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小猪》

2023-07-25

小班教案《小猪》 篇1

  活动背景

  本班幼儿存在明显个体差异,有的小朋友各方面发展很均衡,有的小朋友性格俩级分化,还有的小朋友心智发展比较慢,有的小朋友觉得自己不合群,有的小朋友觉得自己缺点很多,很不自信,因此我把《乐队不能没有小猪》这本绘本带到小朋友身边告诉他们小一班是一个集体,并且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长处,让他们更加有自信。更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目标

  1、幼儿认识自己的长处,知道自己的优点。

  2、能够在平时的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

  3、乐器有一定了解知道名字。

  活动准备

  图书;绘本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形式导入故事。

  师:小朋友们,你认为自己有什么优点吗?

  幼:(……)

  师:今天小猪要和小朋友们分享一个故事,可是小猪遇到了麻烦,他好不开心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遇到了什么麻烦了好不好?

  二、出示ppt第一第二页,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猪怎么了?他和别人相比有什么区别吗?小猪为什么不想要别人叫他”小”猪那?

  出示ppt第三第四页,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猪的哥哥姐姐们在干嘛?他们手里拿的都是什么你知道吗?(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乐器名字)

  师:小朋友看看,小猪这个时候在干嘛?小猪也想和哥哥姐姐门一起参加乐队演出

  出示ppt第七第八页,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猪为什么不高兴了?小朋友们想一想自己什么时候会不开心?

  出示ppt第十三页,引导幼儿观察

  师:没有小猪的乐队怎么样?小朋友仔细观察。如果你换成小猪你会怎么做?

  出示ppt最后一页,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个乐队里小猪在干什么?他做了指挥,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个时候的乐队和之前的乐队你认为有什么区别吗?

  活动:

  小朋友们,小猪做了乐队的指挥,你们觉得最小的小猪厉害吗?小猪开始的时候很苦恼因为他觉得自己太小了,什么事情也干不了,可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是一样的,我们都要像小猪学习,要知道自己的长处,要大胆表现自己,这样每个小朋友都是最棒的。

小班教案《小猪》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

  2、喜欢听故事,学说简单句。

  3、初步学习良好的生活礼仪。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纸偶(小猪、小猪妈妈、小猪爸爸、小猪哥哥、小猪姐姐等)、夹心面包模型一个。

  2、准备教育挂图《语言.文学活动.小猪妈妈的夹心面包》、学习包《语言.讲述活动.小猪妈妈的夹心面包》。

  活动过程:

  1、出示夹心面包,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课题

  “星期天,小猪妈妈做了个又香又软的夹心面包……”引导幼儿观察夹心面包的结构

  2、结合教育挂图,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认真倾听,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问:“故事中有谁?”“小猪妈妈在分什么?”“它们分别说了什么?”

  3、让幼儿说出故事中有哪些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并重点练习

  4、重述故事,提醒幼儿注意与礼貌用语有关的句子,引导幼儿说好与礼貌用语有关的句子

  5、利用指偶进行故事表演:教师扮演猪妈妈,分发夹心面包。鼓励幼儿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他角色,说出故事中有关礼貌的句子。感受使用和接受礼貌用语带来的快乐

  6、教师小结,引导幼儿懂得在要求别人帮助,接受礼物或不小心伤害别人的时候应正确使用礼貌哪些用语

  7、活动结束:组织幼儿到小猪家做客

  各领域渗透:

  语言区:引导幼儿阅读学习包《语言.讲述活动.小猪妈妈的夹心面包》

  表演区:提供指偶、夹心面包模型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间进修故事表演

  生活中渗透: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使用礼貌用语

小班教案《小猪》 篇3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二、自由阅读

  1、教师出示大图书,与幼儿一起认识书的封面与故事名称。

  2、幼儿自由阅读故事,教师在巡回指导中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边看图边自由猜测。

  引导幼儿观察小猪的身体,根据淇形象猜测他去的是什么地方?

  鼓励幼儿将小猪的变化用恰当的字、词表达清楚,表扬看图细致的幼儿,让幼儿体验感受画面所带来的快乐。

  三、大图书阅读

  1、教师出示大图书,和幼儿一起理解故事。

  看第2-3页,小猪噜噜走进了一家什么店?吃了什么东西?(教师出示大字卡“噜噜”、“吃”)

  吃了东西后,有什么变化?

  请幼儿想象表演小猪苹果的模样。

  看第4-5页,小猪走进了一家什么店?吃了什么东西?

  吃了东西后有什么变化?教师出示大字卡“肚子”。

  看第6-7页小猪走进了一家什么店?吃了什么东西?

  吃了东西后,有什么变化?

  看第8-9页,小猪走进了一家什么店?喝了什么东西?

  喝了东西后,有什么变化?

  请幼儿表演小猪喝饮料的模样。

  看第10-12页,小猪走进了一家什么店?吃了什么东西?

  吃了东西后,有什么变化?

  幼儿猜想一下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出示大字卡“泡泡”、“红红的”、“黄黄的”、“绿绿的”、“蓝蓝的”。

  3、教师播放录音带,幼儿完整欣赏。

  4、幼儿跟读故事一遍。

  四、体验活动

  1、教师将色纸发给幼儿,请幼儿与同伴交流,认识分辨四种颜色,并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这些颜色。

  2、幼儿拿出小字卡和教师一起认读上面的字,再到书中找一找这些字都在什么地方,大声地念出来。

  五、情感迁移

  噜噜吃了好多东西,身体也变得五颜六色了,到最后还突出了许多彩色泡泡。故事有趣吗?小朋友还可以想一想:噜噜还会吃什么?身体还会变成什么样呢?

  六、结束活动

  教师和幼儿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小猪》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橡皮泥搓、团、压等技能表现小猪的基本造型。

  2.体验泥工活动带来的快乐。

  物质准备:

  1.PPT课件

  2.橡皮泥。

  3.泥工板。

  4.火柴棒若干。

  知识准备:

  了解小猪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

  师:看,这是谁呀?小猪长什么样子?

  2.表演可爱的小猪。

  师:让我们一起来表演可爱的小猪。

  二、教师出示范作,请幼儿欣赏,引导幼儿探讨小猪的制作方法

  师:这是什么?怎样才能变成可爱的小猪?

  教师引导幼儿做小猪。

  1.分泥:从面泥妈妈身上分出一个大面泥娃娃、四个小面泥娃娃。

  2.拿起大面泥娃娃,边唱歌谣边做:团团团,团团团,团成一个大皮球。问:我团的皮球圆又圆,你团的皮球圆不圆?团成皮球以后,接着唱歌谣:搓搓搓,搓搓搓,皮球变成圆鸡蛋。做出小猪的身子。

  3.换一块小面泥继续边念歌边做:团团团,团团团,团成一个小圆球;搓一搓,压一压,圆球变成葵花籽;竖着贴,往下弯,变出小猪的大耳朵。同上,做出两个猪耳朵。

  4.做小猪鼻子和尾巴。拿起一块小面泥:团团团,团成球;压一压,变出小猪的大鼻子,小火柴,来帮忙,钻出两个大鼻孔。再拿起一块小面泥:搓一搓,打个圈,变出小猪小尾巴。

  5.用火柴签在小猪的脸部点出两个眼睛,小猪制作成功。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交代泥工操作的要求。重点指导幼儿制作小猪的耳朵。

  四、作品评析。

  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边念儿歌,边走圆圈参观,评选出最可爱的小猪。

  附:儿歌《小小猪》

  小小猪,胖乎乎,

  耳朵大,腿儿粗。

  走路摇摇小尾巴,

  唱起歌来呼噜噜。

小班教案《小猪》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猜测、表达自己的想法。

  2.乐意与同伴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若干食品。

  活动过程:

  1.导入

  (1)认识小猪胖胖

  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朋友,是谁呀?小猪长什么样啊?

  它还有个可爱的名字,叫胖胖,我们和胖胖打个招呼吧!

  胖胖背着一个小背包,出门了,它会去哪里呀?听听小猪怎么回答的。

  野餐是什么意思?你们去过吗?

  (2)了解野餐的东西

  猜猜看,胖胖的小背包里会装些什么呢?我们一看。

  2.小猪胖胖与朋友们的野餐

  (1)与小鸟分享一片面包

  小动物们闻到香香的味道,也都来了。听,谁来了?小鸟在说什么呢?

  胖胖会怎么做呢?请小鸟吃了什么呢?一看。胖胖是怎么说的?一起来说说看。

  (2)与袋鼠妈妈、宝宝分享一罐橙汁

  一个妈妈真奇怪,胸前有个大口袋,不装吃的和用的,生下宝宝随身带。

  谁呀?真的是袋鼠呀!她们会对胖胖说什么呢?一起来听一听。

  胖胖会怎么做呢?胖胖是怎么说的?我们也来说说看。

  (3)与兔子姐妹分享一根胡萝卜、猴子一家分享三只桃子

  看,又来了好多朋友呀!找找看,是谁呀?谁来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怎么知道的?

  兔姐姐、兔妹妹、小猴一家也想和胖胖一起野餐,胖胖会请他们吃什么?为什么?

  该怎么分呢?

  (3)与白云分享棒棒糖

  看,还有谁也闻到了香味?

  白云在这么高的地方,有什么好办法把好吃的分给它呢?胖胖想了什么好办法?

  (4)朋友们的野餐

  小猪胖胖把好吃的都分给了朋友,看看,它自己还剩什么呀?为什么胖胖还笑得这么开心呢?听听胖胖是怎么说的?

  3.与同伴分享礼物,体验分享的快乐

  你们喜欢小猪胖胖吗?今天,胖胖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吃的,要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小班教案《小猪》 篇6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学习3以内的数数。

  2、学习单位量词,了解数的实际意义。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小猪洗澡的图片,1—5圆点卡片和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出示图片,你们找找看图片上那些东西只有一样?(请幼儿上来边点边说,教师总结)小结:一只小猪、一个水桶、一块肥皂、一条裤子……

  2、那你们再看看那些东西是有两样?(让幼儿个别回答,说出物品的单位量词。如果幼儿一开始说不出来,教师可以帮忙提醒。)

  3、图片上有数字“1”和数字“2”表示的东西,你们看看有没有用数字“3”表示的呀?(幼儿个别回答)

  二、认识数字

  1、刚才你们找到图片里有一只小猪,一块肥皂,那你们看看这张原点卡片用什么数字宝宝来表示啊?。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为什么?(教师出示圆点卡片。)(用“1”来表示,因为有一个圆点。)

  2、很棒,我这里还有两张原点卡片,你们找找谁是这两张卡片的好朋友?(幼儿个别上来操作)

  三、编数数歌

  1、好,现在老师有一首很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学呀?(想)

  2、教师范念:你数1,我数1,1只小猪来洗澡;你数2,我数2,2条毛巾擦擦背;你数3,我数3,3滴水珠淌下来。

  3、好,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幼儿个别回答,教师总结)

  4、你们一起来跟我念一遍儿歌好不好啊?(好)

  四、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他们熟悉的情境进行游戏,他们很感兴趣。此次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也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