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不乱跑》

2023-08-14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不乱跑》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追逐奔跑容易使自己身体受伤。

  2.知道走路时要慢慢走,不追逐奔跑打闹。

  3.学习避免与他人碰撞及简单的自护方法。

  活动重点:

  知道如何正确走路。

  活动难点:

  有在教室不乱跑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请1名大班幼儿装扮成受伤的小猴,额头和四肢某关节处包裹上纱布。

  2.小猫头饰。

  3.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扮演小猴的大班幼儿走进活动室,额头和膝盖上包着纱布。

  教师:小猴,你头上和膝盖上为什么包着纱布?疼不疼啊?小猴不好意思地对大家说:我在楼道里和小朋友追跑,摔倒了,膝盖破了。下楼时,和小朋友一边挤一边跑,结果从楼梯上摔下来,把头也磕破了。哎呦,疼死我了。

  二、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讨论。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摔倒过吗?为什么会摔倒?摔倒后疼不啊?怎样走路才不会容易摔倒呢?

  2.教师出示挂图并引导幼儿讲述画面中所发生的事情,并判断这样做对不对?

  3.教师小结:在教室里追跑打闹容易摔倒,下楼时不小心或往下跑也容易摔跟头。平时走路要看着路慢慢走,下楼时要一个跟着一个慢慢走。

  三、游戏“我会轻轻走”。

  1.教师出示小猫头饰,请小朋友说一说小猫怎样走路并学一学。

  2.请幼儿带上头饰模仿小猫轻轻走路。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学习小猫“眼睛看着路,脚下慢慢走,高高兴兴做游戏,保护自己不摔跤。

  3.自然结束活动。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不乱跑》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到在教室乱跑很危险,会使自己身体受伤。

  2.知道在教室应该慢慢走,小心磕碰。

  3.学习几种安全自护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乱跑的危险,学会在教室及走廊慢慢走。

  难点:学习几种安全自护的方法,如碰到怎么办?流血怎么办。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在玩滑梯和日常活动中已经渗透过不乱跑常识。

  材料准备:大象头饰,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导入

  教师:(一位教师扮演大象)哎呦哎呦,好疼呀(捂住膝盖)

  幼儿:大象你怎么啦?

  教师:(大象口吻)今天我在教室里面跑来跑去,跑的太快了,膝盖碰到了桌子上面,好疼呀!

  幼儿:教室里面不可以乱跑。

  二、学习在教室里面玩的正确方法。

  教师:小朋友们,大象在教室里面乱跑,碰伤了膝盖,他做的'对不对?

  幼儿:不对,要慢慢走。

  教师:你们知道哪些在教室里面玩的正确的方法呢?

  幼儿:不推不挤,不乱跑,要慢慢走。

  教师:你们说的真对!那老师问你们小猪在教室里面追着小朋友跑,对不对?

  幼儿:不对,不能追小朋友。

  教师:小猴子爬到了桌子上面跳一跳可以吗?

  幼儿:不可以,很危险。

  教师:那你们还知道哪些教室里面不能做的事情?

  幼儿:打小朋友和小朋友抢玩具,在教室里面跑来跑去,爬到桌子底下,摸电插孔......

  三、学习自护方法。

  教师:你们知道很多危险的事情不能做,那你们如果遇到了小朋友做危险的事情受伤了怎么办?

  幼儿:告诉老师。

  教师:如果不小心流血了怎么办?

  幼儿:告诉老师,贴创可贴。

  教师: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头或者腿呢?

  幼儿:揉一揉,告诉老师。

  教师:对!有事情要及时告诉老师,还要保护受伤的地方。

  四、比一比谁做的,如果发现有小朋友乱跑,要告诉他慢点走不要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