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2023-08-01

小学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大都是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质。甚至有的同学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伤心。为了更好的开展“孝敬父母”的教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班决定开展一次以感恩教育为内容的主题班会活动。

  二、活动的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旨在唤回学生回报父母的良知,懂得父母的爱是纯洁的、无私的、伟大的,激发学生爱的情感,教育学生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并能通过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无私的爱。

  三、活动的过程

  第一环节:故事导入,感悟感恩。由主持人讲述歌曲《感恩的心》的由来,是根据一个女孩的经历写出了《感恩的心》,以此来勉励教导所有所有的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有恩于我们的人。同时播放以《感恩的心》为背景音乐的动画故事。目的是创设情境,以情感人,以境悟恩,为下面的环节铺垫情感基础。

  过渡:这个故事真是让人感动啊!接下来的游戏相信会让大家有所思、有所悟。

  第二环节:最舍不得的人设计游戏,珍惜感恩。

  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写下自己最爱的或最想感谢的五个人的名字,然后按照游戏规则,沉思片刻后,让他们在上面划去一个人的名字,表示这个人永远的离开了他,接着又必须同时划去两个人的名字。现在的孩子很少或根本就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痛,每天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也不会去思考最爱他们的人,有一天突然离开了他们,他们怎么办,通过这个环节的活动过程,是要告诉同学们,要去珍惜身边每一个爱着他的人,同时也要坚强的去面对人生中的任何突如其来的变故,要学会感恩,感谢父母,感谢身边爱我们的人,也要去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过渡:从刚才的游戏中我看到许多在划名字时都哭了。看来大家都不忍心亲人们离我们远去。下面我们来倾吐心声,对亲人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第三环节:全班交流倾诉心声,表达感恩。

  交流:最感动的人和事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感恩?通过这个环节的活动过程是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爱的情感,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过渡: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在生活里面我们要时时怀着感恩的心来对待身边的人,不仅仅是要用言语,也要用行动来表示我们的感恩之心。

  第四步:教师提出希望,行动感恩。

  我校将开展感恩教育月的系列活动,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1、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

  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孩子与父母交换角色,开展“今天我当家”的活动,做一天爸爸或做一天妈妈。洗衣叠被、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体会父母工作生活的.辛劳。然后开展“感恩父母——写给爸爸妈妈的信”的书信活动,让孩子把信寄给父母。鼓励家长回信,促使活动更加感人,更加出色。

  2、在“父亲节、母亲节”或父母生日时完成爱心家庭作业:

  (1)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2)给父母过生日,赠予亲手制作的礼物。

  (3)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次脚,并对父母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四、活动的小结

  这次班会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历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大家感受着、思考着、回忆着来自父母的爱,沉浸在爱与被爱中。这一堂课引起了他们心灵的震憾,使孩子们明白,原来爱就在生活中最平常最细微之处。孩子们由体会到感激,从而更敬爱他们的父母。从感激父母开始,感激老师的教诲,感激同学的帮助……感激所有给过他们帮助和关怀的人。由“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我们这节课,就是要给他们创造一个爱的氛围,让他们学会关心,知道感恩,创造更为和谐的社会。

  五、活动的反思

  1、积极构建家校联手的德育教育模式,发挥家长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2、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是我们做教师的天职,“感恩教育”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乐于助人、乐于奉献、乐于分享的习惯,将感恩又外在转化为发自内心的心灵成长。

小学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篇2

  活动目的:

  1、让孩子们感受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心,填平两代人之间的鸿沟。

  2、让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促动全班同学积极努力地学习、生活。

  3、为家长会上的“书信交流”环节作好情感铺垫。

  教育重点:

  感恩父母,珍爱生活。

  教育难点:

  让孩子们真诚地与父母倾心交流,达到互相理解的目的。

  实施方法:

  游戏、视频、打电话、互动、对比、反思

  准备资料:

  1、每位家长自录一段视频,班主任统一收集存储。(要求:家长以“谈谈你的孩子”为中心,摄录一段视频。内容:可在视频中介绍孩子的喜好,性格,谈谈孩子成长过程中让家长难以忘怀的往事,也可以谈谈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希望,或录制一段想对孩子说但当面又不好说出的话……)

  2、班主任提前摄录好一段视频。(内容:家长会情景,家长接送学生上学放学时的情景,部分家长工作时的情景,老师请家长时家长的表情言语等等能展现家长为孩子付出的镜头。)

  课程时间:

  一节课

  班会进程:

  一、话父母:

  1、导入:

  孩子们,你们最爱谁呀?(预估:爸爸、妈妈。)你们了解你们的爸爸,妈妈吗?我们来做几个测试吧!(预估:大家很高兴很兴奋。)

  2、画父母:

  请大家闭上眼睛,在头脑中“画”一下妈妈或爸爸的样子,画面很清晰的同学请举手!(预估:难以清晰。)

  3、话父母:

  记得父母生日的同学请举手!

  父母最喜欢什么颜色,知道的请举手!

  父母最喜欢吃什么,知道的举手!

  近期父母在工作、生活上有何成功,有何困扰,你知道吗?

  给父母盖过被子的请举手!

  给父母洗过内衣裤的同学请举手!

  陪父母上医院看过病的同学请举手!

  以上问题都举了手的同学请举手!(预估:几乎全军覆没,大家情绪低落。)

  二、话孩子:

  大家把头抬起来吧!我们来看两段视频。

  1、播放视频一:《谈孩子》

  教师播放事先筛选好的三到五段家长录制的视频。(要求:所选的几段视频要从各个角度感动学生,比如有全面介绍孩子喜好性格等特点并夸赞孩子的,有展示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并讲述一个个成长故事的,有说知心话化解误会的,有讲述养育孩子不易的,有对孩子提出要求并阐明原因的等等。)

  (预估:有所触动,部分同学潸然泪下。)

  2、播放视频二:《付出》

  教师播放事先偷偷录制好的视频,并配以动情解说。(孩子们会在视频中看到一幕幕父母为自己付出的情景:黄毅的妈妈裹着大围巾顶着凛冽的寒风骑着“电驴子”送黄毅上学的情景,张馨璇的父母在瑟瑟寒风中跺着脚等女儿放学鼻尖被冻得通红的情景,刘繁的妈妈给刘繁送药在窗口着急张望的眼神,韩明慧的妈妈与老师交流时听到女儿成绩下降时担忧的神情,家长会上家长们认真倾听老师讲述一字不落地记笔记的情景,家长与老师交流时因孩子的不懂事、不争气而无助落泪的画面……)

  (预估:感动,多数人潸然泪下。)

  3、教师点拨:

  时间关系,今天我们不可能把所有家长的视频都一一播放,下课后可到我这里收取家长给你的“口信”。但这五位家长的话代表了所有家长的心声,这十来位家长的行动一定已经让你联想到了你的父母对你的`关爱、呵护和无怨的付出。我们对父母知之甚少,关爱甚微,但他们从未计较,全心全意地养育着我们。没有狠心的爹娘,只有不孝的子孙。可怜天下父母心!

  三、述心声:

  1、打电话:

  此时此刻,你一定心潮澎湃,想起了许多往事,涌起了千言万语。还有几天就到感恩节了,月考成绩也下来了,勇敢而真诚地对你的父母说几句心里话吧!

  开启免提,用教师的手机让学生与家长现场通话,让真情感动在座的每位学生,让真心触动在座的每个灵魂。(预估:抽取五位同学现场通话。)

  2、写信:

  还有许多同学也想和父母通话,这样吧,今天晚上同学们都给亲爱的父母写一封家书吧!可以感恩父母,可以谈谈初中以来自己的、学习、生活上的成绩和困惑,可以回忆往事,可以和父母拉拉家常,也可以述述心声,也可以化解误会,也可以关心一下父母的身体、生活……这封信是你和父母的秘密,我不会看,周六的家长会上它会直接和你的家长见面。当然,我也会请每位家长现场给你们回信。希望这次,我们的“付出”会比爸爸妈妈更多!(预估:课后大家都会埋头认真而真诚地修“书”一封。)

  四、:

  1、小组讨论并发言:

  小组讨论:今天这堂班会课让你想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对你以后的生活有何指导意义?

  自主发言。(预估:请三位同学发言。)

  (在发言中明确两点:1、父母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我们也应该体谅父母,以同样炽热的爱去温暖去关怀日渐老去的父母!2、父母终有“老”去的一天,我们就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我们快乐、健康、成功地生活在世上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也是父母最大的心愿,让我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努力拼搏,认真过好每一天!)

  2、高歌结束:

  最后让我们一起为我们的父母唱一首歌——《感恩的心》!、 他们从未计较,人心一意地关怀呵护动展现了所有家长的

  四、后续:

  1、回信:

  家长会上,把班会进程讲给家长听,请每位家长在看完孩子的信后,现场给孩子写一封回信。

  2、读信:

  从家长回信中,选出富有教育意义的回信,鼓励孩子们热爱生活、奋勇前进!

  反思:

  半期家长会前,我要求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说说心里话。结果,有两个学生交了一张白纸,两个学生写了一句“无话可说”,一个学生写的是“不知道写什么”,还有十几个学生只写了两三句话。家长会上,不少家长也是草草回信,有些家长没有回信就扬长而去。家长会后,还有不少家长来“告状”,说孩子在信中只知道报怨家长管严了,不知养儿苦呀。可见,亲子代沟何其严重!

  我反思了一下,觉得活动失败的原因之一在于没有做好前期感情铺垫,于是我构思了上面这堂“家长会前的班会课”。相信,如果在家长会前上这么一堂班会课,书信交流的效果会更好,家长会的效果也会更好!这样做,一定会填平两代人之间的鸿沟,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热爱生活,促进他们更加努力积极愉快去学习、去生活!

  下期家长会前,我一定按此实施。相信,会达到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