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教案《时光隧道》

2023-07-24

大班主题教案《时光隧道》 篇1

  活动目标:

  1、能围绕话题进行交流,会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喜欢幼儿园,能感情的回忆、讲述自己在园的生活。

  3、知道人的成长是一个过程,珍惜幼儿园三年的时光。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能反映幼儿在园三年中各个时期的物品,布置展览。

  2.家长与幼儿共同回忆三年生活中的点滴,记录在纸上或录在磁带中。

  3.《幼儿成长记录册》。

  活动过程:

  1.通过对比,感受成长的快乐。

  (1)出示一位幼儿小班与大班的照片各一张。提问:小朋友,你们看他是谁呀?他有什么变化?

  (2)提问:你还记得小班时自己是什么样?这三年来你有了哪些变化呢?

  教学反思

  《老师再见了》是一首好听和感动的歌曲。在学习歌曲前,我首先让你给幼儿回忆以前的的幼儿园生活,让他们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很多小朋友都激动的说着自己的历史。谈话的铺垫,我再进一步进行了提问,:“我们在这幼儿园是最后两周了,你们有什么感想吗?”幼儿都说舍不得幼儿园,舍不得老师,说着着说着枭潇居然哭了起来,说不想离开老师。因此学习《老师,再见了》这首歌曲,充分表达了小朋友的心情。但是这首歌曲的难点是幼儿对于曲调上比较难掌握,时而高亢,时而柔美,因此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时比较吃力。在有些音调上上不去,然后突然变换音调,让有的幼儿又转换不过来,因此导致了幼儿唱歌走调的现象。在《指南》艺术部分指出:“能用基本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对于出现的这种问题,我没有好的办法解决,因此只有让幼儿一句句的慢慢的学习,一节活动下来,大部分幼儿还是未能完全掌握歌曲。因此我只有在后面的空闲时间让幼儿多加练习,争取让幼儿唱的准确不跑调。

  不足:教师不应该一味的只要求幼儿学会歌曲,而应该不让幼儿体会歌曲的情感,感知歌曲的意思,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

大班主题教案《时光隧道》 篇2

  活动目标

  1、懂得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拖延时间的危害。

  2、小朋友们能深刻体会时间一去不复返,珍惜时间。

  3、感受当下生活的美好,不虚度童年的美好时光。

  活动准备

  动画视频 教师个人的成长图片(或者班级里植物的成长图片) 计时器一个 时钟一个

  活动流程

  (一)导入活动:播放图片(从小时候开始播放)

  教师:大家知道这是谁吗?你们继续看哦,这是老师的成长图片,老师曾经也和你们一样,在幼儿园里快快乐乐的学习。但是现在老师再也回不去小的时候了,为什么呢?(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的时钟每时每刻都在走,过去的时间就再也回不去了,下面我们大家一起看看,浪费时间的后果是什么?

  (二)播放视频动画

  1、播放视频动画第一部分:第一天的时候,鼠弟和聪聪打算去哪里、他们打算做什么样的飞机模型?可可打算去哪里,她打算做什么样的飞机?点点打算去干什么,它要做什么样的飞机模型?胖胖是怎么说的?

  2、播放视频第二部分:第二天的时候胖胖在做什么?

  3、播放视频第三部分:胖胖为什么没有完成飞机模型呢?

  教师:胖胖没有珍惜时间,白白的浪费了两天时间,最后来不及完成任务了,小朋友们大家吸取胖胖的教训了吗?时间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下面所有小朋友起立,外面排队,我们去洗手,此时,教师偷偷计时。洗完手后,老师告诉大家:“我开始计时喽”,回到教室,教师告诉大家,洗手过程中大家站队走出/回教室各用了多长时间,如果没有时间提醒,大家就会拖拖拉拉浪费时间,但是我们生活中什么会提醒我们时间呢?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大班主题教案《时光隧道》 篇3

  活动目标:

  1.体会一分钟的长短,知道时间的价值,初步树立时间概念。

  2.初步感受时间是流逝的,是一去不复返的,懂得遵守时间的重要性。

  3.学习制订作息时间计划,并能按计划执行,养成做事情不能拖拉的好习惯。

  4.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故事《一分钟》课件

  2.一分钟能干什么预测表人手一张、笔人手一支。

  3.作息时间计划表7张。

  活动过程:

  一、在理解故事中初步感受时间。

  1.故事《一分钟》导入。

  2.分析故事,初步感受时间是流逝的,是一去不复返的。

  教师:为什么元元只是在床上懒了一分钟,最后到学校却迟到了20分钟?(因为元元太懒了! 因为元元碰到了红灯! 因为元元没有挤上公共汽车。)

  3.出示了图片,了解元元晚起床一分钟导致的后果。

  晚起床一分钟——十字路口遇红灯耽误时间——没赶上公共汽车走着上学,耽误时间——上课迟到20分钟。

  二、在操作和实验中真正体会了一分钟时间的长短,懂得珍惜时间。

  1.猜测一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

  教师:你们猜猜一分钟的时间能做什么?

  2.认识记录表。

  教师:把猜测的结果用记录表记录下来。

  3.验证一分钟到底可以做哪些事情?

  (1)教师:你们说的事情一分钟的时间完成呢?老师帮助你们计时,你们来试验一下,好吗?

  (2)教师:如果能够完成的请在后面的格子里打钩,如果不能完成请打叉。

  (3)幼儿验证并且记录。

  (4)幼儿交流自己记录的实验结果。

  4.小结:一分钟的时间原来可以干这么多事情,我们小朋友生活中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

  三、制定作息时间计划表,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1.激发幼儿制定作息时间表的兴趣。

  教师:怎样帮助元元珍惜每一分钟,不再迟到呢?

  教师:我们可以帮元元制定一份早上的时间表,只要元元认真执行时间表上的时间就可以不浪费一分钟时间,也就不再迟到了。

  2.讨论如何制定作息时间表。

  (1)小组讨论:早晨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2)个别幼儿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用简笔画记录。

  教师:你们讨论出早上需要做哪些事情?每件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3.幼儿分组制定作息时间表。

  4.交流幼儿制作的作息时间表,分析哪组最合理。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把作息时间计划贴到家里,每天早晨严格按照计划做事,不浪费一分钟时间。

大班主题教案《时光隧道》 篇4

  一、活动目标:

  1、发展运动知觉,感知方位、深度、速度、节奏;

  2、初步建立躯干用力意识,能根据目标调节用力;

  3、使幼儿喜欢和同伴游戏,培养抗挫与坚持的心理素质

  二、活动准备:

  1、长10m,宽1m的红布2幅;

  2、小红旗、小黄旗各5个。

  三、活动过程:

  (一)涌动的“海浪”。

  1、幼儿站立于红布两侧,手握红布,根据教师语言动作指示,完成以下动作。

  2、海上起风了:

  (1)微风——快速高频率抖动手腕:肘关节,令红布形成微风吹过水面的感觉;

  (2)大风——大幅度上举,下摆红布,并根据口令节奏顺序准备定位手臂位置努力的用肩关节动肘关节,手腕上下运动;

  (3)狂风——上下大幅度、高频率摆动红布,运动腰部力量

  (二)游戏:向前左右。

  1、幼儿站立于红布后侧握布,据方位指示,完成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移动。

  2、幼儿站天下无双红布后侧握布,完成不同方向的队形变化。

  (三)坐“船”去。

  幼儿盘腿坐在红布中间,用手拉起模幅两侧,形成一条船,并随着海浪的起伏,用自己的身体表现海浪的变化。

  1、合唱《众人划浆开大船》。

  2、海浪的变化。

  3、众人开大船(蹲寺手朝上握红布)。

  (四)游戏齐心协力。

  勇争小红旗

  规则:

  1、幼儿四人一组站立于“甲板”上,顶着风浪克服,教师背后牵拉阻力前行。

  2、教师用红布兜住四个幼儿用力拉住他们,努力向前走完任务。

  (五)结束部分:

  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手牵手小朋友们走红毯,发奖品,回教室。

大班主题教案《时光隧道》 篇5

  活动目标:

  1、发展合作、谦让等良好品质及竞争意识。

  2、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积累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经验。

  2、准备与人数相同的小凳子。课件:记录时间的秒表。活泼轻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的预设

  1、第一次尝试搬凳子

  把凳子搬到活动室外面去。教师记录时间。

  2、小组讨论方法

  速度慢问题出在哪里?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其他什么办法来最快的搬凳子?现在我们小组一起来讨论一下。”

  幼儿有可能想出的办法:有次序地跑、传递、叠起来等。

  二、根据幼儿生成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活动 (活动方法与顺序是一种假设)

  1、幼儿尝试第二次搬凳子:有次序地搬着椅子跑

  教师宣布结果:“速度稍快了一点,为什么速度还是不够快?问题出在哪儿?怎么解决?”幼儿再次讨论方法。

  2、幼儿再次尝试集体搬凳子,尝试传递或其他办法。

  这种办法是不是最好的办法?继续用,怎么提高速度?放弃的话,选择其他什么办法?

  幼儿寻找问题,并商量解决问题的策略。

  3、幼儿尝试用重叠的方法搬凳子。

  刚才我们都是一个人搬一张凳子,还可以怎么样搬凳子呢?(小组的凳子重叠),重叠好的凳子谁来搬?

  幼儿再次尝试集体搬凳子,体验挑战成功的快乐。

  三、结束:讨论

  这个游戏好玩吗?你想到了什么?这个游戏让你懂得了什么?

  小结:这个游戏不仅好玩,它还能让我们明白很多道理。(要有秩序、排队、团结合作、互相谦让,多动脑筋等等,幼儿各抒己见)。

  延伸活动:

  继续玩搬凳子的游戏,在反复游戏中能让幼儿有更深刻的体会。

  活动反思:

  社会活动《与时间赛跑》让幼儿在搬椅子的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交往的意义,让幼儿从以往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向主动、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鼓励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去学习社会交往能力,把以往“纸上谈兵”式的社会学习转变为幼儿亲身探索的学习方式,这是现在很多社会活动所达不到的,也是我们应该提倡和鼓励的做法。

  在活动中教师提倡让幼儿自主地发现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提出假设,然后通过实践操作去验证假设,从而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和愉悦,激励幼儿对社会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交往习惯。

  在教具的选择上,体现了教师回归生活、回归教育的思想理念。活动中,教师利用了随处可见的椅子来代替教具,这样既来源于幼儿生活,又让幼儿感觉很真实、很亲切,很好玩,而且椅子的不同玩法也萌发了幼儿丰富的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此次活动的回忆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帮助幼儿再现活动的经验,提醒幼儿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幼儿的社会能力。

大班主题教案《时光隧道》 篇6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2、能听口令进行前后左右的运动,提高身体协调性。

  3、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长条绸布、篮球、遥控汽车各一个。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前后左右。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幼儿听教师口令进行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地走动。

  2、游戏:齐心协力。

  (1)幼儿共同手持长条绸布,合作进行前进行走、下蹲起立、旋转奔跑等动作。

  (2)幼儿分别站在长条绸布两旁,双手用力将长条绸布绷紧。教师将皮球、遥控汽车在绸布上来回滚动、行走,让幼儿感受合作玩游戏的快乐。

  3、游戏:同舟共济。

  (1)创设游戏情境:现在我们在海面上划着船,海面上的浪很大,我们要齐心协力到达岸边。

  (2)幼儿4人一组用力"划船",教师及时表扬有坚持性、勇敢到达岸边的幼儿。

  (3)遭遇暴风:幼儿听教师口令前后左右摆动身体,共同战胜困难。

  4、放松活动:爱的传递。

  幼儿围站成一个大圈,相互传递爱的亲吻,活动结束。

  课后反思:

  在活动中,主要是引导幼儿学习跨跳、钻爬的动作技能,我们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组织和帮助他们投入到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观察力,而且发展了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目标明确又兴趣盎然,在老师一个又一个更高的要求下不断小结和提高匍匐前进的技能,很快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这个难点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突破了。孩子们要通过各种障碍物才能到达投掷点,这个挑战不太容易可又能够做得到,所以孩子们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游戏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