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篇1
复习目标:
1、了解修改病句的步骤。
2、知道病句的一些类型。
3、正确判断病因。
4、正确修改病句。让学生懂得修改病句的原则。
复习重点:了解修改病句的步骤。正确判断病因。正确修改病句。
复习难点:正确判断病因。正确修改病句。
复习准备:小黑板,有关练习题。
复习过程:
一、教师讲故事引入:有一个外出读书的女孩子,因为没有钱了,就写了一封信寄回给母亲说:“妈妈,我的线(钱)已经用完了,请快点寄点线来。……现在,经过几年的锻炼,我的肚子(胆子)越来越大了。……”
二、学生听完故事后,说说那个女孩子的信有什么毛病,然后结合自己实际(比如写信、写作文、写日记)说说出现过什么样的语病,最后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说说平常常见的病句类型都有哪些。(学生先同桌讨论,然后组长汇报,老师板书:)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
①误用错别②用词不当
③词序颠倒④前后矛盾
⑤成分残缺⑥答配不当
⑦误用标点⑧分类不当
⑨重复啰嗦⑩不合事理
三、老师出示小黑板,学生分析小黑板上病句,找出不当之处应用自己学过的修改符号(删、补、调、换)进行修改,说说自己是怎样进行修改的。
1、小黑板练习题:
①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贯彻推广普通话的号召。
②在文娱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③这道题最后终于被解答出来了。
④数学作业他都做完了,只剩下最后一道题还没算出得数来。
2、学生说了之后,老师帮助学生归纳修改病句的方法:
①读: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
②查:查出病因。
③改:对没有表达清楚的部分进行修改。
④检查:检查句子是否改通顺,看看还有没有其它语病,是还改了句子原意。
老师总结出方法之后,再出示一道练习题给学生按照以上方法进行修改。
四、老师出示小黑板已经修改好的病句,让学生说说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
①星期天,我穿上洁净的衣服,把脏衣服脱下来。
(修改为:星期天,我穿上洁净的衣服。)
②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台上。
(修改为:大家都集中到主席台上。)
学生讨论之后,老师进行总结: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
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造诣、私塾、心领神会、铭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进步。
4.学习细致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进步。
难点: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结合实际谈谈所受启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书法家,米芾(板书),谁能通过课前预习简要介绍一下他?(生简要介绍米芾)
2.(出示米芾字画)米芾的书画20__年在拍卖会上拍出了2999万元的中国书画最高纪录,可见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之高。可是他天生就是一位书法家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米芾小时候的故事(板书学书)学书的意思是(学习书法,学写字)
二、交流字词
1.在预习过程中,你有哪些生词想和大家分享?(生交流)
2.了解生词对我们读通文章很有帮助,现在请大家快速默读文章,思考文章讲述了什么事?思考后小组交换意见,争取概括得简洁完整。
3.全班交流概括
三、自主质疑,小组交流
1.通过预习,你觉得这篇课文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预设:1.米芾是什么样的人?
2.米芾写好字的诀窍是什么?
3.这篇课文给我们什么启示?
2.请大家带着这三个问题快读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并批注,之后小组交流,分享你们的想法。
3.全班交流
4.师总结:米芾能够写好字的诀窍其实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心领神会,就像课文20自然段秀才的话一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20段秀才的话)其实不单是写字,学习任何本领和技巧,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领悟,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
四、自我提升
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你能结合你的实际生活说说学完这课后你的收获吗?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都像米芾一样,勤奋,用心,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篇3
四年级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
1.能够独立完成是自学词的任务。
2.学习独立完成识字学词的任务。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利用背景资料帮助学习。
5.学习修改习作,培养修改习作的习惯。
6.(认字183;写字214)×80%
7.背诵≧15(;段)×2
8.习作≥12次/学期
9.综合性活动≥4次/学期
复习要点:
一、积累与运用:
1.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正楷字。(运用钢笔)
2.充分利用摘录笔记,从生字的音、形、义进行辨析,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为五六年级的生字学习打下基础。
3.积累语言材料,正确地运用于表达中。
①分类积累。
②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目及课文中的精彩、重要句段。
③结合单元主题词,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4.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遵循“知——懂——会——熟”的过程)
体会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能运用。
(如比喻句、反问句、祈使句)
②认识连绵词,理解语气词表达的情感。
③成语中的对应。
④在原有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⑤理解同一字或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
二、阅读与理解:
方向:阅读即思维
1.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一定的阅
读速度。
2.感受不同的文体样式。
①读文学作品,能通过分段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概括或复
述,要素完整。
②读信息类文章,能抓住关键词语、题目等获取重要信息。
3.根据不同的文体提出问题,并自行解答。
4.理解课文题目,能抓住重点词语、动词理解课文。
5.能设身处地地阅读,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心情。
6.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7.对照阅读古文和译文,了解古今词义的演变。
三、习作:
1.引导学生本期习作及课堂练笔,根据学生习作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叙事及想象的评改,做到文从字顺、内容具体、层次清楚,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2.习作修改标准:
①有根有据——真实;
②有情有意——有真情、有中心;
③有血有肉——内容充实具体;
④有声有色——语言生动(尽量做到)
错别字控制在2%以内
复习建议要点:
1.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学习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复习。
2.在复习中,重方法的领悟,获得知识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3.重视金钥匙,课后思考题的教学要落到实处。
4.以儿童的视野,设计复习活动。
5.为学生创造阅读环境,阅读资料,通过语文小报、自制的阅读卡、习作集等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篇4
复习内容:
学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造句并正确区分两种修辞手法。
复习目标:
学会的修辞手法造句并正确区分两种修辞手法。体会祖国语言文化的精妙。
复习重点:
学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造句并正确区分两种修辞手法。
复习难点:
学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造句并正确区分两种修辞手法。
复习准备:
小黑板,收集课文中的一些比喻句、拟人句。
复习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引入。
2、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课文中的一些比喻句、拟人句
二、复习比喻句、拟人句的特点
1、比喻句有什么特点?
2、说比喻句有什么特点。个别说。
3、生总结:比喻句的特点--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此类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
4、拟人句有什么特点?
5、说拟人句有什么特点。个别说。
6、生总结:拟人句的特点:按着人的想象和联想直接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做物,或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描写。有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感情。
7、比喻句、拟人句有什么区别?
8、小组讨论。
9、个别发言
10、师生总结: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拟人句利用事物与人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拟人句的最重要的标志。
三、随堂练习。
1、说出下面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
2、造比喻句、拟人句。
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篇5
第一单元复习
单元要点:
1领略祖国山水的美丽风光,激发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情感,培养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生词。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默写指定的课文及段落。
4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诵读品味语言中,感悟语言的魅力,提高表达能力、积累优美词句。
一、字词
洞庭 江南 玩赏 无瑕 扩散 攀登 泰山 骆驼 屏障 浙江 油桐 拥挤 孔隙 仰卧 臀部 稍微 额角 擦伤 蜿蜒 依据 敬亭山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色彩明丽 危峰兀立 连绵不断 突兀森郁
描写山的词语: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危峰兀立连绵不断 突兀森郁
ABB: 白皑皑 AABB:重重叠叠 斑斑点点
多音字:卷[juàn][juǎǖ] 似[sì][shì]转[zhuàn][zhǎun]
重[chóng][zhòng]
二、 日积月累
1、 背诵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
2、背诵第二课《桂林山水》全文;
3、 背诵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自己喜欢的段落。(建议选背课文第七自然段)
4、 背诵园地中描写祖国山水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祯)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三、课文重点内容
《古诗词三首》,
1、读古诗词,说说词与古诗的不同。默写古诗。注意“亭”与“庭”的区别,写好“庭”
2、注意个别字词的意思。厌?;闲?;和?潭面?谙?蓝?尽:完;胜:强过超过;如:如同;谣望:远看。
3、说诗句的意思。课后三句。
4、体会作者的情感:
《独坐敬亭山》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当时因怀才不遇而孤独寂寞的心情,其中最能表现这份心情的诗句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尤其是尽、孤、独、闲。
《望洞庭》诗人用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秋月洞庭图,表达了作者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的感情。“白银盘”指的是洞庭湖,“青螺”指的是君山。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洞庭山水秀美的诗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忆江南》是诗人对江南的赞美,“能不忆江南?”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和怀念的感情。
运用:清晨,我来到洞庭湖,远远看到君山迷人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吟颂起刘禹锡的诗句: ;近看湖水被朝霞染得通红,又吟颂起白居易的诗句: 。
《桂林山水》,采用一步一景、再把所看到的景融为一体的方法来描写桂林山水的,还要学习把“……比作……”的形象的描写方法,发现排比句式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对身边一二处景物的描述中。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谰、瑕、攀、泰、峦、绵”的写法,“红叶似火画卷倒映迷蒙”的读音
2、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突出漓江的水的特点静、清、绿;桂林的山的特点奇、秀、险,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课文将大海、西湖与漓江水进行比较,将泰山、香山与桂林的山进行比较,是为了说明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的意思是天下第一。
3、桂林山水真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画卷中有山、水、竹筏小舟、云雾、绿树红花等景物,让产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与这句有前后照应的是“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4、仿照课文第二三段仿写,读读。
5、《课堂》P3第4题P4第6题第(1)题,(可讲可不讲)
《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让学生复习作者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的方法,以及初步了解有详有略的叙述方法。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浙、臀、擦、蜿、蜒”《课堂》P6第4、5、6题
2、作者游览的顺序是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文中还有一条线索:作者多次写到了水。途中“一路迎着溪流”,来到洞口,发现“那溪流就是从洞口流出来的”;“在外洞找了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在内洞,作者看到了“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听到“声音轻轻的”。
作者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洞口外的景色,特点是很有气势,再写了洞口,特点是很宽,然后写了外洞,特点是大。
“孔隙”的特点是窄小。表现在:a小得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 见书b船的进出方式是: ,c乘船必须 d通过孔隙时的感受是
内洞的特点是黑、大、奇,重点写了奇的特点。
3、读句子,说说从带点的部分体会到了什么。见书P11
《七月的天山》,在写法上既按照浏览的先后顺序,又体现了一步一景的描写方法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注意生字
2、填空:课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第2段从高到低,由近及远,依次写了天山的雪峰、雪水、雪水汇成的溪流(向我们展示了天山的无限生机,又解释了盛夏进入天山凉爽的原因)。第3段依次写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第4段着重写天山深处的景象:山色柔嫩,山形柔美。
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天山的美景。
(水:无限生机;树:相映成趣;花:耀眼绚烂)
4、第5段换种说法。
《语文园地一》
1、词语盘点:读词语,听写
2、口语交际:略 习作:即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3、我的发现:排比句式,这样写,不仅使语言优美,而且使文章生动形象具体。
4、日积月累: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背一背,用一用
5、宽带网:是本组走进千山万水的拓展内容,了解五岳,五湖
第二单元复习
单元要点:
1懂得诚实、首信比金钱更重要。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生词。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默写指定的课文及段落。
4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诵读品味语言中,感悟语言的魅力,提高表达能力、积累优美词句。
一、字词
维持 财富 精湛 器重 属于 百货 情形 道德 号码 橡皮 尊严 逃难 善良 朴实 款待 例外 喉结 赞赏 捶背 僵硬 许配 拨电话 缓缓驶过 闷闷不乐 迷惑不解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狼吞虎咽 骨瘦如柴
AABC:缓缓驶过 闷闷不乐
多音字:卷[juàn][juǎn] 似[sì][shì]转[zhuàn][zhǎun]
重[chóng][zhòng]
二、 日积月累
1、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学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颜渊》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 广陵思王荆传》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离娄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梁惠王上》
2、说“信”
确实地相信叫确信。非常地相信叫深信。
坚决地相信叫坚信。忠实地信仰叫笃信。
对自己怀有信心叫自信。履行自己的诺言叫守信。
取得别人的信任叫取信。讲究诚实和信用叫诚信。
三、课文重点内容
专题是“以诚待人”。四篇都是写人记事的课文。训练的重点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讨论解决;初步了解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方法。
《中彩那天》,找出母亲讲的话和描写父亲的神态、动作语句,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德、属、驶、惑、拨”
2、找出文中“我”心情变化的句子。说说“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