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南瓜》及教学反思

2023-07-21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南瓜》及教学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不怕困难,有客服困难的勇气。

  2.学习续编故事。

  3.能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5.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活动准备

  1.《运南瓜》的图片一幅。

  2.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图1,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小兔在干什么?(学习词语:茂盛、发愁)谁来了,它们在说什么?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2,提问:画面上有谁?它们在说什么?小白兔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交代任务:这两幅图说的是小白兔和南瓜的故事,故事的开头我们知道了,小白兔的大南瓜该怎样运回家呢?请你们仔细想一想,把这个故事的结尾部分画出来。

  四、让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作为第三幅图。(要求画出的小兔运南瓜的形象是笑咪咪、甜滋滋的,小兔走路的姿势是欢快的。)画好后独自练习讲述。教师巡回观察指导,了解幼儿构思。

  五、选择画面清晰、情节设计比较合理新奇的作品让作画人向全体幼儿讲述。

  六、启发幼儿给故事取名字。

  七、教师完整讲述《运南瓜》的故事。(也可请能力强的幼儿讲述一遍。)

  八、引导幼儿讨论:从小白兔运南瓜的故事中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延伸活动幼儿回家后可将《运南瓜》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语言活动——续编故事:运南瓜。

  【课后反思】

  如何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十分重要。本课先创设了实际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交际活动的兴趣,口语交际活动自然展开;再创设“转述”的情境,自然而然地进行了倾听与表达的口语交际训练;结束时再创设受伤“兔子”寻救的场景,引导学生学会交际应对,学会主动关心他人,把交际活动引向了深入。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南瓜》及教学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南瓜的形状,学习用蜡笔均匀的涂色。

  2、发挥想象力,尝试进行舔画。

  3、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各种南瓜图片;白纸,铅笔,蜡笔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对南瓜的外形能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小朋友们,农民伯伯菜园里面种的南瓜丰收了,他呀,准备把这些南瓜拉去集市卖。看,好多南瓜呀!(出示各种南瓜图片)谁来说说这些南瓜长得什么样子的?有什么颜色呢?(有圆形的,有椭圆的,还有扁的,有大有小)图片上的南瓜有哪些颜色呢?(黄色,橙色,绿色。)这么多南瓜,农民伯伯想拿到市场上去卖,但不知道好不好卖,小朋友们愿意帮他把这些南瓜画出来给市场的叔叔阿姨吗?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范画,幼儿仔细观察,引导幼儿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南瓜的形状。

  2、幼儿看图片初步尝试画出各种各样的南瓜:那现在小朋友们拿起手中的铅笔画出你最喜欢的南瓜。(强调怎样布置构图,教师巡回指导)。

  3、小朋友们都非常棒!那我们怎样才能把南瓜画得更可爱呢?南瓜呀也可以变成南瓜宝宝,怎样才能变成南瓜宝宝呀?哦,给南瓜加上各种表情!(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舔画,用简单的线条加上南瓜的眼睛,鼻子,嘴,画出南瓜的表情。)

  4、师:小朋友们给南瓜宝宝添的表情太可爱了!谁来说说你为什么要给南瓜宝宝添这个表情呢?(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会给南瓜宝宝添上哭,笑,或者生气的表情。)

  5、师:南瓜宝宝也要穿漂亮的衣服,现在请小朋友们为南瓜宝宝涂上美丽的衣服吧!(教师强调上色时要均匀,巡回指导幼儿。)

  6、幼儿将画完的画与同伴之间互相展示,教师将画得比较好的作品拿出来单独展示,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一个个都把南瓜宝宝画得这么可爱,刚刚呀老师已经把你们画得南瓜给农民伯伯拍照发了过去,农民伯伯看见后可开心啦!他说谢谢你们!下次呀请你们去他的菜园玩好吗?那现在我们一起出去排队,把小手洗干净吧!

  (四)活动延伸:

  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手工活动:南瓜宝宝。

  活动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将丰收的氛围和喜悦的渲染了出来,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