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汇总

2023-08-11

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汇总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欣赏抽象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梦境可以不用将具体事物画出来,知道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不同的梦境。

  2、幼儿学会拓印画的基本步骤,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法国作家奥迪隆.雷东的作品抽象画《红色的斯芬蒂克》(若没有原着,师可以自己用鲜艳的色彩画一幅拓印画)

  2、幼儿人手一份材料(一张催塑纸和黑色或深蓝色纸、小刷子若干支、颜料)、

  3、录音机、磁带(内有睡觉、可怕的音乐、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魔女。今天我将带你们去梦的世界玩,高兴吗?

  2、听音乐,做动作(睡觉,做恶梦,美梦,重新睡觉)

  3、师:天亮了,该起床了。

  二、基本部分

  1、师:小朋友在梦的世界里,你们玩的真起劲,梦见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小结:哦,小朋友做了各种各样的梦,有可怕的梦,也有快乐的梦。

  2、师(出示抽象画):有一位法国的画家也做了一个梦,而且把它画了下来。你们猜猜他梦见了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小结:我发现一件奇怪的事,画家的梦里没有将具体的事物画出来,而是让我们来猜一猜,这种画我们把它叫做抽象画。

  3、师:在这幅画里,画家要告诉我们,他做了一个可怕的梦,还是快乐的梦,为什么?(引导幼儿从色彩上去观察,色彩较鲜艳,还是偏灰暗。)

  小结:哦,原来你们认为画家做了一个快乐的梦,因为他的画里有许多鲜艳的色彩,灰暗的色彩比较少。

  4、师:我刚才也做了一个梦,是个可怕的梦,那我应该用什么颜色呢?(引导幼儿讲出许多灰暗的色彩,当然也可用少量鲜艳的色彩来表现)好,接下来,朱老师也把我做的可怕的梦来画一画。

  5、师示范画拓印画:

  1)你们瞧,我带来了一张卡,上面一层是滑滑的纸,下面一层是黑色的纸。

  我用小刷子在灰色的颜料了蘸一蘸,然后在这张滑滑的纸上刷一刷,好我再来换一种颜色,请你帮我选一种颜色,你来帮我刷一刷。

  2)全刷好了,我们就把卡片合起来,用力按一按。瞧,我的梦就在这里呀。

  6、师:《我的梦》终于画好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请你们先想好自己的梦是快乐的,还是可怕的,然后选用相应的色彩画在催塑纸上,拿白纸压一压,完成作业的小朋友可以将自己的梦讲给好朋友听一听。

  游戏:随音乐讲述自己的梦。

  三、结束部分:

  1、师让幼儿将作品布置在一块板上

  2、师:梦的世界好玩吗?想不想再去?我们再到那里去找一找,除了可怕的梦、快乐的梦,还会有哪些梦?

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汇总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进一步感受上海旅游界的气氛。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收集旅游节花车巡游的资料、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讨论:

  1、旅游节的花车巡游时的花车是怎样的?

  2、与我们平时看见的车辆有什么不同?

  二、我们来做个花车设计师,设计一辆美丽的花车。

  三、讨论:可以设计怎样的花车?

  四、幼儿设计草图

  1、提示幼儿花车的设计不一定像我们平时见到的车辆。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设计不同的花车。

  五、讲评

  我们是小小设计师:介绍自己设计的“花车”。

  大班美术活动:正面人和侧面人(黑白画)

  美术活动:正面人和侧面人(大班黑白画)

  目标:

  1、在学画正面人和侧面人的基础上,表现出人物的动态。

  2、进一步学习运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准备:

  1、人物剪纸的各种动态图片

  2、记号笔、八开纸。

  过程:

  1、请幼儿观察台上幼儿的正面与侧面的区别。

  2、台上幼儿做出各种动作:如:走,跑,跳,弯腰等,并请其他幼儿根据台上幼儿的动作摆弄人物剪纸的图片。

  3、出示幼儿优秀作品,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讲解绘画方法提出要求。

  (1) 要画出正面或侧面的人物脸部特点。

  (2)画出人物的动态。

  (3)主体加密,背景要疏。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评价作品。

  (本活动分二教时进行)

  目标:

  1、在学画正面人和侧面人的基础上,表现出人物的动态。

  2、进一步学习运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准备:

  1、人物剪纸的各种动态图片

  2、记号笔、八开纸。

  过程:

  1、请幼儿观察台上幼儿的正面与侧面的区别。

  2、台上幼儿做出各种动作:如:走,跑,跳,弯腰等,并请其他幼儿根据台上幼儿的动作摆弄人物剪纸的图片。

  3、出示幼儿优秀作品,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讲解绘画方法提出要求。

  (1) 要画出正面或侧面的人物脸部特点。

  (2)画出人物的动态。

  (3)主体加密,背景要疏。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评价作品。

  (本活动分二教时进行)

  大班美术:金灿灿的油菜花

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汇总 篇3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鲸鱼的特征以及它的习性。

  2、学会用撕彩纸,揉彩纸,制作出鲸鱼。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报纸,A4纸,胶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鲸鱼。

  — 我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我在海里生存,我的宝宝要吃母乳长大。

  — 我呼气的时候会喷喷泉,我是谁呢?

  二、展开

  1、谈谈鲸鱼。

  — 你见过鲸鱼吗?

  — 你在哪儿见到的鲸鱼?

  — 看过鲸鱼后你有什么感受?

  2、说说鲸鱼的特征和习性。

  — 鲸鱼在哪儿生存?

  —在水里生活的鲸鱼是动物呢?还是鱼呢?

  (鲸鱼生子,母乳所以它是动物。)

  — 鲸鱼有多大?

  (鲸鱼的身子很大,是现存在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身长超过30m,胸鳍长达4m,刚刚出生的鲸鱼宝宝也有7m长的。)

  — 所有的鲸鱼都是同一种类吗?

  (鲸鱼被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有须子的鲸鱼就是须鲸,有尖锐的牙齿的鲸鱼就是齿鲸。须鲸有两个鼻孔而齿鲸只有一个。)

  — 鲸鱼为什么会喷水呢?

  (因为鲸鱼呼吸的时候会夹着海水一起呼吸。)

  3、制作鲸鱼并研究制作材料。

  — 如果想要制作出鲸鱼需要哪些材料呢?

  — 用报纸和白纸怎样制作出鲸鱼呢?

  4、用报纸和白纸制作鲸鱼。

  ① 把报纸和白纸(A4纸)撕好。

  ② 按照纸的种类把纸分开。 (报纸和报纸放在一起。)

  ③ 把纸揉在一起。

  ④ 用白纸粘在鲸鱼的肚子位置上其余部分用报纸粘上。

  ⑤ 粘纸的时候不要留出余白,紧密地粘好。

  ⑥ 用报纸表现出黑色的部分。 (鲸鱼的背部上)

  三、结尾

  1、让孩子们把完成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活动反思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课文介绍了有关鲸的大小,种类,进化过程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这篇课文很简单,学生在读一遍后,往往觉得他什么都懂了,没有吸引人的地方了。如果此时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一段一段去分析,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肯定会被刻板的教学程序消解的干干净净。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获得切实的言语训练,我在课堂上设计了很多生动的环节,比如看图片,吸引住了学生。我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他的学习成果。如,同学们通过读每一段,总结鲸的特点,并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鲸生活习性这一部分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可以把自己当成鲸来介绍。可以画出来,可以表演,可以谈感受,在鲸吃食时,学生把鲸描绘的活灵活现,在鲸睡觉这一部分,学生的画更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特长,也使学生理解更透彻,体验也更深。他们自主选择正是他们自主意识,自主行为,自主能力的具体体现。

  《鲸》这篇课文,最重要一点是要让学生感知说明的方法。我利用小黑板上板书第一自然段填空的内容,故意将数字擦去,改成"很重很大很长"等模糊的概念,让学生下课后与原文对比,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发现,用上具体数字,能更清楚,更准确地了解鲸的特点。举例子,作比较,比喻等作用同理了。关于写作技巧这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文中说明的方法,让学生感知就可以了,我们不能贴标签,硬灌输。

  在理解须鲸与齿鲸特点不同时,我采用表格形式,让学生从"牙齿吃食呼吸时的水柱"三方面填表对比,一目了然。并在理解"呼吸睡觉"时采用简笔画,学生直观地理解了课文。做到了语文与美术,语文与数学的整合。

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汇总 篇4

  设计意图:

  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强调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引导幼儿感受到大环境中的美,引导幼儿利用大自然中的事物进行制作或开展其他活动。艺体的主题活动三"寻找秋天"正是在一次散步中孩子们发现地上的落叶,继而与之游戏而引发的。我们借助随手可见的树叶,让幼儿说说树叶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引导幼儿在用树叶拼贴、组画的过程中,表现他们的创意和审美能力。我们把各领域的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学习,用儿童的各种语言表示对树叶的喜爱,增加对树叶的了解。

  在幼儿了解树叶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结合手工制作的美术活动"树叶粘贴画",此活动我们综合了语言、音乐、律动等来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引发幼儿的兴趣,用剪贴的方法让幼儿创作树叶粘贴画,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活动目标:

  1、萌发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不同形态,根据树叶的形状进行想象,并尝试用不同的树叶剪贴组画,表现有情节的画面。

  3、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结合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进行创作。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课前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树叶。

  2、制作材料:白纸、胶水、剪刀、颜料、铅笔等。

  3、将示范画以及和树叶形状相似的实物等等制作成幻灯片,歌曲《小树叶》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创设氛围,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秋天到了,你发现树上的树叶有什么样的变化吗?

  (请幼儿说说、唱唱、表演一下树叶飘落的情景)

  〔运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方式,将幼儿的活动兴趣激发起来,使他们较快地进入一个有一定目的且积极主动的状态。因此活动一开始,我便采用问答、音乐、律动等融合引导幼儿进入主题,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运用自己的想象、利用自身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对树叶的认识。〕

  2、请幼儿挑出自己认识的树叶,说一说是什么树的树叶。

  (进一步增加幼儿对树叶的认知和兴趣。)

  3、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进行合理想象。

  请幼儿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并说一说它像什么。(幼儿自己寻找、想象)

  〔在这一环节中是启发幼儿合理想象。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象,我们能看到他们大智若愚的稚嫩童趣,一片树叶可以引发他们不同的想象。例如:"这片银杏叶像什么?扇子它还像什么?"教师可以再次启发幼儿的想象,让他们深入思考,出现各种奇思妙想,而且也为下一个制作环节打下的基础。〕

  4、观察范例,引导幼儿抓住动物(或物体)的主要特征,自选树叶进行剪贴活动。

  (老师观察幼儿选用的树叶与表现的事物是否相符合,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合理构图,表现事物特征。可以启发幼儿利用树叶形状特征剪贴成可爱的小动物,或者可以中心贴、对角贴可贴成美丽的手绢等装饰画,还可以为故事、诗歌配插图等等。)

  〔这一环节是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的创造制作,对孩子们来说,这种充满自信和自主的操作同样具有想象、创造性的成分,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可以使幼儿按目前的心理需要(成功需要、尝试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在已有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创造向前推进一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

  5、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自评。

  (倾听幼儿介绍,提出恰当意见。)

  〔针对幼儿喜欢成人或同伴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加以关注和肯定的心理特点,我让小朋友相互介绍作品或向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也促进了老师和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注重的评价绝不局限于幼儿的操作结果,而应包括幼儿各种能力、意志品质、情绪情感等全方位的发展状况。活动最后,师生共同与作品合影留念,让幼儿再一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在以后的活动中保持这种创作精神。〕

  活动反思:

  通过观察各种形态与颜色的叶子,结合对树叶贴画的欣赏,激发幼儿对树叶贴画的兴趣,当孩子们看到一张张树叶贴出的美丽图片时,都很兴奋,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趁此机会,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树叶通过整张覆盖或是剪切的方式来制作树叶贴画,由于幼儿想象力还不够丰富,大部分作品都是小鱼和蝴蝶,只有个别幼儿创作出了新的作品,如小女孩儿和乌龟等。

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汇总 篇5

  活动目标:

  1、运用媒体的教学手段,引导幼儿尝试利用袜子的外形特点展开联想并进行创作。

  2、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3、体验美术活动中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各种大小袜子、胶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观看由袜子组成的图画,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出示袜子组成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神奇的图片,看看这张图上有什么小秘密?

  2、师:原来这幅漂亮的图画里藏着许许多多的袜子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藏在那里吧!(利用白板上的聚光灯让幼儿观看图画)

  二、观察、想象,学习创作方法

  师:刚才啊小朋友看到了袜子宝宝变成了好多图形,那你们愿意来当回魔术师吗?也来给袜子宝宝变变身,看看你能变出什么?

  1、观察一只袜子展开想象

  白板上出现一只袜子,任意转动袜子的方向。

  师:如果一只袜子这样摆放,想想看像什么呢?

  (1)当幼儿说出像什么后,老师根据幼儿的答案在白板上利用袜子的形状再进行相应的添画。

  (2)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想象后,在白板上进行操作。

  师:"请你试一试,画一画。"(幼儿画好后,老师适时地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评价)

  (3)小结:"刚才我们用一只袜子,通过联想添画成了这么多有趣的图案。两只袜子可以拼成什么呢?"

  2、利用两只袜子拼接在一起,组成四种形状,让幼儿进行联想。

  (1)拼成X形状

  师:如果两只袜子这样摆,想什么呢?它还缺少什么?

  【教师预设一种是蝴蝶】

  (2)拼成U形

  师:如果两只袜子这样放在一起,又像什么呢?

  【教师预设一种螃蟹】

  (3)拼成S形

  师:两只袜子又换了种姿势,这样又像什么了呢?

  【教师预设一种长颈鹿】

  (4)拼成"山"形

  师:这次又是什么?

  【教师预设一种山羊】

  三、幼儿创作

  1、师:小朋友的想法呀可真多,变出了这么多的小动物,小动物想在森林了举行一场森林舞会,这场舞会的主角是长颈鹿,所以它要在舞台的中间,而且要稍微大一点,舞会它还邀请了它的好朋友小猫和山羊,小猫和山羊是客人,所以要小一点,它们要在舞台的旁边。

  2、师:等一下小朋友可以选择你的舞会的主角,然后把它画在纸的中间,而且要画大一点,然后再邀请它的两个好朋友,不过呀在画之前小朋友要先用袜子在纸上品出你想要变的小动物的造型,然后用胶水固定,听明白了吗?

  3、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评价与展示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是小朋友刚才创作的东西,这幅作品是谁的呀?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活动反思:

  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袜子创意组合画,活动一开始我先引导孩子观察并感知袜子的特征;再通过创设情景“参观袜子王国”,让幼儿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在观察中感受袜子组合造型的美,知道袜子组合可以变出各种事物,从而更好地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在与同伴的合作下拼拼、贴贴、画画中感受创作的乐趣。在活动中我充分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没有过多的干预,对作画的要求、形式、方法都没有过多的局限,让孩子随意的拼贴,可以分开单个的贴,也可以组合重叠贴。另外,从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和作画方式的多样性方面考虑,今天的作画形式我鼓励幼儿自由结伴,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活动过程中,幼儿自由选择各种袜子,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和水粉颜料搭配、组合,按自己的意愿自由作画。活动最后,再请孩子大胆地介绍、讲述自己小组的作品,给幼儿充分讲述、评价的时间与机会,并介绍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相互学习,能在同伴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

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汇总 篇6

  活动目标

  1、学画天安门三层梯形的主体结构,初步掌握建筑物由下往上画的基本方法。

  2、引导幼儿对称、均衡地安排画面。

  3、加深对我国首都北京的认识,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天安门

  2、图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引入活动。

  二、展开

  1.出示图片-天安门

  引导幼儿观察天安门的结构,了解天安门这一建筑物的对称关系。

  加深幼儿对首都的认识,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情感。

  2.讲解天安门的主体结构

  天安门的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黄琉璃瓦顶,

  下层是朱红色城台,5个拱形门洞,中间的门洞最大。

  3..教师有重点地示范作画,突出画面布局,教幼儿由下往上画的方法。

  4.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1)注意绘画的步骤,表现出天安门城楼的主要特征。

  (2)提醒用勾线笔。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

  展览作业,师生共同讲评。

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汇总 篇7

  作者:

  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油菜花的主要特征。

  2、学习分工合作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春天油菜花金灿灿的美景。

  准备:

  1、油菜花实物若干,供幼儿实际观察。

  2、春游时的照片,让幼儿感知油菜花漫山遍野金黄色的美景。

  3、教师画好油菜花枝干的画纸若干(每桌一张),水彩笔、油画棒

  过程:

  1、导入:

  师:上次我们春游时,在野外看到了一种金黄色的花,今天老师把它带来了,你们来看看它叫什么名字?(油菜花)

  2、观察油菜花的外形。

  1)观察花的外形。

  师:请你们来看看它有几个花瓣?花瓣是什么形状的?

  油菜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

  油菜花是怎么排列在肢干上的?像什么?

  你还见过什么花?油菜花和那些花一样吗?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总结:油菜花是金黄色的,有四个花瓣,花瓣是椭圆形的。

  2)观察枝干及菜叶。

  师:油菜花的枝干是一根还是有很多根?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油菜花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怎样排列生长在枝干上的?

  幼儿观察后回答。

  3、幼儿合作绘画。

  师:今天我们就把油菜花画出来,打扮我们的教室。

  1)幼儿自主商量分工。

  师:前些日子,我们画过美丽的台布,小朋友们回忆一下,台布我们是怎样画的呀?

  幼儿回忆上次合作绘画的场景。

  “今天我们也想画台布一样画油菜花,现在请每桌小朋友自己商量一下,哪几个人负责画油菜花的花瓣,哪几个人负责画油菜花的叶子。”

  幼儿学习自己分工,分好后向大家作介绍,让大家听一听合不合理。

  2)幼儿合作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能力强的幼儿画好后再添画一些别的事物。

  4、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

  1)请每桌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内容,并说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2)提问: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5、教师小结。

  表扬分工合理、绘画有创意的绘画小组(共坐一桌的幼儿)。

  大班美术活动:正面人和侧面人(黑白画)

  美术活动:正面人和侧面人(大班黑白画)

  目标:

  1、在学画正面人和侧面人的基础上,表现出人物的动态。

  2、进一步学习运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准备:

  1、人物剪纸的各种动态图片

  2、记号笔、八开纸。

  过程:

  1、请幼儿观察台上幼儿的正面与侧面的区别。

  2、台上幼儿做出各种动作:如:走,跑,跳,弯腰等,并请其他幼儿根据台上幼儿的动作摆弄人物剪纸的图片。

  3、出示幼儿优秀作品,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讲解绘画方法提出要求。

  (1)要画出正面或侧面的人物脸部特点。

  (2)画出人物的动态。

  (3)主体加密,背景要疏。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评价作品。

  (本活动分二教时进行)

  目标:

  1、在学画正面人和侧面人的基础上,表现出人物的动态。

  2、进一步学习运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准备:

  1、人物剪纸的各种动态图片

  2、记号笔、八开纸。

  过程:

  1、请幼儿观察台上幼儿的正面与侧面的区别。

  2、台上幼儿做出各种动作:如:走,跑,跳,弯腰等,并请其他幼儿根据台上幼儿的动作摆弄人物剪纸的图片。

  3、出示幼儿优秀作品,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讲解绘画方法提出要求。

  (1)要画出正面或侧面的人物脸部特点。

  (2)画出人物的动态。

  (3)主体加密,背景要疏。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评价作品。

  (本活动分二教时进行)

  小食品绘画写生课(幼儿绘画教案)

  第四周专题作业活动课试行第4课小食品绘画写生课

  活动主线: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体的分析欣赏各种小食品包装的实物,具体的理解食品包装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形式与对象(儿童年龄特点)的统一,以及最具生活趣味的艺术特点。

  教学目的:通过画各种小食品,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形状和色彩等绘画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教学重点:小食品的特点和装饰特点的理解与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小食品的不同形状特点与不同装饰风格的表现。

  教学准备:1.学生自带一样小食品。要求没有教师的允许下不许打开,违反者禁止参加本课的活动。

  作业要求:写生或想象画几个小食品,要注意好外形特点和图案与色彩的设计效果。

  活动过程

  一、小食品观赏活动。解决以下问题(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造型的审美)关于对小食品的调查年班所研专题名称:经研究我知道调查内容包装上面有什么:4种以上通过包装我知道里面是:外形:色彩:以色为主,还有颜色。色彩搭配的作用:适合的年龄段。 1.哪些颜色再一起对比比较强烈2.包装和内容是否统一?是不是3.画几种你发现的线条。你还发现了什么:。

  二、教师小结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色彩运用的规律。

  三、把你观察的小食品画出来。适当讲授构图技巧。可以进行随意的组合(审美能力的理解。a美术知识的介绍)

  四、调查反馈。

  1.读自己的研究报告,张贴自己的研究成果。

  2.比一比谁的小食品画的又象又好。(d通过学生优秀作业的对照、比较、鉴别)

  五、布置作业,通过研究,我们学习了对事物的细致的观察。回家每人选一样物体进行调查,自己写一份调查报告。下节课我们进行更多的交流。

  关于对小食品的调查www.年班所研专题名称:经研究我知道调查内容包装上面有什么:4种以上通过包装我知道里面是:外形:色彩:以色为主,还有颜色。色彩搭配的作用:适合的年龄段。哪些颜色再一起对比比较强烈包装和内容是否统一?是不是画几种你发现的线条。你还发现了什么:。关于对小食品的调查年班所研专题名称:经研究我知道调查内容包装上面有什么:4种以上通过包装我知道里面是:外形:色彩:以色为主,还有颜色。色彩搭配的作用:适合的年龄段。哪些颜色再一起对比比较强烈包装和内容是否统一?是不是画几种你发现的线条。你还发现了什么:。关于对小食品的调查年班

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汇总 篇8

  一、活动目标

  1、能在随意的卷曲线中找出小鱼,添画出鱼的眼睛、嘴巴、尾巴等部位并用线描画的方式装饰小鱼。

  2、喜欢进行线描画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2、记号笔、印有卷曲线的绘画纸。3、海洋底板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卷曲线,寻找小鱼

  这里有一条奇妙的线,你们认识它吗?(它叫卷曲线)

  这条奇妙的卷曲线里其实藏着许许多多的小鱼,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请个别幼儿上白板点击,出现鱼头、鱼尾。

  总结:原来小鱼都藏在卷曲线绕成的圈圈里呢。

  2、讨论:怎样让小鱼变的更漂亮

  现在的小鱼有了眼睛、嘴巴、尾巴了。你还能让它变得更漂亮吗?

  出示线描画小鱼,这样的小鱼,你觉得漂亮吗?

  如果让你来画的话,你想用什么点、线和形来组合装饰小鱼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3、提出要求,幼儿添画装饰小鱼

  你们的桌上也有各种各样奇妙的卷曲线,请你在卷曲线中找到小鱼,添画上它的眼睛、嘴巴、尾巴和鱼鳍。再为它用线描画的方法装饰出漂亮的身体。

  提出要求

  (1)设计时自己分好块面,把各种不同的点、线与图形组合在一起。

  (2)同时注意黑白对比,变成特别的小鱼。

  4、幼儿装饰小鱼,播放背景音乐。

  5、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设计点与点、点与线、线与线、点与形、形与形、线与形的组合

  (2)鼓励幼儿注意搭配的疏密、深浅、明暗。

  6、小鱼回海洋

  将幼儿作品贴在海洋底板上,互相欣赏。

  小鱼在大海洋里游得真开心呀。是不是每条小鱼都被你们找出来了呢?你最喜欢哪条小鱼呢?为什么?

  小鱼回到了海洋,我们也要回到教室里去咯。

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汇总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利用汉字进行想象添画。

  2、利用颜色、线条和自己喜欢的物品来装饰汉字,感受汉字的神奇。

  3、体验名字设计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PPT、白纸、蜡笔、油性笔、胶垫

  活动过程:

  一、以幼儿介绍自己的名字导入,感受父母亲对自己的期望与关爱。

  二、请一名幼儿上来写自己的名字,要求:在白纸上大大的写出自己的名字

  三、老师出示预先准备好的名字画,请小朋友猜猜、找找,是谁的名字?

  四、引导:小朋友画的名字和我们平时写的名字有什么不同呢?”(幼儿自由回答)

  五、启发幼儿思考如何把自己的名字装饰成一幅画。

  1、引导幼儿自由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物品或难忘的事情。

  2、启发幼儿把自己喜欢的事物绘画添加在自己的名字里。

  六、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在绘画之前先思考自己想画什么,然后再根据字形笔画的形状进行添画。

  2、适时地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设计制作。

  七、欣赏作品,组织幼儿讨论:“说说自己最喜欢那一个名字。为什么?”

  活动反思:

  我在教学中,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尝试设计、装饰自己的名字,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展现其独特的设计风格,表现出别有新意的名字来,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虽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提出幼儿可以只装饰名字中的某一个字,但最后只有一个幼儿装饰了一个字,其他幼儿都能把全名装饰出来,说明幼儿很喜欢这个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他们的想象力、思维力得到了发挥与展示。在最后展示评价过程中采用自评与互评,促进了幼儿的个体发展。幼儿在课堂中非常活跃,对美术课很感兴趣,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绘画技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达到了教育目的。

  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内容相对有些多,幼儿最后的作品大多没有完成涂色部分,可以分两个课时进行开展效果会更好;

  2、欣赏艺术家画字放在第一个环节对于不识字的幼儿来说会有些抽象,不好理解。我的初衷是觉得中国汉字是从图形文字演变过来的,只要幼儿能够初步感知这种美感就行,这个环节也可以放在最后幼儿作品展示后一起欣赏艺术家们是如果装饰字的。

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汇总 篇10

  教学目标:

  1、感受野饭变身后的艺术效果,增进爱国之情,体验成功的快乐。

  2、学习看图形想像,并能较合理地使用材料,用抹、连接等方法创作出自己喜欢的物品。

  3、活动中养成先构思后操作的良好习惯,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学习看图形想像,并能较合理地使用材料,用抹、连接等方法创作出自己喜欢的'物品。

  教学准备:野饭、调羹每人一份,抹布每桌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小朋友,世博会几月几日开幕呀?

  2、对呀,世博会是5月1日开幕到10月31日结束,在这么重要的日子里,肯定有许多外国小朋友要来参观,而且5月5日正好是立夏日,是大家烧野饭的日子,到时我们做野饭给他们吃好吗?他们还没吃过中国的野饭呢?不过我们要把野饭打扮得漂亮一点,今天我们就来个野饭大变身练习吧!

  二、讲解、示范

  1、先用调羹的背把野饭抹的很光滑,看成了一个什么形状了?(椭圆形)然后看看、想想,它像什么?再用其它的材料拼、粘或连接,变成自己喜欢的物品。

  2、猜猜老师可能会变出什么?(幼儿自由猜测)

  3、出示圆形状的野饭,想想可以变什么?

  4、材料太短怎么办?(连接)

  5、要求:

  (1)想好了再做,要什么拿什么,要多少,拿多少?选自己需要的材料做。

  (2)制作时要注意卫生。

  (3)先做好的幼儿可说给听课老师听听,用野饭变成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并请老师提提好的意见,然后回去加工一下,让作品变的更漂亮。

  三、幼儿操作

  1、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制作自己喜欢的物品。

  2、教师巡视,帮助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3、引导幼儿色彩搭配鲜艳。

  四、讲评

  1、幼儿自由讲评——师幼一起参观作品,看看、说说同伴的作品。

  2、教师讲评

  (1)运用游戏"点点说说",师幼一起拍手说——点点说说,点点说说,点到谁的谁就说。

  (2)小朋友们变出了那么多,我们的野饭大变身活动成功喽!表扬一下自己。

  3、这下外国的小朋友可以吃到我们中国的野饭了,他们一定会很开心,你们开心吗?

  4、收拾结束。

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汇总 篇1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彩泥制作玉兰花,掌握搓、压扁、擀圆、包裹的造型方法。

  2.感受玉兰花的色彩美和造型美。

  活动准备:

  橡皮泥适量、塑料长吸管、玩具擀面杖等材料。

  活动过程:

  1.观察玉兰花的有关图片。

  2.教师出示自制的玉兰花,简单介绍玉兰花的制作步骤,引导幼儿讲述制作玉兰花的步骤。

  (1)取少量的橡皮泥揉匀,然后搓成长条分成如桂圆大小的5~6粒小圆球。

  (2)先将一粒小圆球压扁,在取小滚轮将彩泥衣衣擀成圆形。

  (3)将擀好的花瓣两瓣一组对称包裹住吸管,上下分出3个层次。

  (4)将花瓣向外舒展最外一层几乎平躺,其他两层依次打开,完成制作。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汇总 篇12

  活动目的:

  1、观察房屋建筑图片,根据观察到的房屋结构,想象设计幼儿园的新的房屋建筑,并用绘画来表现房子的结构和特征。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

  3、能体现“我是幼儿园主人”“我为幼儿园做点事”的主人翁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事先观察过周围的房屋建筑。

  2、收集有特点的建筑图片。

  3、图画纸、彩色笔、油画棒、颜料、毛笔。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观察房屋图——交代要求,幼儿作画——展示交流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我们的幼儿园要造新房,正在征集房屋设计稿,今天请你们做一次房屋设计师,请你给幼儿园设计一幢漂亮的房子,你心目中幼儿园的房子是怎样的?(请幼儿先讨论)

  二、观察房屋图片,了解房屋结构

  (出示房屋图片):这里有几张设计师设计造好的房屋图,看看房子的顶有什么?(平顶、尖顶、圆顶、斜顶)门、窗怎样?(方形、圆形等)房子周围有什么?(花、草、树、游泳池等)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我们设计的房子要大,想想你设计的房子有几层楼,房子的门、窗、屋顶是什么形状的,房子的周围有些什么,要设计的和我们现在住的幼儿园的房子不一样,也不要和图片上的房子一样。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设计,对构图造型有困难的幼儿,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展示作品,互相欣赏,你觉得谁设计的好?(可请个别幼儿介绍)

  活动延伸:

  到户外的空地上,拣落叶,为幼儿园做点事。

  活动反思:

  教师带领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通过走走看看使孩子们知道幼儿园的布局,从而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设施,喜欢幼儿园。在设计整个活动时,画一画幼儿园有一定的难度,幼儿不会用绘画的形式画出幼儿园,在今后的活动中注意孩子的实际水平。

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汇总 篇13

  活动准备

  准备一:大海里有着丰富的物种。

  要做的事:

  1、观看录像:海里的鱼

  2、科学活动:海中的植物

  3、音乐欣赏:大海的波浪

  4、与父母一起游览海洋博物馆

  准备二:大海中有着多种神奇的故事。

  要做的事:

  1、语言活动:海的女儿

  2、观看录像《海底总动员》

  准备三:学一点本领

  要做的事:

  1、找找图书中海里的东西,并学着画一画。

  2、学习并练习用渐变色表现色彩的变化。

  活动过程实录过程:

  教学活动一:

  一、想象美人鱼的形象

  设疑或提示:听了童话故事《海的女儿》以后,你想象中的美人鱼是什么样子的?

  解决策略:通过个别化的讲述互相激发幼儿的想象,同时为绘画打下表象基础。

  目标达成:大胆想象美人鱼的美丽形象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二、多媒体欣赏美人鱼的形象

  设疑或提示:看到画家画的美人鱼你们觉得美吗?

  解决策略:通过网络中美妙的美人鱼形象,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并借鉴美的表述方式。

  目标达成:让幼儿体验网络图画的意境美和形象美。

  三、想象海的女儿的故事

  设疑或提示:美人鱼在海底生活还会发生许多奇怪而有趣的事,那可能是什么事呢?

  解决策略:让幼儿自由想象新的童话情节,为幼儿创造性绘画打基础。

  目标达成:大胆想象海的女儿的故事情节,激发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四、画美人鱼的故事

  设疑或提示:小朋友们把想象中的美人鱼画下来吧,画出美人鱼发生的奇奇怪怪的事,涂色时可试着用渐变色。

  解决策略:对“美人鱼形象”、“新情节”、“渐变涂色”的重点加以提示,达到技能与自我表达的结合。(播放海底音乐)

  目标达成:幼儿能将独特的形象、情节大胆地画出来,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力。

  五、投影仪展示作品评价

  设疑或提示:请每组推选一名小朋友将画放在投影仪上,介绍一下画的美人鱼长什么样?并将海的女儿的故事给大家介绍一下。

  解决策略:对想象力表现突出,表达“自我童心”出色的幼儿给予展示和推广的机会。

  目标达成:大胆自信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活动二:

  一、欣赏渐变色表现的作品

  设疑或提示:这些画美吗?看看在涂色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解决策略: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作品的美及渐变涂色的方法。

  目标达成:能观察出色彩渐变的共同点,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力。

  二、观察渐变色表现方法

  设疑或提示:仔细观察渐变色是怎么样表现出来的。

  解决策略:以示范的方法指导幼儿学习一定的美术技法。

  目标达成:集中注意学习涂色的方法,喜欢并愿意学习新的技能。

  三、尝试渐变色涂色

  设疑或提示:下面我们可以尝试用渐变的方法给你自己的画涂上漂亮的颜色。

  解决策略:老师以巡回的方式个别指导幼儿涂色,并及时展示好的作品和方法。(播放海底音乐)

  目标达成:愿意用学习的新技法尝试涂色。

  四、欣赏完成的作品

  设疑或提示:把我们的画放在大画板上展示吧。

  解决策略:幼儿以自由走动的方式互相欣赏,体验美感。

  目标达成:体验涂色后的作品的美感。

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汇总 篇14

  活动名称:

  刮画《家乡的夜景》

  活动目标:

  1、学习刮画的技巧,了解刮画的特征,初步掌握刮画的方法;

  2、感知色彩明暗的对比,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体验色彩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3、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认识深色和浅色;

  2、多媒体幻灯片夜景图;

  3、幼儿作画工具(画纸、油画棒、无尖铅笔);

  4、半成品几张(一张铺好浅色底色的关成品、一张在浅色底色上涂好的深色的半成品);

  5、歌曲《萤火虫》磁带。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引出课题。

  幼儿欣赏歌曲《萤火虫》,小朋友你们知道歌曲里唱的是谁吗?萤火虫什么时候进来?(是晚上)。当夜幕降临,到处是一片漆黑的时候,小动物迷路的时候,萤火虫打着它的小灯笼把小动物们安全地送回了家。

  2、欣赏图片,放映幻灯片,“家乡的夜景”。

  天黑了小动物们有萤火虫,城市的夜晚没有萤火虫为、该怎么办呢?灯光把城市的夜晚装扮得十分美丽,我们来看看这是哪里吧?

  (1)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是哪里呀?(是晚上的天安门)天安六上有什么?(有彩灯和焰火)

  (2)再依次欣赏几张代表性城市的夜景如:人民大会堂、北京西客站、立交桥、东方明珠等地方的夜景。

  (3)观察我们家乡的夜景,看看这里是哪里?(是白天的广场)大家看看晚上的广场是什么样子?

  (4)观察图片,看看这是哪里?(是马路)观察晚上的街道同白天的有什么不同,让幼儿说说晚上与白天有什么不同?

  (5)观察图片看看图片上是什么?(是楼房)到了晚上房子里是什么样子?(家家户户亮起了灯,天上有星星和月亮,还有路灯)

  3、欣赏范例,示范讲解

  我这有只神奇的魔笔,它能刮破黑夜,把夜晚变成一幅美丽的画,(教师边讲解边出示画纸现场做画),我用魔笔刮破黑夜,一颗小星星钻了出来,又钻出一颗小星星然后是月亮……

  小朋友,想知道是一支什么样的魔笔吗?(出示无尖铅笔)啊!原来就是一支无尖的铅笔呀!一支没有尖的小铅笔怎么能画出这么漂亮的图画呢?原来我的画纸也有点特别,画纸上用油画棒涂过了,这种画叫“刮画”。

  4、认识刮画,熟悉作画步骤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画法“刮画”,刮画与其他画的区别在于画画上之前,要先把画纸处理一下。

  (1)首先在画纸上均匀的涂上一层浅色;

  (2)在浅色上涂两遍深色:第一遍横着涂,第二遍竖着涂。如果你有一尺会飞的魔笔,你想乘着去哪里呢?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中,有许多神奇美妙的地方,我们“家乡的夜景”这么美,下面就请小朋友拿我送你们的魔笔,画画咱们“家乡的夜景”,乘着魔笔出了吧!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先涂一遍浅色,涂满了再涂深色,在涂深色的时候,注意要涂得均匀,涂得满,动作要快;

  (2)想好了主题再刮画,错了的话用同样的颜色的油画棒盖上重画。

  6、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7、活动结束

  让幼儿拍手唱歌《小蜡笔》。

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范文汇总 篇15

  教学目标:

  1、教给幼儿刮画的基本技能,并学习用刮画的形式来反映环保内容。

  2、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育幼儿要保护环境。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图片一张、(愁眉苦脸的垃圾房)磁带、录音机。

  2、每人一张涂好色的底板纸一张。

  3、刮画工具人手一套(圆珠笔与削尖的塑料管各一根)。

  教学过程:

  一、通过故事《垃圾房的苦恼》引出课题。

  1、老师作高兴状,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的脸上是什么表情?(高兴)今天,老师很高兴,因为有这么多客人到我们幼儿园来作客,小朋友,你们一定也很高兴,个个脸上都笑咪咪的,可是,你们瞧,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

  2、老师出示图片(图片上是愁眉苦脸的垃圾箱)提问:

  (1)这是谁呀?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不高兴、烦恼)(2)垃圾房为什么不高兴呢?它有什么烦恼?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3、放故事磁带《垃圾房的烦恼》。

  4、听完故事后提问:小朋友,垃圾房有什么烦恼呀?(幼儿讲述)5、师:垃圾房有这么多的烦恼,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吗?

  二、提出刮画要求,幼儿操作。

  1、提出刮画师:现在的环境问题有许多,除了垃圾房以外,还有水呀,空气呀,树木,动物,它们也都有同样的烦恼,就是有些人不懂得爱护它们,不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好不好?今天,就请小朋友用刮画的方法把你想出来的方法,想告诉大家的话画出来,用你们的画告诉大家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

  2、提出刮画要求: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一张刮画底板和刮画工具,你们就可以用这些东西画出美丽的刮画,内容有许多,一切与环保有关的内容都可以画。

  三、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放轻松音乐)。

  要求幼儿能运用粗细线条等手段刮出生动的物体形象。

  四、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

  师:现在,小朋友的刮画基本上都完成了,那么,请你说说看,你的画要告诉大家什么?(请若干幼儿讲述)

  活动反思:

  《刮画》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感受色彩变化的美感,增强审美能力。

  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功的学习到了刮画的方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的,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在本课的学习全过程中,我始终尝试运用这一理念,体现自主学习。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学习的全过程中,这种动力是必不可少的。课前参与往往被学生所忽视,而刮画一课的课前准备很重要,需要准备一些小工具。为了让孩子们主动地参与准备活动,我先展示了他们的绘画作品,然后说:“你们知道吗?不用笔也能画画。”孩子们的好奇心被诱发起来,再布置准备所要工具。教师只是说请同学们准备一些象钉子、牙签之类的,能够在纸上画出痕迹的小工具。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上课时带来了钥匙、小梳子、毛衣针、等各式各样的小工具,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样设计让孩子变被动参与课前准备为主动参与课前准备,提高了实效。

  二、自主探究体,体验成功的喜悦。

  自主学习过程中,知识是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而获得的。课堂上,学生在欣赏了美丽的刮画作品后都非常激动,不由自主的拿出小工具跃跃欲试。此时教师直接提出探究学习的问题:小工具在纸上会出现什么不同效果?那种工具刮出的线条又快又好?学生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进行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孩子们得出了结论:工具的粗细不同,刮出线条的粗细就不同;利用牙签刮出的线条又快又好。此时教师对孩子们的探究成果给与充分的肯定,并请小组成员谈一谈探究过程,演示探究结果。孩子们体验了合作探究的过程及成功的喜悦,甚至在创作过程中,有的孩子还在探究,有的兴奋地说:“老师您看,我用铜钱的侧面刮,特别快!”有的自豪地说:“我用指甲也能刮。”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里自主的探究,引发创作灵感,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以上两点可以说是我上《有趣的刮画》一课中比较成功的地方。下面再谈谈课中的不足之处。首先,“处理好粗细线条的排列及画面中点、线、面的关系”是本堂课的重点,也是个难点。很多学生擅长从构图的角度出发,以纯线条的形式来表示画面的轮廓,而缺少对画面的点、线、面的具体形式的处理,画面显得比较单调。二、课堂评价不够充分。学生积极性很高,都想展示、讲述自己的画,但是教师给孩子展示的时间较少。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评价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能当堂感受、评论,尽情享受刮画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