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二教案锦集

2023-08-20

习作二教案锦集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能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给自己画一张自画像。

  2、对照插图,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3、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4、在自我观察和相互提示下,写一段介绍自己的话,注意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并配上自己创作的自画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外貌特征,通过神态描写反映一个人的性情。

  难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个性特征。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镜子 3、彩笔、画纸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唱一唱”

  1、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上一堂习作指导课,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小小的我》。(多媒体播放)

  2、“天地间走来了小小的我”,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为自己画一张自画像。板书课题:《我的自画像》

  二、面对自我“看一看”

  (一)观察“镜子中的我”,抓住特征。

  1、那么,你了解你自己吗?知道自己长得什么样儿吗?请拿出小镜子,仔细欣赏镜子里的自己吧。(出示“看一看”要求)

  2、学生自我欣赏、观察,小声描述自己的外貌。

  (二)欣赏杜小虎等自画像,学习画法。(多媒体呈现图片)

  1、你看杜小虎的自画像,哪些地方画得特别像呢?

  (同桌说说 指名说)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不错,杜小虎抓住了自己主要的外貌特征来画,你瞧,那笑眯眯的眼睛,大大的脑袋,多可爱!

  2、我们再来欣赏其他小朋友的一些自画像。(多媒体出示图片)

  3、教师小结:其实,画自画像,很简单,就是大胆地用彩笔描绘出自己的形象,把五官、衣着上最明显、最突出的地方画出来。

  三、拿起彩笔“画一画”

  1、激发兴趣:看了这些自画像,同学们难道不想尝试着给自己画一幅自画像吗?

  2、出示“画一画”要求:

  (1) 对着镜子,把自己的外貌画出来。

  (2) 要抓住外貌特点,突出五官特征。

  四、自由展示“猜一猜”

  1、教师把画好的自画像张贴在黑板上,请“对号入座”,猜一猜他(她)是谁?

  2、学生说猜的结果和理由。对不像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意见。

  小结:同学们画的都不错,基本上抓住了自己外貌、衣着上的特点,真不愧是“小画家”!

  五、学习例文“读一读”

  1、杜小虎小朋友不仅给自己画了像,还写了篇作文,题目就叫《我的自画像》。请打开课本,读一读例文,想一想杜小虎是怎么介绍自己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1)读了例文,你知道杜小虎是个怎样的小朋友了吗?他是怎样来介绍自己的?(2)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要注意些什么?

  3、小组讨论后,推荐同学参加全班交流。

  4、归纳本次习作要点:

  ⑴可以介绍自己年龄、身材、长相、性格、爱好等。

  ⑵要抓住特点——与别人不同的地方。

  ⑶要按一定的顺序。

  六、 口头作文“说一说”

  1、知道怎么写了,还要能口头介绍自己。我们来听听杜小虎等小朋友是怎么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多媒体播放例文朗读)

  2、听了杜小虎和田雅心的自我介绍,同学们想不想也像他们那样介绍自己呢?

  出示说话要求:

  (1)拿着自画像,介绍自己的年龄、身材、长相、性格和兴趣爱好等。

  (2)注意说出自己的特点----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3)介绍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3、在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提醒、补充。

  出示“好词语花蜜”,供学生选用:

  瓜子脸 国字脸 鸭蛋脸 长方脸 圆脸

  披肩发 长辫子 小平头 笑眯眯 胖乎乎

  老实 调皮 机灵 聪明 漂亮 秀气 苗条

  圆头圆脑 虎头虎脑 愣头愣脑 傻乎乎

  活泼开朗 天真烂漫 美丽大方 可爱

  爱好广泛 开动脑筋 积极发言 认真

  4、小组推荐说得较好的同学向全班介绍自己,互相评议,共同提高。

  七、独立起草“写一写”

  1、学生独立仿写,教师加强巡视指导。

  2、提醒学生注意:语句通顺写具体,标点正确无错字。

  八、互读互改“评一评”

  1、写好后,请两三个同学上台把草稿读给大家听听,请大家给点意见。(及时组织讨论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出示评议要点:

  1、是否抓住了自己的特征?是否按照了一定的顺序?

  2、小组内互读互改,对照评议要点,修改自己的习作。

  3、改好后誊写到习作本上,做到字迹工整,格式正确,不写错别字。

  4、还可以把自己的自画像贴在习作本上,以便图文对照。

  板书设计:

  我的自画像

  年龄 身材 长相 性格 爱好

  有顺序 抓特点

  例文1:

  我 的 自 画 像

  我的自画像画好了,大家请看:

  你看我,瘦瘦的,笑眯眯的,可爱不可爱?妈妈老嫌我长得瘦,我对妈妈说:“别看我小虎长得瘦,胳膊腿上都是肌肉,结实着哪!”我呀,今年9岁,体重20千克,身高1.2米。我喜欢穿蓝色的衣服。我很活泼,喜欢打乒乓球,还喜欢读书,我书架上已经有60多本课外书了。

  例文2:

  我 的 自 画 像

  我是个小姑娘,披着一头黑黑的长发,你看我可不可爱,漂不漂亮,像不像白雪公主?我的名字叫,是**小学三(3)班的一名少先队员。我今年8岁,身高1.3米,体重26公斤,耳朵特别大,妈妈常说大耳朵有福。

  我的性格活泼开朗,比如说,我和爸爸、妈妈的同事一见面就象熟人似的,有说有笑。我最喜欢穿公主裙,喜欢打乒乓球、跑步、看书,还喜欢玩电脑,我的特长是弹琵琶。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动画片、电视剧;我最喜欢的花有牡丹花、百合花和菊花;最喜欢的动物有:小白兔、小狗、小猫和小猴子;我最喜欢的食品有月饼、玉米、芒果和桃子。

  说了这么多你还不知道吧,我还戴了一副小眼镜,小的时候,常有人说我是博士,长大了我还真要做一个博士。

  例文3:

  我 的 自 画 像

  现在出现在大家面前的这位漂亮的小女孩就是我啦! 想和我交朋友吗?那就听我来介绍自己吧!

  我叫,今年10岁。我长得可讨人喜爱啦!弯弯的眉毛,水汪汪的大眼睛,还有白嫩嫩的皮肤,走起路来两支羊角小辩晃来晃去的。我最大的特点就是个子特别高,排队都是最后一个。我很开朗,喜欢唱歌、跳舞,还特别喜欢交朋友。你们想和我交朋友吗?向我介绍自己吧?

  例文4:

  我 的 自 画 像

  我今年9岁,身材矮小。我有一张红苹果似的脸,淡淡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不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高高的鼻梁下有一张灵巧的嘴巴。一见家里有客人,就连忙打招呼,大家都说我有礼貌,妈妈老说我是一只小八哥。

  我喜欢穿有“舞”字的衣服,因为我喜欢跳拉丁舞。前年,我跳舞还被老师在我额前贴了个“舞”字。下课了,同学们老喜欢在我面前转转,。我一下子把他们吓跑了。啊!同学们说我的声音像一只老虎在睡梦中打鼾。

习作二教案锦集 篇2

  学习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

  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5、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交流、课堂互动中,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和习作的能力。

  6、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课前准备:

  1、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

  2、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

  3、搜集近二十年来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交际话题。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引导学生读口语交际的学习提示,提出学习目标

  (1)策划一次活动,主题为“浓浓的乡情”。

  (2)讨论的重点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3)口语交际可以运用诗朗诵、唱歌曲等形式进行。

  (4)结合本次口语交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1、自主选择,小组内交流

  (1)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

  (2)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3)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全班交流展示 ,师生评议。(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1)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听后受到的启发。

  (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的提示.

  (4)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提出习作目标

  1、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2、提出习作目标

  (1)确定习作内容,如: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2)给文章定一个好题目。

  (3)明确习作的要求:一要突出变化;二要表达情感;三要运用本组教材中学过的表达方法。

  (4)结合本次习作,展示习作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汇报本次习作想写什么,确定习作的内容。

  2、全班汇报展示。(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3、学生以片断式的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组相互交流修改,完善习作。

  5、选差、中、优的作文全班交流修改,完善习作。

  6、自主完善修改作文。

  三、知识拓展延伸

  千锤百炼出好钢,千修万改出华章。请同学们回去后再三修改自己的文章写一篇完整作文,然后誊写在作文本上。

习作二教案锦集 篇3

  学习目标

  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

  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3.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

  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1.有关童年的音乐磁带。

  2.收集有关童年的碟片及照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课文,激发情趣

  1.回顾本组内容,说一说《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2.想一想为什么这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天真、可爱……)

  二、打开记忆,回忆童年

  1.我们的童年生活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静静地回忆一下,自己轻轻地说一说。

  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童年难忘的故事。

  课堂评价:(1)有没有把事情说清楚。(2)有没有把事情说具体。

  3.学习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三、课堂交流,分享童年

  1.每个学习小组评选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2.各个学习小组轮流在班内交流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要求:一位同学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其他的同学说说推荐的理由。

  3.师生共同评议说得是否清楚、具体,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四、修改提高,难忘童年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说得更清楚更具体。

  2.尝试把学习小组内各个同学的童年故事,连起来,变成一个有趣的童年历程。

  3.班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