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小司机

2023-08-18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小司机 篇1

  教学目标:

  1、丰富轮胎游戏经验,发展力量与平衡控制能力。

  2、在游戏中自觉遵守规则,巩固社会性认识。

  活动准备:

  轮胎人手一个,高矮不一的长凳2个、障碍桩10个,教师提前布置好场地。

  活动过程:

  1、幼儿与教师共同滚轮胎进入场地中间。

  2、热身游戏:开汽车。

  将轮胎平放在地上,教师面对全体幼儿,师幼共同坐在轮胎上进行模仿动作游戏。

  3、考核第一项:控制方向。

  幼儿控制自己的“小汽车”,跟随教师的指令向不同的方向转动。

  4、考核第二项:控制速度。

  幼儿控制自己的“小汽车”,跟随教师的指令节奏进行开动,根据教师的口令行进、后退、刹车等。

  5、考核第三项:

  控制平衡。幼儿在小桥上进行开动汽车,平稳通过。

  6、综合游戏:我开汽车去郊游。

  幼儿开动小汽车依次通过小桥、树林等场地。

  7、放松游戏:保养汽车。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小司机 篇2

  教师巧妙地利用废旧轮胎,以中班幼儿喜欢的“小司机”的角色扮演,通过学驾驶、考驾照、去郊游等主题情节,生动有趣地组织并开展了玩轮胎的运动游戏,发展了幼儿力量与平衡能力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

  教师抓住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在活动中模仿汽车驾驶员上车系安全带、驾车行驶、上坡、下坡、转弯等动作,自然地将身体前伸、后仰、侧弯腰,这一系列热身准备活动的引入,调动了孩子的身心,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建议:除了坐在轮胎上的一系列准备活动,还可以再增加站立的动作,如:让幼儿站立在轮胎的中间,再重复一遍坐着时练习的动作,更全面地达到活动全身的目的。

  游戏环节中通过设立“驾驶”的三项考核,让幼儿在推动轮胎前进、后退、刹车、调转“车头”的运动过程中,锻炼了手臂力量,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听信号、做动作的反应能力。随着幼儿对轮胎的熟悉并能较好地控制与运用,教师逐步增加了难度,将长凳作为“高架桥”,让幼儿带着轮胎一起“过桥”,挑战了中班幼儿的平衡能力与力量,使幼儿个个跃跃欲试,不断地尝试、练习,体验通过“考核”的成功所带来的愉悦。

  游戏的高潮部分,教师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郊外中的“树林”、“小桥”等场景,让拿到“驾照”的“小司机”们去开心地“自驾游”,将在前一阶段练习掌握的动作进行综合、巩固,体验运动的方向,根据运动中对象(同伴和运动材料)的空间位置与距离,调整自己的动作。同时,为了避免幼儿运动负荷过大,教师适时地将幼儿分组,以小组形式依次进行练习,让幼儿通过积极地“等待”来适度休息、适当缓冲。

  在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身体运动后,意志力和注意力有所减弱,教师及时以“保养汽车”的游戏,作为轻松活泼的放松整理内容,逐步降低幼儿的大脑兴奋度,调控幼儿的心理负荷,由运动的紧张状态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

  建议:在幼儿手推轮胎运动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腿部与轮胎互动的相关动作,既能避免一直用手推动造成的过度疲劳,又能充分挖掘“轮胎”的多功能性,真正发挥“一物多玩”的作用。

  课后思考:

  1、你是如何理解“一物多玩”的?是一物玩到底吗?

  2、运动游戏活动中“轮胎”还可以怎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