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案 篇1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技巧,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这一单元是特殊的单元,也叫预测单元,这是孩子第一次接触预测单元,与以往的学习方式不同。学生对于这一单元的学习需要提高学习的自主性,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8版第五册的第13课,是一预测课文。是一生动有趣的童话,主要写了胡萝卜先生的一根胡子得到了果酱的营养后不断变长,后来给小男孩做风筝、给鸟太太当晒尿布的绳子的故事。这是以前有趣的童话故事,表现了胡萝卜先生的和蔼可亲,感受到了童话故事中的真善美。
学习目标:
(1)、会认“萝、卜”等5个生字。
(2)、能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内容,感受边读边预测的好处和乐趣;预测能有一定的依据。并能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3)、能尝试根据文章或书的题目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对预测的故事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想一想,说一说:谁有胡子呢?
爸爸爷爷猫
师:除了人和动物有胡子之外呢,植物也有胡子,比如胡萝卜。今天呢,我们就走进这新的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看看植物的胡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认识课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环节二、初读课文,练习预测
1、预测胡萝卜先生是怎样的。
①读题,辨析“卜”、“长”的读音。预测一下:“长着长胡子的胡萝卜先生”会是怎样的?说说为什么这样。
②读第一自然段,随机认读“愁”。
师提问:现在你读到的`胡萝卜先生跟你预测的一样吗?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呢?
2、预测故事里会发生什么。
①读整个故事
师:胡萝卜先生常常为长胡子发愁。那么,接下来故事里可能会发生什么呢?你又是怎么想的?请你一边读,一边大胆预测。
②交流预测的内容,教师适时概括填表
预测的点预测的内容
①胡子粘到了甜甜的果酱胡子越来越长
②胡萝卜先生一步一步走,不停走,胡子变长
这根胡子一点一点变长。
③线短,风筝只能飞过屋顶男孩可能打胡子主意
④胡子在风中飘动鸟太太也像男孩一样
环节三
预测结尾
预测结尾,再听读结尾修正预测
1、学生预测故事的结尾:鸟太太会怎么做?故事后面还会发生什么?教师做相关梳理。
故事几种可能发展:
①第一种可能:鸟太太得到了长胡子。她像男孩一样偷偷地剪了一段胡子,拿来晾晒尿布。
②第二种可能:鸟太太没有得到长胡子。因为胡萝卜先生不同意。
③第三种可能:猴子姑娘得到了一根用来荡秋千的绳子
④第四种可能: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帮助了自己
预测的依据:
①课文里清楚表明鸟太太非常需要绳子。从插图中也能感受到鸟太太见到长胡子时的那种惊喜。
②一般人不同意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拿走自己身上的东西。
③猴子喜欢在树枝间跳跃。文章中也提到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在不断长长的,他有可能为这些有困难的人帮助。
④总是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故事就少了新鲜感,有变化的故事读起来才有味道。
2.教师读故事结尾,学生验证预测。
关键问题一:你的预测和原文里写的有哪些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环境问题二:当预测与故事的实际内容有些不一样时,该怎么办?(出示课后第一题的第三第四条信息)
教授学生阅读策略
环节四、拓展阅读
通过题目预测内容,引导拓展阅读
1、读题目预测内容。
师:接下来,一些文章或书的题目,请你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预测里面可能写了什么。
2、交流分享
①直接验证:请已经读过的学生,说说刚才同学预测的内容,哪些与实际内容相符,哪些不相符。
②引导拓展阅读
师:看了题目,我们只是预测了文中的一部分内容,想要知道的内容,就得看全文。
环节五、指导书写
①出示“萝”并与“罗”字作比较。
②出示“愁”字,教师示范书写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案 篇2
【课前解析】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主要写了胡萝卜先生的一根胡子得到了果酱的营养后不断变长,后来给小男孩做风筝线、给鸟太太当晾衣绳的绳子的故事。这是一篇不完整的故事,留给学生更多预测的空间。文前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边阅读边预测故事的发展。本课重点是边读边预测故事内容,
并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修正自己的想法。
关注预测基本方法的运用:边读边运用学过的方法进行预测,根据文章的题目、插图和内容,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等进行预测,当发现自己的预测与后边发生的故事不符时,要不断修正自己的预测。
关注后续情节的发展:文末省略号给了大家想象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推进故事的发展。
关注拓展:根据文章题目或书的题目,猜猜写了什么,意在引导学生在选择图书时可以先根据题目进行预测人物、故事内容等情节,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萝、卜”等5个生字。
2.能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内容,初步感受边读边预测的好处和乐趣;能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修正自己的想法。
3.能尝试根据文章或书的题目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对预测的故事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边读边预测故事的内容,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
能尝试根据文章或书的题目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对预测的故事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策略】
在字词教学方面,采用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点拨的策略;在文本阅读方面,采用回顾方法、自读批注、交流体验、续编故事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边读边预测故事的发展,感受阅读的乐趣;加强预测在课外阅读中的实践运用,让学生通过文章或书的题目猜测书的内容,使同学们逐渐在举一反三中学会合理使用预测策略,开展课外阅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词语,题目质疑激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个猜词语的游戏,看图片说出表示的事物名称或表情、动作。再想一想读到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认识一位胡萝卜先生,最重要的是它有一根神奇的胡子,板书课题:(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齐读课题。
2.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读完课题,你想到了什么?猜猜这个故事会讲什么内容?
预设:
1: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有多长?胡萝卜先生为什么有这么长的胡子?
预设:
2:胡萝卜的先生的长胡子一定有一段非同一般的经历。
预设:
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给他带来了什么?
(设计意图:猜词语活动,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猜想中初步感知本课生字,为学习生字做好铺垫在,为学习猜测做好铺垫。对课题的质疑又一次激发了学生预测的欲望和阅读兴趣。)
二、生字巧识记
教师过渡:同学们在读文之前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
学生带拼音读词语,注意红色的生字朋友。(指名读,开火车读。)
指名说一说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预设:
1:加一加认识“愁”“晾”,做出表情认识“愁”。
预设
2:减一减认识“卜”,注意读轻声。
预设:
3:换一换或形声字认识“沾”。联系生活通过组词来识记:“沾果酱”“沾水”。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记住生字,可以用我们学过的识字方法,还可以联系生活、做动作来识记。
小兔子要收胡萝卜了,胡萝卜了里藏着生字,你读对一个就能收到一下萝卜。看看谁能给他帮忙。
学生读对一个生字,小兔子就收获一个,指名读。
(设计意图:学生用已学过的方法记忆生字,提升学习生字的能力。用游戏的方式更好地巩固生字,为学习课文扫清障碍。)
三、走进故事,边读边预测
教师过渡: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中,我们边读书边预测故事,你学会了哪些预测的基本方法?
教师引导:读读学文小贴士,看看这篇课文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教师过渡: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利用预测的基本方法,边读故事边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吧!
细读文课文1-4段,边读边在相关地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想法,并对照后边发生的情节,及时改正自己的猜想。
1.学生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说说自己在哪些地方做了预测,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我来说一说:
预设:
1:当我读到第一段,看到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时,我猜想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应该会给他惹麻烦。因为只有遇到麻烦人们才会发愁。
预设:
2:当我读到“匆匆忙忙”时,我就觉得胡萝卜先生没刮干净胡子,有可能上街会被人嘲笑,因为他做事太大意了。
预设:
3:当我读到“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品啊!”我猜想胡子会因为果酱的营养越长越长。
预设:
4:当我看到课文插图时,我就想胡萝卜的长胡子一定让小鸟发现了,
不知道他们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
……
教师相机板书:(胡萝卜先生漏刮了一根胡子)
(胡子沾上果酱变长)
(设计意图:利用学文小提示学习课文,让学生明确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利用学过的预测基本方法进行猜想,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不断提高预测能力,增强阅读兴趣。)
2.教师追问:你们这些预测跟课文的故事情节是一致的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会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
预设:
1:我预测的内容和故事情节不一样,我要及时修正我的想法,接着读下去。
预设:
2:我的预测和故事情节一样,看来我的猜想是对的,真是有趣哟!
预设:
3:我从第三段读懂了胡萝卜先生走了多长的路,他的胡子就有多长,
好神奇呀!这么长的胡子他怎么都不知道呢!我很想读读下边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教师引导:有的同学猜的和原文一样,有的不一样,谈谈你的想法: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在故事的很多地方进行预测,内容可以和原文不同,但是要学会修正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通过交流发现:预测的内容可以和原文一样,也可以不一样,有依据的预测就是对的,当发现与文章内容不符时要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四、预测故事发展,续编故事
1.教师过渡:胡萝卜先生继续走,长胡子被风吹到了身体后面,他完全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同学们先来猜一猜
预设:
1:他的胡子太长了,走着走着就被东西卡住了,胡萝卜先生怎么也解不开,需要好心人的帮助。
预设:
2:他的胡子太长了,应该会被别人发现,并告诉胡萝卜先生,他还会感谢大家。
教师提出要求:那就让我们走进4-8段,看看与我们自己的预测一样不一样吧!
学生自己读故事,发现自己的预测和文本内容不一样时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教师相机板书:(小男孩剪胡子放风筝)
(鸟太太找绳子晾尿布)
2.教师质疑:文章写完了吗?为什么?
预设:结尾的省略号就告诉我们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
教师引导:那我们来当小编导,续编故事吧!可以结合上面的男孩的语言、动作续编故事,也可以有自己新奇的想法。
学生小组活动,每个人说说自己的故事,小组评选最佳小编导,然后集体交流。
教师叙述: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小朋友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编故事,激发了学生预测的欲望,
让学生感受到预测的快乐;通过小组交流评选,锻炼了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评价的能力。)
教师点拨:联系生活,发挥想象,说说长胡子除了他们想到的,你还想到了哪些用处?
3.教师追问:你们认为故事的结局还会有什么变化吗?
4.教师续讲故事结局。
教师提出要求:听老师把故事讲完,看看自己的预测和故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师小结:每一个故事都有他意想不到的结局,只要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
对接下来的事情进行有依据的推想,就会感受到阅读的更多乐趣。
(设计意图:老师的追问,拓宽了学生的思维,通过故事原文和自己的预测猜想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故事的结局有时是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只有出乎意料的结局,故事才会更有趣。)
五、拓展延伸,看题目猜故事
教师过渡:阅读下列文章或书的题目,预测一下里面可能讲了什么。预测小贴士:含有人物或事件的题目可以围绕人物身份、经历、见闻展开预测。
引发读者疑惑的题目可以围绕阅读时产生的疑惑来预测。
有的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预测。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题目展开想象,进行合理的推测,同桌交流后,班级展示。
教师引导:请已经读过以上这些文章或书的同学,说说刚才同学预测的内容,哪些与实际内容一样,哪些不一样。
预设:我读过《夏洛的网》,这本书讲述的是一头猪和一只蜘蛛的有趣故事。它具有神奇的色彩,蜘蛛为了不让猪被宰割,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猪,最终获得了成功。你们是不是也想读这个故事了?
教师点拨:我们不仅可以通过题目猜测故事内容,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是不是很有用处?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在选择图书时可以通过题目进行猜想人物和故事内容,便于有效的选择;通过已读学生的讲述激发其他学生继续读下去的欲望和兴趣,让学生感受预测的好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
子
快乐自己
帮助他人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胡萝卜先生漏刮了一根胡胡子沾上果酱变长
小男孩剪胡子放风筝鸟太太找绳子晾尿布
······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特别关注了语文要素的训练与培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去猜想;学习预测的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本课教学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基本方法进行大胆的预测和猜想,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让学生感受到了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在“我做小编导”环节,让学生自己创编故事结局,顺着故事内容去猜想,激发了学生预测的欲望和兴趣,续编故事意想不到的结尾,学生很有兴致;通过看题目预测故事内容环节,拓宽了学生预测的范围,让学生学会把预测运用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效地选择图书,让学生阅读更有导向性和目的性。
本课是一篇饶有兴致的童话故事,学生的学习欲望比较高,但有的学生在续编故事时,思维有局限,适当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思维拓展会让学生有更多猜想的空间。
【课后作业设计】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后打“√”。
胡萝.卜(luòluó)
发愁.(shóuchóu)
沾.湿(zhānzān)
晾.尿布(liàngliàn)
2.用“发”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空。
因为他近视,就没有漏刮了一根胡子。
胡萝卜先生常常因长着浓密的胡子而。
前不久,他家了一件奇怪的事。
3.按要求写句子。
果酱是很好的营养品。(改为感叹句)
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刮了胡子上街去了。(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4.文本探究。
胡子卜先生的胡子作用真大!你知道课文中写到了胡子的哪些作用?你还想到了哪些?
胡萝卜的长胡子可以,我还想到了长胡子可以。
参考答案:
1.luó
chóu
zhān
liàng
2.(1)发现
(2)发愁
(3)发生
3.(1)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品啊!
(2)勤劳的小蜜蜂匆匆忙忙地飞到了花丛中。
4.放风筝、当绳子晾小鸟的尿布当跳绳、当琴弦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象、发现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情趣。
2、以故事的形式引领孩子们丰富的情感世界,让他们体会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3、以读写绘的方式引领学生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有位特别的先生来到了我们的童话乐园里,他是谁呢?
二、观察封面:
1、请你们睁大眼睛仔细看看,你看到了谁在干什么?
2、你觉得他看上去是一位怎样的老先生?这位老先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胡萝卜先生。这位老先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胡萝卜先生。我们一起和他打声招呼吧。我们的故事开始了。
三、共读故事,随机设疑:
(一)板块一
1、一天,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地拿着一片果酱面包就上街去了。当长胡子蘸到了甜甜的果酱,就飞快地——长了起来。他一步一步往前走,长胡子被风吹到了身体后面。
2、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聪明的你大胆猜猜。小朋友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我们来看看书中的故事吧。
(二)板块二
1、一个小女孩站在街口放风筝,因为风筝的线太短,她的风筝怎么也飞不过屋顶。小女孩的心里可着急了。
2、当胡萝卜先生经过的时候,小女孩看见了风里飘动的长胡子,高兴地说:“我可以用它来做放风筝的长线了。”女孩剪了一段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用来放风筝。风筝一下子就越过了屋顶。
3、当他走过鸟太太的树下,鸟太太正为找不到绳子晾宝宝的尿布而发愁呢!这时鸟太太最希望的就是什么?当鸟太太看见胡萝卜先生风里飘动的长胡子,高兴地说:“可以用它来晾宝宝的尿布呀。”哪位鸟太太来高兴地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鸟太太剪了一段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系在两根树枝的中间,晾起了一长串鸟宝宝的尿布。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干净舒适的尿布了。
4、教师继续声情并茂地讲故事,鼹鼠老师带着学生过马路,他们挨着个,但不是前面的撞了后面的,就是后面的踩了前面的,可真难走啊!
5、这时,鼹鼠老师看见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突然有了好主意。聪明的鼹鼠老师想到了什么?她剪下一段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让每个小鼹鼠都拉住这段胡子,自己牵着胡子走在最前面。这样,小鼹鼠顺利地过了马路。
6、当鸭子先生对掉落在地上的书正发愁时,看见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他说:“这下我总算找到捆书的绳子了。”鸭子先生剪下一段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把书捆成两包,然后,拎着书一摇一摆地走了。
7、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飘在后面,不知不觉被许多人剪下,派上了许多用处。仔细观察这副图,你能找到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在哪吗?看谁发现得最多,还要试着像前面一样给他们编编故事。同桌可以讨论一下。
8、情境故事:谁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老师请四位。老师先给四位故事大王提个要求,你可以大胆地编,但是别人已经讲过的地方不能重复。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当旁白,还要注意认真地听。
9、胡萝卜先生想为自己配一副近视眼镜,就走进白菜小姐开的眼镜店。配完眼镜,白菜小姐说:“如果你用长胡子做绳子,把眼镜系住,就不怕找不到眼镜了。”白菜小姐说这些话的时候,用一根长胡子系住了眼镜。当胡萝卜先生的眼镜不小心从鼻梁上滑落下来的时候,他的胡子系住了眼镜。胡萝卜先生说:“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
四、整体回味,感悟主题
1、你觉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怎么样?
2、出示:“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谁来当胡萝卜先生夸夸自己的胡子?指读——齐读。
3、设疑感悟: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不仅帮助了自己更帮助了别人。可是,胡萝卜先生是那么喜欢自己的胡子,当他发现自己心爱的胡子被别人用掉的时候,他会生气吗?为什么?想一想。
小结:我明白了,胡萝卜先生不会生气还会很快乐,因为帮助别人就是一种快乐。可是假如有一天,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越来越少了,甚至用光了,没有了,他还会快乐吗?不管快乐还是不快乐,我们都能感觉胡萝卜先生有一课乐于助人的心。
4、故事取题目:故事讲完了,可是我们还不知道故事的题目呢,你想给这个故事取什么题目?这个故事的题目就是《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故事的作者是王一梅阿姨。
五、创编故事,绘写结合:
(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的很神奇啊,帮助了那么多人,让那么多人快乐。当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还会发生什么样神奇的故事呢?用你的画笔画下来并写一写你的故事吧。
(2)评价交流。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萝、卜”等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内容,感受边读边预测的好处和乐趣;预测能有一定的依据,并能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3.能尝试根据文章或书的题目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对预测的故事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4.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5.通过阅读,了解故事中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怎样帮助了别人,感受文学作品的诙谐与幽默。理解故事,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
6.以故事的形式引领孩子们丰富的情感世界,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7.引领学生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
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品质,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教学难点】
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谜语导题,了解作者。
谜语激趣:
1.猜谜语:
(1)课件出示:一个胖娃娃,埋在地底下,头顶绿襟穿红褂,夏天播种秋天拔,小兔子们最爱他。(打一蔬菜)
(2)学生交流,指名发言,教师评议并揭示谜底:胡萝卜
2.看图想象:你觉得他看上去是一位怎样的老先生?(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这位老先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胡萝卜先生。这节课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关于胡萝卜先生的故事,想不想来看看?(板书课题: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学生齐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好生字词语“萝卜”。
质疑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老师筛选有价值的问题:他的胡子怎么了?有什么特别的?胡萝卜先生会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想不想知道答案?想知道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了解作者:王一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签约作家,苏州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分会副会长。现就职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1970年出生,童年时代在江苏太仓的小镇上度过,从小王一梅就喜爱文学。四年级起,只要是假期,母亲必定每天让她写作文。从X年到X年,王一梅共发表短篇童话300余篇,出版作品八十多部,出版长篇童话《鼹鼠的月亮河》、《住在雨街的猫》、《恐龙的宝藏》,《木偶的森林》系列童话《糊涂猪》,短篇童话集《第十二只枯叶蝶》、《书本里的蚂蚁》《兔子的胡萝卜》等二十几种绘本。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萝卜发愁沾到晾衣服
(重点指导生字“愁、沾”为翘舌音;前鼻音“沾”,后鼻音“晾”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
练读句子,找发现: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①这根胡子长在下巴的右边,胡萝卜先生吃果酱面包的时候,胡子蘸到了甜甜的果酱。
长[cháng]:1>两端的距离,如长度;2>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如长短、长夜;3>优点,专精的技能,如特长、专长、各有所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如擅长。
长[zhǎng]:1>生长,成长,如长疮;2>增加,如长知识;3>排行第一的,如长子、长兄、长孙;4>辈分高或年纪大,如长辈长者、家长;5>领导人,负责人,如部长、校长。
练读一读。
你知道胡萝卜的这跟胡子已经长(zhǎng)了多长(cháng)吗?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发愁】 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
【浓密】 因为没有主意或办法而感到愁闷。
【近视】 一种玩具,在竹篾等做的骨架上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
【蘸】 眼睛看不清远物、却看清近物的症状。
【继续】 结实,坚固。
【风筝】 明确肯定。
【牢固】 茂密的意思。
【确定】 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4)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出示问题: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记叙了胡萝卜先生神奇的胡子帮助有困难的人解决问题的故事)
(2)学生自读课文。
(3)谈话过渡:胡萝卜先生胡子怎么了?有什么特别的?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细细品读。
三、预测品读,探究交流。
1.预测一:胡萝卜先生喜欢他的胡子吗?(先生各抒己见,并简要说明理由。)
(1)课件出示: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因为他有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胡子。
(2)验证预测:交代了胡萝卜先生为胡子发愁的原因。
(3)鼓励学生朗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了解到这是个怎样的胡萝卜先生?
2.预测二: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蘸到了甜甜的果酱会发生什么变化?
(1)课件出示:有一天,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刮了胡子,就吃着果酱面包上街去了。(从“匆匆忙忙”一词你了解到什么?“匆匆忙忙”写出了胡萝卜先生很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匆匆忙忙”是AABB式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平平安安风风火火)
(2)引发预测:有一天,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刮了胡子,就吃着果酱面包上街去了。因为他近视,就没有发现漏刮了一根胡子。
①请同学们大胆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②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3)验证预测:这根胡子长在下巴的右边,胡萝卜先生吃果酱面包的时候,胡子蘸到了甜甜的果酱,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啊!
①果酱很有营养啊,这根胡子会怎样呢?
②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明白。
(4)验证预测:于是,胡萝卜先生一步一步走的时候,这根胡子就在一点一点地变长。只要回头看看胡萝卜先生走了多长的路,就可以知道胡萝卜先生的这根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
①“于是,胡萝卜先生一步一步走的时候,这根胡子就在一点一点地变长。”一句说明了什么?(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生长的速度很快!)
②这根胡子会长到多长呢?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课件出示:只要回头看看胡萝卜先生走了多长的路,就可以知道胡萝卜先生的这根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
(5)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有什么神奇的地方?(结合上下文,我知道了它的胡子吸收了果酱的营养生长的速度非常快,以至于他都没有发现。)
3.预测三:胡萝卜先生飞长的长胡子会发生什么故事?
(1)引导预测:胡萝卜先生还在继续走,因为长胡子被风吹到了身体后面,胡萝卜先生是完全不知道的。多有意思的长胡子啊!胡萝卜先生就拖着它走啊走,接下来会发生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①学生自由发言。
②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我们接着来看看书中的故事吧。
(2)教师范读:
在很远的街口,有一个男孩正在放风筝,线实在太短了,他的风筝才飞过屋顶。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小男孩说完就扯了扯胡子,他确定够牢固了,就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
①一个男孩站在街口放风筝,因为风筝的线太短,他的风筝怎么也飞不过屋顶。小男孩可着急了,他会怎么说呢?(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②当胡萝卜先生经过的时候,小男孩看见了风里飘动的长胡子,高兴地说:“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如果你是胡萝卜先生,你会把自己心爱的胡子给小男孩分享吗?(引导学生学会帮助有困难的人。)
③小男孩想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用来放风筝,他会怎么说呢?(您好,我可以用您的胡子做放风筝的长线吗?)胡萝卜先生又会怎么说呢?(“没关系,你可以拿去用。”“我很乐意帮助你。”)同学们和胡萝卜先生一样是和气、有爱心、愿意帮助别人的人。
④小男孩剪了一段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用来放风筝。风筝一下子就越过了屋顶。想想这时胡萝卜先生和小男孩的心情怎么样呀?她会怎么说?(看到小男孩这么开心,胡萝卜先生也因为自己帮助了小男孩而感到非常快乐!)(板书:男孩剪来放风筝)
⑤小男孩说完就扯了扯胡子,他确定够牢固,就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
“扯了扯、剪”是对小男孩的动作描写,谁能加上动作读一读这句话?
(3)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师生评议。
②教师范读。学生评议。
③学生齐读。
4.预测四: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继续飞长,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故事?
(1)引导预测: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又会碰见谁呢?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预测。)
(2)验证预测:
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当他走过鸟太太家的树底下,鸟太太正在找绳子晾小鸟的尿布。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
……
(3)鸟太太正在找绳子晾小鸟的尿布,她发现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她高兴极了,她会怎样说?(学生交流,指名发言,教师小结:“胡萝卜先生,我可以用你的胡子来晾宝宝的尿布吗?”)
(4)如果你是胡萝卜先生,你会再次剪下你的胡子吗?为什么?(愿意,我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
(5)接下来会怎样?(鸟太太剪了一段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系在两根树枝的中间,晾起了一长串鸟宝宝的尿布。鸟太太和鸟宝宝笑得多开心啊,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干净舒适的尿布了。胡萝卜先生看见鸟太太和鸟宝宝们笑得那么开心,他也高兴地笑了。)(板书:鸟太太剪来晾尿布)
(6)教师小结:这段话中只有一个省略号,一方面省略了鸟太太剪了一段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系在两根树枝的中间,晾起了一长串鸟宝宝的尿布。另一方面省略了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还会发生的神奇的故事。
(7)一边读一边预测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样预测的依据是什么?
鸟太太看到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在空中飘动,于是,它就剪了长长的一段胡子,系在两根树枝的中间,给小鸟晾尿布。
我这样想的依据:文中讲到了小男孩用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来当风筝线,知道了长胡子的用处,而鸟太太正好没绳晾尿布。于是我依据这些内容和生活常识作出了这个预测。
四、整体回味,感悟主旨。
1.谈话过渡: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他的长胡子飘在后面,不知不觉被许多人剪下,派上了许多用处。让我们再来想想胡萝卜先生的胡子都帮助了谁?(再读课文,互相交流:课文围绕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主要讲了几件事?)
2.教师小结:胡萝卜先生刮胡子——蘸到果酱的胡子一点点变长——小男孩用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放风筝——鸟太太用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晾尿布。
(1)刮胡子常发愁(第1自然段):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因为他有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胡子。
(2)蘸果酱胡子长(2~4自然段):有一天,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刮了胡子,就吃着果酱面包上街去了。他漏刮了一根胡子,胡子蘸到了甜甜的果酱,这根胡子一点一点地变长。胡萝卜先生是完全不知道的。
(3)扯胡子放风筝(5~6自然段):在很远的街口,有一个男孩正在放风筝,线实在太短了,他的风筝才飞过屋顶。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小男孩就扯了扯胡子,他确定够牢固了,就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
(4)用胡子晾尿布(7~8自然段):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当他走过鸟太太家的树底下,鸟太太正在找绳子晾小鸟的尿布。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
3.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胡萝卜先生有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胡子,他常常为胡子发愁。当他发现自己的胡子一次又一次被别人用掉的时候,他为胡子发愁吗?(指名说)
4.你们说得真棒!胡萝卜先生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别人,让别人感到快乐的同时,自己也觉得非常快乐,这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5.教师小结:这篇课文主要用诙谐幽默有趣的语言记叙了胡萝卜先生神奇的胡子帮助有困难的人解决了问题,告诉我们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板书:神奇)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语言诙谐与幽默,记叙了胡萝卜先生神奇的胡子帮助有困难的人解决问题的故事。让我们充分感到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学习预测故事,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
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一)主题延伸。
1.教师导言: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它的长胡子在风中飘动,又被需要用胡子来做绳子的人给拿走了。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预测一下当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还会发生什么样神奇的故事呢?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1)预设:续编故事一
乌鸦爸爸给他的孩子买了一个气球,吹起来好大,可是,总不能一直用手捏着,恰巧胡萝卜先生走过去,看到风中飘着的长胡子,赶紧拽下来一段系住了气球。
(2)预设:续编故事二
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当他走过草地,蟋蟀正在排练秋季丰收的节目。忽然,一个乐手的琴弦断了,这下可把她急坏了,这可是她第一次参加演出。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这根线又细又长说不定能当琴弦。”不管三七二十一,蟋蟀乐手剪下一段胡子,穿在自己的琴上。她调了调音准,发现琴的音色更加悦耳了。
(3)预设:续编故事三
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当他走过池塘边时,小猫正在小河边钓鱼。小猫把鱼钩抛到水里,可是鱼线太短了。这样根本钓不到鱼。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这根线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韧。”小猫说完就拉了拉胡子,他确定胡子够韧了,就剪了一段用来当鱼线,不一会儿,就钓上了一条大鱼。
(4)预设:续编故事四
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当他走过广场时,一群小猴子正在比赛跳绳,刚跳到一半,绳子就断了,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他们看见胡萝卜先生的胡子那么长就剪下一段当跳绳。它们又能高兴地继续比赛了。
(5)预设:续编故事五
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当他走过松鼠妈妈家的门口,松鼠妈妈正在为找不到缝小松鼠衣服的线而发愁呢。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这线可真不错,就是不知道够不够长。”她说着,转头看,说:“这线不错,这线不错。”接着,松鼠妈妈拿来剪刀,剪了一般胡子拿走,给小松鼠缝衣服去了。
(6)预设:续编故事六
这时,小鸭子抱着一叠沉甸甸的书走了过来,一下不小心脚下绊了一跤,书全撒到地上,小鸭子整理好书后站起来,走着走着,看见胡萝卜先生的胡子那么长,它就说:“胡萝卜先生,可以把你的胡子借我用一下吗?”胡萝卜先生说“当然可以。”说着再次拔了一根胡子给了小鸭子,小鸭子用胡子绑好书,一摇一摆的去了学校。
(二)拓展交流。
1.如果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被大家用完了,你觉得大家还会喜欢他吗?为什么?
2.如果你有好东西,你愿意和别人一起玩吗?愿意给大家用吗?为什么?
3.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还可以帮助谁,用来做什么呢?
(三)课外拓展。
1.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我说爱更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
2.王一梅阿姨带给我们的故事你喜欢吗?她还为我们写了好多好听的故事。老师再给你们介绍几本,有《会走路的树》、《冒冒失失的花精灵》、《鸟窝里的树》、《糊涂先生作曲》。周末与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开心阅读吧!
本课推荐阅读《助人为乐的小鸭子》《坏脾气公主》
(一)阅读《助人为乐的小鸭子》思考:
小鸭子先后帮助了谁?是怎么帮的?
(二)阅读《坏脾气公主》思考:
一边读一边预测: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公主的坏脾气是怎么治好的?
八、当堂检测
九、课后作业
1.推荐阅读《助人为乐的小鸭子》《坏脾气公主》,完成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男孩 剪来放风筝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神奇
鸟太太剪来晾尿布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在导课环节,我采用了谜语引题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猜谜语来引出接下来的内容,通过猜谜语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的环节学生的注意力都比较集中,而且当我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也都能积极的回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内容,如有一天,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刮了胡子,就吃着果酱面包上街去了,因为他近视,就没有发现漏刮了一根胡子。请同学们大胆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再如胡萝卜先生吃果酱面包的时候,胡子蘸到了甜甜的果酱,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啊!这根胡子会怎样呢?还有胡萝卜先生还在继续走,因为长胡子被风吹到了身体后面,胡萝卜先生是完全不知道的。多有意思的长胡子啊!胡萝卜先生就拖着它走啊走,接下来会发生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呢?让学生感受边读边预测的好处和乐趣,明白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并能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使学生能尝试根据文章或书的题目预测故事的主要内容,对预测的故事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不足之处:课后认真反思,如果给点时间让孩子们自主选择胡萝卜先生帮助别人的一个场景,和同桌合作表演,然后叫几组同学上台表演,能培养了更多孩子的即兴表演能力和合作参与意识,效果会更好。另外,在拓展环节让孩子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家长听,会有更好的效果。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分阶段阅读,逐步推进故事情节,让学生学习根据已有内容进行猜测,做到有理有据。
2.结合反复情节的内容,发现文中描述胡萝卜先生胡子用途的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的推测,将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和原文对比,逐步修正和调整,让推测走向合理化。
3.进行策略迁移,练习根据题目、内容、插图进行猜测和想象,激发广泛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结合故事情节和文字叙述方式练习猜想和推测的方法策略。学会从题目、插图去猜想,结合文字和生活实际进行合理有据的推测。
教学难点:
发现文本中的细节,有理有据地合理推测。
教法:伏笔示范引导。
学法:观察讨论、对比修正。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走进童话世界,读读儿童文学作家王一梅的作品。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
(课件出示,指明朗读。)
看看她的作品,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发现以动物童话为主,可以结合某一本书谈谈猜想,说出合理的依据。)
有时候,只看题目就可以猜想故事内容,今天就让我们一路猜下去。
二、围绕题目猜一猜:
出示课题:你猜猜这个故事会讲什么内容?
(结合学生发言,点评角度,发现“胡萝卜”的胡子才合理。)
三、认识人物猜一猜:
出示课文第一段: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因为他长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
在心里认认真真读两遍,如果能读出这句话中的重点词,你就可以猜出下面会发生什么事了!
学生反馈:
预设1:常常发愁,有可能后面胡子就会惹出事来。
师:开头就这么不开心,后面只能是一大串的不开心吗?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欲扬先抑的写法,前面的“发愁”后面可能会成为欣喜。
预设2:“必须每天刮”,万一他哪天忘了,会不会胡子就长得满脸的。
师:越是小心,却容易出事情啊!后面会不会真的出事了呢?
四、看看插图猜一猜:
(出示课文“胡萝卜先生”的形象插图)
你能猜出发生什么事情了吗?一定要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预设1:有一天胡萝卜先生忘了刮胡子,胡子越长越长了。
师:真的是忘了吗?那应该是满脸浓密的胡子啊!
(引导学生抓住“眼镜”,猜想是因为近视,没有看清楚,忽略了一根胡子。)
预设2:他边走边吃汉堡,都沾到脸上了。
师:这个小细节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尝试猜测)
五、读读发展猜一猜:
故事的发展和大家的猜测一样吗?请看!
(出示课文第2--4段)仔细读一读,看看哪些猜对了,哪些猜得还不够准确。
(学生自读反馈,引导学生学习抓住细节合理推测。)
看来推测还是要有根据!请大家再次读读这部分,仔细读,哪里又让你有了新的猜测,这次要说出合理的依据来。
(学生再次阅读,尝试推测。)
预测:他没有发现胡子飞到身后,后面一定会有人动他的胡子。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接着看!
六、读读情节猜一猜。
1.默读课文5、6段,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生自读,了解故事情节:小男孩用胡子做风筝线。
你觉得这根长胡子做风筝线合适吗?
(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胡子在飘动,又长又结实。)
2.读到这里,你能推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学生自主猜想,还有很多动物会用到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最后胡子被用完了。)
3.故事是这样发展的吗?看看吧!
(出示课文7--9段)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或者想法。
这个故事没有写完,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表达方式去猜测,练习口头表述。)
4.读到这里,你能推测接下来的故事怎么发展吗?把你的推测和同桌交流一下。
5.组织交流,说说胡萝卜先生后来还会遇到谁,发生什么事。组织点评,引导发现:根据胡子的特点发挥作用,且越来越短。
6.有没有同学推测到了故事的结局?(胡子被大家用完了)
让我们看看故事的结局(学生自读)
为什么没有被大家用完?(引导体会故事发展的合理之处,渗透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文本主旨。)
七、小结方法学会猜:
一个故事的发展有很多种可能,我们在猜想和推测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要抓住文本的线索,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推测。)
八、只看题目大胆猜:
1.(出示故事题目及插图),请大家任选一个,进行合理的推测。
2.组织交流,检测推测的方法策略应用情况,及时再行点拨和提升。
九、鼓励阅读随时猜:
大胆猜测,合理推测,让自己真正走进作者的心里!
板书设计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大胆猜测、合理推测(有依据)
内容、人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