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

2023-07-14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 篇1

  一、学情分析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研究,学生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会自觉地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积累了写作素材,学生的写作功底得到了培养,语文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用词更准确,句子写得更生动、更具体,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的直抒胸意、畅所欲言。他们还能将课堂上掌握的学习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学习中去。但也有较多学生,由于平时积累知识很少,写作基础较差,写话短短几句,且语句不通顺,事情说不清楚,语无伦次,颠三倒四,想象力较差。大部分学生从平时的作业、单元检测和期中测试中反映出双基知识掌握得一般。阅读能力比较薄弱,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把阅读理解放在了重要的位置。章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尽情地读,读中有悟:悟情、悟景、悟得。并用迁移方法阅读课外书。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措施:

  (一)做细课堂教学。

  1、重视课内阅读;

  2、适当的说话指导;

  3、加强背诵;

  4、重视语言的转化和内化。

  (二)做足课外积累。

  1、培养课外积累的兴趣;

  2、拓展课外积累的空间;

  3、教给学生课外积累的方法。

  (三)让学生走进生活积累。

  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如:摘录好词好句,多阅读课外书籍,多背诵古诗词等。每个单元的教材安排有口语交际和单元教材相吻合的习作。

  每次课后的小练笔,我都认真地加以指导。每周要求学生灵活得应用课内外所积累的好词佳句写一篇质量较高的观察日记。暑假里还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以手抄报的形式将好词好句、名言警句摘录下来。

  二、复习计划

  1、通过复习,进一步突破教材重难点,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通过教规矩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复习的能力和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3、对教学中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新学知识。

  4、讲练结合、精讲精练,轻负担、高质量。注重能力培养,使学生喜欢学语文、会学语文。

  5、面向全体、不适时机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使优生更优,差生有较大进步。

  三、复习内容

  1、学会200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300个生字。

  2、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

  4、能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5、能背诵或默写所学的古诗以及课外自学的`古诗。

  6、能掌握“日积月累”里的成语、名言警句,以及课外的有关知识。

  7、能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能按要求答题。

  8、能听懂程度适合的短文,并按要求答题。

  9、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一段话,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0、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做到语句完整通顺、感情真实、学会使用标点符号。

  四、复习重点

  1、全面掌握本册要求会写的300字和要求会认的200字,并能用这些字组词,写句子。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3、结合《语文园地》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总结延伸阅读和习作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习作的能力。

  五、复习形式

  以单元复习为主,归类复习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度过复习阶段。

  六、复习解决与突破方法、步骤

  (二)归类复习

  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1、字词2、古诗词3、句型4、小练笔5、通知和寻物启事6、阅读7、作文几部分。

  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要着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读拼音,写词语、句子的关键,是拼读后,要先想出语义,然后正确地写出有关的汉字。

  2、汉字

  新《课程标准》对识字和写字教学都十分重视。本册要“认识常用汉字500个,其中300个左右会写”。所谓认识,就是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文中出现了很多形近字,同音字,关键要让学生理解这些字的意思,分清它们的用法。另外,还有一些多音字。

  3、词语

  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掌握的词语越多,阅读的速度就快,表达的意思就越正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头和书面中正确地运用。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要注意积累词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对词语的积累非常重视。要求学生积累的词汇,主要是指在课文中所学到的词语。本册有很多四字词语,如:恋恋不舍,左顾右盼等,可对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理解意思,并能用这些词语写句子。

  4、句子

  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要找出课文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习,并模仿这些句子自己写出一些来。

  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要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如从文中找出比喻句,让学生总结比喻句的特征,并学会自己写一些简单的比喻句。

  掌握一些关联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如果??那么??等,并掌握这些关联词的作用及用法,能够把它们正确地运用到句子里,使语言更加严谨。

  要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病句。如: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等)。

  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

  5、标点符号

  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认识书名号等数书中出现的标点符号。

  阅读

  阅读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方面。课内在单元复习时已讲过,现针对课外阅读进行复习。

  阅读分析在课改试卷中占有较大的比分,因此对这部分要重点讲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短文。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从文中找出句子回答问题,这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和认真思考的态度;

  另外,还要锻炼学生初步的总结概括能力,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短文的内容,并能说说自己的收获。

  习作

  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不管哪一种命题形式,习作的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习作的题目和习作的所有提示。就本册的习作训练展开复习,让学生积累各种作文体裁的精彩段落和语句,并教会他们如何运用这些语句。

  (三)综合复习

  本阶段以练习为主,通过以上的复习和反馈,已基本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针对学生易错的题目进行练习。做一些试题,教师认真评讲,要重视讲评的作用,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展开来讲,让学生比较扎实的掌握各个类型的知识。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复习,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充满信心的迎接考试的到来,一定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教师认真评讲,要重视讲评的作用,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展开来讲,让学生比较扎实的掌握各个类型的知识。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复习,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充满信心的迎接考试的到来,一定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 篇2

  一、活动目的任务:

  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激发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校园课余生活,推动我校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促进我校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学校于本学期开始组建乒乓球课外兴趣小组。为了在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尽快的提高同学们的球技,特制定本计划。

  二、现状分析:

  由于我们的队员都来自农村,基础相对薄弱,大部分队员连一个乒乓球拍子都没有,平时打球完全是随便乱打一气,因此只能从最基本的握拍方法教起(当然队伍中也有个别同学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他们可以协助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另外队伍中女队员很少,女队员的基础也更差。要提高确实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行。

  三、时间安排:

  周三下午第三节课

  四、训练要求:

  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要求多种变化,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首先要以培养学生的球性和基本功为主,对那些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还要培养其竞赛水平和心理素质。

  五、具体训练内容安排:

  准备期:(一周)

  1、召开全队队员会议,制度训练纪律。

  2、准备训练所需器材。

  第一阶段:入门阶段,从握拍的方法开始教,以乒乓球球性训练为主。

  1、直拍握拍方法和横拍握拍方法。

  2、乒乓球球性训练。

  3、最基本的发球:正手平击发球。

  第二阶段:乒乓球基本技术练习(包括手法和步法)。

  1、发球与接发球;

  2、推、挡球技术;

  3、搓球技术与削球技术;

  4、正手快带与反手快带;

  5、基本步法训练。

  第三阶段:巩固基本功球性训练,巩固及提高阶段

  1、学生的相互推挡,搓球,削球,快带及正手攻球。

  2、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球性练习,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第四阶段:发球和接发球练习,专项技术训练。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 篇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55名学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27人。本学期教学中,对学生的生字词和每课作业依然做到堂堂清、课课清,而且无家庭课业负担,所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好,而且愿意学习这门功课,学习兴趣浓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1、汉语拼音。

  个别同学需要进行拼音的复习巩固,特别是在哪些元音上加声调,以及韵母iu和ui的标调更是易错。

  2、生字词。

  由于本学期在识字方面基本做到了课课听写,课课清,所以大多数学生平时的字词掌握还算不错,但是班里有十多个同学生字掌握有些难度,因此,在复习中,要对这些同学加强听写,强化巩固。另外还要加强学生的书写,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书写卷面整洁,字迹端正,字体较美观。

  3、阅读。

  基于本学期的课时作业上每课都有课内或课外阅读题,所以大多数同学阅读能力加强不少,但仍有少数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差,没有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拿到一篇文章,一些学生由于理解能力不够强,阅读后对文章内容依然是一知半解,面对问题不知如何下手。还有个别同学老是不细心做每一题,老爱将没空题给丢掉忘做。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强阅读练习,重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注意教给学生阅读的能力和方法。还要反复提醒、训练学生,要在反复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再开始答题。

  4、习作。

  大部分学生能把所写的内容表达清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恰当地使用一些写作方法,使句子通顺,文章生动。但还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出现错别字现象,文章缺乏具体生动。因此在作文训练中要注意拓展学生写作思路,指导学生习作的方法和技巧。

  5、书写。

  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书写、学习等习惯。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书写乱、书面差的不良习惯。在较短时间内注重提高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

  6、后进生问题。

  本班有1位同学有些学习障碍,另外2位同学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约束能力差,还有5、6位同学基础有些不牢固。对这些同学要尽量在短短的十多天里最大限度地去提高并巩固他们的学习。

  二、复习内容:

  26篇课文、8个练习、8个习作。也就是整本书。

  三、复习目标:

  为了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更牢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特制定如下目标:

  1、通过复习加强和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3、帮助后边同学赶上队伍,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品尝学习的快乐。

  4、讲练结合、精讲精练,轻负担、高质量。

  5、面向全体、不适时机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使优生更优,差生有较大进步。

  四、复习要求:

  1、掌握本册书所学的生字新词包括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等,并能理解运用。

  2、能熟练背诵并默写本册书所要求背诵的片断和文章。

  3、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感知课文中人物的精神等。

  4、能真实、具体地表述自己的经历的事情或是自己的观点,并能初步做到语句通顺,重点突出,具体生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掌握改写句子,掌握基本的修辞手法等基本知识技能。

  6、在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五、复习方法:

  一课一课复习,再配单项及单元试卷巩固。

  六、复习时间、复习课时及复习内容安排表:

  略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 篇4

  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 复习掌握第一、二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康复”、“意外”等词造句。

  2、 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一课、第三课和第七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 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 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 听写词语:

  蜿蜒 民族 驾驶 谱写 奴隶 曲折 不朽 岛屿 海域

  宝库 水天相连 星罗棋布 连绵起伏 询问 固定 顿时

  传递 快慰 哀伤 飘飘悠悠

  2、 同桌互批

  3、 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 齐读。

  二、能用“康复”、“意外”造句。

  1、 出示词语。

  2、 指名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3、 明确要求:用这两个词语造句时,分别将这两个词用于句子的中间和最后。

  4、 指名交流。

  5、 师生评价。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六一联欢会开始了,我仿佛( )。

  2、( ),我很自豪。

  3、中国载人航天飞船试飞成功的消息像( )。

  指名交流,师总结。

  四、修改病句。

  1、 出示句子。

  (1) 我捡起了地上的。

  (2) 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3) 小明从小就养成了讲文明。

  (4) 今天到公园去赏花。

  2、 指名上黑板修改。

  3、 共同批改。

  4、 说说这个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 齐读正确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 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 指名背诵课文。

  3、 默写第一课。

  4、 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 出示填空:

  (1)桑兰在她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天大的不幸,然而她用( )的毅力,( )的精神,( )承受( ),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2)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信鸽是不怕( ),它能飞越( ),忠实地为人们( ),所以人们称它是“( )”。

  (3)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 ),在蓝天中( )……

  六、阅读分析。

  1、齐背《雪儿》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2、师出示要求。

  (1)照样子,写词语。

  雪白雪白( )( )( )

  飘飘悠悠( )( )( )

  (2)用横线画出“我”对刚到家的客人的做法。

  (3)读一读最后一句话,说说“蓝天白云”跟雪儿有什么关系,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4)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白云,我们还会看到( ),看到( )。

  3、逐条按要求完成。

  5、 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6、 再一次齐背课文。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三、四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部分词造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十课、第十一课、第十四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正确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自豪 镜子 疼爱 陷进 变幻 增添 姿态 笼罩 遮挡

  酿蜜 槐花飘香 瑞雪初降 铺天盖地 糊涂 警惕 翻译

  据说 同胞 边境 惊呆 神勇无比 热火朝天 平平盏盏

  2、 同桌互批

  3、 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 齐读。

  二、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三个,并组成词语。

  犭 ( ) ( ) ( )

  氵 ( ) ( ) ( )

  辶 ( ) ( ) ( )

  艹 ( ) ( ) ( )

  纟 ( ) ( ) ( )

  土 ( ) ( ) ( )

  1、 练写。

  2、 交流。

  3、 说说规律,帮助记忆。如“犭”与动物名称有关,“氵”与水有关等。

  三、复习成语。

  1、 读一读练习三和练习四上的成语积累。

  2、 同桌互背。

  3、 听写成语。

  4、 同桌互批。

  5、 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 这幅山水画多么美丽而漂亮啊!

  (2) 我们从小就培养了讲卫生的好习惯。

  (3) 我对学校每个地方都非常熟练。

  (4) 同学们被解放军叔叔的英勇事迹感激了。

  (5) 今天开家长会,所有的各位家长都到齐了。

  2、 指名上黑板修改。

  3、 共同批改。

  4、 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塞下曲》。

  4、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出示填空:

  (1)小骆驼原来挺( )的,因为( )。通过沙漠之旅,他明白了,那两个肉疙瘩能( );两个又大又厚的脚掌能防止( );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可以( ),从此,他为自己感到( )。

  (2)庐山的景色十分( ),那里有( ),有( ),有( ),有( ),尤其是( ),更给它(     )。

  (3)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       ),心里装着(         )。中午,桌上就摆出了(        ),( )、(  )、( ),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    ),整个槐乡都浸在(    )中了。

  六、阅读分析。

  1、齐背《庐山的云雾》第二、三自然段。

  2、读一读,分别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再齐读。

  3、第二自然段中介绍了庐山云雾(    )的特点,第三自然段介绍了(    )的特点。

  4、找出其中的比喻句读一读,说说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5、想一想,庐山云雾还会变化出什么样子?用“一会儿……一会儿……”将文中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完整。

  (1)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2)指名交流。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三课时

  复习目标:

  1、 掌握第五单元的生字词。

  2、 会背诵《古诗两首》,并能默写。

  3、 能用“果然”、“如果……就……”造句。

  4、 灵活运用字词。

  5、 进一步练习加标点。

  6、 继续进行阅读训练,加强阅读能力。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 听写词语:

  瀑布 黄鹂 浪费 关键 评理 可惜 整顿 分析 思索

  肺结核 聚精会神 两全其美

  2、 同桌互批

  3、 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 齐读。

  二、默写古诗。

  1、 限时默写古诗,指四人上黑板默。

  2、 共同批改,订正黑板上的古诗。

  3、 同桌互相批改,各自订正。

  4、 齐背。

  三、造句。

  1、 出示词语:果然,如果……就……。

  2、 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3、 试着用两个词造句。

  4、 师生共同评议。

  四、练习加标点。

  1、 出示句子:

  (1) 哥哥不以为然 在声争辩道 你这话不对 大雁就该煮了吃 烤了吃 烟熏火燎的 能有什么好味道

  (2) 弟弟很不服气 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 皮香肉嫩的 味道多美呀 为什么大雁就不行了呢

  2、 试填。

  3、 指名交流。

  4、 进一步强调引号的用法。

  5、 结合对话习作,说说如何把提示语写完整。

  6、 齐读。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出示填空题:

  (1)“两个黄鹂鸣翠柳,( )。( ),( )。”这是( )代诗人( )写的古诗《 》。在这首诗中,作者前两句写了( ),后两句写了( )景,( )、( )、( )、( )四种色彩相互映衬,表达了诗人( )。

  (2)《争论的故事》中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想( )充饥,经过是兄弟俩为怎样吃大雁( ),并跑到村里找人( ),结果是他俩找到了一个( )的办法,可惜这时候大雁( )。

  3、指名回答。

  4、师读,生听,并把答案记下来。

  5、 交流,订正。

  6、 齐答。

  六、阅读分析

  1、 齐读课文《争论的故事》第三大段。

  2、 联系上文说说“赞许”的意思。

  3、 为“聚精会神”换上适当的近义词

  4、 说说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5、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再写下来。

  6、 交流,指名说。

  7、 师生评议。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四课时

  复习目标:

  1、 掌握第六单元的生字词。

  2、 灵活运用词语。

  3、 进一步练习修改病句。

  4、 按课文内容填空。

  5、 进行关联词的练习。

  6、 阅读训练,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 听写词语:

  必须 泛起 坚定 上钩 神秘 凶猛 匕首 货轮 输送

  佩服 救援 望而生畏 展翅高飞

  2、 同桌互批

  3、 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 齐读。

  二、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 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6、 齐背成语。

  三、修改病句。

  1、 出示句子。

  (1) 经过努力,王丽做作业马虎的现象比以前进步了。

  (2) 老师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3) 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4) 乌云和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四、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 出示填空:

  (1)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它还有许多兄弟,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2)恐龙大多以吃( )为主,也有专门( )。霸王龙就是非常( )的( )恐龙,它( ),牙齿就像( )。

  3、 生听答。

  4、 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同桌互批。

  5、 齐答。

  五、关联词练习。

  1、 说说你所知道的关联词。

  2、 出示句子:

  (1)(    )我认真听讲,(    )我的成绩进步了。

  (2)隔壁老奶奶(    )给我弄吃的,(    )教我读书。

  (3)(    )不注意用眼卫生,我们的眼睛(   )会近视。

  (4)(    )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他一点儿也不骄傲。

  3、说说应该填上什么关联词。

  4、齐读句子。

  六、阅读分析

  1、齐读《恐龙》第二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说说“庞然大物”和“望而生畏”的意思。

  3、用波浪线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4、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哪四种恐龙,指名交流。

  5、说说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向我们具体介绍了这些恐龙的特点。

  6、师总结。

  7、齐读本段。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五课时

  复习目标:

  1、掌握第七单元的生字词。

  2、学会把句子补充完整。

  3、能按课文内容填空,背诵《荷花》

  4、进一步练习修改病句。

  5、进行阅读分析,提高阅读水平。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蜜蜂 俘虏 蜻蜓 伸缩 功绩 肌肉 暑假

  舅舅 满载而归 舞蹈 饱胀 莲蓬 翩翩起舞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7、 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8、 齐背成语。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 那晚的情景一直在我心中铭记。

  (2) 经过小华努力,使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3) 我们有总共四十一个人。

  (4) 这是鲜艳的一面国旗。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6、 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四、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荷花( )

  2、( ),多开心啊

  3、下课了 老师对我说( )。

  指名交流,师总结。

  提醒一定不能忘记加上标点。

  复习引号的用法。

  养成好的习惯,句子填完后要再用心读一读。

  五、复习课文。

  1、 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 指名背诵《荷花》

  3、出示填空:

  (1)海底的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 ),有的像小鸟一样( ),有的像小狗一样( ),还有的像人在( )……

  (2)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 )螃蟹,( )海鱼,( )贝壳……

  (3)一阵微风吹来,我就( ),( ),不光是我一朵,(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 )。蜻蜓飞过来,( )。小鱼在脚下游过,( )……

  4、听答。

  5、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同桌互批。

  6、齐答。

  六、阅读分析

  1、 齐背《荷花》第二三自然段。

  2、 联系上下文说说“挨挨挤挤”、“饱胀”的意思。

  3、 说说刚开的、全开的、未开的花的姿态。

  4、 默写这些句子。

  5、 “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画说明了什么?指名说。

  6、 画家是谁?从中你可以看出什么?指名交流。

  7、 齐背。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六课时

  复习目标:

  1、 巩固第八单元的生字词。

  2、 整理错乱的句子,练习用“渐渐地”和“越来越……越来越……”造句。

  3、 能背诵《小露珠》,并按课文填空。

  4、 学习修改病句。

  5、 进行阅读分析,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简直 仿佛 捕杀 喇叭 精神 疑惑 疯长 挥舞

  葱绿 威胁 欢天喜地 生机勃勃 传染病

  2、同桌互批

  3、找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整理错乱的句子

  1、出示句子:

  ( )有一次,一条小金鱼游到我的身边。

  ( )文文家有个小水池,养着许多金鱼。

  ( )我常常趴在池沿上,睁大眼睛看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

  ( )它尾巴一摇就游跑了,可我差一点掉进水池里。

  ( )我探着身子,伸手想抓住它。

  2、说说看到这种题目,应该怎么做。

  3、 指名说。

  4、 师总结:先读一读,了解大意。再根据其中的联系,找出句子的前后顺序。一般的都有是按时间或地方的顺序来写的。整理好了后,一定要再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

  5、 按上述方法,练习做。

  6、 指名交流。

  三、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 经过三个月的锻炼,小明的身体。

  (2) 车子开到一个南京市区宾馆门口停了下来。

  (3) 第一堂课,沙老师就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

  (4) 我断定这个好主意可能是聪聪想出来的。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 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四、造句。

  1、出示词语:渐渐地,越来越……越来越……。

  2、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3、 试着用两个词造句,要求如下:

  (1) 渐渐地:(写天气的)

  (2) 渐渐地:(写人物活动的)

  (3) 越来越……越来越……:(学习方面)

  (4) 越来越……越来越……:(生活方面)

  4、师生共同评议。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小露珠》

  3、出示填空:

  (1)( )降临了,( )、( )、( )出现了( )小露珠。小露珠( ),( ),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到( )的时候,已经( )。

  (2)经过王大伯的修剪,枝条是大大地( )了,但来年的桃子产量却大大( )了。“( )”是为了“( )”,这里面还真有学问哩!

  4、听答。

  5、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同桌互批。

  6、齐答。

  六、阅读分析

  1、 齐读《剪枝的学问》最后一自然段。

  2、 找出其中的一个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了什么。

  3、 “我”看到桃树上又多又大的桃子又惊又喜。喜的是什么?惊的是什么?

  4、 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事例隐含着“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道理,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来吗?

  5、 齐读课文。

  七、复习作业(见试卷)

  第七课时

  复习目标:

  1、 综合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1、 出示病句:

  (1) 桑兰是海内外人士敬佩的。

  (2) 我们要不断新的知识。

  (3) 艰难地向高峰攀登。

  (4) 我决心改掉作业马虎。

  (5) 他把小女孩一口气背到了医院。

  (6) 我们把教室里的打扫得整整齐齐。

  (7) 宽敞的草原是牛马的乐园。

  (8) 这是两个四(2)班的同学做的好事。

  (9) 海峡两岸人民都愿望着祖国早日统一。

  (10) 听了校长的报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11)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错误。

  (12) 大家积极体育活动。

  (13) 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儿童玩具。

  (14) 一小时后,我们到达了。

  (15) 妈妈说明天可能不一定下雨。

  (16) 我们要专心致志老师讲课。

  (17) 李方详细地检查了作业。

  (18) 我接受了老师的批评,但是我犯了错误。

  (19) 森林里,小兔的房子造得坚固结实。

  (20) 李川特别喜欢踢足球和排球。

  (21) 花园里的花很美丽极了!

  (22) 语文这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

  (23) 书架上各种各样的摆着图书。

  (24) 老师讲的知识,我基本上全懂了。

  (25) 爱迪生试制电灯,不知多少次做了实验。

  (26) 我在公园里看到奇异的一种花草。

  (27) 我断定这个好主意可能是聪聪想出来的。

  2、 复习我们学过哪些形式的病句。

  3、 回忆分别应该用什么修改符号。

  4、 试着修改。

  5、 全班校对,同桌互批。

  6、 师重点指导易错的题目。

  7、 生对调订正。

  8、 师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