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我的家乡教案

2023-08-13

幼儿园中班我的家乡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家乡所在的城市或乡镇的名称。

  2、通过欣赏PPT,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土特产等。

  3、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自制PPT(名胜古迹、特产等)

  2、事先请家长给幼儿介绍有关家乡的传说、革命故事等。

  3、字卡:常熟

  4、方言儿歌音频《常熟好地方》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活动

  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图片(方塔及周围环境),请你们看看这是在哪儿?

  2、根据幼儿回答小结:图上有一座高高的塔,旁边还有小桥、小河、石头,这是我们家乡的一个有名的风景。

  3、师:你们知道我们家乡的名字吗?(出示字卡“常熟”和幼儿认读)

  二、欣赏PPT,了解常熟的一些名胜。

  1、师:我们的家乡常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你到过常熟的哪些地方呢?那里有什么好玩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2、根据幼儿的回答选择播放图片PPT并介绍,如虞山、方塔公园、亮山公园、尚湖、沙家浜等。

  虞山:虞山是常熟的一座山,山脚下有言子墓,山上有座亭子叫“辛峰亭”。

  方塔公园:在方塔公园里有一座很高的塔,我们在方塔街上就能看见它,它是四方形的。公园里有银杏树、长廊、亭子、石阶、小桥、石刻等建筑物。

  亮山公园:还记得我们小班秋游的地方是哪里吗?对了,就是亮山公园。你在亮山公园里看见过什么?(亮山湖、草地、亭子、喷泉、动物园等)

  沙家浜:在沙家浜风景区里种了很多的芦苇,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种芦苇吗?(向幼儿简单介绍原因)在沙家浜,还有一个“春兰茶馆”呢!

  尚湖:你们去过尚湖吗?尚湖风景区里有什么?

  三、继续欣赏PPT,了解常熟的一些特产。

  1、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常熟的一些有名的风景,其实常熟还有很多特产呢!你们知道什么是“特产”吗?(特别有名的产品)常熟有哪些特产呢?(幼儿自由表述)

  2、播放PPT:阳澄湖大闸蟹、桂花酒、叫花鸡、绿毛乌龟等,引导幼儿认识。

  3、师:你还知道常熟其他的特产吗?

  四、学念方言儿歌《常熟好地方》

  1、师:关于我们的家乡常熟,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学学吧!

  播放音频,带领幼儿学念儿歌。

幼儿园中班我的家乡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初步理解歌词含义,学习歌曲。

  2、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有关长江、黄河的录象,中国地图。

  活动指导:

  1、观看录象,丰富感性认识。

  2、提问:"你是哪国人?你的家乡在哪里?你知道我国最长的大江、大河是哪条江、哪条河吗?"3、教师清唱歌曲。

  4、出示中国地图,教师用显眼的色笔沿长江、黄河的流程画出曲线,再与幼儿所在的家乡比较,使幼儿对"长江源源流长,黄河奔腾万里"有初步的理解和印象。

  5、配合旋律,教师范唱歌曲。

  6、幼儿按节奏跟念歌词,倾听旋律。

  7、幼儿学唱歌曲。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首先,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幼儿家长在活动前带幼儿到家乡各处风景点旅游。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了家乡名胜古迹的资料,让幼儿获得了对家乡美的感受和体验。

  其次,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环境,搭建平台。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欣赏旅游照片,让幼儿通过回忆旅游的过程和观赏带回来的东西,让幼儿又好似回到了旅游时的那种喜悦的场景,把旅游的画面得以全面的呈现,幼儿学得轻松、透彻。通过教师的解说,大大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达到了这一环节的引导作用。

  第三,在随后的自由活动中,幼儿担任自己所拍照片中景点的解说员,幼儿们相互自由讨论,品尝家乡的特产,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最后,在活动延伸中,幼儿展开了大胆的艺术创作、表现,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在整个活动中,我充当的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的多重角色。我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充分参与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彼此互相学习,相互合作,完成的作品,感受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我的家乡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录音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白鹭,同学们见过吗?请见过白鹭的同学介绍它的样子。

  (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然后教师作简单介绍。

  2、郭沫若先生曾为白鹭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13课《白鹭》。(板书课题:13、白鹭)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A读准字音,认清 生字字型,读通句子。

  B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

  C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

  2、检查自学效果。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2)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什么。

  同座讨论,集体交流。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

  第三段(第69自然段):写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

  第四段(第10自然段):写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4、分段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的生字后,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书写。(强调生字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及 字右边的笔顺)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习题3)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蓑毛 配合 嗜好 美中不足

  长 孤独 安稳 韵味无穷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白鹭的?

  二、精读课文

  1、听课文的配乐朗读。

  谈谈听后的感受。

  2、浏览课文,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两句话。

  (1)指名发言。(板书:精巧的诗 韵味无穷的诗)

  (2)讨论:

  1、精巧、韵味无穷是什么意思?

  2、我们学过很多诗,你认为诗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说白鹭是精巧的诗,是韵味无穷的诗呢?

  3、默读课文第29自然段,分别找出与白鹭是精巧的诗,是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的句子。

  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了解第2自然段是概括描写,第5自然段是具体描写;作者从白鹭觅食、栖息、飞行这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韵味。(相机板书:颜色的配合 身段的大小 觅食 栖息 飞行)

  5、自由轻声读第29自然段,把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多读几遍,想一想好在哪儿。

  6、你认为哪些句子精彩,读给同学们听听。

  7、好句子要细细咀嚼,才能品出味道。

  投影映示,引导讨论

  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 ,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

  (1)这句话写的是什么?

  (2)如果你来写这个自然段,会怎么写?

  投影显示

  在清水田里,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露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

  (1)这句话是什么句?

  (2)白鹭是站着钓鱼吗?为什么这样写?

  投影映示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1)理解或许、美中不足。

  (2)将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这一句换一种说法。

  (3)为什么说白鹭的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8、朗读全文,想想:为什么说白露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9、说说自然界中还有哪些情景充满韵味。

  10、小结:白露是一首诗,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作者的语言也精美如诗。同学们要好好体会。

  三、指导朗读、背诵

  1、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个自然段读给你的同座听。

  2、指名读,引导评价。

  3、听录音,轻声跟读。

  4、指名试背课文。

  四、总结课文

  1、课文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五、作业(第3、4两题中选做一题)

  1、背诵课文。

  2、写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适宜( ) 寻常( ) 忘却( )

  反义词:精巧( ) 生硬( ) 偶尔( )

  3、用下面的词语造几个打比方的句子。

  是

  成了

  像

  4、请你查阅资料,写一封爱鸟护鸟的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