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后的反思

  四、比赛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体育竞赛知识匮乏。

  短距离跑要求学生“蹲踞式”起跑,可大多数学生说不会;跑串道的也不少;超越时内道犯规抄近路的也有;接力时怎么接棒?接力区问题搞不清楚。

     折射出的问题:我们体育教师的体育课堂竞赛知识传授太少;尤其是结合本校运动会特色、场地情况的竞赛规则介绍需要加强。

  2.比赛运动着装的问题。在整个运动会中天气不错,温度应该在20几度,不冷,但很少看到穿背心短裤比赛的,80%以上的学生穿外套参加比赛,实在难过。比赛时,偶有几个校田径队的穿背心短裤比赛成为唯一的一道风景,我多么希望这是一种常态。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这越来越开放的年青一代保守的不敢穿背心短裤比赛。体育老师要求过,但做到很少,为什么???我不知道下次是不是应该规定“不着背心短裤不能参加比赛才可以”?

      折射出的问题: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不够。

  3.运动会裁判问题。

  (1)裁判安排问题。30个班级的运动会的召开裁判的需求量较大,这就要求不少非体育老师承担裁判工作。“避重就轻、能休息就不做”可以理解,但不可能谁都能休息,而且本次运动会基本上每个老师都承担了裁判等工作。其实运动场上许多最苦、累的工作都是体育老师、总务处老师在承担,我不知道在我们看起来很轻松的一个裁判工作为什么被一些老师说的那么累?!一个简单的甚至不需要做什么的“终点裁判员”、一个2天时间就花“1个小时坐那里数数跳绳个数”的裁判工作等“为什么都怨言的感觉给他安排了最苦最累的活”?还有一些老师裁判责任心不够,好像与他无关,裁判时不能准时到位,虽然大部分老师裁判还算不错出色完成了任务,但个别问题也反映了我们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折射出的问题:不少老师的协作意识不够。一个运动会的顺利进行,不只是体育老师的事情,每个老师都应该出把力。

  (2)比赛过程裁判问题。原本的裁判集中培训怕影响课堂正常的教学秩序改为了“场地临时培训”,应该没什么复杂的。但在跳绳项目、接力项目“检查裁判”技术含量最低的裁判方面出现了问题。跳绳项目有反映对自己所教的认识学生“多报”现象;接力项目“有超越时抄近路、冲撞等犯规现象,检查裁判没有及时递交检查单”现象,造成处理时的被动;另外出现裁判问题反映问题的方法需改进。一些班级对裁判出现的问题反映途径、反映方式出现问题,有学生个人找到裁判、裁判长,这不是大会所规定规范途径。

     折射出的问题:裁判培训尤其是容易出现突发情况、易出现错误作弊等裁判的地方加强培训、多安排人手等。出现争议裁判问题的反映方式,首先是班主任的教育问题,多年来我校运动会形成的惯例是书面材料一级一级上交,早已经知晓,我不知道为什么还出现这种情况,这也是下届运动会应该着重强调与改进的地方。

  五、比赛中的非比赛问题。

  许多学生拿着作业埋头搞学习,把应该积极参与(不论是参赛、还是加油、关注比赛)的运动会置之身外;不少班主任埋头批着作业对学生的置之度外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为了比赛安全、管理有序德育处将座位的安排更加宽松,不少班级里比赛场地较远,这也造成比赛氛围、学生观看比赛的气氛不佳等问题。

2/3