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主题班会教案

2023-07-26

诗歌朗诵主题班会教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1、结合学校的书香读书活动,在古诗的海洋中,领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在古诗中感受到了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

  2、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主题活动,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培养一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的情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素材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4、充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作为班集体主人的意识。

  5、检测班级的古诗的诵读情况和收集情况,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孩子的人文修养。

  二、活动准备:

  1、各小组综合实践收集整理诗词

  2、物色好主持人6人。

  3、各小队组织熟练背诵古诗,根据诗意画好四季图,写好有关古诗的书法作品。课件制作。

  4、各类节目准备:相声、小合唱、小组诗等。活动分步: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

  三、活动过程:

  揭示主题班会古诗词诵读开始。走进古诗词的世界,去感受诗人们朴质、真切的情思。徜徉在古诗词的长河中,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

  第一部(闲情)

  1、播放音乐《水调歌头》带入诗境。

  2、看图诵诗,春夏秋冬。

  3、看图猜诗(放课件)。

  第二部(亲情)

  1、唱《游子吟》(播放《游子吟》(唱诵结合)。

  2、报答母爱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怎样去报答母亲的爱呢?

  3、相声《慈母心》

  4、一起来看看《七步诗》的创作过程。

  第三部(友情)

  1、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比一比哪一组同学背诵的有关友情的古诗多。

  2、齐唱一首古诗改编的歌《送孟浩然之广陵》。

  3、下面请大家各自找曾帮助你学习,生活的好朋友送贺卡,说一句感谢的话。(放音乐《爱的奉献》)第四部(乡情)

  1、李白的《静夜思》最为出名,一起来表演朗诵吧。

  2、男、女同学为大家背诵。

  第五部(爱国情)

  1、背爱国诗句《示儿》、《石灰吟》《己亥杂诗》、《出塞》、《菩萨—— 》《——咏喇叭》等。

  2、出示爱国名句齐读。

  四、尾声:

  闲情、友情、亲情、故乡情、爱国情,好一派迷人的情感风光。要求多学中华经典文化,继承民族优秀传统,站在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巨人肩膀上,面向世界,开创未来。

诗歌朗诵主题班会教案 篇2

  【时间】:20xx年9月20日

  【地点】:五峰中学多媒体教室

  【与会人员】:八1班全体同学

  【主持人】:李哲桢

  一、活动设想:

  学校周计划中要求以诗歌朗诵为主题,但不拘泥于此,形式多样可自行组织。所以,此次活动加入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竞赛音乐欣赏、图片欣赏、视频等,内容较丰富,可以拓展学生视野。

  二、活动目标:

  1、中秋即将来临,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朗诵,是同学们能自主参与到活动中,增强自信心,提高朗诵能力。

  3、查阅有关中秋节的资料,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一些传说、习俗等,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情的熏陶。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民族精神。

  三、活动准备:

  1、精美课件

  2、学生报名(朗诵的诗歌名、配乐等)

  3、查资料知道有关中秋的风俗或故事

  4、确定主持人(我)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配乐(琵琶语))

  时光的车轮年过一道道深深的痕迹,留下金秋的收获;皎洁的月光传达的是一种真切的思念,向往中秋的团聚。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团圆幸福的渴望,感受古圣先贤的中秋情怀,体验诗歌中月的美丽,情的芬芳。让我们真心祈祷,祈祷大家明天会更好,真心祝福,预祝大家中秋快乐。八一班“中秋诗歌朗诵会”正式开始。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已经成为表达美满、和谐、团圆和安康的美好愿望,也成为团结、庆丰收的象征,但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内容。此时此刻,就让我们随着美妙的旋律走进诗的海洋。

  (二)、诗歌朗诵

  《水调歌头》(苏轼——陈占仓)

  《月下独酌》(李白——王世录)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王国军)

  《中秋》(李朴———陈文集)

  古诗词总是含蓄蕴藉,诗人在短短的四行八句里包含着事物意象也寄托着自己的感情,使人读来短小精悍意蕴不尽。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现代诗,感受与众不同的情感。这首诗为著名诗人余光中所作:

  《思乡》(余光中———雷占莲)请同学们评价,并选出优胜者。

  (三)、说一说(多媒体展示)

  1、本地的中秋风俗有哪些?(学生互相交流,自由发言)

  2、你知道那些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在皎洁的月光下流传着各种传说和神话故事,让我们交流收集的典故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

  3、有关中秋的起源(①中秋月饼到底出现于什么时侯?②有关月的成语和典故)(竞赛,优胜者可获中性笔)

  4、欣赏视频《中国民俗大观——中秋节》

  (四)、朗诵(播放音频配乐我)

  教师以饱含激情的语调朗诵: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教师小结: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特点。通过今天的学习,现新同学们对此也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传统文化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只要心里播下这粒种子,它就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开花、结果,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弘扬我们的传统。

  最后,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共祝福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学业进步。

  五、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