爱、表达爱、传递爱。

《抱抱》小班教案 篇11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依恋情结很重,特别需要安全感。小班的宝宝们希望大人抱抱她亲亲她,他们需要爱的支持。孩子有了被爱的经历,才会学会爱别人、爱社会,友好的与人相处。爱是孩子情感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师与幼儿共同对绘本故事《妈妈抱抱我》的解读,从动物妈妈和动物宝宝之间爱的亲密动作,让孩子感受妈妈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从而让幼儿体会到妈妈对孩子的情感和拥抱的温暖。

  活动重点:了解动物妈妈对动物宝宝表达爱的方式,从而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活动难点:通过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当中,跟喜欢的人拥抱,感受拥抱的温暖和幸福。

  2、目标定位:

  根据《纲要》中社会领域教育内容与要求指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采用多种教法进行。因此,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定位。

  知识目标:从故事中了解动物妈妈对动物宝宝表达爱的方式。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表现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感受妈妈和身边人的爱及拥抱的温暖与幸福。

  二、说教法:

  直观演示法:小班儿童处于直觉形象思维,直观的东西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通过演示课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课件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多媒体特有的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的优点,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谈话法:

  提问法:由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回答。恰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幼儿的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习惯。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活动,不仅能提高认识,锻炼能力,更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种感官参与法:新纲要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年俗有了较多的了解。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与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我想这次《妈妈抱抱我》活动,一定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的快乐也将让他们永远地回忆。

  四、活动环节:

  为了达成目标,本活动分为四个环节来进行:

  (一)谈话导入,用语言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二)教师导入故事,感受动物妈妈对小动物表达爱的方式。

  (三)整体欣赏绘本。

  (四)感情延伸: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同伴或者老师的爱。

《抱抱》小班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散文诗,尝试学习用语言和拥抱表达爱的情感。

  2、感受散文诗的韵律美及爱与拥抱带给大家的快乐情绪。

  3、学习用动词拉、挨、靠等说完整的话。

  活动准备:

  1、大象、小狗、黑猩猩分别和妈妈亲密拥抱的图片三张(附后);

  2、幼儿分别与妈妈或老师、玩具等亲密拥抱的幻灯片;

  3、舒缓、轻柔的背景音乐、游戏《你是我的朋友》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师幼一起在音乐背景下,边欣赏边讨论幼儿分别与妈妈或老师或玩具等亲密拥抱的幻灯片,感受快乐、幸福情感。(老师在大家欣赏的同时,模拟散文诗里的语言解说幻灯片,初步引导幼儿感知散文诗。)

  二、讨论:

  (一)和喜欢的人抱抱时心情怎么样?

  (二)你什么样的心情或者做什么事情时想抱抱妈妈呢?

  (三)为什么想抱抱妈妈?

  三、欣赏配乐散文诗教师:小动物也爱它们的妈妈,它们是怎么和妈妈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呢?散文诗《抱抱》讲的就是小动物和妈妈亲亲热热在一起的事情,一起听听吧!

  (一)幼儿第一次欣赏老师配乐朗诵散文诗《抱抱》

  提问:你在散文诗中听到哪些小动物的名字?

  (二)逐一出示图片,幼儿再次欣赏配乐散文诗。

  教师边朗诵边用手势动作,引导幼儿欣赏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及情感。

  提问:

  1、大象、小狗、黑猩猩是怎么和妈妈抱抱的?他们亲密在一起时,说了什么?

  教师分别引导幼儿,用散文诗的语言和模拟动作学学小动物与妈妈亲密在一起的情形。

  2、你和喜欢的人拥抱时,会亲亲身体的哪些部位?

  四、音乐游戏《你是我的朋友》,结束时与好朋友亲密拥抱在一起,并说:"我爱你"。

  附一:散文诗《抱抱》

  清晨,太阳公公露出笑脸,将金灿灿的阳光洒向大地。

  阳光照在森林里,象妈妈和象宝宝亲密的拥抱,它们把鼻子拉在一起,彼此微笑的说:"我爱你"。

  阳光照在草地上,狗妈妈和狗抱抱亲密的拥抱,它们把耳朵挨在一起,彼此微笑的说:"我爱你"。

  阳光照在大树旁,黑猩猩妈妈和黑猩猩宝宝亲密的拥抱,它们把肩膀靠在一起,彼此微笑的说:"我爱你"。

  活动反思: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情感,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负起的责任。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确实,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我们小班在"三八"节来临之际进行了"爱妈妈"的主题活动。"三八"节前一天,我和孩子们进行了谈话活动。发现孩子们对于妈妈怎么爱自己的话题说的很多,但是怎么表达自己爱妈妈时,孩子的话少了。我认为孩子"得到的"总是比"付出的"多,不知道该怎样表达。于是我创编并组织了散文诗欣赏《抱抱》的教育活动。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的韵律美及爱与拥抱带给大家的快乐情绪,尝试用语言和拥抱表达爱的情感。

  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直觉行动,而且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也短,所以我设计的教育活动,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直观、新鲜,找准幼儿的.兴奋点。开始的幻灯片欣赏,我选择了幼儿自己的一些照片,这些照片都是孩子和爸爸或妈妈、或老师、或同伴、或喜欢的一些事物在一起亲密拥抱的照片。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照片时非常高兴、非常兴奋。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欣赏照片时,我模拟散文诗里的语言进行解说,帮助孩子建立散文诗的初步印象,并强调一些常用的动词。如:豆豆喜欢妈妈,他和妈妈亲密的拥抱,他们把脸挨在一起;丁丁和老师亲密拥抱,他们额头碰额头等等。孩子通过幻灯片的欣赏,已经初步感受到散文诗表达的情感并理解一些常用动词了。在欣赏的同时,有些孩子还和我一起动情的讲。学习氛围温馨、快乐。欣赏散文诗我运用图片、手势、动作,也起到提升幼儿学习兴趣的作用。

《抱抱》小班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体会与老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

  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活动准备:

  1.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

  2.曲调温馨的录音带。

  活动过程:

  1.体会与老师抱一抱的亲切感。

  提问:谁愿意和老师抱一抱?(如果幼儿不想抱抱,不可以勉强)

  2.欣赏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提问:小动物为什么不愿意和小猪抱一抱?

  3.讨论:抱抱的感觉。

  你喜欢跟什么人抱抱,不喜欢跟什么人抱抱。

  抱抱需要运用身体哪些部位。

  4.游戏:大家来抱抱。

  幼儿听背景音乐,自由地与自己喜欢的同伴亲亲、抱抱。

  建议:

  幼儿念儿歌“我叫X X,我叫,点点头,笑一笑,亲一亲,抱一抱,大家乐陶陶,乐陶陶。”念完最后一句找个好朋友拥抱在一起。

  1.离园时可跟老师或小朋友互相拥抱,说再见。

  2.提供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

  评价:

  乐意和老师、同伴拥抱。

《抱抱》小班教案 篇14

  一、教材分析

  《抱抱》是英国的杰兹·阿波罗绘编,上谊编辑部翻译,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儿童硬页绘本。它讲述了各种动物相亲相爱地抱在一起,表达着彼此的爱。绘本故事情节简单、动物形象鲜明、文字少、画面温馨,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可以满足幼儿被爱、被拥抱的心理需求,让幼儿产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学情分析

  我班有4名幼儿,都是听障儿童,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和交流沟通障碍,语言发展比较迟缓,词汇量少,有一定的发音障碍,有的幼儿无语言表达能力,只有简单的模仿能力。他们依赖性强,习惯接受大人的爱,但不会表达自己的爱。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从幼儿的实际经验生活出发,利用绘本《抱抱》开展音乐、图画、表演三位一体的亲子情景式互动教学,在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中,注重幼儿发展的差异性,激发幼儿用语言和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三、活动层次分析

  根据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及障碍程度,进行差异性分层,将幼儿分为以下三个组。

  A组:理解能力较强,语言表达能力与认知能力较好,有一定的发音障碍(高晨罡)。

  B组:理解能力较弱,认知能力一般,有一定的发音障碍,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保光垒、锁俊熙)。

  C组:听力为零,助听器还未到位,无语言表达能力,只有简单的模仿能力(张馨)。

  四、教学目标

  根据幼儿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我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实行差异性分层教育,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

  A类幼儿:学会动物的拥抱方式和学习句式“和抱抱,真开心”,体验拥抱带来的快乐。

  B类幼儿:学习模仿动物的拥抱方式和学说词语“抱抱”“开心”,体验拥抱带来的快乐。

  C类幼儿:学习模仿动物的拥抱方式,体验拥抱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习模仿动物间不同的拥抱方式。

  教学难点:学习句式“和抱抱,真开心。”

  五、活动准备

  我班幼儿对常见的动物较为熟悉,但对于书中的变色龙、长颈鹿、河马较为陌生,不会关注情绪的变化,为了让幼儿大胆模仿和说话,我做了以下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1、课前引导幼儿熟悉绘本中相关的动物,知道相关动物的特征。

  2、表情游戏: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做不同表情时情绪的变化。

  物质材料准备:音乐《爱我你就抱抱我》、绘本PPT课件、小动物手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爱我你就抱抱我》的音乐律动中,初步学习了拥抱,体验抱抱产生的亲切感。并通过提问“喜欢和谁抱抱?为什么喜欢?”唤起了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说话,为绘本阅读作准备。

  (二)学习新知

  1、观看多媒体,引出绘本,和幼儿共同阅读绘本。

  在绘本故事欣赏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开放式提问:“谁和谁在抱抱?是怎么抱抱的?它们抱在一起的感觉怎么样?它们会说什么?”让全体幼儿学习有目的地观察画面,鼓励A类幼儿大胆地猜测,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2、在师幼互动、生生互动、亲子互动中,通过行为体验感受拥抱带来的快乐,不同层次的幼儿,达到不同层次活动目标:A类学会动物的拥抱方式和学习句式:“和抱抱,真开心”。B类幼儿学习模仿动物的拥抱方式和学说词语:“抱抱”、“开心”。C类幼儿学习模仿动物的拥抱方式。在体验抱抱中,落实教学目标一和二,突破教学重点。

  3、帮小猩猩找妈妈,通过共情式提问:“小猩猩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理解他也渴望被拥抱的心情。引导幼儿感受小猩猩想被拥抱、想妈妈的心情,教育幼儿不能独自一个人离开妈妈的身边。

  (三)巩固练习

  请幼儿在小朋友、亲人、老师、小动物手偶中自主选择拥抱,并在拥抱中尝试用句子“和抱抱,真开心”或词语:“抱抱”、“开心”表达。在体验抱抱中,巩固教学目标一和二,突破教学难点。

  (四)情感升华

  “小朋友你爱你们的爸爸妈妈吗?爱老师、爱小朋友吗?和他们抱在一起开心吗?如果爱他们,就多抱抱他们,好吗?”最后在《爱我你就抱抱我》的音乐声中,大家一起抱抱,体验拥抱的快乐。落实教学目标三。

  (五)拓展迁移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拥抱,把课堂所学知识内化和生活化,并在生活中进一步拓展提升,用语言和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七、教学反思

  活动中围绕谈谈抱抱——欣赏绘本——理解画面——体验抱抱——主动抱抱的'情景互动模式进行差异性教学,让孩子们在听一听、说一说、抱一抱的过程中大胆讲述,快乐参与,对抱抱产生积极、美好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让每位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的兴趣较浓,能积极主动地与老师、小朋友、家人和小动物手偶拥抱,并且在抱的时候,A类幼儿能用句子“和抱抱,真开心”来表达。B类幼儿能用词语:“抱抱”、“开心”来表达。C类幼儿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拥抱,较好地达到了活动目标,突破了活动重难点。

  不足之处:氛围不够。建议在体验抱抱、主动抱抱的过程中用温馨的背景音乐来渲染氛围,激发幼儿有想要抱抱的意愿。

《抱抱》小班教案 篇15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都是以自己为中心,与同伴交往的意识较弱,同伴关系不稳定,这次活动从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游戏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双脚并拢进行跳得技能,感受和同伴游戏的快乐。幼儿在和兔妈妈抱抱,和好朋友抱抱,互相抱在一起躲避大灰狼的环节中,都能积极参与体验到集体活动的快乐。

  目标:

  1、练习双脚并拢进行跳,萌发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准备:

  1、配班教师与分别扮演大灰狼和另一个兔妈妈。

  2、狼、兔头饰,呼啦圈,《兔子舞》音乐,草地场景。

  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头戴兔妈妈头饰):我是兔妈妈,我的兔宝宝在哪里呀?

  2、师(微笑着张开双臂做拥抱状):我的兔宝宝,妈妈好喜欢你们呀。快来和妈妈抱一抱。(幼儿扮兔宝宝跟兔妈妈拥抱)

  3、师:我有这么多可爱的兔宝宝。真开心,我们一起来跳舞吧!(兔妈妈带兔宝宝随音乐跳舞,甩甩头—转转手—扭扭腰—摆摆尾—跳一跳—抱一抱)

  二、练习双脚并拢进行跳

  1、师:兔宝宝们,跳完了舞,我们来玩游戏跳跳跳游戏吧!这个游戏要请宝宝的双脚并拢向前跳(边跳边念小兔小兔跳跳跳节奏)(带班带领一半幼儿在场地一侧草地上自由练习,双脚并拢行进跳。配班老师带领另一半幼儿在场地另一侧草地上自由练习双脚并拢行进跳。跳时念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教师进行随机指导,鼓励幼儿坚持跳一段距离。

  2、师:(对另一侧幼儿):兔宝宝们,你们那边玩得开心吗?真想你们呀!快跳到妈妈身边来,找你的朋友抱一抱吧!(所有幼儿学小兔跳,跳到中间相遇时,好朋友互相抱一抱。师提醒幼儿双脚并拢跳。鼓励幼儿和好朋友抱一抱后一起跳着玩。

  三、学习点圈技巧,体验合作快乐

  1、兔宝宝们,我们玩累了,快回到妈妈身边来休息一会儿,妈妈告诉你们呀,我们附近有只大灰狼,它最喜欢吃兔宝宝了,大灰狼来了,我们怎么办呀?(幼儿回答110)在110来之前我们要找个地方躲一躲,我们旁边有许多山洞,躲到山洞里,它就抓不到兔宝宝了。(引导幼儿一人跳进一个山洞)幼儿自由玩耍一起做: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师:听!大灰狼的声音(音乐)兔宝宝们,我们快点躲到山洞里面去吧。(狼转圈退回)

  2、(拿掉几个圈)幼儿自由跳,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我们再回到山洞吧!哎呀,这些兔宝宝没有回山洞,大灰狼来了,怎么办呀?(引导两个兔宝宝抱在一起,躲进山洞)师:听!大灰狼又来了,大家快躲进山洞吧!(重复)让所有幼儿体验团结友爱共同躲过大灰狼的喜悦(警车声)师:兔宝宝们,警察叔叔来了,一起打打大灰狼吧。

《抱抱》小班教案 篇16

  活动目标:

  1、乐意与老师、同伴抱抱,感受师生和同伴之间相互抱抱的快乐。

  2、通过游戏,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喜爱,感受爸爸妈妈、老师和同伴的关爱之情。

  3、愿意用拥抱的方式表达爱。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宝宝分别和妈妈、同伴拥抱的图片。视频几段。

  2、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谈话的兴趣。

  1、妈妈抱宝宝的图片。

  2、小伙伴之间抱抱的图片。

  3、足球进球的视频。

  “今天啊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的照片和录像,看看里面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你们看到了谁啊,他们在干什么呢?”

  “哦,他们抱在一起,妈妈非常爱她的宝宝,这是爱的拥抱,我们再看看”

  “你们又看到了谁?”“哦,好朋友在干什么啊?”

  “好朋友抱在了一起,小朋友们相互喜欢拥抱在了一起。我们再来看看”

  “你们看到了什么?”

  “在踢球,球进门了吗?”“说明他们怎么样啊?”他们赢了,赢了以后他们怎么样啊?他们拥抱在一起,这是胜利的拥抱”

  “这么多的拥抱都是我们表达爱的好方法。”

  “那你喜欢你旁边的小朋友吗,那你也抱抱他好不好,抱抱你旁边的小朋友。”

  “老师啊一眼看到你们的时候就喜欢上了你们,觉得你们很可爱,我也想抱抱你们,谁愿意让我抱抱?”(边抱边说感受)

  “我和小朋友抱在一起感觉真开心,你们在抱抱的时候感觉怎么样啊?

  小结:“原来啊拥抱有这么多的感觉,老师抱你们的时候也觉得香香的,甜甜的,很开心很舒服”

  二、让幼儿说说什么时候需要被抱抱。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朋友怎么了?”

  “那我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不哭呢?”

  幼儿回答

  “我们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办法让他不哭的。”

  “你们看到了什么啊?”

  “小朋友哭的时候老师妈妈抱抱他哄哄他所以他就不哭了”

  “我们再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那她滑滑梯的时候开不开心啊?”

  “她很开心所以她跑去抱抱老师妈妈了”

  “小朋友在伤心开心的时候都想要抱抱,那我们小朋友还有什么时候也想要被抱抱呢?”

  幼儿回答

  “你们说的真棒!原来啊我们这么多的时候都想要被抱抱”

  三、了解送拥抱给别人是一件很开心幸福的事。

  “我们再看看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生日视频)“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啊?”

  “奶奶过生日,还有蛋糕。”“小朋友送了什么礼物给奶奶啊?”

  “那奶奶开心吗?”“奶奶收到了这个大大的拥抱很开心”

  “那小朋友开心吗?”“对,送给别人大大的拥抱,是一件很开心很幸福的事情,抱在一起的两个人都会觉得很开心。”

  你们愿意送拥抱给别人吗?那谁愿意送个拥抱给我呢?

  四、玩《抱一抱》的游戏。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抱抱的游戏好不好?”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就拍拍小手,当音乐停止的时候我们就抱抱旁边的好朋友好不好”

  幼儿玩游戏(放音乐《爱我你就抱抱我》)

  “这次我来抱抱更多的小朋友,来,到中间来

  “这一次啊当音乐停止的时候我们就去抱抱后面的客人老师好不好?”“准备好了吗

  “送完拥抱的小朋友跟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家中与爸爸妈妈及亲人进行抱抱的游戏。

  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看到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感受到了爱与被爱的情感,活动中我采用了以启发式的提问、观察、语言表达和动作模仿引出活动主题,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组织活动。不过观察图片较少,没有充分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在课前没有及时检查装备,使得课上幼儿在听一听环节幼儿不能欣赏,让幼儿观察小动物们和妈妈宝宝的动作,以及模仿体验感受情感。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孩子比较害羞,不敢与其他教师抱抱,整个活动没有体现温馨气氛,教师可以用各种方式体验动物的抱抱。

《抱抱》小班教案 篇17

  设计意图:《抱抱》是一个情节简单、角色分明、温馨洋溢、感染力十足的图像故事,通过动物亲子互动拥抱,勾起了小猩猩让妈妈抱抱的渴望,小猩猩看见动物们都用他们特有的方式享受着相互抱抱的温馨时刻,小猩猩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直到猩猩妈妈的出现,及时拥抱了他,才纾解了小猩猩的思念之情。绘本中只出现“抱抱”、“妈妈”和“宝宝”三个简单而重复的词语,却生动地勾勒出温馨的故事氛围。一个简单的故事,却蕴含着和乐、温暖的人际关系。为幼儿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所以我认为这个绘本活动特别适合小班刚上学期的小朋友开展。活动中我将围绕谈谈抱抱-欣赏绘本-理解画面-体验抱抱的模式进行教学,让孩子们在听一听、说一说、抱一抱的过程中大胆讲述,快乐参与,对抱抱产生积极、美好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2.尝试大胆的学说:和妈妈×一×,真开心。3.体验拥抱带来的愉悦感受。活动准备:绘本课件ppt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了解蛇、大象等常见动物的特点座位:u字形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感受抱抱带来的快乐。过渡提问:你们喜欢抱抱吗?喜欢跟谁抱抱?为什么喜欢抱抱?小结:小朋友们都喜欢抱抱,喜欢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抱抱,因为抱抱很舒服,抱抱很开心,抱抱很快乐。二、看看讲讲,听听学学,感受动物间不同的拥抱方式。1.观看多媒体,观察、模仿,理解大象、长颈鹿的拥抱方式。过渡:今天老师也要带来一个抱抱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猩猩,这个小猩猩有点调皮,它悄悄地离开了妈妈,一个人跑到大森林里去玩了。提问:(1)瞧,小猩猩看见了谁?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可能回答抱在一起,追问:你们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抱的?鼻子是怎么抱在一起的?)是什么心情?小象会对妈妈说什么呢?(2)师生互动,模仿大象拥抱。(3)又看到谁了?小长颈鹿是怎么拥抱妈妈的?他们抱在一起的感觉怎么样?小长颈鹿会对妈妈说什么?妈妈又会说什么呢?(4)生生互动,模仿长颈鹿拥抱。小结:小象和妈妈用鼻子勾一勾,真开心;长颈鹿和妈妈用头碰一碰,真开心。2.根据画面猜测,理解蛇的拥抱方式过渡提问:(1)看,谁来了?蛇是怎么抱抱的?他们之间又会说什么?(2)用毛梗模仿蛇的拥抱。小结:蛇用身体绕一绕来给对方温暖。3.小猩猩找妈妈,理解他也渴望被拥抱的心情。过渡提问:小猩猩看着动物们都用他们特有的方式享受着相互抱抱的温馨,这时它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他会怎么想?过渡:小象、小蛇、小长颈鹿都在和自己的妈妈抱抱,可是小猩猩没有。它再也忍不住了、它怎么了?----小猩猩一直哭个不停,小动物没有办法了,你们快帮帮它吧!帮它一起喊“妈妈”。      请孩子帮助小猩猩喊出妈妈。小结:看!谁来了?----妈妈伸出长胳膊,飞一样地跑过来,大声喊着----“宝宝!”,小猩猩也喊着----“妈妈”大步冲向了妈妈的怀抱。小猩猩   趴在妈妈的怀里,妈妈的怀抱真温暖呀!小猩猩悄悄地对妈妈说了一句话,猜,她说了什么?-----“和妈妈抱一抱,真开心!”三、一起抱抱,再次感受和同伴老师拥抱的快乐。原来一个抱抱可以让人感到这么温暖,我们一起来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和后面的客人老师也一起抱抱,回到家后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一个抱抱好么?  反思  

  本次活动,我进行了两次试上,第一次试上时用逆向思维来进行,但孩子不能理解那种勾起小猩猩让妈妈抱抱的渴望,所以第二次我先出示故事的主人公一只小猩猩,告诉孩子它悄悄地离开了妈妈,一个人跑到大森林里去玩了。根据小猩猩看见动物们都用他们特有的方式享受着相互抱抱的温馨时刻,小猩猩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直到猩猩妈妈的出现,及时拥抱了他,才纾解了小猩猩的思念之情。通过这样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帮助幼儿理解绘本,但在尝试大胆的学说:和妈妈怎样抱一抱,真。这一环节中,幼儿不能表达能力不行,所以我将这一环节改为尝试大胆的学说:和妈妈×一×,真开心。这样根据我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可以学着说一说。  

  本次活动中我看到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感受到了爱与被爱的情感,活动中我采用了以启发式的提问、观察、语言表达和动作模仿引出活动主题,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组织活动。不过观察图片较少,没有充分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在课前没有及时检查装备,使得课上幼儿在听一听环节幼儿不能欣赏,让幼儿观察小动物们和妈妈宝宝的动作,以及模仿体验感受情感。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孩子比较害羞,不敢与其他教师抱抱,整个活动没有体现温馨气氛,教师可以用各种方式体验动物的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