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8》教学设计(通用17篇)
《习作8》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1、欣赏形象生动、风格迥异的剪纸,初步感知我国传统的剪纸艺术。
2、能细致观察,根据剪纸展开合理的想象,完成一篇习作。
教学重、难点:
仔细观察一副剪纸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编一个合理的故事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姥姥的剪纸》,导入新课。
《姥姥的剪纸》一课中提到了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以的人都赞不绝口,也引起了我们对剪纸艺术的兴趣。今天,就让我们走入剪纸的艺术殿堂,去欣赏那形象生动、风格迥异的剪纸。
二、指导看图,启发想象
1、讲解观察方法:
(1)要有一定的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
(2)要分清主次,先看主要的,重要的内容。
2、仔细观察书中的4幅剪纸作品,看图练习说话,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经过。
3、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事情的前因后果,把事情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四人小组内交流,相互启发,拓展思路。
4、集体交流。
三、提供范文,明确要求。
1、教师读下水文,让学生边听边想,哪些内容是图上表现出来的?哪些内容是看图想象的?
2、归纳本次习作的要求:
(1)仔细观察,写出剪纸中人与物的动作、深情。
(2)内容是编故事,故事中主角是剪纸中的人,数量为一至两位。
(3)习作过程中,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丰富想象,使得故事生动有趣。
《习作6》教学设计(精选13篇)
《习作6》教学设计 篇1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28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真观察图画,结合已有的知识,说说对不良现象的看法,并发出合理的倡议。
3、在练说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写下来。
难点:努力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有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前准备】
1、例文录音。
2、简单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说话导入
(课件显示:一只又一只小蜻蜓在低空快乐地飞翔、捉虫)小朋友,你看,这些是什么?它们在干什么?请你用一两句完整的话来说说,看谁说得准确,说得可爱。
二、读懂例文
1、(课件显示:有几个小朋友在捉蜻蜓,蜻蜓在小朋友的网兜里扑扇着翅膀挣扎)小朋友,快看,灾难忽然就降临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被捉住的小蜻蜓现在怎样了?
2、我们再来听听,它们会说些什么?
提供提示语:
有的绝望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愤怒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不解地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痛苦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着眼前的情景,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想法?
(1)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2)指名说。
4、读读例文。
一天,夏志成同学看到有些小朋友捕捉蜻蜓,便上前劝阻。他又想,好多同学不知道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于是他给报社投了一篇稿子,把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和想法都写了出来,告诉大家。
习作3 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习作3 教学设计 篇1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05
《习作2》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阅读教师批改过的一篇习作,读懂教师在“眉批”和“总批”中提了的意见,明确习作怎样才能做到有详有略。
2、读懂本次习作的要求,能参照教师的修改意见,把这篇习作修改好,誉在自己的作文本。
3、培养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明确习作怎样才能做到有详有略。
2、培养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渲染,明确要求
1、投影出示拔河情景的图片,同时播放拔河现场的录音,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当时的情景。
2、学生就拔河的过程,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作概述。
3、教师导入:有一位同学就这次比赛写了一篇《拔河》的作文,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帮他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初读内容,查找缺点
1、投影出示《拔河》的内容,学生边朗读边找了这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2、学生联系自己的拔河体验,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在班上作汇报。
3、指导学生读懂课本上教师的修改意见,比较教师批语和学生的汇报。
4、指导学生读懂课本上教师的修改意见,比较教师批语和学生汇报的异同,进一步明确修改作文的要求。
5、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眉批”和“总批”,及时小结。
三、再读课文,明确写作方法
1、学生默读全文,本篇作文如何修改诃用铅笔在文中作适当批注。
习作7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习作7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能自选或自拟文题,通过一两个具体事例,写写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本领。写时能做到语句通顺,表达清楚。
2、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能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主要部分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总结一下自己有哪些长处、本领,在这些本领、长处中,你最得意的是什么?
2、在家里说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让爸爸、妈妈帮忙找出你身上的长处或本领。
3、在课间和同学交流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本领。
二、激趣导入,明确要求。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和长处,是别人所不能相比的,请你向大家说一说你的长处和本领。
2、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自己的长处或本领。朗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2、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介绍了自己的长处、本领,瞿云、乔梦杨两个同学也想向大家介绍自己,可他们来不了我们班级,他们把自己的介绍写了下来,等着你们去看呢?
三、自读例文,感悟写法。
1、带着以下问题自学例文:
(1)这两篇例文各介绍了作者的什么本领、长处?
(2)小作者是怎样把最得意的地方写清楚、写具体的。
(3)把你认为写的好的地方画出来,读一读。
(4)想一想,读了这两篇例文,你学到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呢?
2、检查自学情况:
主要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读了这两篇例文,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交流讨论:
a、 内容上不拘一格:是自己最得意、自豪、超出别人的就行。
习作7 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习作7 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借助丰富合理的想象将语文书里的一个故事有顺序地记叙完整,要能写出具体完整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
2、通过搜集和整合资料的过程,打开思维,拓展思维,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把故事完整有顺序地记叙下来。
教学准备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真的熟悉手中的语文书吗?翻开印刷精美的语文书,除了看到一篇篇富有教益的课文,你有没有发现藏在语文书中的故事呢?它们有的藏在课文中,如发生在《负荆请罪》之前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故事?有的藏在成语中,如“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典故,还有的是一些课文的背景故事,如读《半截蜡烛》了解二次世界大战故事,《林冲棒打洪教头》之前的故事……要想找到它们,你就得多读书,再去查阅资料,相信你能从语文书中找到不少故事。你可以写写找到的故事,作为对语文书的资料补充,也可以写写你读了故事之后受到的启示,还可以写写你在找故事时发生的故事…… 请各位同学拿出准备好的语文书,准备谈自己最喜欢的故事。
2、师生交流,整体了解学生喜欢的课文。
二、明确写作要求
1、出示要求:写出语文书的一个故事
(1)写一个语文书里的故事。
(2)把故事写完整。
(3)要有顺序地写。
(4)要有合理的想象。
(5)不允许抄袭。
(6)也可以写一写你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2、学生谈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故事。
《习作4》教学设计(精选17篇)
《习作4》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真读一读“我喜欢的一篇课文”、“有趣的一次实验”、“冬天”、“盼春节”等作文题目。 2、选一个你喜欢的作文题目,练习写作。
3、也可以自己命题写作文,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
4、把想说的内容写具体,写清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选材、确定中心
教学准备 指导学生自己先就选材作一些思考。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审题,理解本次作文的要求。
2、能科学合理地选材,确定中心,围绕中心组织内容。
3、锤炼自己命题的能力,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
教学重难点 选材
一、多题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有意思的作文题,你们想读读吗?
2、出示相关作文题目及习作要求。师生共同品读、赏析。
3、看到这些作文题目,我们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件件往事,有趣的生活令人回味。但究竟选择哪一个题目呢?
二、确定内容,自主表达。
1、在这些作文题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你为什么喜欢它?
2、选择,确定自己打算写的作文内容。
选材指导:
如果是记事的,那选事情有些波折的,这样作文有起伏,吸引人。
如果是写景的,挑有代表性的景物来体现季节特点。最好自己亲自观察过的,感受比较深刻。
如果选“喜欢的课文”的,一定要有喜欢的理由,有理有据地写,内容才充实。
如果写“盼春节”的,要突出“盼”字。但突出“盼”字最好也用故事、事例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