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懂得保护自己的五官的教案设计

2023-08-01

并懂得保护自己的五官的教案设计 篇1

  设计初衷:

  1.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发现中班幼儿好动,喜欢运用感官去探索。

  2.鼓励幼儿探索满足其好奇心是中班幼儿阶段发展中的一个目标。

  3.幼儿了解五官的作用是课程指南中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要求。

  活动准备:

  1.故事《眉毛搬家》,爸爸头像一幅,各种人物头像若干、水彩笔若干。

  2.眼罩若干,酱油、醋各半瓶,橘子若干,纸盘六个,牙签若干,托盘两个。

  3.录音机、磁带。

  活动准备依据:

  1、故事的引出,为幼儿探索五官的秘密做了铺垫,人物画像引出眉毛搬家,幼儿猜测会发生什么事?从而激发幼儿探索五官的秘密,使幼儿学习更主动更积极。水彩笔和各种人物头像幼儿进行五官组合设计环节中使用。

  2、幼儿带眼罩体验看不见的感受。酱油、醋、橘子幼儿分辨气味使用。

  3、录音机的使用为幼儿自主学习打开了一扇窗户。幼儿在优美的音乐中做找五官的律动,即为好动的幼儿兴趣持久性提供了机会,也为一些内向的幼儿提供了适合他们的学习途径,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得到知识的熏陶。

  活动过程

  (一)运用活动头像,讲述故事《眉毛搬家》

  故事大概:爸爸累了,很早就休息了。这时房间里传来争吵声。原来是五官在争谁的本领大。谁也不让谁。眉毛一声不响,眼睛、嘴巴、耳朵、鼻子,以为眉毛一点本领也没有,就把眉毛赶走了。结果爸爸开车上班时,汗水流下来。一直流进眼睛里。爸爸撞车了,鼻子耳朵嘴巴都受伤了。

  认识眉毛

  孩子讨论

  眼睛看不见了

  汗水流到眼睛里了

  因为眉毛不见了

  认识眼睛

  续讲故事:听了小朋友的话,它们都知道了,原来眉毛也有很大的本领,不能少了它。就赶紧把眉毛请了回来。(教师把眉毛粘回原来的位置)眉毛不能少,那到底谁本领大呢?它们一起看着眼睛:“眼睛眼睛,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眼睛被赶走了。

  教师提问:没有了眼睛,会怎样呢?幼儿自由回答。体验:请3—5名幼儿带上眼罩,尝试找自己的位子。提问其他幼儿,他们找到自己的位子了吗?为什么?(取下眼罩)回到位子,提问参与的幼儿:你们觉得眼睛看不见方便吗?眼睛能少吗?

  小朋友自由回答

  听了小朋友的话,它们都知道了,原来眼睛也有很大的本领,不能少了它。就赶紧把眼睛请了回来(教师把眼睛粘回原来的位置)

  小结:眼睛可以让我们看见周围的事物,眼睛不能少。

  认识鼻子

  续讲故事:

  它们赶紧把眼睛请了回来,眉毛不能少,眼睛不能少,它们又一起说:“鼻子鼻子,你最没用了,你走吧!”鼻子被赶走了。(拿掉鼻子)提问:鼻子真的.没有用吗?出示酱油和醋,幼儿自由猜测。那到底是什么哪?我们一起来闻一闻。分别请幼儿闻酱油和醋:你闻到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用鼻子闻出来的)

  小结:对啊!鼻子能帮助我们辨别气味,所以鼻子本领也很大,它能少吗?(不能)赶紧把鼻子请回来吧(粘回鼻子)

  认识嘴巴

  续讲故事:他们赶紧把鼻子请了回来,眉毛、眼睛、鼻子不能少,他们又一起说:“嘴巴嘴巴,你最没用了,你走吧!”嘴巴被赶走了。(拿掉嘴巴)教师请幼儿品尝食物,提问你是怎么品尝的?引发幼儿讨论嘴巴的作用。

  小结:嘴巴的本领真大。(粘回嘴巴)

  认识耳朵

  续讲故事:它们赶紧把嘴巴请了回来,眉毛、眼睛、鼻子、嘴巴不能少,它们又一起说:“耳朵耳朵,你最没用了,你走吧!”耳朵被赶走了。(拿掉耳朵)

  播放录音请幼儿辨别各种声音,提问听到了什么?用什么听到的?从而感知耳朵的作用。

  小结:耳朵能听声音,本领也很大。(粘回耳朵)

并懂得保护自己的五官的教案设计 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讲讲、敲敲打打、看看玩玩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感官来感知不同的物体。

  2、教幼儿学习使用:“我用干什么”的句型,培养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说话的能力。

  3、通过感知活动,发展幼儿感觉器官的功能,同时教育幼儿保护自己的感觉器官。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感觉器官的功能

  2、难点: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感觉器官的功能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设五张桌子,分别放有:各类乐器;图书、卡片;糖果、桔子、饼干;香水、醋、酒;录有歌曲的音乐磁带和录音机;嘴、眼、鼻、耳等感觉器官的指偶。

  四、活动流程

  感知操作,理解讲述内化迁移

  五、活动过程

  1、感知操作

  (1)游戏:看谁指得快规则:教师说‘眼睛’、‘嘴巴’、‘鼻子’、‘耳朵’幼儿用最快的速度指出来。

  (2)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教师:“瞧!老师在桌上放了许多好玩的东西,每一组都是不一样的。你们到每组去玩一玩。等会儿说给大家听,你最喜欢在哪个桌上玩,为什么?”

  (3)幼儿操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