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加速度圆舞曲》 篇1
活动目标
1. 感受乐曲旋律的变化,感知 abac的曲式结构。
2. 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创编故事情景和表演方式。
3. 乐意与同伴协商共同解决问题,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加速圆舞曲》音乐(节选)、音乐图谱。
经验准备:课前幼儿多次熟悉过《加速度圆舞曲》音乐,并随乐初步尝试想象创编故事。
活动重点
感知乐曲的旋律变化。
活动难点
根据乐曲旋律的变化能用肢体动作表达故事情景。
活动过程
(一)欣赏《加速圆舞曲》全曲,引导幼儿表达感受。
师:这几天小朋友听了一首音乐,今天再来听一听,要一边听一边想,你觉得这首音乐里好像讲了什么事情?
教师播放音乐与幼儿一起倾听。
师:听完音乐你想到了什么?你觉得音乐里发生了什么事?
……
(二)分别请幼儿随乐用动作表达自己聆听后的感受,初步感知乐曲中旋律的变化。
请幼儿集体随乐表演,初步感受乐曲旋律的变化。
……
(三)出示图谱,借助故事情景帮助幼儿理解乐曲旋律变化。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好像在表演某某的故事,那我们来一边听音乐一边想这个故事里到底都发生了哪些事情?
分段讲解图谱,引导幼儿随乐用动作表现,感知乐曲abac的段落结构。
……
(四)幼儿自由结伴选择不同情景的小组,创编情景表演,感应乐曲旋律的变化。
1.按故事情景分成三个小组,幼儿自由选择相应的小组。
师:现在,我们来分组表演一下好不好?
2.各小组创编,教师巡视指导。
(五)集体分享各小组成果,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师:现在有请我们各组小朋友把你们的合作表演展示给大家,哪一组先来?
……
今天小朋友们不仅听了音乐还创编表演了故事情景,你们表现得真好!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活动区继续表演。
大班音乐教案《加速度圆舞曲》 篇2
活动目标:
1、 熟悉音乐,根据乐曲的的乐段和乐句准确、形象的做出游戏动作。
2、 通过观察、想象、学习并形象的表现出游戏动作。
3、 轻松参与游戏,体验变“魔法”的快乐和神奇。
活动准备:
1、 与幼儿人数相同的矿泉水两套,一套内装清水,一套内装清水并在瓶盖上刷颜料。
2、 教具:矿泉水瓶盖布
活动过程:
1、出示魔法道具,引入主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服装和道具,你们看看是谁穿的?
2、老师穿小道具变成魔法师,出示瓶子和魔法布,开始神秘的变魔法。
师:我这里有一瓶水和一块魔法布,看看我变完魔法后,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仔细看好了哦!
3、播放音乐,教师随音乐示范施魔法,幼儿感受游戏动作和特点。
4、音乐结束后,水瓶里的水变色了。
师:我的魔法神奇吗?我是怎么把水变出颜色的,为什么叫我“圈圈魔法师”我做了哪些动作?(抓的动作、转圈圈的动作、摇瓶子的动作等)
5、讨论游戏的玩法,教师根据幼儿的讨论,引导大家相互模仿游戏动作,提醒幼儿注意游戏动作的情趣性。
策略:教师将幼儿零散的口头经验,用准确的肢体动作语言表现出来。
6、教师示范、空手练习。
(1)幼儿空手跟随音乐练习。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变魔法的动作。好了,变魔法的动作都学会了。
(2)幼儿随音乐用实物进行练习。
师:现在请你们从椅子下面拿出一瓶水,你们也来变一变。瓶子拿好后,放在椅子上,不要乱动哦,不然魔法可要逃走了哦!
(这一次没有在瓶盖上涂上颜料。)
(3)幼儿再次练习,讨论动作要求。
师:变出来了吗?怎么了?为什么没有变出来啊?
(4)讨论为什么没有变出彩色水的原因。
小结:先轻一点搅拌,后再变快速度。力气不一样,速度也不一样。
摇晃的动作有轻有慢。还要有魔法布。(先不跟音乐动作练习,后再配上音乐感受。)
7、替换瓶子,再次游戏。
师:闭上眼睛,魔法布就会出现了。(教师更换瓶子)
师幼和着音乐做动作,音乐停止,揭开布,孩子们发现了瓶子的水变色了。(这次请爸爸妈 妈和幼儿一起变魔法。)
8、延伸活动
师:这首好听的音乐名叫《加速度圆舞曲》,回家后自己可以跟着音乐再来变一变,看看还能变出什么神奇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