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秋活动教案 篇1
主题的选择: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对于幼儿来说,它们能观察到的变化必定是他们所感兴趣的。新学期开学后,有些孩子长高了,有些孩子长胖了……天气也开始变化了,秋风吹在身上感觉有些凉了,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也马上要到了,这几天食品店里的月饼销售也旺了起来。月亮的变化孩子们好像并不熟悉,但它们却很感兴趣。
在情满中秋这一主题中,我们和幼儿约好在晚上观察月亮,画画月亮的变化图,讲讲有关中秋节的来历,发挥想象月亮上面到底有些啥?尝尝小朋友带来的不同风味的月饼,感受古人在中秋圆月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我们鼓励孩子去发现和表现月亮的变化,鼓励他们自己来做做与众不同的月饼,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思维、想象和创作,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主题活动目标:
1.引发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培养幼儿细心、持久的观察态度。
2.了解一些中秋节的习俗,以及月亮的圆缺变化。
3.积极主动的参加有关中秋节的活动。
主题环境的创设:
1.收集月饼盒,布置中秋圆月及嫦娥跳舞的情节。
2.集中展示幼儿"月亮上面有些啥"的创作画。
3.在教室中摆放月饼、柿子等时令食品,了解中秋习俗。
4.将幼儿"月亮变化图"的观察本,展示在墙面上
四、家教指导:
1.请家长协助幼儿做好每晚观察月亮及三天画一次月亮图并写上观察日期的工作。
2.请家长丰富幼儿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经验,给幼儿讲讲月亮的传说。
3.请家长帮助收集月饼盒及携带各式月饼,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活动区域安排:
科学区:提供有关宇宙、太阳、行星等图片,激发幼儿对天体宇宙的兴趣。
认知区:提供月亮的变化图以及不同大小的月亮拼图。
幼儿园中秋活动教案 篇2
一、设计思考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以中秋节为主题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活动中,主要丰富幼儿的以下相关经验:
①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
②中秋节有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儿歌、诗词。
③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④月饼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小班
(1)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知道赏月、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要活动;
(2)乐意与老师、同伴及爸爸、妈妈一起参加节日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中班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有关活动,乐意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
(3)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大班
(1)通过调查、收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关于中秋节的相关经验;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活动,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3)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幼儿园中秋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能仔细倾听录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说说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3、感受传统节日的风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乡情。
4、引导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感悟生活。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二、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目标1和2
2、难点:目标3
三、活动准备:
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四、活动过程:
1、导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导入活动主题
2、倾听《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3、引导幼儿说说中秋节的习俗,大人,小孩怎样过中秋节。
4、说说课本里的小动物怎样过中秋节?并着重认识“中秋节、团圆”这两个词。
5、老师讲解中秋节的象征意义:中秋节是一个美好、团圆的节曰。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6、结束:老师,幼儿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五、教学反思;
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
2、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所选的歌曲和录音故事作为学习的主体始终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儿的比较喜欢,参与性强。
3、幼儿能简单、流畅讲述中秋节的习俗,很好的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园中秋活动教案 篇4
活动名称:
水果拼盘比赛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中秋节也是水果丰收的节日。通过家庭小组式竞赛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组号牌、自带水果、一次性塑料刀具盘子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介绍活动的意义
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坐在月下不光赏月还要品尝月饼和各式丰收的水果,感受生活的富足。
二、介绍游戏规则今天我们的家长也带来了丰富的水果,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个别家庭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名称,基本特性)现在我们将举行一个制作水果拼盘的大赛,活动规则如下:
1、以三个家庭为一小组,发放号牌。
2、在规定时间内,不但要比造型还要比桌面整理。
3、幼儿参与性将作为优先评奖标准。
4、奖项有:配合默契大奖和最佳造型奖
三、水果拼盘比赛教师注意进行部分协作,其他班教师记录并进行评奖
四、评选与品尝活动颁发奖状,互相交换品尝水果拼盘。
五、教师进行今天活动的小结你们今天这个中秋节过的怎么样?(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你还知道哪些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呢?你喜欢过这些节么?
月亮月亮明明,走路带上大烧饼,一边走一边咬,到月底吃完了,下月十五又圆了。
幼儿园中秋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漂亮的月饼盒,体验中秋节的快乐
2、玩月饼盒,有发现探索的欲望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月饼盒
活动过程:
1、展示月饼盒
(1)请幼儿说一说,我的月饼盒是怎么样的?是哪儿来的?
(2)说一说我的月饼盒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2、讲述月饼盒
(1)我的月饼盒象什么?
(2)我要让我的月饼盒变成什么样的?
(3)我和谁一起玩月饼盒,我和谁的月饼盒做朋友?变成了什么?
3、玩月饼盒
引导幼儿用各种各样月饼盒进行搭建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选择色彩印画“月饼”,并展开想象,让“月饼”飞起来,感受成功的喜悦。
2、知道中秋节到了,月亮圆了,感受团圆、快乐的节日气氛。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蓝色背景图(长卷)、大萝卜切片做印章、黄色圆盘(后面贴两翅膀)。
2、各色颜料、薄海绵、冰盒、美工服;
3、有关中秋的歌曲,电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我们要做些什么的?”(赏月,吃月饼)
二、展示背景图
师:“蓝色的夜空静悄悄的,月亮在哪呢?”
出示圆盘,“月亮在这里呢!月亮你快飞到天上去吧!”
打开圆盘后面的翅膀,演示飞到背景图上。“中秋节月亮宝宝一个人在天上好孤单,她想请圆圆的月饼陪她一起玩。月饼在哪里?你们知道月饼在哪里吗?”
三、教师示范用萝卜蘸颜料印月饼
师:“月饼月饼在这里”(用萝卜蘸色印在画纸上)。引导幼儿一起说:月饼月饼在哪里?月饼月饼在这里。
师:“小朋友们的月饼在哪里呢?我们也来印月饼吧!”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重点:提醒孩子蘸色时颜料不要混在一起。鼓励孩子交换颜色印画。
伴奏:《爷爷为我打月饼》
五、想象添画
1、师:“这么多可爱的月饼宝宝,我们怎么让它们飞到天上去和月亮宝宝玩呢?”
鼓励幼儿想象出不同的方法,师简笔画出。说到长翅膀时,教师演示双手蘸色印的方法。
重点:翅膀要印在“月饼”的两侧。
2、幼儿添画,提供勾线笔和颜料,用画或印的方法让“月饼宝宝”飞起来。
六、展示作品
1、将幼儿作品布置在主题墙饰上,体验成功的喜悦。
2、“‘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亮宝宝好开心啊,她给小朋友们送来了月饼感谢。”
出示圆圆的月饼,让小朋友闻闻,一起切月饼,分享。
活动目标:
一、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二、初步学念儿歌,体验分享的快乐。
三、学习与同伴友好协商,提高与同伴的交往能力,引起吃月饼的兴趣,并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感到亲切。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月饼图片、儿歌、月饼、盘子、蛋糕刀。
经验准备:请家长事先带幼儿了解月饼。
活动过程:
一、谈月饼导入活动。
1.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月饼图片)
2..什么时候人们才会吃月饼?(中秋节)
3.你吃过月饼吗?谁愿意告诉你吃的月饼是什么样、什么味道的?(2-3名幼儿介绍)
二、欣赏儿歌“味道好极了”。
过渡句:(出示图片)看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小朋友正在吃月饼哪,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吃月饼的。
(一)听儿歌,形成初步印象。
1.你听到了什么?
2..谁还有补充的?(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启发幼儿尽可能的多说出对儿歌初步印象)
3.谁来告诉大家儿歌的名字是什么?什么东西味道好极啦?
(二)看课件再听儿歌,理解记忆儿歌内容。
过渡句:你们好厉害哦!一次就听出这么许多,我们再来仔细听一片,看看有木有新的发现?
1.谁有新的发现跟大家分享的?(让幼儿充分表达)
2.哇噻,你们好厉害。我还没听懂赖,可以请教你们几个问题吗?(边提问变出示儿歌图谱)
(1)这首儿歌说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2)这一天月亮是什么样的?下面坐着几个胖娃娃?她们叫什么来着?
(3)谁的月饼什么样?然后————(等待幼儿)怎样分的?
(4)最后怎么说的来着?
(三)看图谱一起说儿歌,加深记忆。
过渡句:我好像明白啦!你们再陪我一起来说说儿歌好吗?
带领幼儿边看图谱边说儿歌。(视情况确定遍数)
(四)领悟儿歌,懂得分享。
1.他们每个人都有月饼,为什么还要切着分呢?这是为什么呢?(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月饼切成四分,大家就能尝到各种月饼的味道啦!)
三、尝月饼,体验儿歌情境。
过渡句:谢谢你们陪我说儿歌,回答了我这么许多问题。为了感谢你们,老师请你们吃月饼。
1.我们是一人一个呢还是也分享。
2.分享时注意小刀的安全,不能碰到别人。
活动延伸:
中秋节快到了,老师在美工区为你们准备了橡皮泥、彩纸等材料和工具,小朋友们可以去画月饼、做月饼送给你想送的家人、朋友等。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汤圆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3、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体验传统文化。
4、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5、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6、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
活动时间:
20xx年9月30日下午3:00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操场与教室道具准备:月饼、盘子、塑料刀,手套,面粉。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等。
活动过程:
一、(1)导入给小朋友展示关于中秋节前后月亮变化的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让小朋友通过观察、记录月亮变化,知道月亮时缺时圆,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
(2)引出通过观察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强调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3)谈谈"中秋节"一些习俗,议一议:"我家怎样过中秋"。
(5)小结小朋友的讨论,引出今天"包汤圆"的活动。
(6)结束谈话,让小朋友做好包汤圆的准备。
(二)、家长洗手、老师组织幼儿排队如厕、洗手,布置好场地准备和家长一起包汤圆,教师安排好家长和幼儿分成6小组进行包汤圆、
(三)、家园同乐——包汤圆。
1、教师讲解包汤圆的过程。(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团取一小团(一个汤圆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状。再压成饼状,在其中包上馅搓成丸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包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洒上糯米粉的'盆上,汤圆之间空开些,以防粘住。)
2、教师时刻提醒幼儿在包汤圆的时候手要保持干净,不可以东摸西摸,也要注意安全。
3、组织幼儿参观每组家庭的汤圆作品。
4、煮汤圆(请两名家长协助煮汤圆)。(要煮汤圆时,先要烧开水。把汤圆慢慢放入锅内。放进去之后就要轻轻的搅开。要在同一个方向搅动。让汤圆顺着水流动。这样就不会粘住。水开了待汤圆浮起后。就用小火煮,汤圆浮出水面代表已经煮熟。)
(四)、家园同乐——吃汤圆,共同分享汤圆。
(五)、活动结束,老师清理活动场地。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让他们感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浓浓的节日气氛!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并尝试做月饼。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师生家长共同收集有关中秋节的图片、故事,每人带一块月饼,橡皮泥若干。
活动过程:
1、及全体幼儿表演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引出主题:中秋节。教师提问中秋节是哪一天?我们怎样来庆祝这个传统的节日?请幼儿分组讨论。
2、出示挂图教师讲述故事《嫦娥奔月》,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说。
教师:小朋友,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每年的八月十五都吃月饼,小朋友们想不想吃月饼呀?教师将幼儿带来的月饼展示给每一个孩子,请孩子们介绍自己的月饼的形状、颜色,味道。将月饼切好放入小碟子里请幼儿品尝。并交流讨论。
3、制作月饼
(1)将幼儿分成五组,为桌子旁,交代制作月饼的材料有橡皮泥、塑料切刀、展示台。首先请幼儿设计好月饼的形状,颜色,里面的月饼馅儿是什么样的,可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示范装月饼馅儿的方法,首先将自己选择的月饼馅儿配比好,然后夹在两个皮当中。鼓励幼儿大胆的设计月饼的形状,颜色。
(2)幼儿开始制作月饼,教师到各组巡视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设计个性化的月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4展示作品: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月饼放到展示台中,大家讨论、互相的介绍自己的月饼,进行评价、赏析。
5、活动延伸;在美术活动区中投放制作月饼的材料橡皮泥等,进行活动。
教学效果: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并尝试制作月饼,幼儿在活动中及参与大胆的交流讨论制作的方法,兴致很浓,大部分幼儿制作出了自己设计的月饼,少数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作品,效果很好。通过这次的活动发现孩子们很有想象力。
评价记录:
1、这是一节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教学活动,孩子们收集了许多图片,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并带来了月饼请大家品尝分享。
2、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积极的动上手设计、讨论、交流、合作。制作出了许多月饼而且各种各样,,入里李思宜的玫瑰月饼、张一凡的咖啡月饼,,许浩哲的天使月饼。非常的有趣,有创意。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倾听录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说说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3、感受传统节日的风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乡情。
4、引导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感悟生活。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和2
难点:目标3
活动准备
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活动过程
1、导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导入活动主题
2、倾听《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3、引导幼儿说说中秋节的习俗,大人,小孩怎样过中秋节。
4、说说课本里的小动物怎样过中秋节?并着重认识“中秋节、团圆”这两个词。
5、老师讲解中秋节的象征意义:中秋节是一个美好、团圆的节曰。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6、结束:老师,幼儿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教学反思
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
2、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所选的歌曲和录音故事作为学习的主体始终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儿的比较喜欢,参与性强。
3、幼儿能简单、流畅讲述中秋节的习俗,很好的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