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谁的脚印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本课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3、通过阅读及细节描写的欣赏,让学生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人应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谐相处的深刻道理。
【课前准备】
1、教师:
多媒体课件。
2、学生:
预习课文,收集有关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以及你的生活经验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学生简单谈对狐狸的印象)
那么,通过昨天对24课的预习,狐狸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请用一两个词或一句话说一说。
2、是什么让同学们对狐狸的印象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金色的脚印》。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⑴课文重点写了哪几个角色?
⑵老狐狸为救小狐狸都做了哪些事,正太郎做了哪些事?
⑶当正太郎失足受伤时,狐狸们是怎么做的?
2、读后讨论交流上述问题,引导学生完成。
3、根据板书,让学生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怎样?
(让学生从课文中快速、较全面地获取有效信息,体验文中表达的情感。教师参与其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
三、精读体会,自主汇报
1、过渡:看到同学们刚才读书时认真的神情,聆听了你们的汇报,我知道你们被这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感动了,心灵受到了震撼。你们还想再读读课文吗?好让我们用心用情再读课文,细细体味那些使你感动的地方,想想为什么感动?
(让学生自我提取信息,为深入学习指导方向)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小组内自读自研。
3、自主汇报。
(先读一读自己感动的地方,再说说感动的原因。为什么这样读)
4、教师相机重点指导朗读、感悟以下几个地方:
⑴老狐狸为搭救小狐狸不顾一切所作的一切事(喂奶、做窝、咬木桩)体会狐狸的聪明和动物之间浓浓的亲情。
⑵正太郎为老狐狸一家做的事情(如投食物,要回小狐狸)体会正太郎对狐狸的爱护和帮助。
⑶正太郎失足掉下悬崖,老狐狸救正太郎。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依恋的和谐关系。
(开创学习的活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得到不同的锻炼和提高)
5、深入探究,理解结尾、课题:
⑴出示课文最后以自然段,全班齐读。
⑵思考:课文的结尾为什么要这样写?
⑶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探讨)
(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积极影响,共同提高,完成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四、小结,感情升华
1、学完课文后,你现在觉得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
2、小结:
动物是可爱的,友好的,更有感情的。当人类施惠与它们时,它们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们的爱护和尊重。
小班教案:谁的脚印 篇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脚印与周围事物的变化,合理推理故事情节。
2、有根据线索读图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大图片4-6
活动过程:
一、奇怪的脚印(价值分析:出示脚印,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多媒体播放绘本封面
1、提问:看了这幅画,你一定感到很奇怪,把你的问题大胆地说出来?
2、小结:大家的问题都和脚印有关,这是一本关于脚印的书,仔细地观察脚印,就可以知道故事里说了什么。
二、有趣的脚印(价值分析: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判断、推理故事情节)
1、多媒体播放绘本第1页
提问:
1)我们来认识故事里的主人公,他们是姐姐、哥哥和妹妹。链接故事人物头像
2)他们将要做一件什么事?从哪里看出来他们将要去旅行?
小结:我们从他们准备的食物、水果、水壶、绳子等知道他们将要去旅行。
2、多媒体播放绘本第2页
过渡语:要知道他们是否出门,一定先要搞清楚这些脚印分别是故事里的谁。
多媒体出现链接故事人物头像与脚印)
提问:
1)谁第一个出门,从哪里看出来的?出门前哥哥做了什么事?
2)姐姐妹妹在哪里?出门前分别在哪里停留?你是怎么知道的?
3、多媒体播放绘本第3页
提问:
1)和前一幅图比一比,这幅图除了脚印不同外,还少了什么?荧光笔画图
2)这些东西(黄外套、橙色外套、黄书包、橙色书包、书)不见了,是被谁带走了? (引发幼儿互相质疑)
3)大家都走了,是谁关的门?又是什么告诉你是姐姐关的门?
小结:我们可以从脚印的方向和周围事物的变化知道故事的情节。
三、神秘的脚印(价值分析:交流分享合理的故事情节)
1、多媒体播放绘本第4、5页
提问:
1)从画面上观察讨论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按序交流分享故事情节。
3)小帐篷搭好了,他们分别在哪里做什么?是什么告诉我们的?(幼儿介绍,互相补充)
4)发生了一件什么重要的事情?事情发生后他们三后是怎样做的?
2、多媒体播放绘本第6页(共同讲述找到了泰迪熊的过程)
提问:
1)是谁找到了玩具熊?从哪里看出来?
2)哥哥在哪里?那个拉着狗的人又是谁?(引发幼儿互相质疑)
小结:故事结束了,这个故事跟我们以前看过的书都不一样,画面上没有字,也没有人物,只有一串一串的脚印,可是我觉得你们真了不起,通过看脚印和画面上的内容,是不是看懂了这个故事?有没有兴趣自己看,这本书叫《猜猜看,谁找到了泰迪熊》,就是这只玩具熊。有没有今天有警察一样的感觉?
活动反思:
通过让小朋友自己观察自己的脚丫,得出一些他们所知的关于脚丫的知识,然后再通过我的讲解,让小朋友们基本知道小手与小脚的分别。最后再让小朋友走一下“小脚之路”。尽可能地让幼儿参与其中,这样幼儿才会通过自己所得的具体的感受而有所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