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茶》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茶事一种饮品,喝茶能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
2、初步感受中国的茶文化,产生自豪感。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调查家里的人最爱喝的茶,收集关于茶的知识(可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图片、各种茶叶,布置茶叶展览。
2、沏茶用的茶具1套,收集各种茶具。
3、幼儿用书:《香香的茶》。
活动过程:
1、幼儿交流调查经验,了解各种各样的茶。
幼儿相互的交流家里的人喜欢喝的茶。
教师:你知道中国盛产哪些茶?
幼儿欣赏茶叶展览。
教师小结:中国有许多种茶叶,中国人很喜欢喝茶。
幼儿讨论:为什么大家喜欢喝茶?
教师小结:喝茶不仅能解渴,还有去多作用,如能帮助消化、提神、解毒,夏天喝菊花茶能防止长痱子。
幼儿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
让幼儿看制作茶叶的图片,让幼儿标出制作过程。
教师总结茶叶的制作过程。
2、幼儿品茶,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教师:你看过人们是怎样喝茶的?需要什么?
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茶具。
看幼儿用书《香香的茶》,了解沏茶的过程。
幼儿选择一种茶叶,尝试自己泡茶。教师帮助幼儿倒水,引导幼儿关注茶叶在水中的变化。
幼儿品茶,相互说说茶水的味道和自己喝的感觉。
参考资料
茶叶的起源古代有一位神农氏,立誓遍尝百草,以解除百姓疾病之苦。因此数次中毒,但都凭借丰富的自救经验而死里逃生。有一天,神农氏又进山采药,翻山越岭,不辞辛劳。到了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在天上照着,不觉有些口干舌燥起来,便寻找就近的水源,以解口渴之苦。忽然一片树叶飘到眼前,拾起一看,竟不知何物。神农氏本就有遍尝百草之誓,这次当然也不会错过。但由于之前多次的教训,也不由慎重起来,看看叶子,颜色青绿可爱,还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凭着丰富的经验,神农氏知道它应该属于无毒的一种,便伸出舌头舔了舔,竟是苦涩异常。神农氏马上断定它是一种止渴提神的药。就是这种药,衍生出后来品种繁多的茶叶家族和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这肯定是神农氏始料未及的。
活动反思:
垃圾分类是一个与人们息息相关的问题,却又往往被忽视,因此,我认为必须再给孩子准确、清晰的概念,决不能含糊其词,但要想说得清,道得明却并不容易,我登陆中国环境网,浏览了大量相关知识和信息,从而自己先搞清楚了垃圾如何分类,然后再开展整个活动。
活动中,我与孩子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起讨论垃圾的来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利用教学图片及光盘让幼儿观看垃圾的分类及处理;通过生活实践让幼儿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在解决餐巾纸、卫生纸属于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时,我先是利用情境表演导入,再引发孩子们的讨论,最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孩子们在讨论中萌发了问题意识,各抒己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接下来又利用垃圾分类的操作活动,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更加直观地体验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活动结束时,我把活动延伸到了班级环境及孩子的家庭中,让他们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泛化到周围人的身上,这也是活动的最终目的所在。
这次活动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垃圾分类操作时最好让幼儿带上一次性手套,还有在讲解垃圾回收可循环利用的过程时,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能更加深孩子的感性认识,效果会好一些。
要说这次活动让我收获到了什么,那就是:
1.关注身边的事,不要畏惧不了解的知识领域,只要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精心的设计准备,一样能呈现给孩子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
2.今后我会不断磨练自己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对出现的问题应有预见性,对他们的回答能及时地给予有价值的肯定和开放式的引导。
一次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是其他教育活动的引子。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更多地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生存的环境,这是本次教育的潜在效应。活动的延伸在于激励幼儿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做一个环保宣传员,如何做好这些留给幼儿非常大的创造空间,从而也生成了许多其他环保教育活动,体现了活动的可持续性。
大班社会《茶》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简单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茶叶。
2、知道有些叶子和花能够泡水饮用。
3、尝试利用各种叶子或花泡制不同口味的茶饮料,并乐于品尝。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各种茶叶(如红茶、绿茶、茉莉花、菊花、玫瑰花等),冰糖分别放在小盘子里,每人一个口杯一把小勺。
2、《茶叶的聚会》故事磁带
3、在家让爸爸妈妈协助找一找家里能泡水饮用的叶子或花,泡给幼儿品尝。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喝饮料吗?为什么?你们都喝过什么样的饮料?见过什么样的饮料?请幼儿说出它的名字。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1)今天老师也泡制了一杯饮料请小朋友们品尝一下,品尝完了你要猜一猜老师是用什么泡制而成的?
(2)小组讨论并回答刚才的饮料是怎么泡制的?你认为用了什么材料?把幼儿刚才喝的饮料倒入透明杯子里,揭晓老师的茶饮料用了什么材料泡制而成。
2、这几天爸爸妈妈在家里给你们泡了什么样的水给你们品尝?
(1)将各种准备好的放在小盘中的茶叶摆放在桌子上,让幼儿观察一下,看一看它们的颜色,闻一闻它们的气味,并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2)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简单说一说各种茶叶的功效,教师总结告诉幼儿。
3、泡茶:每人一个口杯,小勺,请幼儿自己动手用各种茶叶泡制茶饮料。在等待茶饮料变凉的过程中,组织幼儿瞧一瞧叶子或花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再看一看茶水的颜色,闻一闻它的味道有什么变化?可以互相的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自己做的饮料什么味道!
4、游戏"小小茶师":请几名幼儿当小小茶师,利用自己刚才的实践泡制一款最好喝的饮料茶。
5、听故事《茶叶的聚会》进一步了解有关茶叶的故事。
活动反思:
本活动我组织了两次,第一次活动下来感觉环节处理较好,幼儿学习兴趣浓但活动时间太长,于是我保留了观察茶叶外形闻香味看茶汤步骤,删去了喝茶汤来区分红茶、绿茶、乌龙茶的环节。第二次组织活动,感觉前面的调整很恰当,突出了活动的重点,将充裕的时间留给孩子欣赏茶艺表演、学品茶的礼仪手法。活动中孩子们惊喜,学得非常专注,活动最后过了茶瘾的孩子开始研究茶具,还要求“古筝音乐放响一点”。反思整个活动,主要有三个成功之处:环境创设合理适宜,活动氛围轻松愉悦;教师支持合作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发现;茶艺表演引发亮点,情感教育自然激发。“沏茶品茶,分享体验”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在婉转动听的乐曲声中,我用精美的茶具,精彩的手法向孩子们演绎了工夫茶独特的茶艺,给孩子美的享受,观赏之后及时满足孩子跃跃欲试的冲动,放手让他们自己动手泡茶。在泡茶、品茶、敬茶的过程中,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增进孩子对中国茶文化了解的同时也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与快乐,激发了孩子们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一个快乐的活动或许就为孩子走进经典铺下了一块引路石。
大班社会《茶》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茶的清香、甘甜,知道喝茶能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
2、尝试沏茶、品茶、敬茶,初步了解饮茶礼仪。
3、初步感受中国的茶文化,萌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和热爱。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调查家人最爱喝的茶,能根据茶色区分红茶、绿茶、花茶。
2、物质准备:有关茶艺表演的课件,悠扬的古筝乐曲,沏茶用的'茶具一套,茶杯若干,幼儿准备自己喜欢喝的茶叶。
活动过程
1、以"猜一猜"的形式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沏好一杯热茶,逐一拿到幼儿面前,请幼儿闭上眼睛闻一闻、猜一猜是什么东西。
2、观看视频:茶艺表演,初步感受茶艺表演的优美。
(1)组织幼儿进行谈话活动,知道喝茶对人体的好处。
提问:你的家人最喜欢喝什么茶,为什么大家喜欢喝茶?你认识哪些茶具?你知道怎么沏茶吗?
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回答并小结:喝茶能促进新陈代谢,助消化,解油腻,解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它也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聊天的好伴侣。
(2)播放视频,引导幼儿欣赏优美的茶艺表演。
提问:你从视频里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
教师可以采用个别、小组、集体的方法鼓励幼儿就自己观看到的内容大胆表达。
小结:在茶艺表演中,我们能欣赏到古典清幽的传统音乐、悦耳动听的茶艺解说、茶艺师的精彩表演,中国的茶艺表演是我们中国茶文化的一种精神享受。
3、体验游戏:香香的茶,体验沏茶、品茶的乐趣。
(1)教师请幼儿自由选择一种茶叶,尝试自己沏茶。
教师帮助幼儿倒水,引导幼儿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变化,同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师幼间相互品茶,体验喝茶的乐趣。
教师指导幼儿待温度适宜时请幼儿相互观察颜色、闻闻气味、并一边品尝一边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茶。
4、情景模拟:请您喝茶,引导幼儿简单了解喝茶的礼仪。
(1)提问:你知道喝茶的礼仪有哪些吗?
教师小结:喝茶可以增进人们的友谊,客人来了,敬上一杯茶,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敬。为客人送茶时,茶不要太满,水不宜太烫,应双手递给,会用礼貌用语"请您喝茶",喝茶的客人双手接过,点头道谢。这是世代留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传统的仪式。
(2)幼儿学习给老师敬茶、幼儿互相敬茶。
(四)活动延伸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带幼儿参观附近的茶园,观察茶树、看采茶、学采茶;也可以到茶场观看茶叶的制作过程。创设"小小茶楼",开展关于茶的角色游戏。
大班社会《茶》教案 篇4
[教材简解]
在中国各个不同的地区、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的待客之道,这些传统的风俗通过一代代的传承和发扬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待客文化,本次活动以镇江东乡特有的待客之道——“蛋茶”为载体,让幼儿通过“尝蛋茶”“做蛋茶”“请客人用蛋茶”这些环节和过程,帮助幼儿深入了解家乡的民俗特点,感受东乡传统待客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和家乡的热爱。
[目标预设]
1、幼儿能够初步了解东乡蛋茶的历史来源、制作方法和饮食方法。
2、幼儿能够通过东乡蛋茶,学习待客之道,能有礼貌的招待客人。
[重点、难点]
1、重点:幼儿能够通过东乡蛋茶,学习待客之道,能有礼貌的招待客人。
2、难点:幼儿能够初步了解东乡蛋茶的饮食方法。
[设计理念]
东乡蛋茶是东乡人民特有的待客之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礼仪,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作为东乡本地人对东乡蛋茶这种传统民俗文化知道的人越来越少,《指南》中也指出:“要让幼儿能够说出自己家的地名,并且能够讲出家乡的一些故事,名胜古迹、特产等等。”因此,我选择了有特色的东乡蛋茶,从蛋茶入手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特有的待客之道,让文明礼仪这种良好的德行继续传承下去。
[设计思路]
镇江的东乡有这样的习俗,用蛋作茶来招待客人。本次活动通过孩子们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再加上教师的讲诉让孩子们了解了东乡以蛋作茶的由来,吃蛋茶的讲究以及做蛋茶的方法等内容,让孩子们通过东乡蛋茶,学习待客之道,并能将这种具有东乡特色的待客之道传承下去。
[教学过程]
一、玩游戏“找朋友”,介绍家乡,引出“东乡”的概念
1、播放音乐《找朋友》,教师和幼儿伴随音乐做动作,并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1)师:现在咱们一起跟着老师找朋友吧!
(2)师:你找到你的好朋友了么?你的好朋友是谁?
2、师幼互相介绍家乡,引出东乡的概念
(1)幼儿介绍家乡
师:咱们刚才都找了好朋友,你能向好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在哪里么?
(2)教师介绍家乡,帮助幼儿总结出东乡的概念。
师:老师也找到了好朋友——大一班的孩子们,老师现在也介绍一下家乡,老师的家乡在镇江的东边,人们称它为东乡,东乡包括了大港、大路、姚桥、丁岗这四个镇。
三、认识蛋茶,了解东乡蛋茶的饮食讲究及由来
1、出示蛋茶,让幼儿通过闻、猜、看的方式来认识蛋茶。
(1)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东乡特有的一种茶来招待你们,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先闻一闻是什么味道?你猜猜看这茶是用什么东西做的?
(2)小结:小朋友们,这种茶叫做东乡蛋茶,在我们东乡只要家里来了客人,主人都会热情的用鸡蛋煮一碗蛋茶来招待客人。
2、“以蛋为茶”招待幼儿,了解东乡蛋茶的饮食讲究
(1)师:你们想不想尝一尝这东乡蛋茶,你准备尝几个蛋?
(2)教师播放吃蛋茶的视频,帮助幼儿了解蛋茶的吃法
师:吃东乡蛋茶可是有讲究的,咱们一起去看看这东乡蛋茶的吃法?
师:这进门我们要怎么样?一开始要吃几个?然后再吃几个?
(3)师幼情景表演,品尝美味蛋茶
师:现在请一个小朋友作为尊贵的客人,邀请他到我家来做客,尝一尝这美味的东乡蛋茶。
3、讲诉乾隆下江南的故事,帮助幼儿了解东乡蛋茶的由来
(1)为什么我们东乡会以蛋为茶,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六、观看视频,了解蛋茶制作方法,并尝试制作蛋茶
1、观看制作东乡蛋茶的视屏,了解东乡蛋茶的制作方法
(1)师:你们想不想制作美味的东乡蛋茶?咱们一起去看看东乡蛋茶是怎么制作的?
2、引导幼儿制作不同味道和品种的蛋茶
(1)师:随着时代的变化,东乡蛋茶的味道和品种也越来越多,有白煮蛋的东乡蛋茶,还有茶鸡蛋的东乡蛋茶,于老师昨天在家还研究出了几种新品种!
a、添加枸杞做出的蛋茶
b、添加了红枣做出的蛋茶
c、添加了元宵做出的蛋茶
(2)你们想添加什么不同的食材,做出与众不同的东乡蛋茶呢?
3、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制作东乡蛋茶
七、赠送蛋茶给好朋友
1、教师带领幼儿将制作好的蛋茶送给来做客的好朋友们
在特别的日子里,比如结婚的时候、生孩子的时候、过节日的时候,我们东乡人也喜欢烧制东乡蛋茶给客人喝,尤其在人多的时候,我们会用白煮蛋来代替蛋茶,不过也表达了对客人的美好祝福,今天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请小朋友们将东乡蛋茶送给我们的好朋友吧,不过送蛋茶的时候要注意了,要双手碰好蛋,还要有礼貌的对客人说请慢用。
大班社会《茶》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杭州西湖龙井茶等是有名的好茶,对人体有保健作用。
2、幼儿尝试自己泡茶、品茶,体会品茶的乐趣。
活动准备
提供菊花茶、苦丁茶、茉莉龙珠和普尔茶。餐盘中有干茶叶、与其对应的泡好的茶叶和茶的名称。另外,餐桌上有“小心烫手”的警告标志。小茶壶6个、一次性纸杯数、餐巾纸、中国地图、傣族的乐曲、竹子的图片。提供温开水。毛巾。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阶段:
赏茶与品茶
1、寻找标志
1)让我们来看一看标志上面有什么?(杯子冒着热气)
2)这个标志在向我们说什么?(小心杯子烫)
3)这个是警告标志,它在告诉我们在拿茶杯或喝水的时候要小心烫手或烫嘴。
4)那么杯子里装的是什么呢?(茶)
5)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聊茶”
2、聊茶
1)你们在哪里看到过茶?你的爷爷奶奶喝茶吗?
2)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茶叶,你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它是怎样的,从前见过吗?
3、幼儿带着问题赏茶。
活动中,教师建议:“如果你想品尝一下它的味道,可以拿小杯子品一品。”
4、幼儿集中。
1)说说看刚才你品到的是哪一种茶叶,它长得什么样?。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它是什么味道的?当你喝到嘴里的时候让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普尔茶:猜猜看普尔茶产于中国的什么地方?(云南)
云南带哪个省的下面?(四川)
放一段傣族的音乐。你感觉到了什么?(幼儿自由跳一段孔雀舞蹈。)
白茶:一提到白茶,就会让我想到“中国竹海”。(安吉)
安吉白茶有白茶仙子的美称。茶叶长得就像是凤凰的羽毛。颜色像玉石一样。是茶中珍品。
茉莉龙珠:为什么要叫它茉莉龙珠呢?(因为它圆圆的,就像一个龙珠)听听看,这首个你们知道吗?
教师敲木琴,让幼儿唱一唱江南小调《茉莉花》
菊花茶:只要我说一段话,小朋友就会猜出菊花茶的产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有一处古建筑,称得上世界第一,它是什么呢?
5、小结:茶的品种是多种多样的,味道也不尽相同。但是每一种茶都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特色,所以,中国自古就有品茶的传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饮用茶叶、生产茶叶的国家。可以说,茶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
二、幼儿了解茶文化
1、谁知道茶是怎么来的?(幼儿回答关于茶的传说。)
2、那么茶到底分几种呢?(红茶、绿茶、青茶或乌龙茶、花茶)
3、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
4、所以,秋天比较适合品绿茶。让我们一起来泡绿茶,品品它的味道怎么样?
5、教师示范泡茶的用具和要求。
1)茶具:紫砂壶适合泡其它的茶叶。
2)要选用好的矿泉水。
3)先放茶叶、到一点烧开的矿泉水,先让茶叶慢慢地泡开,然后在倒入开水,等一小会。
4)品茶:要双手扶住茶壶,双手端杯。小口抿茶水,让茶香慢慢地进入到我们的身体。
5)在等茶叶的时间里,和幼儿一起讨论一下茶的保健作用。
三、幼儿尝试泡茶。
1、两个人一组,选择好自己想要品尝的茶。
2、注意小心烫手。
3、幼儿泡茶。
4、幼儿间相互品差或者向家长敬茶。
四、整理用具。
活动反思
从目标、内容来看,内容围绕着目标而展开,运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学孩子很感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到了有益的经验,了解了茶的不同种类,了解了中国的茶文化。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体会到了品茶泡茶的乐趣。在让幼儿认识各种茶叶时,时间应多一点,把实物与幻灯片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孩子会更直观印象也会更深刻。
大班社会《茶》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泡茶过程中茶叶的静——动——静,了解泡茶的全过程。
2.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茶叶的不同动态。
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创编活动,体验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自制录像、音乐。
活动过程:
1.第一次观看课件,了解泡茶中茶叶的不同动态
师;“你看到了什么?茶是怎么泡的?”
(引导幼儿说出泡茶的整个过程)
2.观看课件,第二次完整欣赏音乐
师:“茶叶真的在跳舞吗?”
师幼完整欣赏一遍音乐录像,进一步感受泡茶中茶叶的动态。
3.幼儿表演泡茶中茶叶的不同动态
师:“假如你是一片茶叶,你想怎么进入杯子?(此时播放音乐)当开水冲下来后,你想做什么样的表现茶叶慢慢沉入杯底的动作?”(启发幼儿想水中茶叶不同的动作,再次播放音乐)
4.完整听音乐并进行表演
(1)教师扮演泡茶的人,幼儿扮演茶叶,听音乐表演。(师及时引导幼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游戏,并及时表扬动作优美、守纪律的孩子)
(2)提出建议,第二遍游戏。
师:(小结)“刚才这杯茶泡得非常香,每片茶叶的动作都非常漂亮。”
(3)教师请个别幼儿扮演泡茶的人,完整表演第三遍。
5.延伸活动
“我们把这杯茶送给这边在场的老师喝,好吗?”
大班社会《茶》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知道茶叶的基本种类。
2、观察、比较生活中常见的茶叶外形特征,感知茶叶泡水后的细微变化。
3、体验品茶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茶叶(白茶、铁观音、龙井、碧螺春、银针、茉莉龙球、苦丁茶、普洱茶),每组一份。
2、茶叶制作过程的录像。
3、茶具一套,小茶杯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对茶的兴趣
(1)聊茶。师:小朋友有没有品尝过爸爸妈妈泡的茶?知道茶的名称和茶的有关知识吗?有谁能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茶的知识,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2)请幼儿讲述,鼓励幼儿讲述越多越好,每位幼儿讲述完,教师记录在记录表上。
(3)师:你们知道茶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播放茶叶制作过程的录像)
小结:制茶过程为:采青→室外萎凋→炒青→揉捻→干燥→包装
2、引导幼儿观察在桌面上的各种茶叶。
(1)通过看看、闻闻、摸摸、说说、感知茶叶的形状。
(2)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茶叶,就放在边上的桌子上,请小朋友去看一看茶叶的形状、颜色,用鼻子去闻一闻味道
小结:茶叶的形状都不相同,颜色也不太一样,有深有浅,但是闻上去的味道都是非常清香的。
3、幼儿观察用开水泡后的茶叶的变化,谈谈茶叶的作用
(1)引导幼儿观察茶叶在杯中的变化。
(2)师:茶叶到了水中,经过开水泡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结:我们看到的是茶叶经过开水泡后,又慢慢变回刚采下来的样子,茶水的颜色慢慢变红,茶水的颜色慢慢变绿,闻一闻真香呀。
4、品茶
(1)各种准备好的放在小盘中的茶叶摆放在桌子上,让幼儿观察一下,看一看它们的颜色,闻一闻它们的气味,并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
(2)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茶叶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5、泡茶
幼儿每人一个杯子,小勺。请幼儿自己动手用各种茶叶泡制茶饮料。在等待茶饮料变凉的过程中,组织幼儿瞧一瞧叶子或花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再看一看茶水的颜色,闻一闻它的味道有什么变化?可以互相的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自己做的饮料什么味道!
活动延伸
继续探究“茶”知识。
游戏活动:茶馆。
大班社会《茶》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中国民乐《采茶舞曲》,尝试乐器合奏。
2、尝试江南丝竹的优美旋律。
活动准备:
1、节奏图谱、茶馆的相关媒体、中国民乐《采茶舞曲》。
2、各类乐器:小铃、木鱼。
3、经验准备:幼儿收集的有关茶的知识经验。
活动过程:
一、唱唱跳跳:我是一只茶壶(价值分析:)
1、说说茶的种类
——你们家里谁喜欢喝茶吗?他喜欢喝什么茶?为什么喜欢喝茶?
小结:原来茶分有很多种,而且很多人都喜欢喝茶。那我们要做一只快乐的茶壶,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泡茶咯。
2、唱唱跳跳:《我是一只茶壶》
二、听赏民乐《采茶舞曲》
1、倾听《采茶舞曲》,欣赏茶馆风情
——茶壶累了,我们休息一会。你们知道平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在哪里喝茶的么?
——今天,我带你们去茶馆喝茶,想不想去?【媒体】
——刚刚在茶馆里听到了一首曲子,和我们平时听到的音乐一样吗?听上去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小结:这是一首中国民乐《采茶舞曲》,它是用很多中华民族乐器演奏的,比较舒缓,很安静。这样我们在茶馆里面喝茶就很优雅,可以慢慢的品茶,回味出茶的味道和香味。
2、再次欣赏《采茶舞曲》
——我们再来听一听,是不是感觉很优雅,我们一起来品品茶香。
——曲子里有些什么乐器,你听出来了吗?(铃、鼓、二胡、扬琴等)
3、猜猜认认
——看看你们猜对了吗?【媒体】
小结:这些都是“江南丝竹”中的几种主要的乐器。
——还有哪些是“江南丝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们有听过二胡演奏的曲子吗?今天我请来了我们的李老师为我们来弹奏一曲,我们大家欢迎。【二胡独奏】
——你们觉得好听吗?我们的民族乐器真棒!其实我们幼儿园也有这些小乐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媒体】
——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三、合作演奏《采茶舞曲》
1、幼儿自由选择一种小乐器(木鱼和小铃),根据老师提供的茶壶节奏谱来演奏。【出示节奏谱】
根据出示的节奏谱,分别一一演奏。
初次跟随钢琴的伴奏《采茶舞曲》,进行演奏。
再次和着民乐《采茶舞曲》,愉快地演奏。
重点指导:轻轻的敲打,体验采茶舞曲的轻柔。
2、幼儿自选绘制的不同的节奏谱,和着民乐《采茶舞曲》有节奏的敲敲打打。
——我这里还有一些节奏谱,请每个小朋友上来选一张,我们来跟着音乐敲敲自己选的节奏。
3、尝试为《采茶舞曲》配上两种不同的节奏型,愉快地合奏。
(教师选择幼儿的情况,选择两种节奏型来合奏)
注意:节奏的变化和难度的挑战。
4、幼儿组成小小丝竹乐队,为《采茶舞曲》合奏。
表演:《采茶舞曲》
大班社会《茶》教案 篇9
活动构思:
保健茶是用各种天然植物的花、叶、果实配置而成,它的成分中有许多都是幼儿经常接触的食品。保健茶不但具有增进身体健康的疗效,而且比较可口,目前已经成为许多幼儿家庭中的常见饮品。本次活动通过幼儿观察、制作保健茶,及幼儿间的相互交流、互相合作,引导幼儿了解他人的健康状况,针对不同需要,配制相应保健茶,更能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有些植物具有保健、治病的作用。
2)通过幼儿自制保健茶,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若干保健茶制作原料及相关字卡,茶包,杯子,筷子,食品袋,热水,材料表格、笔、小小垃圾箱、蜡笔。
活动过程:
(一)引入保健茶主题: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平时都喝些什么保健茶?
幼儿:我妈妈有时候会喝一些枸杞泡的茶。
幼儿:我爸爸都喜欢喝茶叶茶。
幼儿:我爷爷平时喜欢喝苦丁茶,可以治高血压的。
教师:上次方老师向你们介绍了很多可以用来制作保健茶的材料,你们还记得有哪些?它们又有些什么保健作用?
幼儿:红枣和桂圆可以用来补血,给妈妈喝最好了。
幼儿:人参给老年人喝,因为它可以让人长寿。
(二)幼儿观察保健茶原料,并认识一些原料:
(教师事先布置原料,三桌一样;字卡背面贴上双面胶,张贴在黑板上)
教师
:你们知道这么多关于保健茶的知识呀,你们看,我把这些原料都摆放出来了,等一下请你们来参观一下,我还放了一些没有介绍过的材料,请你们也来看一下,认识它们吗?它们又有什么保健作用?
(幼儿观察材料,教师指导)
(出示黑板上的字卡)
教师:黑板上的字宝宝,都是这些材料的名字,请你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并说说,这种材料的作用,行不行?
谁愿意先来试一下?
幼儿:这是胖大海,用这个泡茶,喉咙就不痛了。
幼儿:这是苦丁茶,好象常喝这个,可以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
(教师补充介绍一些幼儿不认识的材料,并一一贴上字卡)
(二)幼儿自制保健茶:
教师:你们知道这么多制作保健茶的材料,真不简单,我可要考考你们啦,是不是真的会用这些材料。
如果你的爸爸工作很忙,火气很大,脸上有时候会发些青春痘,你要为他泡杯什么茶?放些什么原料呢?
幼儿:我要放一些菊花,因为它可以清火,对皮肤也很好,还要放些人参,让爸爸精力充沛。
教师:那么如果你的妈妈经常头晕,脸上没有血色,那你又要为她泡杯什么茶呢?
幼儿:我会在茶里放些红枣和桂圆,让妈妈补补血。
教师:那么,如果你的奶奶有点胖,又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你要为她泡杯什么保健茶?
幼儿:我会用苦丁茶和山查给奶奶泡杯茶,让她减减肥,治治病。
教师:你们真聪明,都会针对不同的情况,为每个人泡制特别的保健茶。
现在我要请你们实际操作了,你们想不想真的自己亲手来泡一杯保健茶?
幼儿:想!
教师:(教师发下一次性杯子2个、筷子6双、原料表格2张、水笔2只/每桌)
每三个好朋友为一组,请你们找一位客人老师,为她配制一杯适合她的保健茶。
听好要求,每三个好朋友拿一张原料表格一只笔,然后问问客人老师她有什么需要,再记录下来,表格上没有的原料,可以现在再画上去。然后回到座位上,拿一个杯子,根据你的表格,挑选材料,再放进杯子,泡上热水,行不行?
一定要注意安全,水很烫的。
(幼儿选取材料,泡制保健茶)
教师:哪一组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为客人老师泡制了什么保健茶?为什么?
幼儿:我们在茶里放了人参、苦丁茶、冰糖和山查。因为这位客人老师年纪有些大,苦丁和人参很适合她。
幼儿:我们在茶里放了山查、菊花、枸杞,因为客人老师皮肤不太好,又有点胖。
(三)幼儿为家人泡制保健茶,激发他们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师:除了客人老师,你们还想为谁泡制保健茶?为什么?
幼儿:我想为妈妈泡一杯保健茶,因为妈妈身体不太好,住院了。
幼儿:我想为爷爷泡一杯保健茶,他每天接我很辛苦,年纪也很大了。
教师:方老师有个问题了,我们在这里泡好茶,回家都冷了,而且一路上灰尘进去,都很不卫生,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幼儿:可以用茶包,装好材料,回家再泡给妈妈爸爸喝。
教师:真是个好办法!
(教师分发茶包、食品袋,介绍茶包用法)
那就请你们每人制作一包保健茶茶包,放进需要的原料,然后封好茶包,装入食品袋,这样就干净啦,回家再泡给别人喝,多卫生啊!
现在就开始制作茶包,做好后,请你拿着茶包向客人老师或是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自己的茶包,里面有些什么材料?你是做给谁喝的?为什么?
(幼儿动手制作茶包,并互相介绍)
(四)教师小结:
教师:每个小朋友都制作了一个保健茶茶包,有的是送给爷爷奶奶的,希望他们长寿,有的是送给爸爸妈妈的希望他们身体更健康,你们真关心他人啊!
现在请你们进去拿自己的小书包,把茶包小心地放进去,带回家,送给你想送的人。
大班社会《茶》教案 篇10
目标预设:
1、运用各种感官初步感知茶叶的特征,乐于运用语言进行表述。
2、能仔细观察、记录茶叶在泡水前后的变化。
3、初步尝试泡茶、知道泡茶要注意用水量和安全。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重点:
1、能大胆地用语言、身体动作表述自己的想法。
2、自己尝试泡茶。
活动准备:
4个茶叶罐装好适量的茶叶、小勺4个、透明杯子每人1个、保温杯16个、集体记录单1张、录像《认识茶叶》、音乐、抹布等。
活动过程:
1、出示装好茶叶的茶叶罐,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请幼儿从听、闻、摸等多种感官来猜想罐子里装的是什么。
(以游戏猜猜的情景引出茶叶,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意识。)
2、引导幼儿观察干茶叶的特征
引导幼儿从茶叶的颜色、形状、硬度、味道等方面进行观察。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形象记录。
原有记录总结过程:(观察、记录)
从视觉、触觉、味觉等来感知干茶叶的特征,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对干茶叶的理解,并对干茶叶特征进行总节并记录。
3、引导幼儿观察泡水后茶叶的变化幼儿自己泡茶,知道泡茶用开水、杯子、并注意安全等。
观察茶叶在杯中的变化,互相交流。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形象记录。
教学反思:
中国的茶文化是我国的代表特色之一,现在正式采茶时节,孩子们对茶的认识不多,这次学习通过看、闻、品,让孩子对三种茶有了初步的认识,看——看茶叶在未泡水和泡了水以后状态、色泽的变化,闻——茶叶的香味,品——感受几种茶叶的口味,全面地让孩子感知了解。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浓厚,也调动了孩子的基础经验,看到过爸爸、妈妈喝茶,和今天的学习联系后也有一些自己对茶的认识。这里将茶道的展示添加并放在延伸环节是让孩子将对茶的认识的延续,激起他们新的学习的欲望。
大班社会《茶》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是茶的家乡,茶的种类是各种各样,对人体有保健作用。
2、幼儿尝试自己泡茶、品茶,体会品茶的乐趣。
活动流程:
赏茶与品茶——了解茶的文化——尝试泡茶
活动准备:
提供菊花茶、苦丁茶、茉莉茶和普尔茶。餐盘中有干茶叶、与其对应的泡好的茶叶和茶的名称。另外,餐桌上有“小心烫手”的警告标志。小茶壶6个、一次性纸杯数、——尝试泡茶餐巾纸、提供温开水。毛巾。提供菊花茶、苦丁茶、茉莉龙珠和普尔茶。餐盘中有干茶叶、与其对应的泡好的茶叶和茶的名称。
刚刚我们在进入教室的时候,看到门上有“静”的标志。表示进入教室应该保持安静。让我们来找找看,教室里还有哪些标志?
活动过程:
一、赏茶与品茶
1、寻找标志:
1)让我们来看一看标志上面有什么?(杯子冒着热气)
2)这个标志在向我们说什么?”(小心杯子烫)
3)这个是警告标志,它在告诉我们在拿茶杯或喝水的时候要小心烫手或烫嘴。
4)那么杯子里装的是什么呢?(茶)
5)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聊茶”
2、聊茶
1)你们在哪里看到过茶?你的爷爷奶奶喝茶吗?
2)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茶叶,你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它是怎样的,从前见过吗?
3)幼儿带着问题赏茶。
活动中,教师建议:“如果你想品尝一下它的味道,可以拿小杯子品一品。”
3、幼儿集中。
说说看刚才你品到的是哪一种茶叶,它长得什么样?它是什么味道的?当你喝到嘴里的时候让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中国自古就有品茶的传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饮用茶叶、生产茶叶的国家。可以说,茶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标志。
二、幼儿了解茶文化
1、谁知道茶是怎么来的?
2、那么茶到底分几种呢?(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
3、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所以,秋天比较适合品绿茶。让我们一起来泡绿茶,品品它的味道怎么样?
4、教师示范泡茶的用具和要求。
1)茶具:紫砂壶适合泡其它的茶叶。
2)要选用好的矿泉水。
3)先放茶叶、倒一点烧开的矿泉水,先让茶叶慢慢地泡开,然后再倒入开水,等一小会。
4)品茶:要双手扶住茶壶,双手端杯。小口抿茶水,让茶香慢慢地进入到我们的身体。
5)在等待茶叶泡开的时间里,和幼儿一起背颂几首古诗。
三、幼儿尝试泡茶
1、两个人一组,选择好自己想要品尝的茶。
2、注意小心烫手。
3、幼儿泡茶。
4、幼儿间相互品茶或者向长辈敬茶。
四、整理用具。
大班社会《茶》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动手泡茶,激发幼儿对花茶的兴趣,知道花也能泡茶。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各种花茶的名称。
3、感受粗浅的茶文化,尝试以茶代客。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花茶若干,一次性透明杯若干,小勺若干,开水壶(茶桶)六只,各种花的字卡。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语言导入
玩了“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游戏,累吗?(累)现在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休息、喝水)对啊!我也累了,看看,这里有水吗?(有,幼儿桌子上的茶杯里有白开水)喝吧,喝吧!
2、情感深入
哈哈,我可是第一次和你们做游戏哦,来为我们的第一次合作成功干杯(幼儿在位子上举杯)(让幼儿发现我的茶里有东西,而且是有颜色的)想知道为什么?好,可以!
二、体验理解
1、认识可以用来泡茶的花
那你们先来看看,我的茶杯里有什么?(幼儿观察后回答——花)真棒!找找啊,花在哪儿啊?对。在你们的桌子上,认识吗?哦,不认识,那怎么办啊?(幼儿想办法认识)这样吧,我们请今天来的客人老师告诉我们,你拿好你想知道名字的花的名字卡,找客人老师问,它叫什么名字,喝了之后对我们有什么作用?知道后可要记住哦,把它告诉你周围的好朋友,这样不就都认识了吗?(幼儿开始行动,并要求幼儿认识后将字卡放回原处。)
2、了解粗浅的茶文化
来吧,把你认识的花名告诉大家吧!(要求说话完整)告诉你们哦,我们中国,是茶的故乡,就象常州是我们的故乡一样,所以呢,这个泡茶啊,可有讲究了,让我先来泡一杯茶吧!(教师示范,并用语言讲解步骤)
3、尝试自己动手泡茶
幼儿自己泡茶,并说说自己泡的茶:什么名字?什么颜色?味道如何?
听清楚要求和值得注意的事项
茶叶不能放很多
水只能倒半杯
当心开水烫,注意次序
细心观察,相互交流
三、内化迁移
1、请朋友或客人喝茶,考虑一下该如何敬茶?为什么要用双手?表示什么?
2、创意泡茶:多种花放在一起,或者和其他食物放在一起,想象一下可以放那些食物?(水果、冰糖、干果等)。
大班社会《茶》教案 篇13
问题的提出:
4"5岁的`儿童主要依照表象进行思维,认识活动的概括性是儿童对事物理解增强,但仍表面、肤浅!幼儿这个年龄决定他们对周边环境有着强烈的好奇,对动植物、自然现象等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本着‘陈鹤勤的社会乃大学堂’:能引起幼儿兴趣,真正作到‘玩中学、学中玩’———在本学期,我们中(1)班展开了以杭州老字号特产(杭州西湖龙井茶)为主题的教学活动,目的是想利用幼儿身边熟悉的物质资源,通过幼儿自主收集、使用、了解,从而对家乡的特产有进一步认识。在与同伴分享资源的同时,为家乡拥有‘宝贵财富’而自豪,从而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研究目标:
1、通过积极参与杭州老字号特产的收集,认识特产对生活的用途,从而为家乡自豪!
2、原因收集特产相关的背景知识,体会与同伴交流的快乐,同时提高主动获取知识信息的兴趣!
3、使幼儿在感受家乡地大物博的同时,初步懂得现在好好‘学本领’的重要性!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研究时间与对象:
时间:20xx—06
对象:中(1)班全体幼儿、家长、老师
实施过程:
(为使‘西湖龙井’这一主题开展地更丰富,有效:首先制作主题网络图)
认识龙井
杭州西湖龙井品尝龙井。
龙井绘、编。
为保证活动质量,我们将对活动的展开做具体预设:
首先收集各中各样的茶叶,供孩子比较龙井茶叶与其他茶的不同处;
其次与孩子一起收集相关龙井茶的历史背景及闻名的历史原因;
第三观看龙井茶的生长过程、龙井的采摘(有机会可实地观察);
第四动手泡制龙井茶,与同伴分享合作成果;
(在区角中展开龙井的装饰:用茶叶来拼自己喜欢的饰物等);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考虑孩子的兴趣点,主要参考以下点:
1、一起认识龙井茶;——我来说说龙井茶;(从形,质等方面展开)
2、可爱的龙井茶树;———我来画棵龙井茶树;
3、龙井茶的故事;——分享我所知道的;
4、一起采茶去;(用录影带观看或实地)
5、好听的‘采茶扑蝶’
6、品茶会;
7、我来做茶叶工艺品(投至区角等)
教育的随机性很大,当然以上只是一个预设的过程,在实际展开中教师会按照幼儿的活动表现做调整或延伸!
活动反思
从目标、内容来看,内容围绕着目标而展开,运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学孩子很感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到了有益的经验,了解了茶的不同种类,了解了中国的茶文化。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体会到了品茶泡茶的乐趣。在让幼儿认识各种茶叶时,时间应多一点,把实物与幻灯片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孩子会更直观印象也会更深刻。
大班社会《茶》教案 篇14
一、活动目标
1.在了解有些植物具有保健、治病的作用的基础上,能将音高与不同保健茶建立连接,听辨音高选择相应的保健茶。
2.尝试用动作表现茶叶在水中运动的过程。
二、活动准备
1.了解有些植物具有保健、治病的作用。
2.幼儿看过茶叶在水里的过程。
3.各种颜色的保健茶的图片(胖大海、玫瑰、菊花、枸杞、绿茶、薰衣草、丽春花茶)。
4.七声音高的音块。
三、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忆
T:很多植物都有不同的用处,有些植物可以用来泡茶对我们身体健康很有好处,你们知道有哪些可以泡茶喝的植物?他们都是什么颜色的? (引导幼儿回忆保健茶的名称、功能与颜色,老师根据幼儿说的出示图片)
(二)保健茶的舞蹈
T:这些茶放在水里会跳舞,我们来做茶叶,听着音乐在开水里舞蹈,音乐停,茶叶也停一样的茶叶跳舞的动作和别人不一样。(鼓励幼儿跟音乐创编动作)
(三)保健茶会唱歌
T:不一样的保健茶会唱不一样的歌,我们来听听它们分别唱的是什么。
(依次出示七种保健茶图片,结合颜色敲音块,引导幼儿在听唱中找出保健茶和音高之间的联系。如:胖大海——褐色——do;玫瑰一-粉-- re;枸杞——红--mi;绿茶——绿色--fa;菊花——黄色——sol;丽春花茶——蓝色——la;薰衣草——紫色——si)
(四)泡茶
T:这些保健茶都在杯子里跳舞等着有人来喝,冷了不好喝,音块来帮忙听到它唱谁的歌,就说明有人要喝了,要给它泡热水了,如果听到22 22 2 1 22 22 2 1要给哪个保健茶泡水?(玫瑰)玫瑰茶就在开水里跳舞,其他茶就蹲下沉到杯底。(引导幼儿游戏,选择自己喜欢的保健茶站到图片边上,跟音乐一起动作,音乐停幼儿停下听音高,根据最后重复的音高唱出来,唱到的音高,代表其音高的保健茶站起来扭动,其余蹲下,然后游戏重新开始)
操作提示
在此活动前,需要幼儿对相关的保健茶有一定的经验,例如:名称、颜色、功效等,特别是颜色,对于与音高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关键的。在介绍保健茶和音高联系的环节中,老师尽量通过出示保健茶——听音块——唱音高支持幼儿发现其中的规律,而不是单纯的根据颜色对应音块。在游戏中,老师要反复强调游戏规则,听音块——唱音高——动作表现,听辨音高只有经过这个过程,幼儿的听辨才是自主的,同时也是自我检查的过程。
大班社会《茶》教案 篇15
目标预设:
1、运用各种感官初步感知茶叶的特征,乐于运用语言进行表述。
2、能仔细观察、记录茶叶在泡水前后的变化。
3、初步尝试泡茶、知道泡茶要注意用水量和安全。
4、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对干茶叶的理解。
5、知道喝茶的好处,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点:
1、能大胆地用语言、身体动作表述自己的想法。
2、自己尝试泡茶。
活动准备:
4个茶叶罐装好适量的茶叶、小勺4个、透明杯子每人1个、保温杯16个、集体记录单1张、录像《认识茶叶》、音乐、抹布等。
活动过程:
1、 出示装好茶叶的茶叶罐,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请幼儿从听、闻、摸等多种感官来猜想罐子里装的是什么。
(以游戏猜猜的情景引出茶叶,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意识。)
2、引导幼儿观察干茶叶的特征
引导幼儿从茶叶的颜色、形状、硬度、味道等方面进行观察。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形象记录。
原有记录总结过程:(观察、记录)
从视觉、触觉、味觉等来感知干茶叶的特征,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对干茶叶的理解,并对干茶叶特征进行总节并记录。
3、引导幼儿观察泡水后茶叶的变化幼儿自己泡茶,知道泡茶用开水、杯子、并注意安全等。
观察茶叶在杯中的变化,互相交流。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形象记录。
看了那么多的茶叶,老师想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茶叶的聚会》。故事后提问:
1、故事中哪些东西是跟茶叶有关的?
2、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跟茶叶有关?
猜想与验证过程。(猜想、实验、记录)
1、集体进行猜想。提醒并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尝试,尊重事实。
2、幼儿猜想、验证后,师进行集体记录,此时注意观察幼儿猜想与验证是否一致,会用自己的身体和语言展现自己实验前后茶叶的变化。
3、自己尝试泡茶、知道泡茶的水量。
4、带着问题观看录像,逐步感知茶叶的生产过程。茶叶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是所有的茶叶都能摘吗?茶叶是怎么变干的?等一系列这都是孩子的问题,在此环节中幼儿观看了茶的现场录像,也感受到茶农的艰辛。
5、听音乐做律动,让幼儿在愉快的律动中结束活动。
大班社会《茶》教案 篇16
【活动设计】
林畲是茶的故乡,产量大,栽培。生产历史悠久,具有下火。明目。降脂等的特点,很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在福建省享有盛名。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家乡特产的用处,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并为自己是清流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活动目标】
1、了解茶在生活中的用处,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粗浅的茶文化。
2、知道林畲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以圆桌布置成小茶室。各色茶叶,杯子,碟子,水,林畲茶场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交谈,生活中父母的爱好,许多幼儿表示父母爱喝茶。
二、幼儿分组进行情感感知:
听音乐进入小茶室:“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三、体验了解:
1、观看了解各种茶叶:“闻闻桌上各种茶叶的香味,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数一数桌上有几种茶?”
2、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茶叶的种类,形状。
3、观看林畲茶场的图片,让幼儿知道我们林畲乡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四、泡茶-闻茶-观茶:
1、教师泡茶,幼儿观察各种茶叶的变化。(颜色。形状)
2、请幼儿品尝茶:“茶的味道怎样?”
3、了解各种茶叶的功用。
4、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茶叶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