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翅膀教案 篇1
设计思想:
我努力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学生习惯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注重读的训练,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感情,在读中质疑,评中解惑,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同时充分利用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与“小伙伴”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以及这些风筝的含义。
2、能够认识9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升华。
4、结合课文体会“理想的翅膀”的含义,初步树立自己的理想,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
教学重点: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读出对理想的憧憬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课题“理想的翅膀”的含义。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欲望
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你看春天向我们走来了:课件出示春天的美丽景色。你们能用平时积累的关于春天的词语来描述这些图片吗? (生答:冰雪融化、鸟语花香、满园春色、欣欣向荣、莺歌燕舞等)那么美的景色,这样迷人的季节,你们最想到外面干什么?(生答:放风筝)对,“放风筝”是一项很好的户外活动,风筝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放风筝不但能强身健体,还能预防近视眼呢?古往今来,写风筝的诗句数不胜数,还记得清朝高鼎的诗----《村居》吗?一起背一下吧!(生齐背)同学们背得真好!那么,在课下可以多积累一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放风筝的文章。(板书课题)(联系生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去观察、思考。)
二、学生质疑,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发言)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读读课文吧!看你从文中能否找到答案。(带着问题读书,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课件出示:“阅读金钥匙”
1、注意读书的姿势要端正。
2、边读边给课文段落标上序号,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读书要用心去读。
好,那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完了课文,你们知道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吗?(生答:写了“我”和小伙伴们在春天一起放风筝的事。)同学们的表现可真棒!那么你能够把文章中的生字读准确吗?课件出示:我会读。(在学习生字时,让学生学会运用,真正理解词语的含义,为下面的品读做准备。)
2、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精彩!那么下面就请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中的“我”和小伙伴们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呢?
3、指名回答。
请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吧!
四、品读语言,体会情感
1、 交流学生喜欢的段落,在读中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边读边出示课件一:你看,我的风筝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因为我长大想当海军。此刻,我似乎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涌起的浪花。(学生品读语言,想象画面。通过一个比喻句写得形象、生动。)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风筝比作成什么?读了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你的想象读这个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示范读、赛读等形式。
出示课件二: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翩(piān)翩(piān)起舞,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个昆虫学家。(重点理解“翩翩起舞”的含义,“翩”形声字,扁扁的羽毛。)生活中你用“翩翩起舞”形容过什么事物?生可能说:蝴蝶、落叶、跳舞跳得非常好的人、鸟、雪花……)
还有谁在放风筝?放飞的是什么风筝?(生答)出示课件三:还有,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二喜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架竖琴。说实话,见了他的风筝我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得啷啷,得啷啷!”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同学们,见过竖琴吗?课件出示。竖琴美吗?表现在哪里?(生答:“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怎样才能读出它的美呢?试着读一读“得啷啷,得啷啷!”)
谁的风筝最有意思?表现在哪里?出示课件四:最有意思的风筝要数芳芳的了。她直到现在还没决定长大干什么,所以只好照自己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哈,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着一条马尾巴似的长辫子!(这段话中那一句写的最形象、生动?试着读一读。)
重点指导学生喜欢的一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位、体会。在品读语言的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努力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在读中积累语言,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2、他们放飞的风筝为什么不一样呢?课文中有一句话一下子就把第二至六自然段的意思概括了,这叫概括句。你们能够找出来吗?请默读课文把这句话勾画下来。(生读课文,勾画)是的,出示课件: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扎(zā)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
那么,通过刚才的读,同学们理解了“理想的翅膀” 指的是什么吗?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汇报交流、评价。
他们是在单纯的放风筝吗?(生答:他们是在放飞自己的理想)(板书:理想的翅膀----风筝----放飞理想 )你从文中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课文第2、7自然段)
3、那么你们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哪?(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练习把话交代清楚。)学生说句子交流、写句子。(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课件出示:我想放飞 的风筝,因为 。(课堂有限的时间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发言,通过写句子、交流就弥补了这一缺陷)(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读写的结合。)
想知道老师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吗?(师:我想放飞一支神笔风筝,因为老师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
当然,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在就应该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才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畅所欲言)
五、作业小超市(课件出示)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真棒!课下老师带领你们到超市去玩,超市里有一下物品供你们选择:
1、扎自己喜欢的风筝。
2、搜集关于风筝的文章、古诗。
3、画一幅多彩的风筝图。
4、写一篇自己放风筝的故事。
希望同学们能够独立、认真地完成。
(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权利,关注不同层次、爱好的学生,是体现教师尊重学生,实现以人为本的表现。)
结束语:春天是美好的,但是它却已经悄悄地离我们而去了,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发奋学习,让手中的风筝带着自己的理想,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理想的翅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与“小伙伴”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以及这些风筝的含义。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体会课文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4、结合课文体会“理想的翅膀”的含义,初步树立自己的理想,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
教学重点: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读出对理想的憧憬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课题“理想的翅膀”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寒冷的冬天已经悄然离去,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在这个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迷人季节,你们最想进行哪些户外运动?说起“风筝”,就想起了我们刚刚学过的一首诗《村居》,一起背背吧!放风筝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放风筝不但能强身健体,还能预防近视眼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一起去体验一番放风筝的乐趣,这些孩子非常了不起,他们的风筝可都是自己亲手扎出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学生质疑:请同学们跟老师板书,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读读课文吧!看你从文中能否找到答案。
2、读完了课文,你们知道“理想的翅膀”指的是什么吗?从文中哪句话找到的?
3、指读第二段,边听边“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捧起书,一起读读1、2段,去感受那欢快、热闹的场面。
三、品读语言,体会情感
1、 刚才,同学们的朗读真精彩!那么文章中的“我”和小伙伴们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为什么放的风筝都不一样呢?默读3到6段,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词句。
2、交流:边说边在黑板上贴相应的风筝图,在风筝线上写出原因。
3、在这么多的风筝中,一定也有你喜欢的风筝和描写它们的相关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可以读一读,也可以背一背。
4、交流喜欢的风筝,在读中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一):“你看,我的风筝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因为我长大想当海军。此刻,我似乎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涌起的浪花。”在优美的朗读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此时此刻,我们都是一名威武的海军战士,驾驶着军舰在浩瀚的大海上航行,保卫着祖国的海疆。小海军们,你们的心情怎样?想当小海军的孩子们,一起来骄傲、自豪地读读吧!
(二):“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翩(piān)翩(piān)起舞,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个昆虫学家。"重点理解“翩翩起舞”的含义,作文中还能用“翩翩起舞”形容什么?(蝴蝶、落叶、跳舞跳得非常好的人、鸟、雪花……)
(三):“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架竖琴。说实话,见了他的风筝我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得啷啷,得啷啷!”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了解“竖琴”“鸽哨”。想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美妙的风铃声与鸽哨声融合在一起,汇成了一曲悦耳的交响曲,孩子们,听到了吗?
(四):“最有意思的风筝要数芳芳的了。她直到现在还没决定长大干什么,所以只好照自己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哈,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着一条马尾巴似的长辫子!”芳芳有理想吗?喜欢芳芳风筝的孩子一起来读读吧?
5、他们放飞的风筝为什么不一样呢?课文中有一句话一下子就把第二至六自然段的意思概括了,这叫概括句。你们能够找出来吗?在作文中,我们也可以学习这种“先总后分”的写法。
6、芳芳还没有想好长大干什么,你们想好了吗?说说自己的理想。孩子们,我们也在这绿茵茵的草地上自由奔跑,那么,你们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呢?完成语文天地第四题,写一写。
7、“理想的翅膀”就是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风筝,它寄托着大家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去放飞自己的梦想。
8、每个人都有自己远大的理想,该怎样做才能让理想变成现实呢?
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增长才干,让手中的风筝带着我们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让梦想成真!
教学反思:
在执教《理想的翅膀》这堂课后,我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并听取了各位语文教研员的宝贵意见。本堂课总起来说比较流畅,环节安排也较为合理,整个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与课后习题层层展开,孩子们兴趣高涨,积极性高,达到了预期目标,可以说老师与孩子都发挥出了最好的水平。但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在理解“文中小朋友都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时,我是一个一个引导孩子在黑板上贴图,写原因,而忽视了大多数孩子,这个环节完全可以放手让一部分孩子在黑板上写,其他孩子在课本上完成,这样即利用了教材的空白,也使全体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中,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指导“感情朗读3到6段”时,我一直是引着孩子逐段读,“扶得多”而“放得少”,导致课堂低效。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源于我对教材的把握还不够,还达不到“精讲精练”、“轻负高效”。上好语文课,不简单。今后我会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让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高质量的有效课”。
理想的翅膀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文描述了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理想扎出不同样式的风筝,并将这些风筝放上蔚蓝的天空,让风筝带着自己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课文语言优美,层次分明,配有多彩的画面。
知识与技能:认识课文出现的生字,并能书写有书写要求的字。在独立识字中,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自学自悟、合作交流,体会课题“理想的翅膀”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并怀着热情去努力实现理想。
教学重点: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读出对理想的憧憬之情。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并怀着热情去努力实现理想。
教学流程:
直接导入
寒冬渐去,春季来临,同学们,伴随着春天的脚步,让我们再读读课文,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场面吧。
一、预习检测
1、词语
理想 翅膀 似乎 飘带 未来 棒后脑勺 翩翩起舞
2、分段读课文(生评议)
二、交流释疑
1、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中的“我”和小伙伴们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指名回答)
2、请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吧!
3、交流学生喜欢的段落,在读中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出示课件:你看,我的风筝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因为我长大想当海军。此刻,我似乎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涌起的浪花。(学生品读语言,想象画面。通过一个比喻句写得形象、生动。)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风筝比作成什么?读了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你的想象读这个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示范读、赛读等形式。
出示课件: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翩(piān)翩(piān)起舞,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个昆虫学家。(重点理解“翩翩起舞”的含义,做动作表演。)生活中你用“翩翩起舞”形容过什么事物?生可能说:蝴蝶、落叶、跳舞跳得非常好的人、鸟、雪花……)
师:还有谁在放风筝?放飞的是什么风筝?(生答)
出示课件:还有,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二喜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架竖琴。说实话,见了他的风筝我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得啷啷,得啷啷!”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同学们,见过竖琴吗?课件出示。竖琴美吗?表现在哪里?(生答:“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怎样才能读出它的美呢?试着读一读“得啷啷,得啷啷!”)
师:谁的风筝最有意思?表现在哪里?
出示课件:最有意思的风筝要数芳芳的了。她直到现在还没决定长大干什么,所以只好照自己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哈,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着一条马尾巴似的长辫子!(这段话中哪一句写得最形象、生动?试着读一读。) 4、他们放飞的风筝为什么不一样呢?课文中有一句话一下子就把第三至六自然段的意思概括了,这叫概括句。你们能够找出来吗?请默读课文把这句话勾画下来。(生读课文,勾画)
出示课件: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
师:通过刚才的读,同学们理解了“理想的翅膀” 指的是什么吗?(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汇报交流、评价。)
师:他们是在单纯的放风筝吗?(生答:他们是在放飞自己的理想)
师:是啊,理想的翅膀就是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风筝,这些风筝就代表我们的理想,它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憧憬。让我们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
三、拓展延伸
师:老师想要给课文写个续集,在座的各位同学就是文中的主人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们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
先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课堂检测
出示课件:
我的风筝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因为我长大想当海军。(前面描写“我”的风筝,后面写“我”的想法。学生先读后仿写。)
我的风筝—————— ,因为——————。
(课堂有限的时间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发言,通过写句子、交流就弥补了这一缺陷,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读写的结合。)
师:理想是火,点燃我们心中的希望;理想是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发奋学习,让手中的风筝带着自己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板书
理想的翅膀
远 高
放飞理想
理想的翅膀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认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们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以及这些风筝的含义。
3、体会课题的含义,初步树立自己的理想。
教学重点:体会“理想的翅膀”的含义,初步树立自己的理想。
教学难点:讲一讲自己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说话,和学生谈理想,说出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再回头看课文中的比喻句是把什么比作了什么,使学生能迁移知识。对于本课的生字,可以用以旧带新的方法来识记。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风筝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一定都有自己的理想吧?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当教师,现在我真的成了一名教师,那么,你的理想又是什么呢?
2、你们听说过理想会长翅膀吗?今天我们就要去看看,理想的翅膀是什么。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同桌互学生字。
2、教师抽查自学情况,认读生字卡片
翅膀风筝拉扯建筑汤勺
翩翩起舞胎儿木棒竖线
三、自主探究:
1、有一群小朋友和大家一样也喜欢放风筝,不过他们与我们不同的是自己扎风筝放飞。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他们都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例举文中提到的风筝)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风筝的含义。(小组内交流)
3、他们代表什么理想?双体花瓶代表兰兰和红红什么愿望?引导学生体会“理想的翅膀”正是让风筝带着自己的理想越远,越飞越高。
4、教师小结: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理想的翅膀,但每一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
三、扩展延伸:你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生答)用“我想……因为我的理想是……”句式规范语言。
四、再读感悟:现在的你们这么努力,相信大家的理想翅膀会越飞越高,越飞越好。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想,再读课文,读出未来的美好。(多种形式的读文)
五、课后作业:
自己试着扎一个象征自己理想的风筝,到郊外放一放。
第二课时
一、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
二、学习9个会写的生字
重点指导:
翅:半包围结构,注意把支的捺要写长,包住里面的羽。
舞:上面是四竖
筑:竹字头,下面左边是工,右边是凡
竖:下面是立。和坚比较字形
三、写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子格中的位置
2、写字。注意把字写端正。
四、积累好词、好句。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们放飞的不仅仅是风筝,而且是,“我”的风筝是,因为我的理想是;小薇薇的风筝是,因为她的理想是、二喜的风筝是,因为他的理想是。各式各样的风筝带着大家的理想在飞翔
六、习作小练笔: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