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小麦》

2023-08-08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教学反思《认识小麦》 篇1

  目标:

  1、认识小麦,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2、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准备:

  1、本地的农作物实物小麦若干。

  2、小麦的生长图片。

  3、一些由小麦制成的食品。

  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们,春天我们到田野里去春游,看到了农民伯伯的田里种了哪些东西?

  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忆回答。

  2、认识小麦。

  1)师: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讨论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师:我们来看看小麦的样子。

  幼儿观察小麦实物,讲述小麦的外形特征。

  教师总结: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时是金黄色的。

  3、观看图片,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秋季农民把麦种播在地里;冬季压实麦苗;到第二年春天,麦苗长得绿油油的,并逐渐长大、抽穗、开花、结籽;5月底6月初,麦子慢慢地由绿变黄,成熟,农民伯伯开始收麦,叫夏收。

  4、了解麦子的用途。

  教师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提问:麦子最后结出的小麦有什么用呢?

  (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垫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

  5、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师:今天我们就来自己折一个小船,让小船在水里自由航行。

  幼儿学习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知道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大大的馒头哪里来?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黄黄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伯伯阿姨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6、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在小麦成熟的季节带领幼儿到田野里去观察成熟时期的小麦,体验农民收获粮食的辛苦。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小麦》 篇2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应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难点分析:

  1、重点: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粮食。

  2、难点:区分出各种麦制品。

  活动准备:

  1、自制PPT课件;小麦头饰;饼干面包图片(打印);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2、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配套课件:中班社会课件《小麦的一生》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认识其根、茎、叶的形状;并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小麦的一生》含PPT课件

  二、出示各种麦制品,了解麦子的用途。

  1、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2、引导幼儿了解麦子的用途:麦粒可磨成面粉;面粉可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麦秸可编制各种草帽、扇子、草绳、草包等。

  3、游戏“麦爷爷找孩子”。请一个幼儿带上小麦头饰,当麦爷爷。其余小朋友当面粉制品(把饼干面包的图片贴在幼儿胸前)。麦爷爷说:“我的孩子不见了,他们都变了样,哪是我的孩子呀?”幼儿依次说:“我是面包,是麦爷爷的孩子。”“我是饼干,是麦爷爷的孩子。”

  三、联想活动:

  小麦是夏季里成熟的粮食作物,你在夏季里还见过哪些粮食作物?(出示PPT图片:早稻、玉米、高粱、红薯……)

  四、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通过儿歌《大馒头哪里来》体验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不剩饭,不掉饭粒。

  活动反思:

  幼儿园可适当组织幼儿到麦田参观或参加拾麦穗的公益劳动,以体验粮食来之不易,加深节约粮食的认识。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小麦》 篇3

  设计意图:

  我园地处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育素材。在我园的种植区里种着许多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农作物。但是也有一些由于生活的变迁孩子们很难见到,比如:小麦。每天散步时孩子们都会指着绿油油或黄灿灿的小麦问道:“老师这是什么呀?”《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精心设计了有关农作物小麦的活动。从活动中让幼儿知道农作物小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认识小麦、了解小麦外形特征及与人们的密切关系,亲自体验播撒小麦的乐趣。从而丰富幼儿对小麦一生的认识,获得新的经验。

  活动目标:

  1、了解麦子的生长过程,认识小麦制品。

  2、体验播撒小麦的快乐,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

  重点: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

  难点:能对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和农民播种小麦的过程进行简单排序。

  活动准备:

  1、实物:麦穗和麦粒。

  2、小麦生长阶段和农民劳动的图片。

  3、小麦做出的食品:馒头、面条、花卷、面包、饼干。

  4、麦秆、麦穗的工艺品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小麦,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开展谈话活动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样东西,说说看是什么呀?你在哪里见到过呢?

  (没错,就是我们小朋友在种植园里见到过的小麦。)

  2、你知道小麦是谁种出来的吗?它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小结:原来小麦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粮食,小朋友从小就要珍惜粮食。

  (该环节通过孩子在平时散步时积累到的一些经验,和孩子以聊天的方式进入活动,同时让孩子知道小麦的重要性,懂得珍惜粮食。)

  二、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

  1、小麦要从一粒种子慢慢长大,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请小朋友来猜猜看小麦会经历哪些生长的阶段?

  2、(出示图片)小麦和我们小朋友一样慢慢成长,我们来了解一下小麦的成长过程:播种——长出麦苗——拔节——抽穗——开花——结麦子。

  3、那农民伯伯就像小麦的爸爸妈妈,要细心抚养小麦长大他们也付出了许多辛苦,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播撒麦粒——浇水——除草——施肥——打农药——收割。

  小结:小麦的生长是有顺序的,在这期间农民伯伯要付出很多劳动,非常辛苦,因此我们小朋友要学会珍惜。

  4、现在我们来玩个排序的游戏,老师要把小麦的生长和农民伯伯的劳动都打乱顺序,请小朋友来重新排列正确。

  (在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孩子看到的有时候是绿油油的,有时候是金灿灿的,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是小麦生长的变化。为了帮助孩子了解小麦生长的正确顺序,我采用了图片的形式,在出示图片的同时边向孩子介绍,帮助他们直观形象的了解。小麦的成长离不开农民伯伯的照顾,因此也让幼儿了解了农民播种小麦的过程。活动难点是让幼儿对小麦生长过程和农民播种过程进行正确排序,既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也反应出幼儿对活动内容的掌握情况。)

  三、认识各种小麦制品,了解小麦的用途。

  1、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把小麦种出来,那小麦都有哪些用途呢?

  2、瞧,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些用小麦做的物品,我们来分分类。

  ①小麦能制作出好多美食,你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小结:人们把麦粒磨成了面粉,白白的面粉可以做成馒头、面条、花卷、面包、饼干等美食。

  ②小麦的麦秆还能编出漂亮的工艺品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③人们还用小麦来做什么了?

  小结:人们把不要的麦秆当作燃料来煮饭,或者把麦秆加工后来和泥墙,真是很聪明。

  (该环节让幼儿了解了小麦的多种用途,让幼儿知道小麦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麦的全身都是宝,不仅能做出好吃的,还能废物利用。让幼儿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学会变废为宝。)

  四、亲自体验播种小麦的乐趣

  1、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来当一回小小体验者,到我们的种植园去播种小麦。我们先来学一学播撒的动作。

  (师讲解示范,注意要将小麦均匀的撒在泥土里。)

  2、带领幼儿到种植园体验播撒的乐趣。

  3、以后我们每天来照顾它们,让我们的小麦健康长大,好吗?

  (该环节带领幼儿亲自体验播撒的乐趣,幼儿兴奋不已。播种小麦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孩子们把麦子播撒下去之后就萌发了一份照顾小麦的责任。)

  课后反思:

  小麦,一种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农作物,它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孩子们几乎每天都会食用小麦制品。可是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很难再见到小麦长在田地里的模样,他们更不会联想到每天吃的食物和小麦的关系。正好,园内的种植园地有农作物小麦,何不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呢,让孩子真正了解关于小麦的一系列知识。

  我们知道小麦的生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幼儿虽然有一些关于小麦的经验,也见到过小麦生长的一些阶段,但是如何让幼儿更清楚直观的了解小麦的整个生长过程,因此我把这个点作为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来解决。小麦的生长离不开它的播种者——农民伯伯,让幼儿从小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不需要老师的灌输,在活动中幼儿就能慢慢体会。

  本次活动我主要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幼儿以一种聊天的方式开始活动,很自然。第二环节是本次活动需要重点解决的,因此我用到了图片的形式,在出示图片的过程中在稍作解释,让幼儿更加详细、直观的了解。另外我还增设了一个排序的小游戏,不仅给活动增添了趣味性也让幼儿更好地掌握。第三环节是让幼儿了解小麦制品,从中让幼儿知道小麦不仅可以吃、还能做装饰等其他的用途。最后环节是幼儿最喜欢的环节,因为他们可以真正体验到播撒小麦的乐趣。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重新对小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他们也获得了新的经验。孩子们刚刚播撒下了希望的种子,同时也萌发了照顾小麦的责任。等到麦子成熟了,又能生成一系列其他的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留意身边的素材,捕捉教育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