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绘本教案

2023-08-05

元宵节绘本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2、能运用揉,搓,团圆,包馅等技能做元宵。

  3、品尝元宵的不同味道,体验劳动的快乐。

  4、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元宵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重点难点

  能运用揉,搓,团圆,包馅等技能做元宵。

  活动准备:

  1、有关元宵节的录相。

  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

  3、花灯

  4、黑芝麻,豆沙,五仁馅若干分别盛在小碗内,和好糯米粉并分成小团,干糯米粉

  5、碗,勺子,抹布,塑料台布,盛元宵的容器皿。

  6、欢快的庆新年乐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元宵节”录相,并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引出元宵节的习俗。

  2、教师讲解“元宵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的传统节日。

  3、介绍“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元宵又叫汤圆,它象征着全家团圆,生活幸福甜美。

  二、学做元宵。

  1、小朋友们吃过元宵吗?(吃过)吃过什么馅的呢?(有五仁,豆沙,黑芝麻)小朋友们真厉害吃过这么多口味的。那大家一起来看看老师这有什么口味的元宵,请小朋友来尝一尝(幼儿挨个品尝不同口味的元宵,并说出其口味)。

  2、元宵是什么形状的啊?(圆形的)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动手做元宵呢?(想)

  3、认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的糯米粉团,干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馅。

  4、观察教师做元宵:先将小团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团圆,再挖坑,然后把馅放在中央并包起来,最后再把它团圆。

  5、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元宵,根据教师讲解的.做元宵时的重要细节:揉,搓,团圆,挖坑,包馅。并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馅料,最后将做好的元宵整齐的排列在容器皿中。

  (小结:让幼儿了解元宵的形状,颜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时能运用揉,搓,团圆,挖坑,包馅等技能制作元宵。)

  三、品尝元宵,体验劳动的'快乐。

  1、教师出示花灯,让幼儿跟随音乐玩舞花灯,猜灯谜游戏。

  2、煮元宵的同时教师把碗,勺摆放好,幼儿洗手。

  3、幼儿品尝元宵,互相说说此时心里的感受,体验劳动的快乐。

元宵节绘本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元宵节的民俗风情。

  3、了解元宵节的风俗,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喜欢过节吗?这是什么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放元宵节动画)

  2.那天,你们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和谁在一起?(指名说)谁能照样子再说说!(板书课题:元宵节)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老师这儿有一首儿歌,能把元宵节的欢庆场面都表现出来,现在就读给大家听!(范读)

  2.大家想读吗?自己试一试!并注意哪个音节出现的次数最多。

  3.找一找,yuán都藏在哪些词里?(指名说)用笔把它们圈起来!然后四人一组,互相帮助,试读这些词。

  4.指名读,大家一起试一试!(屏显:元宵节 汤圆 团圆 圆又圆)

  5.给“圆”字开花,了解“圆”的意思,渗透“团圆”含义。

  6.反复认读,强化识字。自由带拼音读→师指字(屏显)学生读→同桌互相检查、正音→去掉拼音自由读课文→随机指字读

  7.四人一个小组,把你识字的方法、窍门说一说。

  8.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识字情况,并进行扩词、说话练习。

  9.渗透“元宵节”的来历,创设意境,“送生字宝宝回家”。(屏显:学生喊出生字宝宝的名字,认对后生字宝宝归位)

  10.游戏:“摘灯笼”。(想一想,本课生字都会认了,再举手“摘灯笼”。)

  11.“开火车”读词卡,为朗读儿歌做准备。

  三、指导朗读

  1.自由读儿歌。

  2.学生读,学生互评。

  3.师范读,引导学生有节奏地读。

  4.同桌互读。

  5.今年的元宵节过得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表达吗?(学生自由发言)让我们把这种心情带入课文再读一读!

  6.刚才在读课文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边想边读)

  7.请读得最有感情的同学上台表演。(创造性地朗读)

  8.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也在今天举行?(拓展学生思路)

  9.让我们把美好、团圆、幸福、有趣的元宵节读出来吧!(想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能背的同学就背)

  四、创新拓展

  1.我们*还有哪些传统节日?你能用这样的句式给大家说一说吗?

  2.有一个节日,和元宵节很像,月儿也是圆圆的,你能猜出是哪个节日吗?

  3.如果我们把《元宵节》改成《中秋节》,你觉得行吗?试一试!

  看花灯

  教学目标:

  1、认字15个,写字画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元宵节、闹花灯的热闹景象培养学生想像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4、句式训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元宵节》,大家来说说元宵节人们在干什么?(吃汤圆)“汤圆”的“圆”是什么意思?(团圆的意思)既然大家都团圆了,咱们再一起去看看元宵节最好玩的花灯吧!(好)(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三、认识字词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走进花灯的世界吧!(生齐读课文)

  1.看第一盏花灯,认识“金”、“吐”、“泡”。

  (师出示词语卡片“金鱼”,先认“鱼”,再读文中句子,认“金鱼”这个词,最后认“金”字。)

  2.看第二盏花灯,认“眨”、“睛”、“猴”。

  (师“眨眼睛”,并让学生认真观察,进行讨论。)

  3.看第三盏花灯,认知“走马灯”。

  4.看第四盏花灯。

  5.小结。

  四、熟读课文

  1.教师领读课文。(提醒学生“吐”“眨”“追”“立”这四个字要读重音。“真”要拖长音。)

  2.生练读课文。齐读。教师指导后再读。挑战读。

  五、再认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以小组为单位认读,评出“优胜小组”。

  2.指名认读生字卡片,评出“优胜个人”。

  3.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六、布置作业

  发挥想像力,把自己喜欢的花灯画下来。明天我们比一比,看谁的花灯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