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教案合集

2023-07-24

幼儿舞蹈教案合集 篇1

  一、舞蹈作用: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它与音乐、诗歌、美术结合在一起,对表达人们的情感,丰富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趣,净化人们的心灵,健强人们的体魄等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课堂舞蹈更有天真、单纯、活泼、夸张的特点,更有助于学生陶冶高尚情操,造就美的体形以及模仿力和想象力等方面的培养。舞蹈特长班对培养学生的舞蹈特长和专业水平更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

  学习内容有:舞蹈基本功、民族舞蹈、舞蹈小组合、基础训练、动作编排由简到繁,运动负荷由小到大。对学生头、颈、肩、背、腰、手、腿、脚等,依次进行规范化训练,增强身体各部位的软度、力度及灵活性和动作协调性。

  三、教学目标:

  使个人舞蹈基本素质良好,基本动作纯熟,使集体舞蹈协调规范,动作流畅;参加大型活动,训练有素,组织有方,能在期末托管班汇报演出中一展丰彩。

  四、时间安排:

  每星期一至星期五课外活动,星期六和星期日下午。

  五、舞蹈房装备:

  1)教室的墙以浅色的天蓝色为主色,窗帘和墙颜色一致。

  2)窗子两边分别设立形体的把杆。

  3)教室的前面全部安装镜子。

  4)空调、DVD电视机设备等。

  5)地面以木地板上面铺地毯(淡灰色)。

  6)教学需要资料(一些教学的舞蹈碟片和欣赏)。

  7)教师舞蹈衣服鞋一套。

  8)吸尘器一台。

幼儿舞蹈教案合集 篇2

  设计思路:

  1.情感的体验:小班幼儿对物体的美感和形象思维还处于启蒙阶段,虽然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没有能力去表现,这时我们需要的就是帮助幼儿唤起表现物体清晰的意象,从而慢慢激发幼儿想画的欲望。在这个活动中从音乐入手结合幼儿平时观察到的树叶飞舞的情景进行想象,从语言说的想象再到用动作自由表现的想象,从静到动,充分地调动了幼儿参与的兴趣,也满足了他们情感的需要,幼儿在情感激发的前提下,来参与美术活动。

  2.情境的创设:在这个活动中创设了给小树叶拍照的游戏情境也是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因为对他们来说做任何事其实都是游戏,对于美术活动其实也是一种表现、宣泄自己情绪情感的一种游戏。用拍照的这个游戏情境可以淡化幼儿在活动中学习的痕迹,让他们在动动玩玩中来得到绘画的乐趣。

  3.形式的多样:在小班这个年龄段如要求孩子反复用一种工具来绘画或是涂色,那么幼儿将会失去兴趣,(教案来源:)我们将不同的绘画的材料如棉签蘸了颜料来表现、彩色的蜡笔来表现等,最后展示他们作品的时候可以放在一个大的秋天树林的背景图中,这样虽然是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小树叶的动态,但丰富的色彩的渲染与音乐的烘托,让幼儿从视听的美感刺激进一步上升到了情感的共鸣。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能用简单地线条来表现树叶跳舞的各种姿态。

  2.大胆添画,感受画面的动感美。

  3.愿意用肢体语来表现树叶落下的动作,体验参与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大树、落叶)、ppt、背景音乐。

  2.树叶贴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欣赏树叶飘落的ppt。

  师:美丽的秋天来到了,小树叶从树上飘下来,跳起了快乐的舞蹈。

  2.猜猜小树叶在空中可能会做什么呢?(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

  二、情境表演。

  1.幼儿扮演小树叶,跟着音乐来表现小树叶欢快舞蹈。

  小小落叶轻又轻,像飞舞的蝴蝶,像漂亮的蘑菇伞,像快乐的小精灵,飘在美丽的秋天里。

  2.音乐停止时请幼儿摆一个造型。

  师:请你们也来做小树叶,跟着音乐一起跳舞,想想你会怎么跳,音乐停止时请摆一个你觉得最好看的动作。

  三、给小树叶拍照。

  1.教师示范:给小树叶来拍个照。

  师:小树叶们的舞蹈真优美,我要拍个照。

  2.请一幼儿摆好造型,其他幼儿仔细观察手和脚的动作。

  师:这片小树叶的手是往哪里的?脚呢?(边引导幼儿说,老师边在树叶上用笔画出手和脚相应的线条来表现树叶跳舞的姿态)照片拍好了,看看和这片小树叶跳的舞一样吗?

  3.请能力强的幼儿来给小树叶拍照。

  师:谁也想来给其他的小树叶拍个照呢?拍照的时候要仔细看好小树叶的手和脚,做的什么样的动作。

  师:我再请一片小树叶来摆造型。

  四、幼儿绘画,尝试用简单地线条来表现树叶跳舞的样子。

  师:还有很多的小树叶都想拍跳舞的照片,你们愿意去帮助它们吗?想想小树叶在跳舞的时候它脸上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对了,笑起来拍出来的照片会漂亮哦! 鼓励幼儿大胆添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欣赏作品。

  请幼儿把拍好的照片展示在大树林背景图中。

  师:你的小树叶是怎么跳舞的?你最喜欢哪片小树叶跳的舞呢? 我们一起来跟着小树叶跳一个舞吧!

幼儿舞蹈教案合集 篇3

  活动目标:

  1、经过听听、看看、试试,感受三拍子音乐美妙的旋律和性质,初步学跳交替步,要求节奏正确。

  2、启发幼儿进取探索,大胆尝试。

  活动准备:

  音带、节奏乐若干。脚印图片(一只红色、一只绿色)。幼儿右脚贴红花,左脚贴绿花。

  活动过程:

  1、游戏《身体乐器》:根据不一样性质、节奏鲜明的音乐(进行曲、舞曲)启发幼儿按节拍随意做动作,并能发出各种声音。做到口、手、脚配合较协调一致。

  2、发声练习:用领唱、接唱的方法唱出好听的声音。要求节奏鲜明,有三拍子的强弱起伏感。

  533∣533∣432∣1——‖

  (领)唱着歌真高兴(幼)啦啦啦啦

  (领)跳着舞真欢乐(幼)哈哈哈哈

  3、复习歌曲《幸福拍手歌》:唱出欢乐的情绪,并在空拍处按节拍做出合拍的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等)。

  4、教授:

  (1)感受舞蹈歌曲的美妙的旋律,掌握三拍子的节奏。

  ①感受乐曲二遍:"这首音乐听上去感觉怎样样"(优美、好)。"听了这首音乐你想干什么"(跳舞)

  ②边听音乐边看教师表演:"听了这首好听的音乐我也想跳了,你们听听这首音乐是几拍子的"(三拍子)

  ③边听音乐边看教师表演第二遍。(幼儿边听音乐边按三拍的节奏拍手,用节奏乐伴奏各一遍)

  (2)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音乐抒情欢快的情绪及主要资料,告诉名称。

  ①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欣赏。"歌里唱了什么"(跳舞)"这是一首很美、很好听的、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听起来很欢乐的歌曲。"

  ②教师再次演唱歌曲。"歌里唱我们是怎样样跳舞的"(拉着、围着圈跳舞)告诉名称《圆圈舞》,幼儿重复。

  (3)学习交替步。

  ①教师边唱歌曲边用交替步跳舞。幼儿观察教师脚的动作,出教师脚的动作节奏。(二遍)

  ②教师示范交替步。"教师跳舞时脚上的动作是怎样做的?"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后讨论(一只脚走一下,两只脚交替着走)告诉舞步名称:交替步。

  ③示范交替步。"二只脚是怎样交替走的"幼儿讨论后,教师演示二只图形脚(红色代表脚、绿色代表左脚),在黑板上演示,

  边喊口令:

  —二三,一二三,左右左,右左右。启发幼儿观察出动作的要领。

  ④用二只图形脚演示交替步,启发幼儿边观察边探索试着跟跳交替步。

  教师问:"左右脚是怎样向前走的"幼儿试跳,讨论后教师小结:"右脚向前一小步,左脚跟在右脚后面走一步,然后右脚再向前一小步。"教师边念口令、儿歌边示范:左右左,右左右;两个好朋友,紧紧跟着走;你走我也走,我走你也走……

  ⑤幼儿练习交替步。

  放慢速度,在教师的口令、语言节奏的提示下,坐着练习,提醒先迈贴红花的右脚。

  教师在黑板上边演示图形边跳交替步,边用口令、儿歌提示幼儿边观察边跟跳。(坐在位子上跟跳→站起来跟跳→慢慢走动跟跳)

  (4)完整示范,进一步感受交替步的动作要领,并跟跳。

  ①教师边唱歌边走交替步跳圆圈舞。"看看教师跳舞时脚做了什么动作"'步子是大还是小身体怎样样"

  ②教师边唱歌边用大、小不一样步伐的交替步跳舞,启发幼儿进行比较观察。"交替步应当怎样跳步子大好看还是步子小好看跳交替步时身体怎样"幼儿讨论后,教师边跳边小结:"跳交替步时,步子要小一点,挺胸抬头,身体随着脚步走动要有一点摆动,迈右脚时身体向右有一点摆动,迈左脚时身体向左有一点向左摆动。

  ③放慢音乐速度,教师边唱歌边带幼儿练习。

  ④教师边唱边和本事强的幼儿一齐跳交替步,其他幼儿用节奏乐为他们伴奏。

  ⑤教师边唱边带全班幼儿一齐跳交替步。

  5、幼儿随音乐跳交替步出活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