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大鞋小鞋教案

2023-07-14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大鞋小鞋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知道如何让不愉快的心情变好。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活动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相关爱的情感。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小兔布偶一个、一棵大树、各种树叶状的彩纸、记号笔、PPT、人手一份笑脸和哭脸、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小兔子的心情图片,谈话引入

  师:昨天小兔子去公园玩了,它好开心啊,它的心情是愉快的(笑脸)

  可是今天小兔子生病了,它好难受啊,它的心情就是难过的(哭脸)

  小结:每个人都会有这两种情绪,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二、出示两种心情图片,幼儿自由选择

  师:每个人的书袋里面都有两个心情图片,请你选择一种心情卡片来代表你今天的心情

  三、分析并找寻办法

  1、分析原因

  师:班级里有这些小朋友选择了哭脸,说明今天他们的心情很不好,我们来听一听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心情不好,好吗?

  2、找寻高兴起来的方法

  师:如果心情不好,不开心,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问题(出示图片)。那我们赶快来找个让自己开心起来的办法吧?如果你心情不好了,你会用什么办法呢?(请几个幼儿回答,为了下一环节做铺垫)

  四、关心小朋友

  1、听听小朋友心情不好的原因

  2、帮助小朋友找到快乐起来的办法

  师:把你找到让她快乐起来的办法画下来。

  3、把这些办法编成一首诗

  师:每个人总会碰到心情不好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我可以吃上一颗糖果,让自己的心情变得甜甜的

  我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让自己的心情也变得美美的

  我还可以……

  五、延伸环节:

  把心情树放到班级的心育墙上,当小朋友不高兴时,可以过去看一看,这样心情就会变得好起来。

  小百科:心是任何想法都能产生的源泉,这就包含了,对和错两个方面想法。心本体会陷入到对自己本体不能理解的状态中,因为心能产生任何想法,不能分出对错,不能分出自己。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大鞋小鞋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在班级环境布置中,我带来了几支芦苇布置墙面,没有想到孩子们对在都市中很少见到的芦苇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且还问了许多的问题,真对孩子们的这一兴趣点,我及时把我最喜欢的植物—芦苇引进课堂来满足孩子们的求识欲望。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幼儿认识及对植物的浓厚兴趣。 2、初步认识芦苇,并了解其主要特征 3、通过音乐和美术等活动,培养幼儿对艺术的感知力和表现力。

  三、活动准备

  芦苇、手偶(小熊、小兔)、图片、音乐、羽毛、胶棒、半成品画面、剪刀、等。

  四、活动过程

  (一)语言

  1、通过小动物导入(因为……所以)的句式 师:小朋友,咱们班级多了一种植物,它是什么?幼:芦苇,师:你们喜欢它吗?幼:喜欢。咱们班来了两个小客人,它们也很喜欢芦苇。让我们听听它们为什么喜欢芦苇。小熊说:“因为它毛茸茸的,所以我喜欢芦苇。”小兔说:“因为它像扇子,所以我喜欢芦苇。”师说:“因为我平时很少看见它,所以我喜欢芦苇。”

  2、师问:小熊说什么?小兔说什么?幼儿答(因为……所以)。通过复述小动物的话让幼儿初步学会用因为……所以说完整话。 3、请小朋友分组讨论想一想,像小动物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互相说一说自己喜欢芦苇的原因。

  (二)常识

  1、通过图片帮助幼儿认识芦苇的外形及主要特征 师:芦苇分根、苇叶、花序、种子这几部分。根状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较长时间埋在地下,1米甚至1米以上的根状茎,一旦条件适宜,就可发育成新枝。也能以种子繁殖,种子可随风传播 2、教师把芦苇的整体进行分解(运用芦苇的三段卡)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巩固对芦苇的认识。

  三、音乐

  通过音乐和道具(羽毛),引导幼儿运用身体动作表现芦苇的特征(音乐起羽毛代表种子到处飘,音乐停羽毛落代表种子扎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力。

  四、美术

  (配有音乐:抽油机)

  1、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一幅画,它上面有什么呀?(井架、磕头机、油井房等)那上面还缺少什么呢?老师在这里为小朋友准备很多的材料,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把画变得更漂亮吧!

  2、幼儿分组动手操作。

  3、全体幼儿展示作品。

  五、延伸

  小朋友喜欢的芦苇太漂亮了,我也非常喜欢,但我还喜欢一种植物,它是松树,那你们呢?除了芦苇以外还喜欢别的植物吗?请你们回家找一找,然后告诉老师。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大鞋小鞋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帮助幼儿理解4添上1是5的实际意义,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物体

  活动准备:

  大挂图;纸面作业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通过大挂图和纸面作业,使幼儿理解4添上1是5 的意义。

  活动过程:

  1、导入 请小朋友听铃鼓声音说出数字2,3,4

  2、观察图片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图片上有哪些动物,它们有哪些本领?

  幼:猴子,蜗牛,乌龟,小鸟 师:猴子、乌龟、小鸟它们有哪些本领呢?(幼儿回答时,教师要提升幼儿回答)

  师: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它们要来干吗?请你来说说看

  原来今天的天气很好,动物们要在这里举行一场运动会。瞧,一场激烈的爬树比赛拉开了运动会的序幕。可爱的小蜗牛在为它们呐喊助威,山那边的乌龟爬行比赛和鸟儿的飞行比赛也在这里激烈的进行着,让我们一起为小动物们的精彩比赛喝彩吧!

  师:小动物的比赛还在继续进行着,我们来看看参加爬树比赛的小猴有几只?引导幼儿按顺序点数。 师:又来了一只小猴,请小朋友数数看现在有几只小猴子了。

  师:为什么变成5只了?

  师:原来有4只小猴子,又跑来了1只小猴子,所以变成了5只。也就是4添上1是5

  依次引导幼儿看乌龟和小鸟的比赛情况。进一步巩固4添上1是5的含义

  师:瞧,小草上的蜗牛也在为乌龟和小鸟加油呢,我们一起数数有几只小鸟啊

  师:谁能想个办法让蜗牛的数量和乌龟的数量一样多呢?

  师:小朋友们可真爱动脑筋,再添上一只蜗牛就是5只了,原来的四只蜗牛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又添上一只我们可以用数字1表示,现在有5只蜗牛了。可以用数字5表示,也就是说4添上1是5.

  师:小动物的比赛还在继续进行着,我们也来玩一个小小的比赛,发放纸面教具,想想看怎样才能使苹果和菠萝的数量都变成5,并利用胶棒粘好。

  活动结束

  教师小结:活动中我们共同探讨了5的形成,孩子们表现的很好。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大鞋小鞋教案 篇4

  中班主题活动大鞋小鞋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感受、理解大鞋与小鞋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学唱歌曲,能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力度来表现两种不同的音乐,能借助老师的体态动作,教学图片理解并记忆歌词,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大鞋小鞋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中班幼儿音乐教育的活动目标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首很适合培养幼儿感知和表现歌曲的速度和力度变化能力的歌曲。我设计了以歌曲为主的活动和以歌表演为主的活动,以培养幼儿的感知和表现歌曲速度和力度变化的能力,及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活动目标

  1、感受、理解大鞋与小鞋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学唱歌曲,能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力度来表现两种不同的音乐。

  2、能借助老师的体态动作,教学图片理解并记忆歌词。

  3、体验与同伴共同歌唱的快乐。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借助老师的体态动作,教学图片理解并记忆歌词。

  2、能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力度来表现两种不同的音乐。

  活动准备

  歌曲图谱一张,歌曲内容小图片,磁带《大鞋小鞋》录音机、爸爸的大皮鞋和孩子的小皮鞋各是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感受大鞋和小鞋。

  二、初步学唱歌曲:

  1、初步感受歌曲内容,欣赏教师范唱。

  2、幼儿相互讨论歌里唱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歌曲内容)

  3、再次欣赏教师范唱,师幼共同讨论歌里还唱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歌曲内容)

  4、利用节奏图谱学习歌曲的后半部分内容。

  师:“刚才小朋友都已经模仿了穿大鞋,小鞋走路时发出的声音,现在和老师一起跟着节奏图谱把它给唱出来,好吗?”

  5、师幼共同看图谱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感受、理解歌曲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

  1、再次欣赏老师的范唱。

  2、师幼共同讨论应如何演唱两种不同音乐形象的乐句。

  四、幼儿分组演唱比赛

  1、分两个组,一组演唱第一段,一组演唱第二段。

  2、分男女两队,女孩子演唱第一段,男孩子演唱第二段。

  教学反思

  将歌曲图谱投放到活动区域中,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间能够继续学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