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创编教案

2023-07-25

幼儿舞蹈创编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自主模仿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有节奏、完整连贯地舞蹈。

  2、学习提腰、松腰、转腰等动作要领,并愿意积极参与动作表演。

  3、体验与同伴一起舞蹈的欢乐。

  活动准备:

  前期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已有一些模拟动作和学习舞蹈组合的经验。

  2、幼儿已有压垮的练习。

  物质材料准备:

  1、加菲猫图片一张、录音机、音乐磁带。

  2、换好舞蹈衣、舞蹈鞋。

  活动过程:

  一、复习组合,激发表演情绪。

  1、"今日,我们这儿来了许多的客人教师,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跳个舞来表示对他们的欢迎。"

  2、复习舞蹈组合。

  二、观察发现,探索模仿动作。

  1、观察发现、初步感知。

  "你们优美的舞蹈动作引来了小花猫的一位朋友,猜猜会是谁呢?"(出示加菲猫)"你看到的加菲猫有什么特点?谁愿意用动作来模仿一下加菲猫胖乎乎的样貌。加菲猫为什么会这么胖呢?""到底是不是这些原因呢?让我们听听音乐里是怎样说的?""看,到此刻它还在打瞌睡呢?谁愿意来学一下它打瞌睡的样貌"

  2、播放音乐、完整欣赏。

  "刚刚小朋友模仿得可真棒,教师把小朋友模范的这些动作串联了起来,看看王教师是怎样来模仿这只爱睡觉的加菲猫的?我模仿的怎样样?你最喜欢我跳的哪个动作?"

  3、共同探讨、模仿加菲猫舞蹈动作。

  (1)探讨打瞌睡、伸懒腰、打哈欠的动作要领。

  "你喜欢哪个动作?加菲猫在打瞌睡的时候,小腰有什么变化呢?谁愿意试试用提要、松腰的方式来打瞌睡?"

  (2)跟音乐分段模仿。

幼儿舞蹈创编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1、孩子们已认识“巧虎”。

  2、每个孩子一个巧虎头饰。

  3、一段欢快的乐曲。

  4、选择室内或室外较宽敞的场地。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乐意伴随着音乐节奏扭动身体。

  2、感受与大家一起游戏的快乐,愿意和教师、同伴一起玩音乐游戏。

  活动过程

  一、巧虎来了

  1、出示巧虎头饰,引导孩子与巧虎打招呼。

  师:这是谁呀?我们和巧虎说“巧虎好”。(教师要鼓励每个孩子与巧虎打招呼,可以说“巧虎好”,也可以说“巧虎早”;教师还可以手持巧虎木偶,走到每个孩子面前,与孩子握握手等。)

  2、观看巧虎表演。

  师:今天巧虎来给大家表演节目啦。(教师拿着巧虎木偶,伴随音乐扭动身体各个部位,如果有个别孩子出现自主模仿行为,教师要加以鼓励。)

  二、与巧虎共舞

  1、鼓励孩子一起跳舞。

  师:巧虎表演完了,你们喜欢吗?快来和巧虎一起跳舞吧。(教师应以巧虎的口吻大声招呼每个孩子来跳舞,引导性格内向的孩子逐步加入,如果有个别孩子不愿意,也不要强求。)

  2、跟着节奏简单扭动。

  师:巧虎说“摆摆脑袋、扭扭屁股、跺跺小脚”。(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一起边念短句边扭动身体,可重复2~3次。)

  3、跟着音乐有节奏地拍手。

  师:巧虎说“上面拍一拍、下面拍一拍、前面拍一拍、后面拍一拍”。(如果还有个别孩子没有扭动起来,教师可以轻轻拉着他的手随着音乐晃动或拍打节奏,可重复2~3次。)

  师:巧虎又说“我们上面拍手1、2,下面拍手1、2,前面拍手1、2,后面拍手1、2”。(“后面拍手1、2”的动作对托班孩子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师:巧虎问“小朋友还可以拍哪里”。(鼓励孩子大胆开口,说说身体其他部位的名称,然后大家一起做动作,如“拍拍小脸1、2”。)

  师:巧虎说“小朋友们,你们本领真大”。(教师手持巧虎木偶,伸出大拇指表扬孩子。)

  三、和巧虎告别

  师:现在,巧虎要回家啦,我们一起和巧虎说“再见”吧。(让每个孩子与巧虎握手道别。)

  活动建议

  第一,设计活动时,教师可以选择托班孩子熟悉与喜爱的动物或人物形象,用来导入活动并贯穿整个活动过程,这样容易激发大多数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更乐于模仿动作。

  第二,选择合适的音乐是活动成功的关键。选用的音乐应具有节奏明显、旋律欢快的特点,尽可能是孩子已经接触过、较为熟悉的音乐,如《两只老虎》《小星星》等,这样更容易让孩子产生认同感。

  第三,该活动也适合在户外运动时进行,还可在区域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