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之约语文教案

2023-07-16

蒙娜丽莎之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认读“纽约、卢浮宫、交涉、肖像、抿唇、恬静、矜持、沐浴、衬托、璀璨”等10个词语;积累“有朝一日、大样彼岸、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转瞬即逝、永不磨灭”等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图文对照,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重点)

  3、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难点)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3分钟)

  二、阅读学案,明确目标(1分钟)

  三、依据学案,自学课文(23分钟)

  (一)【诗歌诵读】(15分钟)

  1. 要求学生用多种方式自独、互读课文,将课文读准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2. 指导朗读语气,相机纠正读音,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二)【质疑探究】

  【活动一】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主要内容是什么?

  【活动二】再读课文,说说这幅名画的魅力在哪里?

  【活动三】尝试当小小解说员或制作资料卡向小组同学介绍这幅名画。

  四、组织交流,规范指导(7分钟)

  五、学情检测,反馈纠正(5分钟)

  六、学习小结 (1分钟)

蒙娜丽莎之约语文教案 篇2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出示图片]中珍藏着三件宝,其中一件就是《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出示作者介绍】,有谁还可以补充相关的资料。

  2.他的这幅《蒙娜丽莎》【出示图片】几百年来,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跟随作者一起去探访蒙娜丽莎吧!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课文,并完成预习单,都完成了吗?【出示预习单】

  2.那我们来说说预习情况。

  (1)读一读你所划的难读词语。生汇报,师:同学们所读的词的确需要注意的,其实除了这些,还有一些词我们要注意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PPT】

  (2)下来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出示填空】

  (3)为了体会《蒙娜丽莎》的魅力,我们可以如何品读课文呢?你从课文的“阅读提示”找到提示了吗?谁来说说?【PPT出示】

  三、欣赏名画,感受魅力。

  (一)感受正、侧面的写法

  1.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吧,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体现《蒙娜丽莎》的魅力的句子,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边写上你的感受。开始吧! 2.学生汇报:(同学们,我们按顺序来汇报吧,谁找到最前面的句子。) 同学们,交流到这里,你发现了什么吗?

  我们刚才交流了这几个句子都没有直接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作,但是,它从观众排队入场的情景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板:观众】这种描写就叫——侧面描写。【副板书】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那文中有直接介绍这幅画像的吗?在哪些段落中?【5-7段】【板:画像】这种直接介绍画作的方式叫什么描写?(正面描写)。

  (二)感受画像的魅力

  1.请大家把重点放在5-7段,划出体现画像魅力的句子,看作者分别写了画像哪些内容? 2.学生汇报:

  (1)预设:“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A、师点拨:这里写了画像的什么内容【面部表情】?请大家自由读读这句话,画像的魅力表现在哪里?【逼真】从哪里可见?血液真的在流动吗?这是作者的联想。为了就是让我们感受画像逼真的魅力。 B、体会情感:眼前看着这样一副逼真、生动的表情,我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C、指导朗读:下面让我们通过朗读读出我当时的惊讶和兴奋吧! 追问: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这种写法的吗?

  (2)预设:“蒙娜丽莎那微抿(mǐn)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

  (3)预设:“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有时,有时..,有时..,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jīn)持。”

  A、师点拨:这写的是画像的什么呢?【蒙娜丽莎的微笑】魅力体现在哪里?【多变的`的微笑】“那微笑,有时有时有时有时”(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使蒙娜丽莎那时隐时现,难以捉摸的

  微笑放佛就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不禁赞叹达芬奇画技的精湛。)

  B、指导读:是啊,多神秘,多难以捉摸的微笑啊!让我们合作来读读一读。老师读红色字体,你们读黑色,好吗?准备。

  小结:同学们,看这三个句子【出示】,作者巧妙把自己看到和联想结合起来,在前面的《月光曲》当中我们知道这种写法就叫【副板:虚实结合】。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呢?【更能突出画像的魅力和画家技术的精湛。】

  过渡:同学们体会真深。同学们还找到哪些句子体现画像的魅力呢? (3)继续汇报句子。

  (4)继续汇报:【坐姿 】、【背景】

  (5)引导:在第五段也发现一句正面描写画像的,你们有发现吗? “那幅画不大,大概三英尺长、两英尺宽吧,整幅画几乎只是一种棕色。”问:这是写了画像的什么呢?

  3.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描写画像的内容,对照插图,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出画像的魅力的?【PPT提示】【PPT:整体到局部 、从上到下、从前到后】

  预设1:同学们真会发现。下面让我们按顺序地读读这些句子,再次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吧! 【够时间的情况下可用】

  预设2:同学们真会发现。下面让我们把描写最生动的句子读读,边读边想象,再次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吧!【不够时间】

  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让我感到蒙娜丽莎仿佛就在我们面前。多神秘的微笑,多有魅力的画像,难怪世人这样说:(读..)“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PPT出示】而“我”作为其中一个有幸之人,看完后发出这样的感受(读..):“我虽然在她面前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四、总结拓展小练笔

  同学们,课文作者抓住“人们排队入场的情景”、“画像的描写”和“人们的评价”三方面,运用正、侧面描写,虚实结合的方法,有顺序地描写《蒙娜丽莎》,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蒙娜丽莎》的魅力。【指板书总结】相信认真学习的你们,对这些写作方法已有所领会了,下面我们就来试着运用今天所学的其中一种方法,对这幅画进行描写吧!一小段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