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小绵羊》

2023-08-08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小绵羊》 篇1

  幼儿园中班教美术案:鲸鱼

  活动目标

  1、练习波浪线,锻炼幼儿的手腕灵活度。

  2、学习用过渡色为鲸鱼着色,注意线条流畅和色彩的变化。

  活动准备

  1、照片—鲸鱼

  2、图片—鲸鱼喷水

  3、幼儿用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照片—鲸鱼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是谁在给我们表演节目呢?

  大海是鲸鱼的家,鲸鱼玩的多高兴呀。

  今天,我们来画一画鲸鱼好不好?

  点出活动主题——鲸鱼。

  二、展开

  1、出示图片—鲸鱼喷水

  鲸鱼是什么颜色的?我们选用什么颜色画鲸鱼呢?

  (加深幼儿对油画棒颜色的认知)

  2、出示图片—鲸鱼

  教师与幼儿观察图片,探讨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构图。

  (1)在提示线的基础上,完整添画出鲸鱼喷水的形态。

  (2)大海的波浪采用连贯性的波浪线完成,注意线条的均匀,

  在画纸下放留出空白可以添画各种小鱼。

  3、教师示范着色方法,重点演示鲸鱼身体过渡色的变化。

  (1)鲸鱼:由上到下共分为三种颜色群青--深蓝--白色,每两种颜色的过渡交接处要轻轻着色,

  将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尽量使颜色的过渡自然化。

  (2)大海:根据波浪线的划分,可用浅蓝和柠檬黄交替进行。

  (3)提示:涂底色时,按一个方向平涂,把笔平倒下,浅浅的均匀着色。

  背景颜色要有深浅的变化。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指导幼儿的绘画姿势,注意握笔和坐姿。

  (2)鼓励幼儿大胆添画小鱼、小鸟、白云,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结束

  1、请小朋友们相互欣赏作品。

  2、组织幼儿收拾好自己的画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小绵羊》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绵羊冬天会长出又长又密的毛。

  2、学习用棉花粘贴的方法粘贴“绵羊毛”。

  3、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重点难点

  学习用棉花粘贴的方法粘贴“绵羊毛”。

  活动准备

  1、小绵羊图画。

  2、棉花、胶水、棉签、绵羊毛绒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今天,有一位朋友要来和你们玩一玩,它叫羊羊,让我们用掌声请它出来吧!

  二、看一看:小绵羊长啥样

  1.(教师出示绵羊毛绒玩具)这就是你们的朋友羊羊,你们看看小绵羊长得什么样?

  2.幼儿观察绵羊的形象特征,毛、角、眼、腿等。比如,圆形的身体,头上长了两个弯弯的角、有四条腿。

  3.幼儿一边说,老师一边示范画小绵羊,运用儿歌边说边画,帮组幼儿理解记忆。“一条线呀转呀转,添上嘴巴和眼睛。羊角弯弯,小脚圈圈,变成绵羊叫得欢。”

  4.幼儿边欣赏观察。

  三、说一说:我们这样过冬

  1..秋天来了,冬天也准备到了,天气会变得越来越冷。小朋友,如果天气很冷的时候,你们会穿什么衣服呢?为什么要穿棉衣呢?

  2.你们喜欢小绵羊吗?那冬天那么冷,小绵羊没有棉衣穿,它会怎样办的呢?(小绵羊冬天的时候,长出又长又密的毛,就像穿了一件小棉袄一样,一点儿 也不怕冷了)

  3.(指老师画的小绵羊)你们看,小绵羊穿小棉袄了吗?那我们帮它穿上棉衣好吗?

  四、做一做:教师示范

  1.我们准备了棉花,是给小绵羊做棉袄的。教师示范:先用棉签蘸一下盘子里的胶水,胶水不能蘸太多,然后涂在小绵羊身体上长毛的地方,注意了,脸和腿,还有头上弯弯的角是没有毛的哦,再从桌子上拿起棉花贴在刚才涂了胶水的地方,用手指轻轻按一按,看,小绵羊的棉袄穿好了,这样,冬天再冷,小绵羊也不怕了!

  2.小朋友,现在你们也来做一做吧。

  五、幼儿练习

  1.幼儿制作绵羊小棉袄,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展示交流,互相欣赏作品。

  六、小朋友,让我们带上自己的绵羊朋友到外面玩吧,跟客人老师再见了!

  教学反思

  幼儿对艺术课是非常喜欢的,特别是能自己用工具操作,我班孩子兴致很高。在课前铺垫时,我用孩子都特别喜欢的美羊羊,一下就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孩子发言也非常踊跃,很快就说出了羊的外部特征,为下面的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然后我联系冬天天气的特征,引出为绵羊做棉袄的想法,过度自然,水到渠成。在示范时继续用前面编好的儿歌,采用这种形式便于孩子记忆和勾勒羊的特征,所以到孩子操作时基本上能把羊的特征准确的画下来。只是由于这次的艺术课要用到棉花,这是孩子以前没用过的工具,所以我示范时用的时间比较多一些,导致课时延长了,孩子的操作就显得有点匆忙,所以以后在预设目标时应该考虑好时间的问题。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小绵羊》 篇3

  一、活动目的:

  1、让幼儿通过观察制作进一步了解蛋的食用方法。

  2、鼓励幼儿运用材料,大胆造型,创作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来。

  3、引导幼儿初步感受生活中的美,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二、活动准备:

  1、请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观察蛋制品的制作过程。让幼儿动手做一做,丰富幼儿有关蛋的食用经验。并用照相

  机把幼儿制作的情景拍下来。

  2、环境布置:活动室张贴幼儿制作的相片、摆放相关蛋食品供幼儿欣赏。师幼共同搜集各种制作材料。

  3、分组放置幼儿操作用的材料:

  水粉颜料、油画棒、橡皮泥、棉花、蜡光纸、水果网、碎布、泡沫板、剪刀、电热锅、蛋、及相关食品等。

  三、活动过程:

  1、现场制作蛋食品,引导幼儿观察:

  (1)、引入:泉州大酒店的厨师要教我们学做菜,你们想学吗?

  (2)、提出观看要求:

  A、注意安全,不靠近或接触到锅以免烫伤。

  B、观看时不推挤。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在观看过程中发现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道菜,为什么?

  (蛋的形状、颜色等的变化及菜的颜色搭配。)

  3、提出建议:共同来做一盘好吃的蛋。

  4、介绍材料,提出问题:蛋有哪些制作方法,你想用什么材料做一盘和别人不一样的蛋食品?

  5、提出要求:

  (1)、用剪刀应注意安全。(2)、把不要的纸屑放到空盘子里。

  6、幼儿自由操作:

  (1)、鼓励作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材料,按自己的意愿制作。

  (2)、巡回观察指导幼儿创作。

  (3)、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材料,按自己的意愿装饰一盘与众不同的蛋制品,并取个好听的名字。

  7、交流经验:

  (1)、鼓励幼儿向大家介绍,展示自己的作品。

  (2)、师幼共同“品尝”一盘好吃的蛋,体验制作的快乐。

  8、活动延伸:

  把“一盘好吃的蛋”放到角色游戏中,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