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多元文化教案中班

2023-08-11

幼儿多元文化教案中班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的;认识到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懂得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认识到各国文化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知道面对不同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

  2.能力目标:对文化不同会导致行为方式差异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克服面对文化差异产生的不安和焦虑;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产生更强烈的自豪感,立志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促进派。

  教学重点:

  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教学难点:

  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课前准备:

  请学生课前通过网络、书籍、杂志等途径,搜集各个国家、民族有关节日、饮食、服装、音乐、标志和代表人物等材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上的知识,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通信工具和交通工具不断涌现,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使地球成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在这个地球村中,各国的文化丰富多彩、璀璨迷人共同谱写着和谐的世界文化乐章。集体我们学习第五课多采文化“地球村”。

  (二)学习新课:

  第五课多采文化“地球村”

  一、世界文化之旅

  (一)、丰富多彩的文化

  提问:

  你知道我国有那些传统节日吗?这些节日是怎么来的?在这些节日中有什么传统食品?

  你知道外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说出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填写P56的表格)

  小结: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节日文化,即使有些看似名称相同的节日,不同的国家又具有本民族的节日特色。如“母亲节”、“圣诞节”等等。从各国传统节日这一文化可以看出: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不同文化的.特色。

  活动:设计了评选文化代表人物的活动。(P57-58)

  目的:进一步也能到学生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要求:讨论不同国家和民族有哪些具有国家代表性的东西;学生按教材要求选取某些国家的文化代表文物并说明理由;教师在学生会的基础上归纳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资料,如图片、画册、音像资料等,引导学生进行活动。在评选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时,可先个人评选,再小组评选,最后选出本班评出的外国文化代表人物。

  小结: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精华,它们是人类的共同宝贵财富。各国的文化代表人物,被深深地打上了本国和本民族的烙印,又是他们把本国的文化推向了世界。如果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被某一文化所取代,这对人类无疑是一种灾难。正是这些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文化,把大千世界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

  (二)、和谐的文化乐章

  问题探究:认识文化差异(P58)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的差异,认识到文化没有优劣之别;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

  要求:教师通过教材中的“汉译英”的语言故事情节引入,安排学生讨论两个问题:

  1、古诗翻译上的困难说明了什么?

  2、你能找出汉语中吸收外来语的例子吗?

  我们的现代用语中,也受到外来语的影响,学生对于外来语的接受比较快,这里可以让学生在课上进行交流。

  小结:语言是一种文化存在着差别,不存在优劣。文化也存在差异,各有千秋。如果没有文化的差异,世界将变得单调而毫无生机,我们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活动:尊重差异文化(P59)

  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差异会导致沟通的障碍,我们应该尊重其他文化,加强沟通和相互理解。

  要求:教师可以讲述教材中的故事(也可找两个学生表演),还可以根据“教师教学用书”P93的材料补充故事,引导学生讨论书中的问题。

  1、得到别人的称赞,你认为哪一种回答更加得体?你更习惯于怎样回答?为什么?

  2、导致中外沟通障碍的原因是什么?这种障碍会对彼此的交往产生什么影响?

  3、这种沟通障碍有可能跨越吗?如果有可能。谁该为此做出努力?该怎样做出努力?

  小结:对待文化差异我们有两种态度,一是排斥,二是勾通。任何文化都有它的优点,有它的价值,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我们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三)课堂小结:我们都是一个“地球村”的居民,各国人民之间的接触和彼此的影响愈来愈深广,“地球村”的村民们,让我们在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不断沟通,拉近距离,共谱和谐的文化乐章。

  (四)巩固练习:自主练习与检测作业本

  (五)布置作业:自主练习与检测作业本

幼儿多元文化教案中班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尝试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热爱地球,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蓝天、白云,树林、小鸟,草地、羊,小河、鱼,红花、蝴蝶,幼儿园、小朋友,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播放音乐《我爱我的家》进场。

  “你们喜欢这首歌好听吗?今天张老师不但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这首好听的歌,还带来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叫――“家”。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诗歌里都有什么。”

  二、完整欣赏诗歌。

  1.幼儿完整欣赏诗歌。

  “你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说给同伴们听听”。

  2.幼儿大胆表达。

  三、师幼互动。

  1.现在,老师说诗歌的前半部分,你们说诗歌的后半部分。

  2.师幼交换。

  四、游戏《找家》。

  1.“每人从篮子里选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贴在自己的衣服上去找好朋友,找好后两个好朋友现在一起“你们是一堆对好朋友,你能用诗歌中什么是什么的家说出来吗?”

  2.小朋友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自己的家了,现在请小朋友们把图片宝宝藏在自己的小椅子下面。

  五、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太阳)

  蓝蓝的天空是太阳的家

  2.密密的树林除了是小鸟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兔子)

  密密的树林是兔子的家

  3.绿绿的草地除了是小羊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牛)

  绿绿的草地是牛的家

  4.清清的`河水除了是小鱼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小鸭)

  清清的河水是小鸭的家

  5.红红的花朵除了是蝴蝶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蜜蜂)

  红红的花朵是蜜蜂的家

  6.快乐的幼儿园除了是小朋友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老师)

  快乐的幼儿园是老师的家

  小结:小朋友们真厉害都会编诗歌了,学了这首好听的诗歌后,我们知道每种动物、植物和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而且世界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地球。

  六、活动延伸。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所以,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家,热爱地球,我们怎样爱护地球呢?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

幼儿多元文化教案中班 篇3

  活动目标

  1.关注一些国家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增进对世界的了解。

  2.萌发对多元文化的兴趣和尊重的情感。

  活动准备

  “妈妈”(英文、日文、韩文、中文)及各国的国旗,节日视频(春节、圣诞节、感恩节),圣诞树、手工纸、剪刀、绘画纸、油画棒、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一些国家的文字。

  1.出示汉字“妈妈”

  提问:小朋友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字?

  2.观察比较外国的文字“妈妈”

  小结:外国的文字在发音和形象上都是与汉字不同的,而且很多节日也和我们国家是不同的'。

  二、了解几个世界上的著名节日。

  1.(播放春节视频)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这是什么节日?

  除了春节,中国还有那些节日?

  2.(播放圣诞节视频)

  幼儿观看,了解圣诞节。

  倾听故事——圣诞节的礼物。

  3.(播放视频)了解韩国的感恩节。

  4.小朋友还知道那些国家的节日?

  5.教师总结。

  三、模仿过不同的节日

  增进对世界的了解,感受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绘画“世界各国的节日”。

幼儿多元文化教案中班 篇4

  设计意图:

  中班的孩子很喜欢音乐活动,他们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节奏感有所发展,且对刺激和节奏都很敏感。而这首歌曲,旋律轻快简洁,歌词贴近幼儿生活,有固定节奏音乐型。结合歌曲特点和中班的实际情况,让孩子通过边唱边做律动理解歌词内容,通过生活经验创编歌词,通过律动辅助巩固节奏音型,通过表情加深印象和乐趣,从认知、情感、能力三方面发展幼儿,让孩子感受艺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喜欢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2、能用律动、表情表现歌曲并能边唱边做律动。

  3、掌握| x节奏型,并能尝试创编新的歌词。

  活动重点:

  在学会新歌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歌词和律动。活动难点:掌握| x节奏型。

  活动准备:

  “小明去上学”故事PPT、《表情歌》歌曲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PPT播放“小明去上学”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我们来看一下PPT上面着两组漫画“小明去上学”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小明唱歌唱的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就高兴得拍起手来了。幼儿:小明丢了他喜欢的笔,他伤心得哭了。

  教师:对。小明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很高兴,他就拍起手来;他丢了心爱的笔,他很难过,他就哭了起来。

  二、教师有情感地带读歌词,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教师(配合手部动作和面部表情、有感情地朗读):于是小明就跟大家说了这样的话——

  我高兴,我高兴,我就拍拍手(按 x节奏拍手),看大家一起拍拍手(按 x节奏拍手)。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期末考核

  我难过,我难过,我就轻轻哭(做哭的表情——双手放在眼睛上做搽眼泪的动作、嘴的弧度向下弯),看大家一起轻轻哭(做哭的表情)。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念念小明说的话。

  三、教师分句教唱,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和节奏。

  教师:小明不仅说,还把这两句话唱了出来,变成了一首歌《表情歌》。教师播放歌曲《表情歌》。

  教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学这首歌呀?(想)好,那老师唱一句,小朋友们也跟着唱一句。

  教师一句接一句地带唱,幼儿熟悉节奏旋律后,鼓励幼儿大胆唱出来。

  四、教师示范并引导幼儿按歌曲节奏边唱边做律动、表情。

  教师:好,小朋友都会唱这首歌了。接下来我们一边唱一边加上动作和表情。当唱完“拍拍手”时,我们就按着这个节奏拍三下手(教师按 x节奏示范拍手)。当唱完“轻轻哭”时,我们就一边唱一边做哭的表情(教师示范哭的表情)。那接下来我们来加上动作表情一起唱吧。预备,一二三,唱!

  幼儿集体边做律动和表情边唱表情歌,教师一边用手掌给幼儿拍拍子,一边轻声和幼儿一起唱,并面对幼儿做拍手、哭的表情。

  五、教师引导鼓励幼儿创编歌词并按照表情歌旋律、节奏演唱。

  1、教师引导幼儿模仿《表情歌》创编歌词。

  教师:小明高兴时会拍手,难过时会哭。那你们高兴、难过时会做什么呢?

  幼儿:我高兴时会哈哈笑,我难过时会撅嘴。

  教师:那你能把你高兴、难过的表情模仿这首歌编成歌词吗?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教师朗诵:我高兴,我高兴,我会哈哈笑(按 x节奏念这三个字),看大家一起哈哈笑(按 x节奏念这三个字)。

  教师:那我难过时会撅嘴,模仿这首歌的歌词应该怎么表达?

  幼儿:我难过,我难过,我就撅撅嘴,看大家一起撅撅嘴。

  2、教师继续引导幼儿把创编歌词按《表情歌》的节奏旋律唱出来。

  教师:那小朋友们能把这两句自己编的歌词仿照《表情歌》唱出来吗?我们一起来唱一下。

  幼儿和教师集体把创编歌词按照《表情歌》的旋律节奏唱出来。

  3、教师引导幼儿把自编歌曲加上笑和撅嘴的表情并演唱出来。

  六、活动结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表情歌》,加深对《表情歌》的印象。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歌曲呀?

  幼儿:《表情歌》。教师:你们都会唱了吗?

  幼儿:老师我会唱!

  教师:好,小朋友们,那你们回去唱给爸爸妈妈听好不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