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梦》教案

2023-08-18

《愉快的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愉快的梦》,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了解6/8拍的含义,感受6/8拍轻盈、摇荡的节奏特点。

  二、教学重点:

  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

  2、乐理知识6/8拍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2、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

  1、激趣导入

  师: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我们来看看这幅美丽的图片,每当夕阳夕阳,城市变得渐渐安静,我们都会进入甜美的梦乡,同学们你们睡觉的时候做过梦吗?你的梦是怎样的呢

  生:回答(愉快甜美)

  2、听赏感知

  师:你们的梦可真精彩啊!看有位小女孩正在睡觉,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下他吧,你们欢迎吗?

  生:.师: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她做的一个神奇而又愉快的梦,让我们听听她都梦到了什么?(放视频)

  师:小女孩梦到了什么?听完小女孩的梦,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速度稍慢,是愉快的美梦。

  师:回答的真好,这就是一位日本小女孩的美梦,音乐无国界

  3、复听歌曲

  师:让我们带着问题再来听听歌曲中都出现了那些音乐记号?有哪些你没见过的音乐小符号?找一找,比一比谁找的又多有准确。

  生:找出记号

  师:同学们真厉害,来我们来认识认识他们(出示课件,讲解音乐小知识。)

  师:大家看:这首歌曲的节拍(点击课件八六拍含义特点)(生: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师:谁用动作表现一下它的.强弱规律?

  生:---!

  师:来大家一起拍一拍

  V换气记号,提醒我们要换一口气、圆滑线、连音线

  歌曲的情绪和它的音乐符号是分不开的,因为这些音乐小符号,所以歌曲更加的优美了。

  3、学唱歌曲1)跟音乐轻声唱lu我们用lu小声跟唱一下,感受一下歌曲的意境,注意你的声音,连音线时要唱够时值,保持住,圆滑线要连贯些。

  2)填词唱

  填上歌词还会吗,一起来一遍。(教师弹琴)小声跟琴唱一遍第一段歌词。进行教唱第一段。听琴声学唱第二段歌词。相信你们自己就能学会第二段。

  3)合作唱

  师:你们唱的真好,老师忍不住也想加入你们,欢迎吗?

  生:愿意

  师:那好,我们一起来合作一下,老师唱前面的部分,你们来场画线的地方

  注意你的换气,和音乐小知识一起唱一遍,然后交换唱一唱。

  4)处理上行、下行

  出示课件音乐旋律,我们一起再来看看我们的音乐旋律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弹琴用手势指示学生,可以一起多唱几遍没让学生自己发现特点。

  上行旋律演唱时,犹如下山,声音自然柔和。下行旋律演唱时,犹如爬上,声音兴奋,惊奇。

  5)有感情完整演唱

  让我们按照歌曲的旋律规律,有感情的完整唱一遍。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随音乐做做动作。

  三、合作创编,表演展现

  1)情感升华

  师:小朋友摇着她的梦之船,在绿色的上轻轻地荡漾,表现地是比较安静地、轻盈地意境,那我们还有没有不同的演唱形式?

  怎样怎样唱才能表现出这种意境?更好的表现歌曲?分小组讨论。

  师:我们歌曲还有什么演唱形式?

  生:男生唱、女生唱、分组唱、齐唱

  师:那好我们来试一试,女生唱前面两行,男生唱后面两行。注意下行声音要柔,上行声音要惊奇。熟唱歌曲

  师:谁用你的声音把小朋友的心情表现出来?看到新奇的椰子岛时她的面部表情会是什么样的?喂咦快来看,她在招呼小伙伴呢?你是怎么招呼的?生:

  可爱的小爱人正在岸上快乐跳舞歌唱,怎样表现他们的快乐?分组讨论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现这种愉快。

  学生展示

  师;让我们用最优美连贯的声音把小朋友的梦境表现的更美!

  要求:唱出歌曲意境声音轻柔、舒展,随情绪富于变化。

  2)创编舞蹈

  让学生表演歌曲,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广泛的时间、空间里遨游,用心去感受、用肢体体验音乐的魅力,听音乐教师和学生手牵手一起做舞蹈律动。

  四、情感教育

  师:梦是虚无飘渺的,可是梦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梦象征着梦想,你们肯定都有梦想,谁来说说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生:科学家、国家的栋梁、教师

  师:你们的梦想可真多,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梦想,那请把你的梦想卸载自己的小船上,让我们的梦起航吧。写好的同学交给我,老师把你的梦想贴在梦之船上,时刻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放课件音乐“我的未来不是梦”)大家的梦想五彩缤纷,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梦想,只有有梦想的人才是新生活的创造者,我们都要为梦想而努力,只有这样,梦想才会变为现实,让我们为早日实现梦想而努力吧!老师相信你们只要努力就会成功,你的未来不是梦。

  好了同学们,今天老师非常开心,谢谢大家的合作。下课。

《愉快的梦》教案 篇2

  一、课题:《愉快的梦》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愉快的梦》,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                   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            3、进一步学习二声部的合唱技巧。三、教学重点: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尤其是二声部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             2、乐理知识6/8拍的了解。四、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2、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五、课前准备:大歌片、录音带。六、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用欢快的,优美的,跳跃的三种不同的情绪来问好。)2、乐理知识:6/8拍的认识。(1)、由《秋天多么美》导入  6/8拍。              师:听老师弹一首歌,你能马上告诉我它的名字吗?              师:我们能把它的歌谱来唱唱吗?              师:能用LU来哼唱一下吗?(调整声音的位置,统一声音)              师:能用这么美丽的声音把歌词来唱唱吗?              师:哪位聪明的同学能告诉我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              师:拍号是多少?强弱规律怎样?三和八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师: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拍号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学了这个三八拍                      子。但是,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的拍号,它也是以八分音                      符为一拍的,那么它是什么呢?(出示6/8)谁来告诉我?(2)、6/8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师:能不能整齐的告诉我六和八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师:它的强弱规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师:那么6/8拍的歌听起来是怎样的呢?   (3)、两声部教学。                 师:请大家看这条我专门为大家出示的这条规律,请你听一听,来                         感受一下它的强弱。a.出示规律       5    3    5    3  | 5.      ˇ3  4  5   | 6    4    6    4  | 6.        6   0  | 

  5    5    5  4  3 | 4   4    4  3  2  ˇ | 5   5    5  6  7  | 1.       1  0 |                 b.   视唱旋律        (注意换气记号的提示与练习。)                 c.   学习低声部                   3     1     3     1  |  3.   ˇ  1 2 3  | 4  2   4  2 | 4.   4  0 |         3        3  3 2 1 | 2  2  2 1 7 ˇ| 5  5  5 6 7 |1.   1  0 ||                  d.  熟悉旋律。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象不象做梦一样?那么老师现在就做一个梦,                        请你听听老师做了一个怎样的梦?请大家用声音来表现看看。                       (欢快的、美丽的、忧伤的、奇怪的、可怕的)三、新授:1、导入  :      师:刚才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你能告诉大家你做过哪些十分美丽的、令人愉快的梦呢?能告诉我们,让我们和你一起分享吗?2、初听音乐。     师:有一个日本小朋友,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也做了个神奇而愉快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姑且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3、复听。      师: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你能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们吗?4、复听。      师:歌曲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它的这个愉快呢?你能不能从力度,演唱形式这两个方面来说说呢?5、复听。随着音乐找、听高低声部,聆听两声部的效果。6、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7、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8、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9、唱歌词,随琴一起。10、分析歌词内容,前半部分优美的,后半部分愉快的,结束句是渐弱的。吴11、有感情地演唱。四、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也没有电视机,更不用说电脑啦,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它美梦成真,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随音乐出教室。) 

《愉快的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愉快的梦”为主题。梦境多用来比喻美妙的境界,音乐里梦总是充满幻想的。“幸福的孩子爱做愉快的梦,给快乐插上音乐的翅膀,遨游在梦的世界。”在音乐的想象世界里,享受到自由驰聘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能安静而有想象力地聆听音乐《水族馆》《都睡着了》,让学生饶有趣味地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获得愉快的感受与体验。在充分聆听、体验的过程中,发展音乐的感知力和想象力,并能用音乐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理解。

  2.学会用轻柔的声音熟练地演唱《蒲公英》,感受节拍的韵律感,体验歌曲朦胧的意境,并能与同伴合作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表现歌曲。

  3.用自然的声音演唱《草原上》,能跟着指挥整齐地开始和结束。能用唱名模唱乐曲中的简单歌谱。

  4.在扮演角色随乐表演中能表现出较好的协调性和合作精神。能通过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感受歌、乐曲弱起节拍的特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饶有趣味地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获得愉快的感受与体验。

  教学难点:在扮演角色随乐表演中能表现出较好的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教学疑点:能通过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感受歌、乐曲弱起节拍的特点。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通过游戏了解乐曲结构和各段音乐的性质。

  2.尝试用身体各部分的扭动和手臂不同方位的动作表现乐曲形象。

  3.学习用身体动作及面部表情表达对同伴的关心,体会与朋友交往的

  愉悦心情。

  4.创想水草和小鱼的造型,开心的跳一跳。

  教学重点:熟悉乐曲的旋律,通过游戏了解乐曲结构。

  教学难点:创想水草和小鱼的造型,开心的跳一跳。

  教学疑点:创想水草和小鱼的造型,开心的跳一跳。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小朋友,你们去过水族馆吗?老师去过,水族馆就像海底世界一样很神奇。水族馆里会有些什么动物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欣赏视频)

  二、听赏音乐,理解乐段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鱼)鱼在干什么?(吹泡泡)

  还有什么?(水草)水草在水里会怎么样?(我们也学学它扭动的样子)

  (水母)水母会舞动

  师小结:水族馆这么神奇,这么美让我们也来听一首优美的音乐,名字叫《水族馆》,在听音乐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请小朋友一边仔细听音乐,一边想想,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欣赏音乐1遍

  提问: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些什么?猜猜看《水族馆》这个音乐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3.听了音乐后你感觉心情怎么样?你觉得它听起来是雄壮有力的?还是轻柔欢快的?

  4.出示图谱,介绍曲名《水族馆》,让学生观察图中都有什么?

  猜一下图中他们都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5.情境导入:在水族馆里住着一只凶猛的动物,他都很久都没有吃到食物了,原来是水族馆的小鱼和水草成为了好朋友,当它出现了,小鱼就被水草藏起来了。

  学生边听音乐,看着图谱,边说词语。

  6.熟悉乐曲,介绍曲式结构。

  7.再次欣赏音乐1遍,(出示图谱)教师边听音乐边点图谱,帮助学生理解乐段。

  提问:这首曲子有几个乐段?(6个)每个乐段的音乐都一样吗?

  8.分段帮助学生感受乐曲。

  欣赏第1段。提问:这段音乐的旋律是怎么样的?(优美、柔和的),你仿佛看见水母在干什么?(跳舞)它是怎么跳的?(学生自由做动作)

  欣赏第2段。提问:这段音乐和前面一段音乐听上去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速度加快,感觉水草在扭动)(学生表现水草的动作)

  第3段,水母

  第4段,小鱼吹泡泡,2个大的,4个小泡泡

  第5段,水草

  第6段,一起跳舞

  三、随图谱欣赏音乐

  听音乐指图,感受图标和音乐关系

  四、创编动作,自由表现音乐。(分段听音乐,用动作表演的方法感知

  节拍强弱的规律。)

  ①组织学生观察水草在水中随波晃动的样子,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水草的姿态,用身体的曲线运动来表现水草在水中优美的舞蹈。

  ②组织学生玩游戏“小鱼和小草”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熟悉角色形象和动作,了解游戏情节,掌握游戏规则:水草动时小鱼不动,小鱼动时水草不动

  ③听音乐帮助学生分辨水草生长及小鱼探望的音乐,初步了解乐曲结构

  感受a段乐曲的柔美流畅和b段乐曲的纤巧欢快

  ④分段欣赏音乐听听做做,进一步熟悉乐曲旋律、结构,分解练习动作

  1.水草慢慢长大,要求动作优美舒缓,鼓励学生做出各种姿态的造型

  水草生长时,有一只大鲨鱼正在四处觅食。

  2.小鱼探望水草,启发学生用不同动作表现小鱼欢快的游戏。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动作与水草交往,如给水草施肥、摸摸水草、对水草

  点头等,小鱼音乐出现时,大鲨鱼游走。

  3.老师和学生一起表演

  4.老师和学生分角色表演

  5.分角色完整的跟着音乐游戏

  五、总结

  1.从乐曲的情绪上,或从不同的演奏乐器、不同的音色上让学生知道能表现出不同的意境。

  2.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3.从激发情感的角度,去鼓励学生勇于发现、探索海洋奥秘的情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草原上》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草原上》,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

  2.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草原上》,并进行表演。

  3.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甜美抒情的情绪

  教学难点:把握歌曲演唱的连贯性。

  教学疑点: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蒙古大草原PPT图片创设教学情景

  今天老师呢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那的景色那的人们的生活。

  1)学生先聆听第一次,然后要求学生听完歌曲后讲述画面。

  2)播放PPT画面蒙古大草原,比较学生所讲出的画面情景创设情景。(可以多听一次)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跟着《草原上》的伴奏音乐,欣赏内蒙古大草原的风景,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草原之美)

  二、点题

  同学们刚刚播放的视频里,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啊?

  大草原、牛羊蒙古包,大家觉的那里的景色美吗?/很美。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和草原有关的歌曲《草原上》

  三、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刚刚我们已经听了一次歌曲的旋律,现在再来听一次听完后请你说出你的感受(播放歌唱版本《草原上》)感受一下几拍子的歌曲。

  请说说你的感受,你听完了感觉怎么样?很美,很好听我仿佛看到了…………

  2.读歌词(了解歌曲中是怎样描写草原风景的)

  1)老师有感情的带读歌词,(效果是在读歌词过程中去感染学生)

  2)学生模仿跟着老师再读一遍歌词、有感情的读。

  3)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读一读。

  4)再一次聆听歌曲(进一不感受歌曲的情绪)

  在过门笛子吹响的时刻像学生们述说:一个美丽的草原,蓝天是那么的高,太阳照耀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很美很美……草原上有羊儿马儿在奔跑,…………请听(说的过程中注意要绘声绘色的,有感情的说故事以便符合曲子过门音乐的音乐气氛)

  4)学唱歌曲

  大家可以看到歌曲很短,我们刚刚已经听了几次都已经很熟悉了现在我们来学唱歌曲

  5)带着学生跟着老师的钢琴演唱,注意唱的时候不要大声,大家要唱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6)针对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提示和改正。

  7)分组演唱第一段第一句女演唱第二句由男声演唱

  第二段全班齐唱

  结束句把第二段第二句重复一次渐慢结束全曲

  8)加进打击乐伴奏:碰铃2对,沙锤1对

  老师先示范怎样正确的伴奏乐器使用方法,请同学上来伴奏歌曲

  全班加伴奏表演一次

  9)尝试环节加进简单的舞蹈为歌曲伴舞

  10)教学成果展示:全班一起表演学习的歌曲《草原上》

  这个时候我们要想象我们就是蒙古族的男子汉,蒙古的格格伴奏伴舞,一起加进来。下面有请蒙古的小男子汉和小格格们为大家表演好听的《草原上》(鼓掌,表演完谢幕鞠躬……)

  三、音乐游戏

  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

  2.师: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mi sol la

  看老师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3 、5 、6”三个音。(学生唱)

  教师弹琴,开火车游戏,教师弹一组,学生按节奏唱一组,一个接着一个。

  (唱音高时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训练,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音的高低。)

  3.加上时值唱一唱3 6 5 ―

  6 3 5 ―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由节奏入)

  Ⅹ Ⅹ Ⅹ —

  读一读唱一唱边拍手边读

  4.节奏游戏找妈妈

  将《草原上》的歌谱分割成卡片,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别贴在黑板上归类,边听音乐边贴,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组贴得快,贴得最正确。

  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都睡着啦》

  音乐游戏:都睡着啦

《愉快的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 进一步巩固6/8拍子的特点。

  二、 指导同学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歌唱。

  三、 指导同学用和谐的声音唱出二声部。

  重 点难 点

  一、 6/8拍子在歌唱时的规律。

  二、 二声部的和谐。

  课 前准 备

  录音机、磁带。

  教 学 过 程

  一、 组织教学。

  课堂常规。

  二、听听、唱唱。

  1、 3—1、4—6、5—3、4—2、4—6、6—2

  2、 用“U”来哼唱。

  3、 听和旋:3 4 5 4 4 6

  1 6 3 2 6 2

  三、发声练习

  1=C—F 2/4

  12 3 | 34 5 | 56 54 | 32 1 ||

  LU

  17 1 | 12 3 | 34 32 | 17 1 ||

  四、复习乐理知识。

  1、 6/8拍子的含义。

  2、 讨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那6/8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强弱弱强弱弱”

  3、 跟着歌曲的录音唱出歌谱,拍出强拍和次强拍。

  4、 分声部唱歌谱。

  5、 合唱歌谱。

  五、歌词教学。

  导入:1、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吧?讲讲你的梦。

  2、 想“表示梦境最好用什么样的情绪、声音和力度唱。”

  3、 跟伴奏用“LU”哼唱出旋律。

  4、 齐唱局部。指导同学声音要唱得圆滑、连贯。

  5、 合唱局部:分声部唱,高声部要注意“6”、“4”;

  低声部要注意“4”、“2”;和两个声部的旋律的走向。

  6、 6/8的强弱规律,乐句末的六拍要唱足。

  7、 合唱歌曲,讨论:“哪些地方还不够”

  8、 跟录音有感情的歌唱,想:这是个多么美的梦, 你身在其中-------

  课 后 小 结

《愉快的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听赏教学,使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及情感的愉悦,感受乐曲的情绪变化,培养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并能用有感情的歌声表达《愉快的梦》所描绘的美丽的梦境。

  2、通过采集有关梦的资料,和创编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体验实践活动,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音乐创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贯穿始终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教师)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学生)课前收集的各种资料、彩纸、剪刀

  设计意图:

  1、激发、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进行交往、合作,积极参与感受、体验、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层层情感铺垫,引导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表现,并在活动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3、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他们大胆地想象,富于个性的表达,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一、音乐声中师生问好。

  二、演唱、欣赏,感知表现

  1、唱唱歌曲《愉快的梦》

  师:同学们,我们来唱一首熟悉的歌吧。(播放课件)

  A、单声部练唱准确。

  B、分声部完整合唱。

  要求:旋律准确,声音连贯、流畅,吐字自然、清晰,二声部合唱均衡、和谐。

  2、欣赏一段乐曲,“做”个梦,感受其情绪、意境

  师:闭上眼睛,听一段音乐,根据听到的音乐做个梦,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看看你能梦到什么?

  A、学生聆听无标题音乐(格里格的《摇篮曲》)。

  B、各抒己见畅谈梦境(说一说你的梦境,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根据是什么?)

  c、老师小结鼓励:看来,这音乐对我们的精神生活所起的作用真大,只不过是一串串音符,但是在同学们的耳朵中、头脑里,却带来了这么大的想象空间,给了我们这么多的美的画面、美的享受。

  3、感情处理,表现《愉快的梦》

  师:歌曲《愉快的梦》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

  A、学生语言交流。

  B、有感情朗读歌词。

  c、教师范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比较恰当的方式进行伴奏。(如:打击乐器的空灵声、悠扬的口哨声、轻柔的哼鸣声……)

  D、学生有感情演唱歌曲。

  要求:唱出歌曲意境(营造优美安宁的气氛,声音轻柔、舒展,随情绪富于变化)。

  E、老师小结鼓励:对作品理解得深,我们就能表现得更好。

  三、资料交流,拓展延伸

  1、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梦”的诗歌、故事等。

  A、四人小组互相交流。

  B、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师:梦有忧虑、恐惧的,更有幸福、快乐的。古人的梦大多都寄托着他们的愿望与追求,比如:(结合学生汇报内容:“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的黑暗,他们的梦或者说愿望往往都是虚幻的,在现实中难以实现,最后只能发出“举杯销愁愁更愁”、“一枕黄粱美梦”的慨叹。

  现在可不一样了,单说儿童的梦,一个个都是描绘的美丽景象,表达的对未来生活的渴望。问问大家,你拥有一个令人向往的梦想吗?拿出你的纸、笔,给自己描绘一张未来的蓝图吧!

  2、用画面或文字描绘自己的梦想

  (用自己喜爱的颜色的纸,剪出自己喜爱的形状,把自己的理想、愿望用简短的文字或画面描绘出来。)

  3、“五彩的梦”展示活动

  (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之后,将自己的作品贴上黑板。)

  四、合作创编,表演展现

  师:大家的梦想五彩缤纷,如果只用《愉快的梦》这首歌来表达,恐怕远远不够了,想一想,你还能用什么样的形式表达你现在的心情、感受?

  生:随音乐舞蹈、给旋律创编新歌词……

  师:就近集合或根据需要,自由寻找最佳合作伙伴,发挥集体的力量编一编,练一练吧!

  1、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种创编活动,老师参与指导。

  2、推选小组台前表演。

  3、选择一组比较成功的,全班学习。

  五、小结欣赏

  1、师生互勉:

  师: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梦想,每个人都要为梦想而努力,只有这样,理想才会变为现实,美梦才会成真,老师有一句话送给大家,我们互相勉励。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辛勤的劳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克雷洛夫(俄国寓言作家)

  2、欣赏歌曲《童年的梦》(播放电脑课件)

  师:跟着音乐动一动,唱一唱。

  “梦里的门啊快快打开,我的梦想要放声歌唱。

  梦里的门啊快快打开,我的梦想要展翅飞翔……”

  3、同学们,为了自己的那份理想努力吧,祝愿大家梦想成真!

《愉快的梦》教案 篇6

  课题:愉快的梦

  总课时数: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发声练习

  2、欣赏:铃兰

  乘着歌声的翅膀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感受音乐中和声的美感以和合唱的丰富表示力。

  教学重点:欣赏:铃兰

  乘着歌声的翅膀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中和声的美感以和合唱的丰富表示力。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综合训练一

  1、集体识谱,先唱低声部,再唱高声部。

  2、在教师指导下演唱。

  注意:“鸽”、“飞”两字要做到发声正确,坚持高位置,气息疏通。力度减弱表示鸽子的飞远。

  二、欣赏:

  (一)、铃兰

  1、今天我们就来跟着飞远的鸽子一起来游玩,我们先到东北,在这里大家看有一种植物,它的名字叫铃兰。

  欣赏《铃兰》,请同学说说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教师介绍:

  《铃兰》这首童声合唱,通过生动的联想(想象铃兰花象铃铛叮当作响,象繁星闪闪发光)和亲切的咏唱,激发小朋友们对祖国辽阔的大自然、对美丽的大森林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2、教师将主题乐写出来,请同学跟琴视唱。

  复听乐曲,请同学听一听主题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3、细听钢琴伴奏的模拟铃铛声。

  4、最后复听全曲。完成听听想想。

  (二)乘着歌声的翅膀

  1、让我们再次起飞,乘着歌声的翅膀。

  教师介绍:

  《乘着歌声的翅膀》原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以德国诗人海涅的诗为歌词所写的歌曲,后被改编。

  2、初听乐曲,

  请同学说说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3、再次复听乐曲,请同学说说都有哪几种乐器的演奏?

  展开想象,自由发言,请同学说说,乘着歌声的翅膀你仿佛到了那里?

  三、听音乐下课。

  板书设计:(综合训练一歌谱 谱例略)

《愉快的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月亮月光光》,学生能感受歌曲的柔和与宁静,并用配乐诗朗诵的形式表达对月亮的赞美。

  2、通过学习歌曲《愉快的梦》,学生能用轻柔、连贯、优美、跳跃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

  3、感受6/8拍的强弱规律,并能在欣赏6/8拍歌曲时运用节奏韵律伴奏。

  4、感受二声部合唱歌曲的美的音响效果。

  教学重点:

  1、感受歌(乐)的情绪。

  2、准确地演唱歌曲。

  3、感受6/8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难点:

  1、合唱部分的换气记号。

  2、快速度的接唱旋律。

  3、用强弱变化、连贯或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月亮卡片、笔等。

  教学过程:

  一、谜语诗歌导入:

  1、师:同学们,我很荣幸,今天将和大家一起遨游在音乐的殿堂。初次见面,我准备了6份小礼物送给你们,不过,这些礼物需要靠大家的团结和智慧才能获得——

  第一小组猜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月亮)

  第二小组填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三小组填歌词: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第四小组填歌(曲)名:二泉映月、月亮代表我的心 第五小组填成语:花好月圆、水中捞月 第六小组填对联: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准备彩卡将题目写上,准备6个小月亮。出示课件:一轮圆月)

  二、欣赏歌曲《月亮月光光》

  1、初次完整欣赏全曲。

  师: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在空中,那是一种圣洁、那是一种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的文人雅士就喜欢以“月亮”为题,赋诗作曲。你听,中国台湾的孩子们正在歌唱——月亮月光光,起厝田中央。树仔橄花开香,亲像水花园。(播放《月亮月光光》一段,课件出示歌词,学生初步聆听二声部的音响效果)

  2、师:那么美的歌声令我们的思绪飘荡,你能用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此时你心中的感受吗?

  3、你们的感受让我有一种冲动,这首歌写的太美了,我有一个提议,让我们配合着这美妙的歌声来朗诵中国台湾童谣《月亮月光光》。(配乐朗诵歌词)

  三、新授歌曲《愉快的梦》

  1、初次欣赏歌曲《愉快的梦》

  师:月亮月光光,歌声在飘荡;月亮月光光,引起我们神奇的遐想。弯弯的月亮,变成了可爱的月亮娃娃,伴随着动听的歌声,带着我们在迷人的夜空轻轻飞翔。(放音乐《愉快的梦》第一段)

  2、感受并了解6/8拍的强弱规律,教师唱、钢琴演奏来区别。

  (1)师:快来看,月亮娃娃摘下了一颗星星,上面挂了些小音符。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要求:请根据钢琴演奏旋律时的力度变化,帮助信封中的月亮娃娃找到合适的音符朋友。) (2)师:你们的小耳朵真的很灵敏,月亮娃娃的排列顺序完全正确。但是,你们能找出月亮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生:大小小中小小)这些大大小小和老师弹奏时声音的什么有关?(生:强弱或者力度)

  (3)师:同学们想的一点都没错,月亮的大和小其实就代表了音乐中的强和弱。动动小脑筋,你能利用身体的某一部分来拍击出这些月亮吗?(生:用拍手、拍退等方式)

  (4)师:其实这些月亮的排列顺序就是我们音乐中6/8拍的强弱规律:强弱弱次强弱弱(边说边拍)。6/8拍的含义就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6拍。

  3、再听歌曲。

  师:让我们在月亮娃娃的歌声中再一次感受6/8拍的韵律。(教师的动作夸张一些,区别出强与次强)

  4、师:月亮娃娃的歌声在宁静的夜空中是那么美妙动听。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这首《愉快的梦》。首先请同学们观察这首歌的五线谱,有什么特点?(生:前两行只有一行谱,后两行是用大括号连接的两行谱。)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前两行就是齐唱的歌谱,后两行则是合唱的歌谱。

  5、跟钢琴学唱主旋律。

  师:让我们一起用优美的歌声跟琴学唱歌曲的主旋律。(教师提醒学生正确的演唱姿势和换气记号,解决旋律难点。)

  6、处理歌曲。

  (1)师:同学们的歌声令我陶醉,但月亮娃娃还提出了新的要求。(课件出示:根据歌词的意思,你能不能为这首歌曲加上一些强弱变化呢?)大家可以各抒己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提出想法后,教师可以请全体学生试着唱一唱。) (2)师:刚刚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得好,我也想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教师补充学生没有说到的内容)如:“喂咿快来看,那就是神奇椰子岛”可以唱得兴奋一些,因为在茫茫的夜空中突然能看到一座椰子岛,这可是一个大发现啊!再比如:“可爱的小矮人”可以唱得跳跃一些,因为小矮人正在快乐的跳舞。再比如:第二段歌词合唱部分有一次反复,这是为了表现我们的心情更加激动。

  7、师: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这首《愉快的梦》已经被修饰的非常好听。月亮娃娃都迫不及待地想听一听了!请全体同学像合唱队的同学那样来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好吗?(生:好)全体起立!抬头、挺胸,肩膀打开,面带笑容,看我的指挥。(放伴奏师生演唱)

  8、合唱部分欣赏。

  师:你们的歌声带给我一种美的享受,真棒!我也想唱上两句,请大家欣赏!(课件播放范唱音乐,师唱合唱部分第二声部主音旋律。)

  9、合唱的艺术。

  师:刚刚我在歌曲中加入了什么?(生:U的声音)加入了U的歌声后,你觉得这首歌听起来感觉怎样?(生:更加好听、更加丰富)这就是合唱的魅力,它能将一段单一的旋律变得更加富有色彩,也能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四、拓展:(课件播放音乐伴奏作为背景音乐)

  1、师:今天,月亮娃娃陪伴着我们做了一个愉快的梦,我相信,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梦想,能和我一起分享吗?(生说一说自己的梦想)

  2、师:美丽的月,遥不可及,但通过中国航天人的奋斗最终还是踏上了月球;愉快的梦,虚幻飘渺,但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一定能美梦成真!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朝着自己的梦想,加油吧!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到此结束!再见!

《愉快的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和表演歌曲《愉快的梦》,让学生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想象梦境中美好的生活。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优美、明亮、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愉快的梦》,并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进行歌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知识目标:能够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进一步学习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教学重点

  学会唱歌曲《愉快的梦》并表演。

  教学难点

  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并学为歌曲伴奏,能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来表演歌曲。

  教具准备

  手风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组织教学

  1、播放欢快的歌曲《小白船》,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旋律中以律动的方式感受喜悦、和谐的课堂氛围。

  2、在音乐启发下,学生用亲切、欢快的、自然地声音与老师互相问好。

  (二)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说梦:利用媒体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由音乐童话故事“一个孩子的梦”导入歌曲《愉快的梦》。

  2、听梦

  师:歌曲中的小朋友非常爱做梦,请你猜猜看,她是哪个国家的小朋友啊?(出示图片日本小朋友),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呢?

  第二次聆听本课歌曲,让学生细细聆听歌曲中的小朋友梦见了什么?师: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她又做了一个梦,这个梦是一个愉快而神奇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随着优美的旋律进入他的梦乡……

  (三)巧引知识,突破难点

  (1)教师范唱整首歌曲,学生感受并评价。

  (2)复习巩固:引导学生说出所学过的拍子及含义和强弱规律(大屏出示所学过的拍号)如果回答正确,多媒体画面出现“卡通笑脸”,语音提示“你真行”,给学生发一个小贴贴,鼓励学生。

  (3)导入新知识点:6/8拍,教师讲解6/8强弱规律及拍子特点与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

  (4)讲解6/8拍和3/4拍的异同点,并出示媒体,选择合适的感情术语为歌曲标上。

  活泼的雄壮有力的忧伤的抒情优美的

  (5)多媒体出示所学歌曲视频,教师带领带着学生用6/8拍子强弱特点拍手。

  3、唱梦:媒体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情感,用情歌唱。

  (1)教师有感情的边弹边范唱歌曲《愉快的梦》。

  (2)请学生说说听完歌曲的感受。(是优美的、抒情的、有晃动感的、像摇小船……)

  (3)播放歌曲旋律,让学生看、听本课歌曲的旋律线。

  师:刚才的片段播放的大海是怎么样的?是波涛汹涌的还是风平浪静?平静的海水在慢慢的荡漾,好,那我们来表现一下安静的大海。(哼唱歌曲前半部分)

  注意:A、5·5·音低,气息往下沉

  摇啊

  B、2·20长音,5拍

  船

  C、55542音较高,气息托住

  轻轻

  师:当他在平静的海面上遨游的时候,突然他看到了?(椰子树、小矮人)好,我们来唱一遍。注意:5·345换气

  师:请你把这首歌的结构来分析一下,你认为这首歌可以分为几个乐段?如何分?(生)具体说

  师:第一乐段为齐唱部分,旋律集中在中音区,音乐显得深沉而带有神秘的意味;第二乐段为合唱部分,音的进行方向转为上行,音区移高,表现了儿童对新奇而美好的事物所怀的向往和追求。

  下面我们学习歌曲第二段。

  师:那这时候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高兴、惊奇),那我们一起用你们说的高兴、惊奇的声音来演唱一遍。

  (4)完整的演唱第一、二段歌词。播放范唱录音,媒体出示歌词图示,视听结合跟着老师一起随音乐节奏晃动,感受音乐。

  (5)媒体出示完整歌谱,请学生学唱字母谱。(小组跟琴学唱)

  学做小老师:分小组每人在组内给大家教唱一句歌谱。

  (轻声自己学唱-老师难点教唱-完整跟琴唱)

  (6)音乐小游戏(接唱比赛):

  师:下面咱们做一个“接唱竞赛”,老师弹歌曲的前奏,然后竞赛就开始。第一组任务是唱1-4小节,第二组5-8小节,第三组9-12小节,第四组13-16小节,第二段由老师和学生轮唱。在演唱中可加以拍手、拍肩等动作。

  并用拍手拍肩等方式打节拍。

  (四)即兴创编,表现音乐:

  4、舞梦:

  (1)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段日本舞蹈,激发学生的创编兴趣,接下来再进行拓展延伸,教师分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造、表现这首歌曲。

  (2)媒体出示各种表演歌曲的方式,请学生选择后,进行练习或者创作。

  a.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b.即兴创编舞蹈动作为歌曲伴舞。

  c.也可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周围的物品来为歌曲伴奏,拍手拍腿都可以,注意也要跟上音乐的节奏,音乐停伴奏也要停。

  d.请你把想象的歌曲意境画在小黑板上。

  可以小组表演形式,也可以形式多样化(指挥、创编、舞蹈、打击乐、绘画等)老师巡视指导。

  说明: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共同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性,教师也根据学生出现得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声音、歌曲的难点以及表演等加以指导,使学生按个人的学习能力分层愉快的完成教学任务,并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

  (3)共同展示,审美评价:鼓励学生互评表演出色的、有特色的个人和小组,并来说一说他们的优点。教师小结,以小礼品(老师制作的手工彩色纸船)作为奖励。

  (四)课堂小结

  学生先总结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教师总结。

  结束语:

  梦是虚无缥缈的,可是梦想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只有努力了,梦想才会变为现实!

《愉快的梦》教案 篇9

  第四单元愉快的梦

  一、    单元目标

  1、通过听赏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加强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感受能力;能主动搜

  集与乐曲相关的知识,培养合作意识,积累和丰富课外学习成果,养成专心聆听的习惯。

  2、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演唱《蒲公英》,体验歌曲所营造的梦境,并能选择合适的打

  击乐器用各种方式表现歌曲。

  3、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动作,创设画面,创作游戏,尝试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单元重点

  体验不同乐曲的节奏、旋律、情绪,让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作,选择各种表演方式演绎乐曲。

  三、    单元难点

  理解乐曲所表现的意境,能大胆表达内心对音乐的感受,丰富肢体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四、    课时安排建议表

  课时 听 唱 动 拓展

  第一课时 《梦幻曲》  《都睡着啦》 听赏钢琴版本的《梦幻曲》

  第二课时 《快乐王子的小船》

  《进行曲》  《俄罗斯舞曲》 了解俄罗斯的

  相关文化

  第三课时 《洋娃娃的梦》 《蒲公英》  讲讲自己的梦,说说自己的理想

  第一课时

  一、课时内容:

  1、听:《梦幻曲》

  2、认:小提琴与大提琴

  3、动:音乐游戏《都睡着啦》

  二、课时目标:

  1.通过欣赏《梦幻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的

  情绪,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中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以及每一段落所表达的不同

  音乐情境;能区别乐器小提琴和大提琴。

  3.通过音乐游戏《都睡着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听赏乐曲《梦幻曲》,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洋乐器大提琴独奏营造谧静甜美

  的表现力,感受乐曲跌宕起伏,婉转流连,探索、表现乐曲表现的情境。

  2、难点:能随着乐曲的情绪把自己的幻想用动作表现出来。

  四、教学过程:

  课前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发四块粘贴板;并要求学生给自己组里起个好听的名字,如:“梦幻队”“梦想队”等等。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课件,闭着眼睛的小姑娘)可是这个小客人不理我们,她在干什么呢?(引导说出听音乐)对,她在听音乐,是什么音乐这么好听,让我们也来听一下。

  (三)新课教学

  a、初步完整感受

  师: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课件出示:听这首乐曲你联想到什么?心里有怎样的想法?

  播放乐曲,生静听

  生:…… 

  给发言积极的一组粘上一面彩旗。

  【设计意图】:初次感受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的听赏与学习做以铺垫。

  师:噢,有些小朋友说听了想打瞌睡,有些小朋友说想睡觉,那小朋友你们平时是怎样睡觉的呀?

  生:……

  师:你是倒在床上就睡着的吗?

  生:……

  师:噢,有的小朋友上床了还要想想今天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才睡觉,有的小朋友友睡不着要翻几个身,那你能听着音乐表现一下你是怎样准备睡觉的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想象与生活紧密连接起来,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b、分段聆听

  a第一乐段

  师:天色暗了下来,四周静悄悄的,小朋友要睡觉了,你是怎样睡觉的吗?

  播放第一段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演准备睡觉。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是怎样的感觉?很吵闹吗?(平静,柔和)

  师:小朋友你能把这段音乐用线条或颜色画出来吗?(在课本上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优美柔和的旋律,使他们在不知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间。

  给表演好的一组粘上一面彩旗。

  b、第二乐段

  师:好,现在有好多小朋友“睡着”了,老师想知道小朋友你们平时睡着了会怎样?

  生:做梦

  师:你会梦见什么吗?假如你现在睡着了,你会想些什么?

  生:……     

  师:我们来看看我们那位小客人,她在做什么梦?

  播放第二段音乐,及课件图片(小姑娘变成了一只小鸟,在森林里快乐的飞翔舞蹈,看见美丽的花朵,摘了几朵,飞去送给了她喜爱的妈妈和老师,祝她们节日快乐)

  师:恩,原来这个小客人是个很细心的小姑娘,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习一下小姑娘好吗?

  (看画面,让学生跟着老师学习简单的律动)

  师:小朋友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你们会做怎样的梦?

  请小朋友听音乐表演,可带上自己喜欢并相配的头饰,要求学生站起来自由

  表演,给有创新的组分别粘上彩旗。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会真正的大瞌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并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师:小朋友都表演的非常好,那你们知道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吗?(请学生

  为乐曲起名字)

  生:…… 

  给有创新的一组粘上彩旗。

  师:舒曼叔叔也给这个乐曲起了一个名字叫《梦幻曲》(让学生读课题),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看黑板

  出示主旋律彩页

  师:大家看,这几句句子音比较多,旋律有较大的起伏(教师手势上下演示),

  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哼唱一下,好吗?

  师生听音乐哼唱,教师要做相应的上下手势,表现旋律的跌宕起伏。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老师都被你们吸引住了,再唱一遍给我听好不好!

  师:好,小朋友想想我们这一段音乐用哪一种线条或颜色来表现呢?学生练

  习。

  给表现好的组粘上彩旗。

  师:老师已经看到了小朋友的好多梦想,你们的理想是美好的,是伟大的!但梦想不能光靠想,只有梦想醒后勤奋的人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小朋友你们能做个勤奋的人吗?

  生:……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旋律的跟唱,完成本课重点学习,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及

  感受能力。

  c、完整体验

  师:舒曼叔叔写的《梦幻曲》好听吗?喜欢不喜欢?那好,咱们再听一遍,

  把你感受到的和学到的知识都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此时再次完整复听,旨在将分段赏析的参与表现进行连贯的综合体验,巩固学生对各乐段的听辨反应和全曲完整的体验。

  师:你知道这么好听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吗?(大提琴)

  介绍大提琴:(用课件对比认识)出示大提琴与小提琴的图片,主要让学生看图片

  和听声音来区别和掌握认识大、小提琴。

  (附教师参考表)

  大提琴 小提琴

  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 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

  琴弦:金属丝 琴弦:金属丝

  琴弓:马尾 琴弓:马尾

  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 乐器特色:属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 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

  给认真听讲的一组粘上彩旗。

  师:这首乐曲好听吗?它还有用钢琴来演奏的,你们想听吗?

  欣赏钢琴演奏的《梦幻曲》。

  (四)综合游戏

  师:大家积极性这么高呀!那我就再领大家做一个《都睡着啦》游戏

  教师带学生跟音乐做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要节奏练习“他睡着啦”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乐器音色的印象;并通过游戏中的节奏,渗透本课主旋律的音乐表现手段,巩固学生对本课的掌握

  (五)小结

  师:今天的音乐课大家都学到了什么?

  生:……(自由畅谈)

  师:看来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今天我们通过听赏优美的《梦幻曲》,共同感受了舒曼叔叔抒情、遐想的作品风格。有机会我们再共赏他的更多作品,同学们再见!

  第二课时

  一、课时内容

  1、听 《快乐王子的小船》 《进行曲》 《俄罗斯舞曲》

  2、动 《俄罗斯舞曲》

  二、课时目标:

  1、视:通过看春天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2、听:通过听赏三段不同风格的作品,让学生感受独唱形式,管弦乐演奏形式。

  3、动:通过听赏音乐,能根据不同风格作出合适的律动。

  三、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理解音乐美,体验音乐给人带来的不同感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折纸船吗?(生:会)[学生把准备好的白纸随老师一起折纸船]

  师:现在正是春天,看!外边阳光明媚,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去郊外游玩了。所以老师把快乐王子找来当我们的导游,瞧!他正划着小船来载我们呢!]

  [课件展示:快乐王子划着船,播放音乐《快乐王子的小船》]

  师:看了这幅画面,小朋友会联想到什么?你想象中小河两边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生各抒己见)

  [课件展示:河两岸美丽的风景,播放音乐《快乐王子的小船》]

  (生随音乐做划船动作)

  师:快乐王子带我们大家领略了春天的景色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折纸船,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感受音乐的旋律,让学生随音乐律动。

  (二)、感受音乐,了解音乐。

  1、[课件展示:美丽的小岛,播放《进行曲》,小动物敲着鼓的画面]

  师:呀!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小岛,岛上的小动物还敲着鼓来迎接我们呢!听!他们踏着整齐的步子,真威武!(完整听音乐)小朋友,你们听了这首曲子,心情是怎样的?能说说它是首什么样的曲子吗?它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2、再次播放音乐,老师拿小鼓随节奏敲打,生随音乐踏步。

  欢 迎  来到这  美丽   美丽的 小岛上 来

  1、学生随老师朗读节奏,让学生按节奏敲鼓,其余学生随音乐律动。

  2、师:岛上的小伙伴真是热情啊!瞧!他们还架起了火堆,邀请我们来跳舞呢!

  [课件展示:小伙伴跳舞的画面,播放音乐]

  3、听赏音乐

  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情绪?它的演奏形式是怎样的?

  4、再次听赏:让学生带上动物头饰。

  师:看他们玩得那么高兴,我们也参加吧!(学生随老师跳起了拉手舞)

  【设计意图】:通过听赏音乐,让学生参与表演,加深对音乐的旋律的掌握,并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三)、师生总结:

  师:和快乐王子出游,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看!月亮都出来了,我们也该回家了,let’s go!(播放《快乐王子的小船》,学生划着小船离开教室)

  第三课时

  一、课时内容

  1、听《洋娃娃的梦》

  2、唱《蒲公英》

  二、课时目标

  1.      视  通过各种画面,让学生感受,发挥想象。

  2.      听 通过《洋娃娃的梦》,让学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意境。

  3.      唱 通过学唱歌曲《蒲公英》,体验春天的美景及给人带来的喜悦。

  4.      动 通过听、唱,让学生随歌律动。

  三、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去发挥想象,发现美,体验美,歌唱美,创造美。 

  四、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师生律动

  (一)、音画结合,情境体验

  师:小朋友,你们做过梦吗?能告诉大家你曾梦到些什么?(生答)洋娃娃自从跟快乐王子出游以后,也做了个梦,能猜一猜他梦到了些什么吗?

  [课件展示:洋娃娃的梦画面,背景音乐《洋娃娃的梦》]

  【设计意图】:用孩子喜欢的洋娃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想象的积极性,通过看、想、说等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梦的美。

  (二)、欣赏感受,描绘梦境

  师:刚才小朋友想象了洋娃娃的梦,描绘了多幅春天的景色,那想不想听听音乐家是如何来表达的呢?我们先来听一听

  [课件展示:播放音乐。提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师总结:小朋友的想象丰富极了,是的,洋娃娃的梦把我们带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美景之中,瞧![课件展示:流动画面]种子破土而出,花儿含苞欲放,柳树吐出嫩芽,春笋探出脑袋,蒲公英也忙着寻找他们新的家,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结合画面,第二次欣赏)

  师:洋娃娃做了这么美丽的梦,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听着音乐,等星星睡了,鸟儿睡了,乘着我们的梦之船起航呢?

  [课件展示:星星睡了,鸟儿栖息在枝头,小朋友也睡着的画面,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欣赏,课件展示,让学生在听赏音乐的同时发挥想象,描绘春景,来感受、听辩、展示春天,在师生共同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同时,把音乐基础知识有机的渗透在欣赏活动中。

  (三)、歌曲体验,行知相融

  1、教师:老师这里有一幅画,但是这幅画有一部分不完整,老师没有画上去,我想让小朋友们听了我放的一首歌以后,来把它补充完整。

  [课件展示:二个孩子在草地上,播放《蒲公英》]

  听了这段音乐,小朋友知道这幅画上缺了什么啊?来把它画上去。

  [课件展示:出视蒲公英]

  2、教师:哦!原来蒲公英也做起了美梦!他梦到了小宝宝变成了伞兵,在天空中飞翔呢!他们边飞边唱起了歌,那欢快的劲儿也感染了老师,我也熬不住了,我也要和他们一起唱。

  (师范唱)

  小朋友如果也熬不住了,可以跟老师一起来。(师唱,学生轻声哼唱)

  3、教师播放旋律

  学生:把上面写有歌词的蒲公英依次贴在黑板上。

  4、引导学生用“lu”哼唱旋律,随旋律模仿蒲公英的动作。

  5、跟琴轻唱歌曲,及时纠正难点处。

  6、处理

  7、完整演唱全曲,师及时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听辨音乐,熟悉歌曲旋律,为新歌教学作铺垫,在听、唱、动的同时,改变了以往枯燥的学歌方式,使学生参与合作。

  (四)、自主合作,创作表现。

  [课件展示:连续的歌曲伴奏]

  1、教师:请小朋友们选择喜爱的方式来表达这首歌曲。

  歌词朗诵组。

  自然音乐组,选择老师提供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歌舞组。

  2、老师分组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创编,培养创新能力和表演能力,与横向学科紧密联系,让学生自主合作,培养协作精神和扩散思维。

  (五)、交流总结,情感升华。

  1、教师:小朋友们的表现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创作表演中感受到大家

  对生活的热爱,幸福的孩子,爱做快乐的梦,老师希望每位小朋友都有愉快的梦,并希望你们梦想成真!

  2、律动:随歌曲旋律跳着离开教室。

《愉快的梦》教案 篇10

  【设计思路】本课以《音乐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为准侧,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建立在听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同时把相关知识技能巧妙融合于教学活动中,激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探索等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完成对6/8拍的含义的感受-探索-认识-表现-运用。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和表演歌曲《愉快的梦》,让学生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想象梦境中美好的生活。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优美、明亮、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愉快的梦》,并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进行歌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3、知识目标:能够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进一步学习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教材分析】《愉快的梦》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日本儿童歌曲。歌曲采用八六拍子。具有摇篮曲的特点,表现了恬静、悠闲的意境。他描绘了儿童在梦中那神奇般的想象,歌曲反映了儿童对新奇而美好的事物所怀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象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愉快的梦》并表演。

  【教学难点】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并学为歌曲伴奏,能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来表演歌曲。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组织教学:

  1、播放欢快的歌曲《小白船》,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旋律中以律动的方式进入教室,感受喜悦、和谐的课堂氛围。

  2、在音乐启发下,学生用亲切、欢快的、自然地声音与老师互相问好。

  (二)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说梦:利用媒体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由音乐童话故事“一个孩子的梦”导入歌曲《愉快的梦》。设计意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

  2、听梦师:歌曲中的小朋友非常爱做梦,请你猜猜看,她是哪个国家的小朋友啊?(出示图片日本小朋友),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呢?第二次聆听本课歌曲,让学生细细聆听歌曲中的小朋友梦见了什么?师: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她又做了一个梦,这个梦是一个愉快而神奇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随着优美的旋律进入他的梦乡……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也让学生从生活中回忆各种梦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学习氛围活跃起来,让大部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三)巧引知识,突破难点

  (1)教师范唱整首歌曲,学生感受并评价。

  (2)复习巩固:引导学生说出所学过的拍子及含义和强弱规律(大屏出示所学过的拍号)如果回答正确,多媒体画面出现“卡通笑脸”,语音提示“你真行”,给学生发一个小贴贴,鼓励学生。

  (3)导入新知识点:6/8拍,教师讲解6/8强弱规律及拍子特点与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

  (4)讲解6/8拍和3/4拍的异同点,并出示媒体,选择合适的感情术语为歌曲标上。活泼的雄壮有力的忧伤的抒情优美的(5)多媒体出示所学歌曲视频,教师带领带着学生用6/8拍子强弱特点拍手。设计意图:这样可把把音乐、律动、多媒体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标中提倡学科综合的精神得以体现,让大部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之学习氛围活跃起来。3、唱梦:媒体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情感,用情歌唱。

  (1)教师有感情的边弹边范唱歌曲《愉快的梦》。

  (2)请学生说说听完歌曲的感受。(是优美的、抒情的、有晃动感的、像摇小船、)

  (3)播放歌曲旋律,让学生看、听本课歌曲的旋律线。师:刚才的片段播放的大海是怎么样的?是波涛汹涌的还是风平浪静?平静的海水在慢慢的荡漾,好,那我们来表现一下安静的大海。(哼唱歌曲前半部分)注意:A、5·5·音低,气息往下沉摇啊B、2·20长音,5拍船C、55542音较高,气息托住轻轻师:当他在平静的海面上遨游的时候,突然他看到了?(椰子树、小矮人)好,我们来唱一遍。注意:5·345换气师:请你把这首歌的结构来分析一下,你认为这首歌可以分为几个乐段?如何分?(生)具体说师:第一乐段为齐唱部分,旋律集中在中音区,音乐显得深沉而带有神秘的意味;第二乐段为合唱部分,音的进行方向转为上行,音区移高,表现了儿童对新奇而美好的事物所怀的向往和追求。下面我们学习歌曲第二段。师:那这时候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高兴、惊奇),那我们一起用你们说的高兴、惊奇的声音来演唱一遍。

  (4)完整的演唱第一、二段歌词。播放范唱录音,媒体出示歌词图示,视听结合跟着老师一起随音乐节奏晃动,感受音乐。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以聆听的教学方式学唱了歌词,学生就很容易的学会的歌词,并达到了准确、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

  (5)媒体出示完整歌谱,请学生学唱字母谱。(小组跟琴学唱)学做小老师:分小组每人在组内给大家教唱一句歌谱。(轻声自己学唱-老师难点教唱-完整跟琴唱)

  (6)音乐小游戏(接唱比赛):师:下面咱们做一个“接唱竞赛”,老师弹歌曲的前奏,然后竞赛就开始。第一组任务是唱1-4小节,第二组5-8小节,第三组9-12小节,第四组13-16小节,第二段由老师和学生轮唱。在演唱中可加以拍手、拍肩等动作。设计意图:通过旋律小游戏,可以反馈学生对乐曲的了解程度,让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感性到理性,很容易的掌握了本课歌谱。并用拍手拍肩等方式打节拍。

  (四)即兴创编,表现音乐:

  4、舞梦:

  (1)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段日本舞蹈,激发学生的创编兴趣,接下来再进行拓展延伸,教师分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创造、表现这首歌曲。

  (2)媒体出示各种表演歌曲的方式,请学生选择后,进行练习或者创作。

  a.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b.即兴创编舞蹈动作为歌曲伴舞。

  c.也可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周围的物品来为歌曲伴奏,拍手拍腿都可以,注意也要跟上音乐的节奏,音乐停伴奏也要停。

  d.请你把想象的歌曲意境画在小黑板上。可以小组表演形式,也可以形式多样化(指挥、创编、舞蹈、打击乐、绘画等)老师巡视指导。说明: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共同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性,教师也根据学生出现得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声音、歌曲的难点以及表演等加以指导,使学生按个人的学习能力分层愉快的完成教学任务,并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

  (3)共同展示,审美评价:鼓励学生互评表演出色的、有特色的个人和小组,并来说一说他们的优点。

  教师小结:以小礼品(老师制作的手工彩色纸船)作为奖励。

  【课堂小结】

  ]学生先总结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教师总结。结束语:梦是虚无缥缈的,可是梦想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只有努力了,梦想才会变为现实!

  【板书设计】《愉快的梦》3/4拍:强弱弱6/8拍:强弱弱次强弱弱

《愉快的梦》教案 篇11

  一、课题:《愉快的梦》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愉快的梦》,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

  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2、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

  3、进一步学习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三、教学重点: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尤其是二声部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

  2、乐理知识6/8拍的了解。

  四、教学难点:1、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2、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

  五、课前准备:大歌片、录音带。

  六、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用欢快的,优美的,跳跃的三种不同的情绪来问好。)

  2、乐理知识:6/8拍的认识。

  (1)、由《秋天多么美》导入6/8拍。

  师:听老师弹一首歌,你能马上告诉我它的名字吗?

  师:我们能把它的歌谱来唱唱吗?

  师:能用LU来哼唱一下吗?(调整声音的位置,统一声音)

  师:能用这么美丽的声音把歌词来唱唱吗?

  师:哪位聪明的同学能告诉我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

  师:拍号是多少?强弱规律怎样?三和八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师: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拍号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学了这个三八拍

  子。但是,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的拍号,它也是以八分音

  符为一拍的,那么它是什么呢?(出示6/8)谁来告诉我?

  (2)、6/8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师:能不能整齐的告诉我六和八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师:它的强弱规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师:那么6/8拍的歌听起来是怎样的呢?

  (3)、两声部教学。

  师:请大家看这条我专门为大家出示的这条规律,请你听一听,来

  感受一下它的强弱。

  a.出示规律

  5353|5.ˇ345|6464|6.60|

  55543|44432ˇ|55567|1.10|

  b.视唱旋律(注意换气记号的提示与练习。)

  c.学习低声部

  3131|3.ˇ123|4242|4.40|

  33321|22217ˇ|55567|1.10||

  d.熟悉旋律。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象不象做梦一样?那么老师现在就做一个梦,

  请你听听老师做了一个怎样的梦?请大家用声音来表现看看。

  (欢快的、美丽的、忧伤的、奇怪的、可怕的)

  三、新授:

  1、导入:

  师:刚才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你能告诉大家你做过哪些十分美丽的、令人愉快的梦呢?能告诉我们,让我们和你一起分享吗?

  2、初听音乐。

  师:有一个日本小朋友,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也做了个神奇而愉快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姑且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

  3、复听。

  师: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你能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们吗?

  4、复听。

  师:歌曲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它的这个愉快呢?你能不能从力度,演唱形式这两个方面来说说呢?

  5、复听。随着音乐找、听高低声部,聆听两声部的效果。

  6、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

  7、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8、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

  9、唱歌词,随琴一起。

  10、分析歌词内容,前半部分优美的,后半部分愉快的,结束句是渐弱的。

  11、有感情地演唱。

  四、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也没有电视机,更不用说电脑啦,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它美梦成真,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随音乐出教室。)

《愉快的梦》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愉快的梦》是一首抒情优美的日本童声二声部合唱曲。它描述了儿童在梦中那神奇般的想象,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象的认识和理解。歌曲具有摇篮曲的特点,6/8拍,速度较慢,节奏平稳,无太多的变化,表现了恬静悠闲的意境。歌曲反映了儿童对新奇而美好事物所怀的向往和追求。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学生情况有所差异,有的乐感较好,学习能力强,模仿能力好;有的上课纪律差,表演时不活跃;有的性格内向,不敢表现自己。在教学中,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

  方法与过程:通过学习《愉快的梦》,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 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梦境的美好,受到热爱自然的熏陶并激发学生想象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学习《愉快的梦》,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

  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旧歌:

  《降落伞》《校歌》《柳树姑娘》《大家来唱》复习3/4拍

  三、学唱新歌

  1、导入

  老师唱《摇篮曲》,学生交流感受

  ①引出《愉快的梦》生聆听第一遍:你有什么感受?

  ②他在梦中都看到了什么?(放第二遍)

  相机讲解:6/8拍

  (6/8基本节奏型)其强弱规律是?

  2、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画面的美。

  3、学唱歌:

  ①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②师生接龙唱。

  ③听范唱哼唱,声音要有控制。

  A:你学会了那一句?谁来唱给大家听?

  B:你觉得那一句学唱有难度,谁来教教他?

  C:讲解连音线和圆滑线的 记号及其在歌曲中的作用

  4、指导唱歌

  ①怎样才能把歌唱好呢?

  ②唱歌时还要注意什么?

  强调注意换气记号

  ③伴琴声齐唱

  5、用沙锤来伴奏演唱

  ①分组伴奏

  ②男女生分段伴奏演唱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愉快的梦》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的奇思异想。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有三首摇篮曲的磁带、多媒体画面:“梦中的南极”,范画:“有趣的梦”、绘画用笔、纸。

  教学过程:

  一、倾听老师的梦,激发幼儿做梦的欲望。

  1、欣赏摇篮曲的音乐。

  教师:“小朋友,你们听过摇篮曲吗?摇篮曲可在什么时候听?”(睡觉时听)“让我们听着摇篮曲睡个觉。”幼儿听音乐做睡觉状。

  2、(音乐停)教师:“这首曲子真好听,我听着听着就做起梦来了,(边讲边放多媒体画面)我梦见我到了寒冷的南极,小企鹅摇摇摆摆地跑过来,我们一起捉小鱼,捉了许多鱼,把海豹也引来了,海豹吃了小鱼,又想来吃小企鹅,我们马上逃走,眼看就要被海豹追上了,有一只海象游了过来,海豹就逃走了,我和小企鹅比赛游泳,我游得可快了,得了第一名。啊,真是太有趣了!小朋友,你们做梦了吗?”

  二、组织幼儿开展想象,并大胆讲述。

  1、幼儿欣赏音乐,开展想象。

  教师:“现在,让我们再来听听音乐做一个有趣的梦。在梦里,你可以飞上蓝天,可以游进大海,可以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幼儿欣赏摇篮曲,做睡觉状。

  2、组织幼儿讲述。

  (音乐停)提问:“小朋友睡得真香呀,你们做梦了吗?”“梦见了什么有趣的事?”

  幼儿相互轻声交流,然后请个别幼儿进行讲述。(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表扬大胆想象的幼儿)

  三、幼儿评价。

  教师:“小朋友做的梦真有趣,你喜欢谁的梦?为什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评议同伴的梦。)

  四、用绘画表现有趣的梦。

  1、教师:“做梦真好玩,我还把我的梦画了出来:(出示示范图画,幼儿欣赏。)梦中我变成小小人了,和小蚂蚁做了朋友,我和许多小蚂蚁捉到了一条大虫子,我们抬着虫子回家去,路上,碰到了一只瓢虫,我们一起把大虫搬回了家。听听音乐,我们再来做一个美梦,梦醒后把它画出来,比比谁的梦最有趣。”

  2、幼儿边欣赏音乐边绘画。

  教师可提醒幼儿画面要丰满、色彩鲜艳。

  五、活动结束。

  教学延伸:

  1、幼儿讲述各自画的梦,然后组织幼儿评议,说说谁的梦最有趣。

  2、在活动室一角设计一个“有趣的梦”专栏,让幼儿画画说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