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第二册教案

2023-08-24

小学音乐第二册教案 篇1

  第一课春天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歌(乐)

  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通过演唱《春晓》、《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三、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四、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

  教学内容:

  1、演唱《布谷》《小雨沙沙》《春晓》

  2、聆听《春晓》《杜鹃圆舞曲》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从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2、聆听《春晓》,能够在聆听后对音乐主题、结构、音色(人声、乐器)等留有印象。

  3、学会歌曲《春晓》并能有感情演唱。

  教学内容:

  1、聆听演唱《春晓》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音色上体会、体验歌词与旋律结合所表达的意境和场景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春晓》

  1、聆听诗朗诵《春晓》

  春晓,有一首古诗的名字也叫春晓,是我国唐代使人孟浩然写的,有没有同学能给大家朗诵一下?

  师:在以前我们听到这首诗的时候,看到这首诗的时候,它都是朗诵的或者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大家。那今天同样是这一首古诗,但是老师将会带给大家一种与以前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请大家仔细听

  2、聆听《春哓》

  问:(1)初听这首乐曲之后,在这里我们又听到了那些声音?

  (有鸟叫、风声、雨声、流水、树叶花瓣落声、蛙叫声夹杂在一起,各种声音响不绝耳。)

  3、再次聆听A部分

  (1)描绘的一个夜晚一样,有鸟叫、风声、雨声、流水、蛙叫声等,怎样的季节才会有这么多的声音出现?

  (2)听到这些声音让我们感受到到了春天万物的都开始怎么样啦?

  到了春天万物开始复舒了。

  这是一首无伴奏合唱曲,曲作者用现代作曲技法来描绘古诗中的生动意境和场景,既深刻揭示了内容又有现代音乐风格,并深刻地抒发出对人生的感怀。

  三、演唱《春晓》

  师:春天是一年四季中带给人们生机与活力的季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了,嫩芽也张开了小嘴像我们说,春天天气真好啊!小朋友们,春天是那么的美,那么的春意盎然,小草、小蝴蝶和许多小动物们都在尽情地欢唱、尽情地跳舞,既然春天这么美,刚才同学聆听了《春晓》,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你们想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并感受歌曲情绪。

  2、跟录音学唱歌曲《春晓》。

  3、老师电子琴伴奏,学生学唱歌曲。

  4、老师唱词,学生用“la”音来模唱。

  5、轻声演唱歌词。

  6、小组展示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3、激发学生参与表演的愿望与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内容:

  1、聆听《杜鹃圆舞曲》

  2、演唱《布谷》

  教学重难点:

  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来,感受歌曲,表现春天的到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演唱《布谷》

  1、音准练习

  你们看,春姑娘给大地穿上了绿装,小草绿了,柳树发芽了,迎春花开了,冰雪融化了,蜜蜂也飞来了。春天多美啊!听,什么鸟在唱歌。(教师模仿布谷鸟的叫声)

  530︱530︱535︱3——︱

  布谷布谷布谷布谷

  (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鸟的叫声,想象这只鸟在什么地方唱歌。教师总结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它用歌声向人们报告春天的消息。)

  师:同学们也学学布谷鸟的叫声,看谁学的最像。

  (学生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学生模仿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力度、音色等不同的变化来模仿布谷鸟的叫声,这样“布谷”的声音才能更动听。)

  师:听,又一只布谷鸟在唱歌了(教师模仿布谷鸟的声音)

  310︱310︱313︱1——︱

  布谷布谷布谷布谷

  (学生跟着教师模仿布谷鸟的声音。)

  师:布谷鸟的声音真动听,这些春天的使者在用他们的歌声向人们诉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530︱000︱530︱000︱535︱3——︱000︱310︱000︱310︱313︱1——︱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布谷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A教师唱“布谷”的高声部,学生唱“布谷”的低声部,在交换进行。B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模仿布谷鸟的高、低声部,在交换进行。

  师:同学们刚才学会了布谷鸟的歌声,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布谷》这首歌曲。

  师:这首歌曲的基本情绪怎样?(欢快、活跃)

  2、学唱歌曲

  1)听歌曲录音,让学生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最长?

  2)随琴用lu模唱旋律,身体轻轻摇晃。

  3)听歌曲录音,随教师的手势一起划旋律线。

  4)学生哼唱旋律,教师唱歌词

  5)学生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6)学生跟琴唱歌词

  3、体验歌曲

  (方法:听歌曲录音,第一段歌词击拍(第一拍拍手,二、三拍拍腿、肩或臂);

  第二段歌词学生手拉手,随着节奏左、右摇晃身体)

  三、欣赏乐曲

  1、初步感知

  欣赏《杜鹃圆舞曲》

  学生模仿各种声音,并做出相关的动作。

  师:这首乐曲与《布谷》比较,旋律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

  师:这首乐曲运用了与《布谷》相似的鸟叫声,旋律清新、优美,时而欢快、活泼,十二连冠、流畅,描绘了大自然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好像报春鸟在大自然中飞来飞去,欢呼、跳跃,在歌唱大自然的春天。它的名字叫《杜鹃圆舞曲》。(教师解释:杜鹃鸟就是布谷鸟)

  2、深入体验

  (再次欣赏《杜鹃圆舞曲》)

  (方法:学生倾听乐曲,模仿自己喜欢的报春鸟作飞翔的动作和鸣叫的声音,体会报春鸟自由自在飞翔的快乐。)

  四、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感受歌曲《小雨沙沙》活泼天真的情绪,体会春天生机勃勃的情景。

  2、通过视觉效果与舞蹈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春天美好的意境,并运用“听唱法”熟悉歌曲的旋律,通过有节奏地模仿小雨沙沙的声音,潜移默化进行节奏感练习。

  3、学生能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并懂得种子发芽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

  教学内容:

  演唱《小雨沙沙》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用活泼的歌声来演唱歌曲,注重歌曲中强弱的对比,以情带声的演唱。

  2、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创设歌曲的意境来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电子琴,头饰,小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歌曲《小雨沙沙》

  1、游戏导入——播种种子

  a问题引入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种子生根发芽所需要的条件,养分。

  b出示课件

  动态式游戏,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地感受到种子所需的养分,以及种子发芽的过程。

  2、学唱歌曲

  (1)初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旋律。

  引导学生为歌曲取一个合适的名称,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小雨沙沙》。

  (2)模仿雨声,感受小雨沙沙的声音。

  (提示学生“沙沙沙”处要轻巧准确)

  (3)师生合作学习1-4小节

  学生模仿雨声,唱“沙沙沙”

  (4)学习9-14小节

  师:这时候种子又在做什么呢?

  生朗读歌词

  师范唱,学生模仿

  (5)再次听范唱《小雨沙沙》,学生模唱

  (6)学生跟琴用“la”演唱

  (7)处理强弱

  提示学生“沙沙沙”处要轻巧准确,“在说话”处略强,分别感受体验力度强、弱的对比。

  (8)运用乐器为歌曲《小雨沙沙》伴奏,用小乐器体验歌曲的情绪与强弱。

  (9)情感体验

小学音乐第二册教案 篇2

  通过学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教育学生说话要诚实,有错就改。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好孩子要诚实》这首歌的歌词充满了儿童情趣,第一段结束用小花猫的叫声“喵、喵、喵”表示“怎么办?怎么办?”,第二段结束的“妙”字是“喵”的同音字,但却表示“对!对!”,是赞美孩子的诚实态度。这里没有说教、没有责备,使儿童易于接受,而且全在儿童的心灵中留下难忘的印象。

  一、 组织教学 初感音乐

  1、 听音乐进教室。

  (听《好孩子要诚实》的伴奏音乐,轻松愉快的拍手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

  2、 师生问好(表演唱)。

  X X | X X | 3 4 5 6 | 5— | 3 4 5 6 | 5— |

  X X X X 头儿点点,(点头) 手儿摆摆,(招手)

  1 2 3 4 | 5 6 5 | 5 4 3 2 | 1— ||

  我们对您 说一声 :“老师您好!”(鞠躬)

  二、 故事导入 创设情境

  师:(课件出示组图)看看上面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分别讲解每一幅图,互相补充、各抒已见。教师顺势点拨,学生很容易发现,四幅图其实有一定的联系,让学生互相讨论,加以想象,组织一段语言。

  你能利用这4幅图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吗?

  请同学到台前讲故事,并奖励小贴饰。

  师: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啊?

  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要抓住时机很自然的和学生对话,教育学生做事要诚实。(体现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教给同学们一首新歌,名字就叫《好孩子要诚实》。(板书课题)

  三、 唤起共鸣 自由感觉

  1、 感受音乐。

  (放音乐)听一听,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让

  2、 视觉感受。

  (出示画面)学生凭着歌词大意讲解画面,教师复述

  3、 学习歌词。

  (打出字幕)随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拍手齐读歌词;

  4、 学习歌曲。

  ① 随琴哼唱歌曲。

  ② 听录音范唱。

  ③ 师生同唱。

  让学生感受到歌曲语气、情绪、角色的变化。教师巧妙的运用表情、力度、语调来演唱,把握歌曲的故事性,就能带动学生也激情的演绎,把故事情节通过歌声逼真的表现出来。师生共同(分组)演唱既锻炼了学生模仿能力、合作能力,也协调了整节课中师生关系,体现了教学中师生共学、平等民主的学习形式。

  ④ 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生间简单的谈谈对诚实的看法,让学生对歌曲中小主人公的做法有个评价,介于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对歌曲的喜爱,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学生之间互相鼓励,自编拍手歌谣。)

  四、 艺术提高 自由创作

  让学生在会唱歌的基础上,能够通过自己对歌词的理解、

  1、 表演唱(自由设计演唱形式。)

  ① 对唱。

  包括:分句、分段、男女、小组等形式。

  ② 一领众和。

  独唱到台前演唱,其他同学来小合唱;

  独唱头饰表演唱,其他同学表演舞蹈(分组)。

  2、 打击乐器伴奏。(任意挑选乐器)

  ① 小组表演。3~4人伴奏,1~2人演唱。

  ② 整体表演。5~8人伴奏,其他同学演唱。

  3、 集体表演。(师生共同参与)

  学生自分三组,合唱、舞蹈、器乐。

  五、 轻松小结

  (轻音乐)结束了本节课的高潮部分,在学生余兴未尽的

  情绪中让学生带着“诚实”走到课下,咀嚼一节课的余味。

小学音乐第二册教案 篇3

  第一课好朋友

  教学目标:

  1、熟悉学生情况,建立课堂常规。

  2、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3、能够和大家一齐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4、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教学内容: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2、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3、编创与活动4、表演《拉勾勾》5、聆听《口哨与小狗》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学生情况,建立课堂常规。

  2、能够和大家一齐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3、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并进行歌表演。2、编创与活动。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并进行歌表演。2、编创。

  教学准备:光盘、电子琴教学过程:

  一、学生排队进教室。1、安排座位。2、师生问好歌。二、导入

  1、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一名小学生了,相信你们一定感到很自豪。那么在这一学年当中,你们的音乐课就由我来上。我想每上位小朋友都会喜欢上音乐的。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板书“戴”,这是老师的姓,以后小朋友就叫我“戴老师”。2、熟悉学生况,建立课堂常规。

  三、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并进行表演。1、小朋友你们一定想知道其他小朋友的名字吧?

  我们先来学唱一首歌曲,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你的名字叫什么》。学会了这首歌之后,你就可以用歌声去认识其他的小朋友了。你们想学吗?2、听录音,让学生学会聆听。3、范唱,给学生完整的歌曲感受。

  学生在听时可轻轻拍着手合上歌曲的节拍,心里默唱。4、跟着琴声轻唱。

  5、师唱学生回答;学生和学生边唱边问答。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表演。四、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表演一个自己拿手的节目。

  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时候一定学了唱歌和跳舞,下面老师就让小朋友来比试比试,看看那位小朋友表演的节目好。

  让学生以个人的方式或小组形式,面向大多数学生展开活动,人人参与,给每个人参与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初步的表现力。

  2、每一个节目表演结束后,全体学生以拍手的方式给予表演者鼓励。五、听音乐自由律动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2、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教学内容: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2、学唱《拉勾勾》。3、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教学重、难点:1、学唱《拉勾勾》。

  2、让学生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教学准备:光盘、电子琴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玩具兵进行曲》进教室。

  做自己喜欢的动作,合着音乐走或跳,在学生心中建立走和动是与音乐相关的意识。

  二、聆听《玩具兵进行曲》1、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地爬了出来。他们先排成整齐的队伍,后来又打闹嬉耍。正当天刚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们惊慌地逃回玩具箱子里。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呵,原来刚才是一场美丽的梦。2、复听。

  当听到乐曲中有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现的声音时用动作表现出来。3、表演。

  请小朋友想像着玩具兵的样子自由表演。三、学唱《拉勾勾》1、听录音。

  看图与听唱相结合,指导学生看图形直观地感受歌曲旋律的高低。

  2、范唱。

  学生边听边拍手,随老师的歌声轻轻唱。注意发现学生唱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3、随音乐做三拍子律动(动作自由)。四、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1、师唱学生回答。2、让学生自己回答自己唱。3、评出表演好的学生。

  五、学生听《玩具兵进行曲》律动出教室。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2、能够和大家一齐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3、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教学内容:

  1、聆听与表演《玩具兵进行曲》。2、表演《拉勾勾》。3、聆听《口哨与小狗》。教学重、难点:1、表演《拉勾勾》。

  2、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教学准备:光盘、电子琴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着《玩具兵进行曲》自由律动进教室。二、聆听与表演《玩具兵进行曲》1、听《玩具兵进行曲》。

  让学生合着音乐走或跳、在学生心中建立走和动是与音乐相关的意识。2、复听。

  乐曲中有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现的声音时用动作表示出来。3、表演《玩具兵进行曲》。

  当这首乐曲当中的人物,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做的动作。三、表演《拉勾勾》1、跟着琴声唱歌曲。

  唱的不准确的地方教师加以指导纠正。2、边唱边表演。

  可教学生简单动作,鼓励学生自编动作,给学生以“自编动作最好”的意识。四、聆听《哨与小狗》。

  1、第一遍完整聆听音乐,自由想像。

小学音乐第二册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一. 表演《可爱的小象》《两只小象》

  二. 聆听《小象》《大象》

  三. 编创与活动

  单元目标:

  一. 情感目标:通过听,唱,说,演,感受描绘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二. 认知目标:能够通过对比听辨,区分大象和小象的音乐的不同风格。

  三. 技能目标:1.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2.能够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

  课时安排:共三课时

  1. 聆听《大象》《小象》

  2. 表演《可爱的小象》,编创与活动

  3. 表演《两只小象》,编创与活动

  教学设计

  第 一 课 时11

  课时目标:

  1. 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和鲜明的音乐形象。

  2. 在音乐中分辨大象和小象音乐的异同。

  3. 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参与音乐表演。

  教学重点:能通过听辨区别大象和小象的音乐的异同。

  教具准备:钢琴,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聆听《大象》

  1. 师讲故事导入,动物王国要召开音乐会了,请听这是什么动物来了?聆听音乐,猜猜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动物?

  2. 生听音乐会,感受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动物?

  3. 师生讨论

  4. 复听音乐

  提示:大象的音乐是缓慢沉重,还是轻快活泼的?

  5.再次讨论,重点让学生理解音乐的表现与事物的形象动态有直接的关系。

  6.复听音乐做动作

  提示:大象有哪些习性,它是怎么样走路的?你能模仿大象的动作随音乐走一走吗?

  三. 聆听《小象》

  1. 师谈话导入,象是人类的好朋友,你知道象能帮人类做什么事吗?

  2. 聆听音乐

  设问:你感到乐曲是欢快的,还是优美抒情的?你想象小象在做什么?

  3. 师生讨论

  4. 复听音乐

  设问:大象的音乐与小象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在对比感受中,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5. 再次复听

  生在小象的叫声处加入自己的动作。

  四. 小结

  象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五. 板书

  大象 小象

  速度:缓慢 轻快

  情绪;笨重 活泼

  第 二 课 时12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可爱的小象》

  1.师谈话导入

  2.生聆听歌曲范唱

  设问:听一听,小象的歌曲是几拍子的?你能随音乐拍一拍吗?

  3.聆听老师范唱

  设问;仔细听听,歌中问了两个问题?小象是怎样回答的?

  4.师生讨论,引出歌词的内容。

  5. 再次聆听范唱,生随音乐轻轻哼唱。

  6. 随琴练唱,师纠正

  7. 编创新歌词

  找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根据它的特点编创新歌词,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分组开展。

  8. 展示编创成果,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

  9. 请几名同学用打击乐为演唱的同学伴奏。

  三编创与活动

  1. 指导学生认真看图,说出象的种类。

  2. 设问:为什么说大象是人类的朋友?

  四. 板书设计

  小 象

  第 三 课 时13

  课时目标:

  1.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 唱会歌曲并演唱旋律。

  3. 模仿大象和小象的姿态进行多声部的节奏训练。

  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钢琴,自制旋律卡片,教学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歌曲《可爱的小象》

  学生边唱边击拍

  三. 表演《两只小象》

  1. 师谈话导入

  2. 完整聆听歌曲范唱,设问:歌曲演唱了什么内容?几拍子?

  3. 听老师范唱

  设问:歌曲中重复最多的是什么歌词?表现了小象的什么特点?

  4. 出示旋律卡片

  师演唱,生按老师演唱的旋律将卡片排列好

  设问:每一句旋律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5. 师生配合接唱旋律,生唱每一乐句的第一小节,生接第二小节。

  6. 填唱歌词

  A. 出示歌词,用点谱法指导学生按歌词节奏朗读。

  B. 生随琴填唱歌词

  设问:“哟啰啰”应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更恰当?

  C.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7. 分小组编创动作,听着范唱录音

  8. 配合打击乐完整表演歌曲。

  四. 编创与活动

  1. 生观察课本插图,师编讲短小故事

  提示:大象怎样走?两只小象怎样走?

  2. 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担任象妈妈和两只小象,熟悉各自的节奏。

  3. 将象妈妈的节奏分别和两只小象的节奏组合。

  4. 三组节奏组合练习

  五. 小结

  象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和保护所有的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六. 板书设计

  两只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