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雪节气的教案

2023-08-19

关于大雪节气的教案 篇1

  目标

  (一)帮助儿童了解大雪这个节气的由来和地理、气象、农业特点;

  (二)认识大雪这个节气的代表民俗活动;

  (三)动手制作人造雪。

  内容

  (一)由来涵义

  元吴澄撰作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至此而雪盛也。”意思是到大雪这一天,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更大,但是降雪量不一定很大。

  节气意义上的“大雪”与天气预报中描述降雪量的“大雪”无必然联系。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因为“雪”是水汽遇冷的产物,代表寒冷与降水。“大雪”名称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气候变化,寒流活跃气温下降、降水增多。

  (二)大雪物候

  大雪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此时,黄河流域一带已渐有积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则大雪纷飞了。

  大雪节气最常见的就是降温。据统计,中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强冷空气过后,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的平均温度约在-20℃至-5℃之间,南方也会出现霜冻,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带来降雪或暴雪。

  中国古人将气温下降的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

  此时是阴气最盛,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荔”为马兰草即马兰花,据说也能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从小雪节气到大雪节气雪量不断加大。这时的雪一般来讲下得越多越好,对于来年地表水分的积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时的积雪,一可以给冬小麦保温保湿,防止冬季干吹风;二可以储存来年生长所需水分;三能冻死土壤表面的一些虫卵,减少小麦返青后的病虫害发生。但雪太大,也会对一些设施农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一些农事活动仍不能放松。

  (三)大雪传统

  腌肉、打雪仗、赏雪景、进补都是大雪节气的民俗。老南京有句俗话,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此时,家家户户门口,窗台上都会挂上腌肉、香肠、咸鱼等腌制品,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此时恰逢天降大雪,人们都会热衷于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赏雪景,其乐融融。

  大雪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滑冰嬉戏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四)人造雪小实验

  大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降雪量的增加,但是在南方,雪非常罕见的,就比如我们在上海的小朋友 即便是下雪了,也很快就融化了。小朋友还能记得自己上次看到雪是什么样子的吗?

  但是不用担心,老师今天想到了一个神奇的办法,不但能看到雪,还能让雪堆积起来!想不想知道呢?那就竖起小耳朵仔细听!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学习一下人造雪的制作步骤,自己动手创造自己的小雪地吧!

  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记录自然的时间之书”。我们将持续发布节气相关推送。

关于大雪节气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情景中学会使用剪刀,对纸工活动有兴趣。

  2、巩固认识红、黄、蓝三色,初步学习将纸条按颜色进行分类摆放。

  3、积极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纸条,剪刀,篮子每组一份。

  2、小花图片,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条,激发兴趣、

  教师抖动纸条,“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它象什么?”“听,它有声音吗?”“这个纸条可调皮了,它还会飞呢?你们看,它飞呀飞呀飞到哪里了?对,它飞到老师的头上,象什么?纸条又飞呀飞呀飞到嘴上,象什么?飞到腰里象什么?”

  二、制作雪花,学习使用剪刀、

  1、交代制作要求:今天我们来把纸条变成大雪花。我们一起来做做,一只手拿着剪刀,另一只手拿纸条,张开咔嚓,剪成一片大雪花。剪好后要把剪刀闭拢,不然它会很累的。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玩游戏:下雪了

  1、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在这一片雪白的广场上要下一场五彩的雪,你们想玩吗?

  2、幼儿按要求找雪花:滚一滚,爬一爬,找片红色的雪花给我瞧。

  四、情境表演,激发装扮小花的兴趣。

  “听,什么声音?谁在哭?”“它说旁边的花儿多漂亮,我们怎么没有漂亮的衣服呀?”激发幼儿帮小花打扮打扮的愿望。

  五、按颜色分类摆放纸条,结束活动。

  “你们看,地上还有许多大雪花,我们不能丢下它们,将它们带回去打扮小花吧。”引导幼儿按颜色分类摆放。

关于大雪节气的教案 篇3

  活动名称:

  《大雪的由来》

  活动目标:

  1、复习童谣,学习诗词大雪。

  2、积极参与晨谈,讲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儿歌《二十四节气歌》、《大雪》儿歌,ppt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二十四节气歌》引出“大雪”主题。

  教师:小朋友们好!寒冷的冬天来了,你们最喜欢做什么?(堆雪人)雪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分享的内容是:大雪的由来。

  二、出示图片,播放课件

  1.本周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大雪。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大雪”这个节气:

  教师小结:大雪节气,太阳黄经达255度。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2.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3.教师:小朋友,如果我们这里下雪了,你想堆个什么样的雪人呢?(出示雪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