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遵守纪律主题班会教案 篇1
活动来源
大班孩子接触一些优美的文学作品,有助于提高审美情趣。在选择的过程中,我觉得这首散文诗的意境很美,里面小动物各种各样睡觉的习惯也非常吸引孩子,在引导学生静静的欣赏过程中能加强孩子倾听能力。
活动目标
1.学生能充分感受散文诗的宁静、恬美的意境。
2.理解散文诗的内容,了解某些动物睡觉的习惯。
3.发展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背景图:“夜静悄悄,风不吹,草不摇,妈妈唱起了摇篮曲,小宝宝怎么样了呢?现在就请小朋友闭上你的小眼睛,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散文诗《睡觉》。听一听你有什么感觉?”
评析:创设环境,让学生感受散文诗宁静、恬美的意境。①背景的创设;②背景音乐的提供;③教师的投入引导。使学生对欣赏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幽静的环境,闪烁的星星,弯弯的月亮,美丽的天空,配上优美的配乐散文诗……无一不将学生带入一个宁静、恬美的意境。
2.听配乐散文诗(第一遍)。
①师:好,听了这首散文诗你有什么感觉?
②师:你们喜欢这首散文诗吗?那我们再来听一遍,请你仔细地听一听,诗里面有谁在睡觉?是怎么睡的?
3.再听配乐诗(第二遍),引导学生再次欣赏,加强学生对散文诗内容的理解。(运用多媒体课件)
①师:你听到谁睡着了?
②师:“那么它们是怎么睡觉的呢?”我们一起来学学它们睡觉的样子吧!
③师:小动物们都安静地睡了,月儿和星星怎么样了呢?
④师:那淘气的风娃娃又是怎么睡的呢?
⑤这么好听的散文诗,你们愿意再来听一遍吗?听一听,你最喜欢散文诗里的`哪一句?
评析: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同时呈现文字、动画、声音等,做到视听结合,以全方位的立体方式传输信息。这样不仅能调节活动气氛,创设学习情境,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
4.再听配乐散文诗(第三遍)。
①师:你最喜欢这首散文诗里的哪一句呢?
②师:这首散文诗里的每一句都很好听,我们跟着录音机一起来念好吗(第四遍)?
③师:现在我们一起来遍念边学学小动物睡觉的样子。(第五遍)
评析:运用了游戏中学习的方法。在欣赏完第二遍散文诗后,我打破了“让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听”的传统观念,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毫无压抑感的环境。通过肢体语言来了解掌握一些动词的含义,在感受散文诗的过程中,我通过让孩子学学小动物睡觉的样子来了解动词的含义,师生互动,动静结合,学生积极性很高,气氛活跃。
5.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自由讲述。
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散文诗,知道了很多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那么你还知道那些小动物,它们又是怎样睡觉的呢?
评析:作为延伸活动,讲述小朋友知道的其它小动物睡觉的习惯,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讲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为第二课时的创编散文诗作好铺垫。
6.结束部分。
师:
小朋友们知道得真多,还知道这么多小动物睡觉的样子,夜深了,散文诗里的小动物和你们知道的小动物都睡了,它们睡的真香啊,我们一起轻轻的离开这里,让它们在这里,做个美梦吧。记住了一定要轻轻的,别把它们吵醒了。
活动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以肯定的目光,微笑的神态、赞许的语言,鼓励学生探索、表现。在理解动词蜷、睁、停的时候,师生互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理解了动词的含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知识积累很重要,活动前孩子对动物睡觉的习惯已有所了解,知道许多动物睡觉的习惯,因此在最后一个讲述环节中,学生能大胆讲述、表现,情绪及活动气氛达到高潮。这个环节也为学生在第二课时创编散文诗做下了铺垫。
小学生遵守纪律主题班会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动物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可是动物的睡姿也许是学生未曾关注过的,对学生来说既新奇又有趣。这首儿歌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性,需要以原有的经验作为基础。对于没有经验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运用图片去帮助学生理解。学生观察、发现各种动物睡觉的模样,能够发现动物王国的奇妙、有趣。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大声跟念并学习儿化音。
2.了解动物有趣的睡姿,增强对动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用来记录创编内容的小卡片和水彩笔。
2.挂图《睡觉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1.你喜欢用什么姿势睡觉?你知道动物们都是怎么睡觉的吗?不同的动物睡觉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2.学生自主表达,分享经验。
二、示范朗诵儿歌及讨论,了解儿歌的问答结构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的前半部分,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
2.根据讨论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
三、用问答的方式学习朗诵儿歌
1.根据图片内容,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熟悉儿歌。
2.再次以师幼对答的方式巩固练习。
3.尝试在图片的提示下学习朗诵儿歌。随着学生的熟练程度的加深,逐步撤离部分图片。
4.学生结伴相互问答。
四、尝试仿编儿歌
1.学生尝试仿编,教师用简笔画的方法在空白卡片上记录,如:马儿睡觉站着身儿,小狗睡觉耳贴地儿等。
2.师幼一起问答仿编的儿歌。
活动延伸:
1.将图片投放到阅读区,供学生进一步巩固诗歌朗诵。
2.引导学生在观察、阅读中增进对动物趣事了解的兴趣。
小学生遵守纪律主题班会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2、 初步尝试自己制定规则,体会规则是大家制定的,是根据人们共同需要制定的。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遵纪守法方面的小故事。
学生:调查自己身边遵守规则的小事和不守规则的事例,完成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明确任务
师:无论对于我们小学生还是成人,规则都是不可缺少的,就向大家学习过的,如果没有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规则,在社会生活中,就会遇到许多麻烦。既然规则是由大家制定的,那么就应该由大家来遵守。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对待各种各样的规则。
二、整理资料 汇报交流
师:遵守规则应从小事做起,并且事事坚持,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课前让同学们从不同方面进行调查,如学校、家里、社会上的人们是怎样遵守规则的?同学们调查了吗?
生:拿出调查表格,小组交流。
师:巡视指导并参与,掌握情况。
生:全班交流。
师:无论在家里,学校里,社会上,同学们都要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三、分组体验深化明理
师:俗话说的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人人明白的道理。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同学往往对一些小事不以为然。这些小事如果发生在你们身上,你们将如何解决,请同学们试着演一演,告诉老师和同学们怎样做才是合理的正确的。
生:结合书中内容《夜不归宿》《吸烟》《教师开会》小组内编排表演,感悟明理。
师:在学生表演中点拨明理。
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很多不遵守规则的事情,课前请大家调查了,现在让我们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讲解分析)。
四、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师:同学们,无论是谁,都要遵守纪律,无论在家里、学校里,社会上我们都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课前老师也做了收集,我找到了几个小故事,让我们一起从中感悟明理。(让学生读,引导学生交流、感悟、明理)
师:引导学生参阅书中《我们的'约定》、《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共同讨论。
生:小组内交流,合作完成。
师:巡视指导,提供帮助。
生:展示交流。
师:引导学生交流,达成共识基础上进行表决,形成公认的班级规则,再与班主任协商,确定下来以后,要求班级所有成员共同遵守。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交流、体验,我们知道了各种不同场所规则的制定,是为了保障人们健康、安全的生活。守规则应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自觉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