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公开课教案

2023-08-18

学前班公开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单韵母及标声调的单韵母的读法。

  2、学会g 这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3、学会g与单韵母e、u相拼。

  4、能够用g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练习组词或说话。

  教学重点:

  学会g 这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1、学会g与单韵母e、u的拼读。

  2、用与音节相应的汉字组词或说话。

  活动准备:

  拼音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老师:小朋友们好,又到了学习汉语拼音的时候了,今天我们一起去漫游拼音王国,好吗?

  老师:那就让我们乘上这“快乐列车”出发吧!“小小火车开起来,轰隆轰隆,呜……”

  (2)老师:啊,我们到了。瞧,拼音王国朋友们已经在这里欢迎我们了,我们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二、读读练练(复习已学的单韵母和声母)。

  (1)请同学们读一读单韵母。

  (2)老师:呀,这几个朋友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你们还记得吗?谁来告诉大家?(他们叫单韵母)单韵母有几个?(单韵母有6个)哪6个?(a、o、e、i、u、u)

  (3)小朋友真聪明,现在这些单韵母朋友已经戴好帽子排好队了,我们一起来点点名吧。(读代调的单韵母)

  (4)老师:小朋友们读得真好!再让我们一起坐上火车去请出我们的声母朋友吧!(出示已学的声母b、p、m、f、d、t、n、l小朋友们读一读)

  (5)老师:小朋友们真不错,记住了我们已学的声母朋友。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的声母朋友,他究竟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吧!

  三、教学声母g。

  1、看图片说话引出g: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干什么?(一只鸽子去送信)

  老师引入:鸽子的“鸽”声母是g。板书:g。

  2、教学g的发音,记清字形。

  (1)示范发音,仔细听,看口形。

  (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记字形,启发想象,g像什么?

  教顺口溜:小白鸽g g g, 9字加弯g g g。

  3、练习。

  (1)学习g与单韵母ē、è、ū、的拼读。

  (2)认识相应的汉字“哥、个、姑。”

  (3)用以上汉字组词或说话。

  4、指导书写。

  (1)老师示范书写,小朋友们观察。

  (2)指名小朋友说出g的格式。

  (3)引导学生书空后完成作业。

学前班公开课教案 篇2

  设计理念(或教材分析):

  现在的许多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自己身上有的优点和缺点孩子们可能都没有清晰的概念,通过今日这个教学,我们以动物关于优点和缺点的熟悉引发幼儿对自身优缺点的关注。通过自己找优缺点和同伴相互找优缺点,引导幼儿正确对待优点和缺点,同时引发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身缺点等正确人生观。教学主要从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开展,首先是从幼儿看图片结合自身生活阅历,讲讲这些动物的特点,了解动物都有各自的特性,其次是通过故事帮忙幼儿感受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第三局部是教学的重点环节,让幼儿找自己的优点和缺乏,通过同伴间相互找优点,引导幼儿相互学习优点,改正缺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根底上,知道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

  2、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己的优点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要看到。

  3、引导幼儿发觉和学习同伴的优点,宽容对待同伴的缺点。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知道不光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别人的优点也要看到。

  难点引导幼儿相互学习优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活动预备:猴子、狗熊、大象、鳄鱼卡片5——6套。

  活动过程执教者修改

  一、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1、你最喜爱什么动物?说说你喜爱它的缘由是什么?

  2、今日教师这有许多的动物,请你们小组争论:喜不喜爱这些动物,为什么?

  3、每组幼儿派一个代表说说自己组的争论结果。

  二、听听动物夸自己。

  1、刚刚你们说了自己喜爱这些动物的哪些地方,动物们也知道自己的优点,我们听一听它们是怎么夸自己的?

  2、教师叙述故事,并按故事情节中的先后次序将动物呈现在黑板上。

  3、这些动物夸自己有什么特点?它们看别人呢?

  4、你喜爱这个故事的动物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夸自己的优点是对的,但是夸自己时不能把别人说得什么都不好)

  三、夸夸自己和别人

  1、请幼儿夸夸自己的优点,夸夸别人的优点

  幼儿说自己的优点,引导其他幼儿认真倾听。

  孩子相互说说别人的`优点,引导幼儿捕获他人身上的闪光点。

  2、说说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缺点,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缺点,缺点不断的转变,优点要做的更好,这样我们就会越来越乖。

  设计意图

  从看图片入手引发幼儿谈论动物特点,为深入理解动物优缺点,做伏笔

  结合故事,进一步了解动物各自不同的特点,知道动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从自身动身,通过自己说同伴说的方法发觉自己的优缺点,知道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学前班公开课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学会口编7的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教学过程:

  一、开火车(复习7的组成)

  师:老师发现了一座神秘的城堡,城堡里面藏着许多的宝藏,你们想和老师一起去挖城堡里面的宝藏吗?(幼:想)去城堡的路太远了,我们要坐火车才能到那里,请乘坐火车的小朋友注意了,我们要坐的是早上七点钟的火车哟!

  师:呜呜呜,火车开动了,我的火车一点开,你们的火车几点开?

  幼:你的火车一点开,我们的火车六点开。

  合:一合六组成七。(游戏继续)

  二、情境感知(看图学习7的加法)

  1、师:火车终于到达目的地了,(教师出示城堡图)国王的城堡里藏了许多的宝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层:左边有1个棒棒糖,右边有6个棒棒糖。

  幼儿根据图片内容上台列出算式:1+6=7第二层:左边有2条鱼,右边有5条鱼。

  幼:2+5=7第三层:左边有3朵鲜花,右边有4朵鲜花。

  幼:3+4=7

  2、师:刚才小朋友列出的算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共同点?

  幼:它们的结果都是7,而且都用了+号。

  教师小结:是的,这些算式的结果都是7,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7的加法算式;但是这些算式它们可是有好朋友哦!1+6=7的好朋友式就是将+号前后的数字换一下,但是结果不变。

  3、根据交换规律写出算式:

  1+6=7和6+1=7 2+5=7和5+2=7 3+4=7和4+3=7

  三、编应用题:

  师:宝藏全部被大家挖掘出来了,你们真的很棒,但是国王最后还想请大家将它的宝藏编成应用题,谁来试一试?

  幼:我在糖果店买了1根棒棒糖,后来又买了6跟棒棒糖,一共有几根棒棒糖?

  幼:我家鱼缸里有2条金鱼,后来爸爸又买了5条小鱼来陪它,一共有几条鱼呢?

  幼:小曾老师给了我3枚花的贴贴,后来我表现很好,老师又给了我4枚贴贴,请问我一共有多少个贴贴?

  四、课后延伸:

  教师让幼儿通过操作水果拼盘,请幼儿两两合作,列出相应的算式。

  反思:

  整个活动紧扣《7的加法》的主题开展,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形式多样,层次清晰,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很强的参与意识,整节活动下来,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次活动的亮点在于:

  1、将图片的教学优势发挥到最大功效大部分教师在出示图片时,可能只是作为一个欣赏或一个导入就匆匆将之收起来了,往往花费了大量时间制作出来的图片没有发挥到最大的功效,殊不知图片的出示与使用也是需要技巧的;整节活动,我都以这幅图为主线,贯穿活动始终,发挥它最大的功效,这样的形式简单、直观,加之前面教师的铺垫,更容易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抓住孩子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2、数学活动不仅仅是教会幼儿学习几加几等于几,更是涵盖了非常多的教学元素,如:看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板书、合理的推理、以及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加工,将它编成一道应用题等,数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也懂得运用。

  整个活动孩子始终处于一种非常兴奋的状态中,甚至有些孩子急于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而情不自禁站起来举手等,如何控制幼儿的情绪,做到活而有序,将是我进一步需要思考与实践的问题。

学前班公开课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的内容。

  2、学习独立、有序地阅读图书,大胆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画面的内容。

  3、知道肥胖带来的麻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大图书一本;小图书幼儿人手一本;故事内容的图片若干;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师幼一起阅读大图书前半部分。

  1、封面阅读。

  你们看书的`封面上画得是谁?他是什么样的国王?

  2、介绍书名。

  这本书的名字就叫《胖国王》。

  3、翻阅大图书一至五页,了解故事的前半段。

  (1)幼儿想象,激发阅读的兴趣。

  国王那么胖,他会遇到什么麻烦呢?

  (2)翻阅大图书,幼儿主动观察画面。

  你看到胖国王遇到了哪些麻烦?在第几上页?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4、仔细观察图六,了解国王的心情。

  国王遇到了那么多麻烦,你觉得他快乐吗?那国王又是怎么想的呢?

  二、幼儿自主阅读七至十二页,了解故事的后半段。

  1、自主阅读。

  (1)国王怎样才能变瘦呢?皇宫里的厨师、医生、公主、皇后会给国王想什么好办法呢?待会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图画书的7到12页,再和好朋友说一说。

  (2)你看到谁帮助了国王?他给国王想了什么好办法?

  2、配乐做运动。

  师:国王觉得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就开始照着做了,那让我们陪着国王一起行动吧!

  三、共同阅读图书十三、十四页,感受国王变瘦后的喜悦。

  师:好多天过去了,国王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这时候他的心情怎么样啊?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完整欣赏故事。

  1、看图片,教师简单讲述故事内容。

  2、幼儿自主完整阅读图书。

  3、看大图书,幼儿讲故事。

  五、联系生活,知道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小结:对了,我们小朋友要少吃零食和甜食,要多运动,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棒棒的,不会长胖哦!

  【活动延伸】

  师生一同阅读图书其它的故事情节。

学前班公开课教案 篇5

  教案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感受和体验作品中关爱、温馨的情感。

  2、初步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和表演。

  重点和难点:

  让幼儿感受和体验作品温馨、关爱的情感基调。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思维详细形象、心情易受感染。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运用了情景渲染法,创设一个安静、温馨的家庭气氛,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使作品中的'人物、景物鲜亮可见,让幼儿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他们在作品的人物情感中找到自己,在感受和体验的根底上,逐步从情感的感染过度到对行为的主动调整。

  教案预备:

  请大班幼儿事先排演好情景表演

  教案过程:

  1、情景表演(让幼儿初步感受作品)

  (1)告知大家你刚刚看到了什么?(幼儿泛讲)

  (2)为什么妈妈和佳佳起床时都很轻很轻呢?

  2、配上再次情景表演(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作品)

  妈妈和佳佳起床时都很轻很轻,他们起床后都轻轻地做了哪些事?爸爸又是由于什么缘由这么辛苦,天这么亮了,还睡得那么香呢?请你再认真地听一听,看一看。

  (情景表演,教师旁白配)

  (1)妈妈起床后轻轻地做了哪些事?

  (2)佳佳起床后轻轻地做了哪些事?

  (3)是什么缘由妈妈和佳佳起床时都要那么轻呢?

  (4)最终妈妈看看佳佳轻轻地笑了。咦,妈妈为什么看看佳

学前班公开课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2、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认识电池的正负极与科学符号。

  3、体会探索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二、活动准备:

  电池和导线若干,小电珠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活动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幼儿认识、操作探索:利用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

  1、观察了解灯泡。

  师: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请你们观察一下小灯泡,想一想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我们发现小灯泡里面有钨丝。中间有灯丝。(它是灯泡的发亮部分)灰色的小圆点叫连接点,一共有两个。

  2、观察了解电池。

  师:我们生活中用到电池吗?谁能说说电池的外形是怎样的。电池分为两极,正极和负极。负极为锌皮的'一端,正极是一根碳棒上有铜帽的一端。电池上有两个符号,正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负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

  3、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电池。

  师:你能说说你见过哪些电池吗?遥控器里的圆形的7号电池,手电筒里的1号电池,圆形的5号电池,手表里的圆形的电池。

  4、幼儿合作尝试,点亮小灯泡

  师:大家观察了小灯泡、电池,现在想不想点亮小灯泡呀?

  幼:想。

  师:每个小组的桌上已经准备好了材料,先尝试一下,好不好?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哪几组亮了?我们请接亮小灯泡的小组上来展示一下。

  5、幼儿探究小灯泡电路的连接方式。

  师:小灯泡亮了,说明有电流过小灯泡了。那你猜测一下,电是怎样流过小灯泡的?

  师:说得没错,通常我们是这样认为的:电从电池的正极出发,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了回路。这条路一通,小灯泡马上就亮了。

  6、教师总结。

  三、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对活动材料的探索兴趣很高,有些孩子不断地反复试验。在操作过程中,许多幼儿之间也都进行合作,各组幼儿在找准备的材料探索连接。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连接材料,并且体验到活动成功的乐趣。在活动中,有些知识内容孩子的理解还是不够,影响到试验的操作,还有个别孩子的试验操作习惯还有待继续加强。

学前班公开课教案 篇7

  游戏玩法建议:

  1、游戏:"点豆豆"。在初步熟悉歌曲内容之后,带幼儿完整跟唱歌曲时,教师可以和小朋友一起伸出食指,从第一个幼儿开始随着音乐节拍边唱歌边一个一个点小朋友,歌曲唱到最后一句,"装进我的小裤兜",老师张开手臂"装"小朋友,大家一起数一数"装了几个豆豆"。再以此请个别小朋友"点豆豆"。

  2、游戏:"豆豆钻兜兜"请两名配班教师手拉手搭成小桥的样子变一个"大兜兜",老师也变成"豆豆"和所有小豆豆们"拉着衣服变成"一长串豆豆",大家一起边唱歌边用小脚-下-下踏着节拍从"大兜兜"下面钻过,唱玩歌曲最后一句,两名配班老师放下手"装豆豆",数数一共装了几个"豆豆"。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1--2小节,伸出右手食指,随音乐节奏做"数"的动作。

  3-4小节,两手相对做"圆"的动作。

  5-6小节,第五小节做"数"的动作,第六小节双手摊开。

  7-8小节,两手随音乐节奏做"装进裤兜"的动作。

  二、教学活动建议【活动目标】

  1、掌握乐曲节拍,能够边用手打节拍边学习演唱歌曲。

  2、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尝试变游戏边学唱和巩固歌曲,通过观察玩游戏的.方法,分辨游戏所蕴含的规则。

  3、在游戏过程中尝试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合怍游戏,初步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数豆豆(l)教师出示一个浅浅的盘子,里面有若干颜色鲜亮,大小适中的豆豆,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些豆豆,描述豆豆的样子(教师可提示:"圆溜溜"的),教师事先告诉幼儿,这些豆豆是和小朋友玩游戏的,不是吃的,做完游戏了老师再给小朋友一些干净的豆豆吃。

  (2)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和豆豆玩游戏的,教师伸出食指,-下-下"点豆豆",同时完整地清唱歌曲一遍:"一、二、三、四,数豆豆,豆儿豆儿圆溜溜,五、六、七、八,哎呦呦,装进我的小裤兜。"唱完歌曲,教师将几个豆豆放进裤兜,问小朋友:"豆豆装到哪里了?…装了几个豆豆?"小朋友猜一猜。教师从裤兜里拿出豆豆,放在透明袋子里,和小朋友一起数一数,装了几个豆豆。

  2、学唱歌曲(1)教师提问:"老师刚才是怎么数豆豆的?"和幼儿一起回忆、熟悉歌词。教师用动作带幼儿 说一遍歌词,然后鼓励幼儿伸出食指,和老师一起边唱歌曲边"点豆豆","猜豆豆"(2)请个别小朋友到前面来"和豆豆玩游戏",大家一起唱歌,唱完歌曲这名小朋友装几个豆豆放进自己的裤兜,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他装了几个豆豆。再请他从裤兜里拿出豆豆放在透明袋子里,小朋友一起数数他装了几个豆豆。

  3、跟钢琴伴奏唱歌、玩一占、豆豆"游戏(1)小朋友们变变变,变成各种各样的豆豆,做出不同的豆豆造型,说说自己是什么样的豆豆,老师变成一个大兜兜,大家来玩一个"点豆豆"的游戏。教师走到幼儿面前,和小朋友一起伸出食指,从第一个幼儿开始随着音乐节拍边唱歌边一个一个点小朋友,歌曲唱到最后一句,"装进我的小裤兜",老师张开手臂"装"小朋友,大家一起数一数"装了几个豆豆"。

  (2)接下来请一名幼儿在圈内一下一下"点豆豆"(点小朋友),"装豆豆"(双臂张开抱小朋友),"数豆豆"(数一数"装"了几个小朋友),接下来再由这名小朋友请下一个小朋友继续游戏,依次进行3-4名幼儿。

  4、游戏:"豆豆钻兜兜"(1)请两名配班教师手拉手搭成小桥的样子变一个"大兜兜",老师也变成"豆豆"和所有"小豆豆们"拉着衣服变成"一长串豆豆",大家一起边唱歇边用小脚-下-下踏着节拍从"大兜兜"下面钻过,唱玩歌曲最后一句,两名配班老师放下手"装豆豆",数数一共装了几个"豆豆"。

  (2)请客人老师当"大兜兜",所有小朋友和客人老师一起唱歌玩游戏5、结束活动:跳个"豆豆舞"播放歌曲音乐,客人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边唱歌边跳"豆豆舞",结束活动。

  播放歌曲原唱,小朋友在跟唱的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加入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在间奏部份教师可通过"豆豆拉拉手豆豆转个圈"等提示,让幼儿互相配合拉拉手、转个圈等,最后一句可互相抱一抱,进一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表现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